慈禧为什么死后一年才下葬?出殡当天,送葬队伍为什么会臭气熏天?

罗玉波


慈禧太后是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那个时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统治中国长达47年。慈禧死于1908年11月15日,享年73岁。但是在第二年10月份她才下葬。这是为什么呢?再者,据说在慈禧太后出殡的当天,整个送葬队伍臭气熏天,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慈禧老佛爷去世的前一天,已经体弱多病的光绪帝刚刚驾崩。据说是慈禧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怕自己死后光绪帝东山再起,就派人毒死了光绪。国不可一日无君。光绪死后,尸骨未寒,就得操办2岁的溥仪小皇帝的即位大典。光绪的葬礼还没举办,第二天慈禧就又去世了。因此,当时的人们可以说是手忙脚乱。

那么,为什么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呢?

首先是因为要停灵一年准备下葬用品及随葬品,同时还要修整京城通往陵墓的道路。

要说这位慈禧老佛爷,虽然在世时骄奢淫逸、专横跋扈,但是一些事情她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大家倒也落得省心。可是现在她死了,葬礼到底怎么办?

这可给她的亲侄女,也就是隆裕新太后,以及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出了一道难题。

但是他们想着慈禧生前奢侈腐化,她的丧事肯定要大操大办。于是,他们就开始派人着手准备随葬品。

首先是慈禧的棺材,用的是最好的金丝楠木。木材来源于云南,仅运输就花了3个月,费用也得10万两白银。运到京城以后,请能工巧匠做棺材。

做完后,刷了49遍油漆,棺材才算做好。因此,光因为这个棺材就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

期间,其实一些女工们也没闲着。她们还要为慈禧做棺材里面铺的、盖的,以及慈禧身上穿的衣服。

棺椁底部铺的是金丝铺成的被褥,上面点缀了无数米粒大小的珍珠。还有慈禧身上盖的被子,上面也有820颗珍珠。

入殓时慈禧头戴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身穿金丝织成的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

这些东西,有人说估计得16万两白银以上。女工们做这些东西的地方,完全就像一个小型的工艺品加工厂。

而完成这些纯手工制作的东西,也是相当费时的。

再有,慈禧的随葬品当中,还有大量珠宝玉石、珊瑚宝石等。

据说这些物品的估价也超过了2亿两白银以上。而准备这些东西都是需要人到全国各地去采办,也是需要时间的。

另外,在慈禧的随葬品中,还有成千上万的纸糊的新军士兵。制作这些东西,当然也要征用不少的工匠,花费一定的时间。

况且,为了下葬顺利,还要修建从北京到位于河北遵化的慈禧定东陵的道路。从京城距离定东陵将近150公里。

为了慈禧能够顺利葬入陵墓,这段道路也得需要重新修整。需要征用人员、牲畜,准备物料等。对于当时来说,这也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工程。

当然,上面列举的这些慈禧死后的穿戴以及随葬品,有的可以同时制作,有的则因为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或者因为人们没有经验,还可能存在“窝工”的现象。

再加上还要修理150公里的道路。

因此,这些工作整体完成的时候,不知不觉一年就过去了。

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摄政王载沣为了表明对葬礼的重视,也是相当于还慈禧一个人情。

慈禧让载沣2岁的儿子溥仪当了皇上,载沣心里自然是欣喜的。

正在这个当口上,慈禧又死了。他可能觉得大伙的眼睛都在看着自己。

慈禧是自己的亲姨这件事先放在一边,能够慷国家之慨,表达个人的“感恩”之情,摄政王又何乐而不为呢?

那就不急着下葬,慢慢准备吧。

何况,新隆裕太后,是慈禧给光绪钦定的皇后,也是慈禧的亲侄女,也不是外人。给慈禧风风光光办一场葬礼,她也是相当支持的。

我们再来说一说为何送葬队伍臭气熏天。

慈禧停灵一年以后,在1909年11月9日举行了奉安大典。从北京到河北遵化的慈禧定东陵,距离150公里。这一行程整整走了5天,花费也超过了150万两白银。

一路之上,声势浩大的队伍发出了阵阵恶臭。究其原因是因为送葬队伍征用了无数的骡马、骆驼等,用来运送随葬品,以及人们短暂歇息用的帐篷。这些骡马、骆驼本身身上就有一种牲畜的味道。

再者,它们可不知道这支队伍是送慈禧老佛爷“入土为安”的,当然是随性而为,随吃随拉。这样就导致一路之上臭气熏天。

跟在后面的王公大臣和奴仆家眷只好捂着鼻子前进。

其实躲在后边轿子里的隆裕太后也是捂着鼻子的。

这是因为按照清朝规定,慈禧出殡时,相当于儿媳妇的隆裕太后需要怀抱一个宝瓶,里面装的是起灵时紫禁城供案上的供品。整整五天了,这些供品早就发霉变质了。

另外,据说马车上还装着为慈禧准备的全套满汉全席的供品。而这一路上,供品已经变质,发出了阵阵恶臭。

可见,慈禧送葬队伍发出的恶臭,是骡马身上的味道以及排泄的粪便味,还有供品腐败的臭味。

回顾当初孝庄太后死了37年才下葬,也说明当初的防腐技术已经相当高了。因此,有人怀疑当时送葬队伍的臭味有慈禧太后尸体发出的臭味,是不科学的。

而其实,慈禧举行盛大的葬礼后仅仅两年,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便土崩瓦解。

而慈禧的定东陵也在其下葬19年后,由于其中金银珠宝之多,引来了东陵大盗孙殿英的垂涎。

孙殿英公然用大炮轰开了慈禧的陵墓,把里面的宝贝装了好几马车运走,甚至一些不方便带走的大型珊瑚等无价之宝,他还让手下全部砸毁。

慈禧口中一颗价值八个亿的夜明珠也不知去向。而慈禧的尸体更是被从棺材里扒了出来,落得个暴尸荒野。

后来,溥仪得知了慈禧墓被盗,才派人赶往定东陵,为慈禧收了尸,并用布包裹起来,并在里面放了一些简单的随葬品,才把她安葬了。

中国人讲“入土为安”,而慈禧的尸体却因为人们准备下葬用的东西及随葬品、修路、摄政王载沣的“感恩”等种种原因,在她死后一年才入葬。

再者,她入葬的时候,葬礼也是豪华至极,后因骡马排泄及供品变质,送葬队伍也变得臭气熏天。

而她后来又因为巨额的陪葬品,引来了东陵大盗孙殿英的盗掘。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变数与不可知。或许,繁荣落尽,一切都会归于尘土。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去世,1909年10月慈禧下葬,这中间相隔了一年,这一年当中慈禧的尸体会不会腐烂甚至臭气熏天呢?答案是否定的,慈禧的尸体不会在这一年腐烂,所以出殡当天臭气熏天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首先我们来倒推,1928年7月,此时距离慈禧下葬将近20年了,驻军在马伸桥附近的孙殿英打起了慈禧陵墓的主意,后来孙殿英假借和盗墓的另一支部队开战的理由,封锁清东陵进行盗掘,他们炸开了慈禧的墓室,得到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孙殿英一伙人打开慈禧的陵墓之后,慈禧的尸体并没有腐烂,而是光泽如初,甚至等到孙殿英等人撤退之后,清朝旧贵族来墓室重新收尸的时候,发现慈禧身上才出现一些青色的区域,生长出一些白毛,下身穿着裤子,最外面的裤子是金丝制成已经被盗取了,上身裸露。

从这件事可以得出结论,慈禧下葬的时候,尸体并没有腐烂,而是保存的很好,但是所谓的臭气熏天也是有出处的,比如,民间特别痛恨慈禧,所以得知她死后一年才下葬,就传出她臭气熏天的消息,以此解心头之恨,再加上民国初年街头艺人的加工,各种各样的版本就流传开来了。

中国古代对于尸体的保存是很有一套的,而近些年出土的古代陵墓,有很多尸体下葬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是完好如初,更何况穷奢极欲的慈禧呢?最早的时候,人们对尸体的保存,多是制作成干尸,像木乃伊一样,很容易保存,后来有了更好的条件,比如,在下葬之前,用大量冰块进行保存尸体,慈禧的尸体很多时候就是这种方法,而下葬之后,就有更多的方法进行尸体的保存了。

那么,为什么慈禧在死了一年之后才被下葬呢?这就和当时的情况分不开了,慈禧在死之前,提前结束了光绪皇帝的性命,然后指认溥仪作为新的大清皇帝,但是溥仪只有三岁,这时候掌权的实际上是摄政王载沣,但是清朝已经内忧外患,又遇到皇帝和实际掌权者去世,继位者年幼,所以更加风雨飘摇,慈禧的葬礼也就一直往后拖。

除了这些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慈禧生前的遗嘱,慈禧在去世之前就预定好了自己的葬礼,要求十分豪华和奢侈,对于此时的清朝,一时之间无法拿出这么多的钱,而且也需要筹划,需要准备的时间,所以才拖了一年之久。

看一下,这张图就是荣寿固伦公主。

后来由于荣寿公主的催促,摄政王载沣才火急火燎的下葬慈禧,荣寿固伦公主是恭亲王奕欣的长女,深得慈禧的宠爱,不过她能够得到慈禧的喜欢肯定不是因为长相,不信看看图片就知道了,经过荣寿公主的催促,慈禧的葬礼开始隆重的举行。

葬礼那天,街上人山人海,几百个人穿着特制的衣服轮流为慈禧抬棺材,还有专门修筑的看台,供外国人观赏,光出殡这一项,就持续了好几天,为了准备棺椁,一年之内在云南砍伐了大片森林,遴选合适的木材,并且耗费巨大运到北京,其次,加上喷漆等等程序,耗费达120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几十号人才能抬动的陪葬品,其奢侈程度如此,尸体的防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慈禧生前祸国殃民,死后也要带走大量珍宝,还耗费人力物力举行奢侈的葬礼,虽然出殡当天没有臭气熏天,但是她的名声在后世一直都是臭气熏天。


无笔史官


东陵大盗孙殿英当年盗掘慈禧墓时一边扒慈禧的裤子一边说着不可描述的语言,甚至之后的很多记载说慈禧虽然已经死了20年,但样貌依旧栩栩如生,那时候虽没有福尔马林这样的防腐液,但慈禧的棺材是“水不能侵入,蚁不能穴”的金丝楠木做的。

虽然无法考证当年慈禧墓被盗掘时,慈禧样貌是否栩栩如生,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皇家御用的金丝楠木棺材的确有防腐的作用。

既然有防腐的作用,那慈禧下葬之时,大街上弥漫的臭味就不应该慈禧遗体散发出来的,并且,即便慈禧误国误民,那也不至于一个尸体腐烂能让整个送葬队伍变成臭气熏天的。

1908年,光绪皇帝去世以后,第二天,嚣张不可一世的慈禧也随着去世,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近代的考古学家在检查完光绪的尸骨以后,确认光绪是被毒死的。而慈禧的死却是正常死亡,但死后将近一年之后才下葬,这是为何?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慈禧生前就是穷凶极奢的代表人物,是晚晴最会享受的女人,据史料记载,在1897年这一年慈禧太后就用掉了十几万个苹果,平均每天400多个,按她的说法,苹果的香气既能附着于身上,又能对皮肤好。

在1894年,慈禧60大寿的这一天,她为自己准备的生日礼物加起来耗费了国库三千万两白银,这让本来国库空虚的清朝更是赤字累累,因为这毕竟不是小数字,乾隆时期整个收入也就五千万两白银。

慈禧为了满足自己办生日庆典的愿望,甚至在朝堂上提出预算方案,让边防开支减少四百万、刑部拿出五十万、户部拿出五百万、内务府拿出五百万、减少宫廷开支、增加税收,反正是凑足了算。

当时朝中大臣纷纷提出异议,认为这些费用都是保障清朝正常运转的费用,不能随便挪用,以防战时不备,而慈禧一怒之下说出:“谁让我生日一天不高兴,我让他以后天天不高兴”。

最终,庆典的筹备计划在军机大臣、礼部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筹备,从皇宫到颐和园的沿途几十里布置的气派无比,戏楼、景观台的夹道都装饰一番,非常隆重。

然而就在慈禧的庆典有条不紊的筹备过程中,北洋舰队突遭袭击,而慈禧修建的颐和园所需的资金有很大部分是挪用了海军经费,最终我们都知道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战败。战争搅乱了慈禧的庆寿计划,后来慈禧没脸面再大肆举办了,就下令取消了原来的沿途景点工程,最终的庆寿计划在宁寿宫黯然度过。

慈禧过庆寿时,感觉很委屈,认为战争打乱了她的计划,有一阵子总是闷闷不乐。

由此可见,慈禧活着的时候,对于传统礼节很是重视,在她看来,凡是古人留下的礼制都要重点操办,对于皇室最注重的葬礼,那绝对是不能有半点马虎的。

虽然古代的皇帝在登基时就开始建造陵寝,但对于生前就十分讲究排场的慈禧来说,显然时间还是不够用,1908年慈禧去世,直到1909年11月9号才举行葬礼,这中间间隔一年时间,主要就是为慈禧的葬礼选一个黄道吉日。而在下葬当天送葬队伍臭气熏天的原因,其实不难解释,慈禧的葬礼搞的声势浩大,再加上路途遥远,肯定需要马匹或者其他牲畜来帮忙托运,牲口可不管下葬的是谁,从皇宫到定东陵,基本上是一路的粪便,那味道……与慈禧“遗臭万年”的味道很相似。


小小嬴政


死之前还没准备好的事情太多

慈禧死时,73岁,在那个年代,以这个年龄来论,已是十足的高寿。

人固有一死,哪怕身份再显赫尊贵,也始终逃不开这一天。权倾朝野的她,当然早在生前,进入晚年之后,就细细密密地勾画过自己百年之后的“宏伟蓝图”——就算离开这个世界,也要风风光光、体体面面、极尽尊荣、纵享富贵。

因此,她果断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毫不犹豫地推翻了清朝历代的陵制,早早选好风水宝地,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不计一切代价地精心修建自己的定东陵,顺便网罗了一大堆死后供自己一人享用的奇珍异宝。

但她死的时间——1908年11月15日,豪华盖过紫禁城的定东陵彻底完工尚不足月余,被自己如提线木偶一般操纵着命运的光绪皇帝离开的第二天,还是要比她自己以为的要早,或者说无论何时,都会比她愿意的更早。

这一天下午五点,中南海仪鸾殿,她死得干净利落又突然,死之前还从容地交代了遗言——“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是啊,她怎么可能由着自己离开后,还有人复制自己的人生呢?

还没来得及给突然挂掉的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办国葬呢,大权在握的太后也后脚跟着去了。整个清廷都有点方,没有准备好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五年没入土的光绪VS一年后掏空国库落葬的慈禧

耐人寻味的一件事情是,慈禧的定东陵前前后后修了十年,但身为大清皇帝的光绪,生前,根,本,就,没,有,陵,寝!

满朝大臣官员,心心念念的都是怎么厚葬慈禧太后,这个生前没什么存在感的傀儡皇帝,竟然被草草拾掇,停放在梓宫中长达五年。

整个清廷的钱,都被拿来打了厚葬慈禧的预算,光绪皇帝的崇陵,修修停停,差点成了烂尾工程。这一拖竟然拖到了清廷彻底over,袁世凯上台之后。还是他比较厚道,一纸《优待清室条件》开了绿色通道,从中华民国的国库里给拨了些款,这才勉强修完了。1913年,光绪死了整整五年之后,这才悄悄寂寂,入土为安。

与光绪不同,慈禧的国葬,那是以轰动效应上了世界各大报刊头条的。

翻一下老黄历,看看1908年11月9日,慈禧入土为安的日子,就知道这一天多么精心挑选——黄道吉日,值日星神乃司命,宜祭祀。

从紫禁城到100多公里开外的清东陵,一路上,为慈禧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蔚为壮观。骑兵、仆役、护卫、宫女、太监、大臣……竟然多达一万多人。除此之外,让人脊背发凉的是,队伍中竟然还有一支规模惊人、难辨真假、到另一个世界去继续伺候慈禧的纸将纸兵。

至于所谓的臭气熏天?其实只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说法,答主此前回答过另外一个相似的题目,在此就只简单复盘一下了——

理所当然,即便发臭,臭的当然也不是慈禧精心修饰过的尸体,而是这支送葬的队伍实在太过庞杂惊人,随行携带的随葬食物会不可避免地发酵,人风尘仆仆赶路会散发体味汗臭,以及,拖着纸将纸兵前行的骡马牲口沿路排放的粪便……


饮水君


1908年11月15日,掌权大清帝国长达47年之久的慈禧太后死了,这个生前极尽奢华的女人在光绪去世的第二天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慈禧太后的奢侈让她留下了千古骂名,特别是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修颐和园,加速了大清亡国的脚步!1909年11月9日死了快一年的慈禧葬在了河北省遵化市菩陀峪定东陵!



早在1873年,慈禧就选了咸丰皇帝定陵边的菩陀峪做为安葬地,当时修了七年,1895年慈禧觉得以前修的陵墓配不上自己的身份,又重修了一次,这次又花了十三年时间,直到慈禧死前才结束,可见慈禧对自己的身后事老早就有安排了。那为什么慈禧在死后一年才下葬了?这其中有几点原因!


▲慈禧的葬礼

选黄道吉日,中国人对于选日子是极慎重的,红白喜事都要选日子,普通老百姓如此,皇家更是讲究,慈禧太后停灵一年时间才下葬跟选日子有关系。作为一个国家真正掌权者,承办慈禧丧事的人可不敢大意,自然要认真筹备,而慈禧太后下葬那天就是钦天监选定的奉安大典的最好日子!

光绪帝在位34年,当了一辈子傀儡皇帝,去世时才38岁,他的陵墓还没完工,虽然他没有实权,毕竟在位这么长时间,做为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葬礼自然也不能随便,而且光绪比慈禧早一天过世,所以光绪帝的葬礼要排在慈禧太后之前。


▲光绪帝的葬礼

皇帝的葬礼自然要隆重点,准备工作要花不少时间,史料上相关记载,光绪帝的陪葬品有不少名贵珠宝、古玩珍品,陪葬品有三十六箱。而穷奢极欲的慈禧太后陪葬品更是奢华,先准备光绪帝的陪葬品再准备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的陪葬品,当时清王朝国力已经空虚,为准备这些奢侈陪葬品一年的时间才够用,这还是慈禧生前就搜罗了不少珍宝的前提下。而光绪帝的葬礼让人感慨光绪帝一生只有在出殡那天才真的象一位皇帝!
▲光绪帝的葬礼

据记载,慈禧太后的送葬队伍最前端的是一队骑兵,紧跟其后的是一列排着纵队、手牵马匹的仆役,再往后面,是几百名轮换抬行慈禧灵柩的仆役,在灵柩后方是两队负责护卫的骑兵,跟在骑兵后面的是一排排举着各种颜色旌旗和绸缎条幅的仆役,还有来自戈壁滩的骆驼背负着搭帐篷的必需品,行走在大路的两旁,还有那些驮着纸兵纸将的马匹,其纸人之多,空前绝后,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还不包含送葬的官员队伍,可见送葬队伍所用的马匹骆驼有多少,而送葬队伍过于庞大,行程又缓慢,众多畜生所排的粪便在臃肿的队伍所产生的恶臭,让众人只能捂着鼻子,这个就是臭气熏天的原因!对于慈禧来讲这也算是“遗臭万年”了!


生前身后都讲排场的慈禧太后,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尸骨会被暴露与羞辱,对于孙殿英来说,慈禧陵墓中的陪葬品,就是他眼中的大肥肉,1928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盗挖了慈禧陵墓,陪葬的珍宝被洗劫一空,慈禧的尸体被抛在地上。岂非天哉?


草堂有春色


1908年11月15日,统治了清王朝47年的慈禧太后逝世于储秀宫。然而她的葬礼却拖了整整1年才举行。并且在出殡当天,所过之处臭气熏天。其实,虽然经过了一年,由于保管得好,慈禧的遗体并未腐烂,那么,这股臭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慈禧剧照)

慈禧入宫的时候只是个小小的兰贵人,但她心机深重,再加上她生得漂亮,又天生媚骨,因此得到了咸丰帝的宠爱,生下载淳。

在慈禧27岁时,咸丰帝在热河病逝。

作为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当时才6岁,便在大臣们的簇拥下继承了皇位。而作为生母的慈禧,则“母以子贵”被尊为西太后。

后来,慈禧发动政变成功夺权,开始了她长达半个世纪垂帘听政的生涯。

慈禧生前对自己百年后的陵寝便十分重视。

1866年,咸丰帝的定陵完工后。本来按皇室祖制,慈禧的陵寝只能选在定陵附近,并且只能建一座皇后陵。

但当时慈禧是西太后,慈安是正儿八经的东宫太后,经过商议后,大臣们准备让两位太后百年后并排入葬皇后陵寝中。

慈禧为此大发雷霆,并改只能建一座皇后陵的祖制,建了两座陵。双陵费时6年完成,花费了500多万两白银。

然而,慈禧还是不满意。在慈安太后去世后,她借故陵寝漏水,将陵寝推倒重新翻新。由于工程浩大,仅从1895年开始翻新,到1899年便耗费白银150万两。后来由于工程繁杂,款项更是巨大。

(光绪帝剧照)

同时,把权力紧紧攥在手中的慈禧,并不想死。

光绪帝去世前,慈禧已病倒在床上。她却还忙着安排才3岁的小孩子溥仪继承大统,好达到她继续垂帘听政的目的。

然而她没想到光绪前脚断气,她后脚也跟着撒手人寰。由于太过突然,她并未安排好她的身后之事。

当时清王朝,因为是小皇帝,因此只能由小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掌管大权。

皇帝和皇太后一前一后去世,当然也只能一个一个地操办葬礼。再加上溥仪继位,还要举行登基大典。种种事情,都让人手忙脚乱。所以,载沣只得将慈禧的灵柩停在宫中,先将光绪的葬礼和溥仪登基的事一一完成后,再行安排慈禧的安葬问题。

不过,就算光绪葬礼昨晚,溥仪的登基仪式昨晚,却还是不能给慈禧举行奉安大典。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由于慈禧的陵寝工程太过庞大,到她去世时,依然还有小部分工程没有完工。

慈禧陵寝完工后,载沣本来想简化慈禧的葬礼。但身居权贵的叶赫那拉氏的王亲贵族们,却坚决反对。载沣又是个没脾气的人,因此只得依从他们,把慈禧的葬礼办得奢华气派,轰动国际。

(慈禧出殡现场照)

所以,为了准备慈禧的随葬品和葬礼上要用到的物品,很花费了些时间。比如专门给慈禧做的一艘纸船,据李莲英在《爱月轩笔记》中回忆,这船高有20余米,长10余米,船身上还雕着龙凤等精美的图案。另外,还在纸船上做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宫女太监,又镶嵌了宝石珍珠等贵重物品,所耗竟达百万两银子。

除此外,纸扎的宫殿、宫女、太监和兵士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是要烧给慈禧,让她带到阴间去享用的。

慈禧下葬的日子关系到国运,更是马虎不得,必须挑一个黄道吉日。

同时,从北京到河北遵化定陵有150公里的路程,需要整修铺黄土等等。总之,经过近1年的准备,最终才定在1909年11月9日这天出殡。

出殡这天,爱看热闹的老百姓早早就挤作一团,争着一睹慈禧出殡的排场。

随着送葬队伍前进,一股臭不可闻的气味也随之而来。人们都非常诧异,不知道这气味是怎么回事?

其实,之所以臭气熏天,倒不是慈禧的尸体腐烂所致。而是因为慈禧的随葬品和祭品太多,需要大量马匹和骆驼来驮运。还有载沣知道慈祥喜欢吃,专门吩咐御膳房准备了满汉全席作为供品。

好歹也是150公里的路程,那些马和骆驼本身都有很重的膻气,再加上它们沿途便溺,还有作为供品的食物变质发出馊味。总之,各种气味混合,于是就成了难以名状的臭气。

再加上老百姓在慈禧统治时期,吃了不少苦,对慈禧没有好感。所以他们便把这让人不能忍受的臭气,间接说成是慈禧“遗臭万年”。

(参考史料:《慈禧统治下的大清帝国》《爱月轩笔记》)


张生全精彩历史


慈禧生前享尽荣华,死后却过了一年多才“入土为安”,没过几十年陵墓又被孙殿英“光顾”洗劫一空,真可谓是“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啊!


关于慈禧死后为何过了一年多才下葬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为了选择一个黄道吉日

古代的人是很注重这些的,他们认为只有选一个好日子送走老佛爷才能让国家永远昌盛。这样选来选去一直想选一个最好的日子,一来二去就难免耽误了出殡。

为了筹备陪葬品

慈禧老佛爷生前喜爱奢靡,死后也不会例外,早在死之前就规定了要给她准备多少陪葬品,棺椁里要放多少宝贝了,这样下来为了筹足各种奇珍异宝也会耗去不少功夫。



而关于慈禧送葬队伍为何臭气熏天我想要表达以下三点:

慈禧遗体是不会发出异味的!

因为慈禧去世的时候尚处在十一月,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不存在尸体腐烂发出臭味一说。

异味很有可能是驴马发出来的!

因为慈禧的陵寝在清东陵,从北京到那里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加之慈禧葬礼规模庞大,陪葬品也多。这样下来就难免会用到驴马一类的牲畜,它们又不会克制,想拉就拉,走了一路也就拉了一路,这样下来也就难免恶臭不断了。



出殡时送葬队伍臭气熏天也是在象征着慈禧将会遗臭万年吧!


晓史才能明事


慈禧太后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掌握实权的女性。可以说是用一国之力来供养自己。

奢侈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有多奢侈,众所周知的一件事便是为了庆祝自己60大寿挪用北洋舰队的经费来给自己修园子。使得本来实力不强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此外慈禧太后为了保持容颜永驻,每日要喝新鲜的人奶,光是乳母就有好几个。


死于痢疾的慈禧太后

1908年11月,73岁的慈禧太后走到了人生尽头。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慈禧太后不停的拉肚子,年老的身体并不能承受这样的折磨。坊间传闻慈禧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便先将光绪皇帝赐死了。第二天下午5点慈禧太后病逝。

死后一年下葬

为什么去世一年后才下葬,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 体现清朝皇太后的高贵,让全国大臣以及外国使节有充分的时间吊唁。

  2. 黄道吉日的要求,在古代做事情一定要选好黄道吉日。

  3. 当时清政府内忧外患,外面虎视眈眈的列强国内不断高涨的反清呼声,都拖慢了给慈禧太后办丧礼的进度。

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

慈禧太后出殡那天,牛车马车上千辆,各种人员上万,还有数不清的珍宝。之所以有恶臭,除了牛马在路上的粪便还有陪葬的食物腐烂变质。

其实正如送葬队伍的恶臭,在历史上慈禧太后何尝不是恶臭留名。


小史同学


慈禧太后,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三个女人之一,影响晚清政坛半个世纪,有人说她是清朝腐败无能的罪魁祸首,有人说正是因为慈禧的存在,晚清的中国才能保持稳定。不管生前功过是非如何,1909年11月9日,离开人世已经一年的慈禧太后的奉安大典终于举行,她的棺材从北京城抬到了清东陵。


至于慈禧的棺材为什么会等一年才下葬,有一种说法是慈禧去世一年才下葬是因为她看中了一年以后的那个黄道吉日。作为晚清权势最强的人,慈禧一直就把自己等同于清廷,所以她把自己的葬礼看的非常重。在她感到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就让术士算好了下葬的良辰吉日,术士说必须等到一年以后的11月9日才行,于是慈禧就让人将自己的尸体一年以后再安葬。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慈禧是为了给自己准备一场豪华的葬礼。慈禧这个人好面子,在位的时候清朝已经很贫穷了,但是慈禧为了自己的个人享乐,还是铺张浪费,比如她的衣服,她的饭食,还有她的寿宴。慈禧驾崩的时候,清廷并没有准备好,利用这一年的时间,清廷才有足够的时间筹办葬礼,好把老佛爷的葬礼办的风风光光。

至于为什么会臭气熏天?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当年的防腐技术没有现在这么高超,慈禧的尸体停了一年多,再先进的技术也阻止不了她尸体的腐烂。除了慈禧的尸体散发的臭味,还有一种臭味来源,就是动物的粪便。慈禧当时的葬礼极其壮观,但是由于紫禁城离东陵比较远,所以征用了很多畜生,畜牲不是人,葬礼队伍前行的时候,有的畜牲就留下自己的粪便,这是最主要的来源。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围知历史


1908年,光绪帝死后的第二天,慈禧留下“女人不干政,太监不擅权”的两条遗言,病逝,享年74岁。


然1909年,慈禧才被葬在河北省遵化市的定东陵。莫名其妙,出殡当天,送葬队伍之内,恶臭不断,简直熏天。

是慈禧的尸臭,还是其他?

慈禧尸体倒是没发臭,那时正处于11月份,北京气温低,加上放置于金丝楠木之内,完善密封。20年后,孙殿英重启时,看到慈禧面容栩栩如生。


值得一说,慈禧死于痢疾疾病,死前很长时间都在拉肚子。不停地腹泻,早已把肚子里的食物残渣和一些水分排空。

种种因素叠加,慈禧尸首未腐,也未臭。所以,尸臭不是臭味来源。而这来源于庞大的队伍以及贡品。

慈禧的葬礼是豪华的,从出殡起,连连轰动全国,外国佬见了,叹为观止,很给清政府涨了脸。

从紫禁城到定东陵,足足走了五天,送葬队伍人数万人以上,被征调的马车、牛车等几千辆。走在最前面的是引幡队,他们带领的是由纸扎成的纸人兵马,宛如真的,渗人。其中还有扛着枪的外国佬,雄赳赳。


走在之后的是护卫队,有几千人,他们旌旗蔽日,刀枪如林,气昂昂。然后才是抬棺队伍,几百人轮流换,最后是文武大臣。

为满足外国友邦的好奇心,特地搭建观礼台,途中设有简篷,配备专门的翻译官,现场直播,当场讲解。

量世界之物力,结吾阴世欢心,无疑,轰轰烈烈……

总结起来,人多、牲畜多、路长、规模大,所以,走到哪里,哪里臭气熏天。牛屎、马屎、骡子屎,遍地开花。

据说,为弥补庚子国难慈禧狼狈西逃亡,特地为此准备上满汉全席,放在庞大的娇子内,供老太太品尝。时间久了,自然有味儿!

葬礼热闹,但陪葬品也不弱,各种奇珍异宝,什么翡翠西瓜、白菜,什么玉石,什么珊瑚树,什么珍珠。价值约是三年的财政收入!堪称世界之最!


慈禧的葬礼规模大,陪葬品丰厚,自然需要时间准备,还需要选择黄道吉日,修筑人流大的道路,要让老太太安稳上路,不是吗?

另外,慈禧遗旨:隆裕太后和载沣掌控朝政大权。但这两个主事人做事畏手畏脚,一时半会没个好点的主张。

所以,慈禧太后时隔一年才出殡下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