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兵训练由三个月改为六个月,对以后有什么益处?

怀涛11


首先呢,新兵营完成的只是共同科目训练,主要有条令条例,军事体育,军人卫生,轻武器射击,投弹,对核、化学、生物武器及其他特殊杀伤破坏性武器的防护,军事地形学,军人心理,军兵种知识这些全军都得练,然后才是各兵种的专业训练。共同科目的训练类似于军营这所大学的入学考试,通过了,就转入各专业训练了!


题主所说的三个月变六个月,可能是部分集团军今年开始试点的,一站到底,在新兵营把各专业科目全部学完,这样新兵下连后标准更高,以往三个月下连后部分新兵的短板科目比如体能什么的训练的标准不高,这样也有利于战斗力的提升。


i骑猪去西藏


利弊都有…

先说有利的方面。

首先就是训练专业化。

部队过去新兵连训练,其实是各个旅团级自己单位征兵,自己再组织新兵连训练,而在军队中,由于新兵连担负教育、训练责任的绝大多数其实是新转士官的,或者从军校刚毕业的,他们的训练水平,带兵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就以我当兵的时候,新兵连的一个排长,其实刚刚从地方上特招而来的大学生,他其实9月才入伍,也是参加三个月基础军事训练后,就来当新兵连排长…可想而知,他比我们新兵其实也好不了哪里去。

而我的班长是第四年的一级士官,比那些第三年刚转士官的肯定要好不少,但是在一些训练上也仍然有问题的,比如说我立姿时两个膝盖难以并拢。

图中女兵的队列会操,也能看到几个女兵膝盖不能并拢

我当时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并拢,在北方大冬天里,站几分钟就满头大汗,曾经怀疑过自己是不是o型腿。后来下了老连队,一个第五年老士官才给我说,你的用力方式不对,而这些就是经验了,就是专业化,不是长期从事训练是很难知道的,而部队的训练教材或者队列条令是不会讲这些。

第二个就是规范化,标准化。

别看条令条例,训练教材全军都是一样的,但是具体到每个军种,每个军师团,虽然大体上标准一样,但是具体一点,就各不相同,就拿很多人都听过的叠豆腐块被子来说,我们一般都是三叠,而我曾经遇到过湖北武警总队,居然是四叠。

如图所示,三叠的被子只有这一面是整齐的四层,而另外一面就是要乱的多,是很多层,而湖北总队就要求两面都要这样。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队列动作,解放军和武警不同,比如武警齐步走要求放松自然,而解放军就很僵硬机械,武警跑步(队列,并非跑步训练)要求机械,解放军却要放松自然。

第三,集中化。

集中的好处自然就是比较省钱,规模化越大,后勤保障其实越简单,越容易,为什么叫新兵连,实际上就是伙食在连队,那个伙食标准,当时我们新兵连虽然比老连队每人多一块钱,但是味道确实不咋地,就像之前说的,新兵连的炊事班通常是各个连队抽调的,来的人基本上就是来练手艺的…

第四个好处就是直接完成专业训练。

现代武器装备复杂,专业多,项目多,新兵下连以后还要重新教,出现新兵苦练,老兵苦教,出现一段很长的战斗力空白期…甚而还会有一些新兵身体协调性太差,学什么都不会,就只能去炊事班,其实是耽误了整个军队的战备工作的,难以实现随时能打仗的转变。这样分下去的新兵与老兵磨合一段时间就能大致堪用,而新兵也会有一个更合适去的岗位。

以上是大致的优点(其实还有其他优点,这里不方便说了,大家自行体会),弊端如下:

首先是专业化训练教育团队。而这个专业化的新兵训练团队在目前的体制下,一年就只能开张一次,就算准备工作加上其他事…一年12个月,半年训练还有半年干嘛?不可能就放假了吧…如果又是像过去那样,要新兵训练的时候再来到各单位要人,再集合起来,那专业化,规范化,集中化是很难保证的…那么是不是要一年征兵两次?或者说,新兵训练结束以后,会有其他更高级的培训课程比如狙击训练,特种侦察等训练。

其次,目前的消息来看,是以集团军为单位组织新兵训练…而现在一个集团军有重型旅,中型旅,轻型旅,特种旅,火力旅,以及其他工兵,防化,通讯等等诸兵种合成的…这么多专业,这么多兵种,这种集中化是不是程度太低了。

第三,一个班长,十个新兵的新兵连,管理上本身是很难的,传统的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四五个老兵,两三个新兵,新兵其实受到管理更多,而且我军老传统,所谓五同(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学习等),外加三互小组(互帮互学互教),以老带新等相比,效率是否跟得上?

综上,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新兵训练中心的训练水平如何了…过去传统的新兵连的主要任务是把新兵从地方青年变为合格军人,所以新兵训练管理极为严格,军人养成是核心要求,对于军事专业是次要的,体能,射击等要求都较低,而现在却要直接下连就能战斗…形成即战力,这个要求确实是极高的。所以还是谨慎乐观的态度,毕竟我一直支持这种集中化,专业化的方向。


木荣雨北


以前我那时候,人们服从意识很强,是很强,现在小同志们入伍后,思想活跃,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认为以前老班长的话程序化,教条化,总想跟着自己的思维走,但是部队就是部队,新兵入伍只有服从,服从,还是服从,没有什么理由可讲,因为博士后进入军营也是一头雾水,摸不着边际,只有听老班长的,为什么叫老班长,比你早进入部队就是老班长,更老的班长不会对你一个新兵去费话的,延长训练时间我认为还是重在培养新生力量的服从意识,团结意识,因为战场需要服从意识,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问题的。


玉皇da帝


今年新兵训练由三个月改为六个月,对以后有什么益处。

新兵入伍突出一个字“新”,一切都是新的开始,部队丰富多彩的生活,序幕已经拉开,保家卫国的重任扛在肩上。一起步,要的是基础,是功夫。

新兵训练三个月改为六个月,对习惯培养更有利。基础打的更牢,谁是王者,距离拉开的非常明显,更适合各兵种的选拔,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选兵。人尽其才。



六个月加入各专业兵种的训练,集中培训,突出专业,融通相关知识。为现代化联合作战,开好局。起好步。


以前三个月主要在形象、思想、内务整理,以及体能训练方面。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后增加三个月,百炼成钢,辅之专业培训。会更适应士兵下连,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这是习总书记强军思想的一个新突破,训练内容涵盖要全、新、精。时代在发展。对兵的要求在改变。适者生存,兵家,存亡之地,不可不察。


新增三个月训练,更强化了训练,形成一惯的作风。对士兵有深远的影响。让每个人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出色的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完成自己的神圣的使命!最后,祝每一名新兵顺利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成为国家的自豪!


淡月晗嫣1


9月份是老兵退伍,新兵入伍的季节,根据最新的消息,从今年开始新兵入营后,陆军的新兵训练将采取“先训后补”的新模式,时间也由之前的3个月延长至6个月。

因为,以往陆军3个月的新兵训练主要是完成入伍训练的共同课目,新兵下连后,还要再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由于各分队担负任务不同,连队里面的骨干力量、组训模式都会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训练质量必然会参差不齐。

这次调整就是将以往分散的“各自分训”变为专门机构“集中组训”,保证经过长达6个月新训后的士兵能够直接补充到连队,迅速形成战斗力。这也是我军自1984年提出新兵训练采取“先训后补”模式以来,所做的一次重大变革。

其实,从新训开始就打牢基础、加大强度,是目前世界各国军队通行的做法。

就拿美军来说吧!为了能够面对日益激烈的战斗,美国陆军就延长了新兵训练的时间,从14周增加到22周。在新增2个多月的训练时间里,以往在战斗单位才训练的轻机枪榴弹发射器等武器也要加到新兵训练中,另外,新兵还要接受陆地导航和救生训练,为了克服大兵们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怂样,特意还加入了队列训练和礼仪训练。

为保证部队战备水平,俄军在新兵训练上与其他国家军队有些不同,更加偏向于野外驻训。新兵也是采取先训后补的方式,先在教导队或训练中心进行半年左右的入伍训练,然后再集中起来进行一个月魔鬼般的强化训练。等到完成了这些初步训练之后,还要实施三天以上的野外驻训,提高新兵野战生存和战斗能力。

隔壁的日本自卫队也特别重视入伍后的新兵训练,并把其中分为好几个阶段,一般情况下环境适应阶段时间大约一个月左右,主要就是进行武器射击训练、通信技术训练等,使新兵开始慢慢适应部队环境,了解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

此后,开始以6周的时间慢慢增加训练内容,加大训练难度,并反复进行动作训练,如:步枪分解、单兵战术等等,最后还要对这些技能进行野外综合性演练,使新兵能够熟练掌握运用。等到前期训练结束后,接下来就是进行9~12周的专业训练,新兵会被分配到各专业部队、教导队或学校,开始掌握重机枪、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等各式武器的操作、维修,以及射击、战术运用等技能,和咱们之前的训练方法很接近。

回过头来看我军91年的发展历史,新兵训练一直在摸索发展。早在红军时期我军就下发了相关教育文件,里面明确规定,新兵主要的训练内容包括体能训练、武器操作训练、战斗动作训练等等。

除了一些基本的投弹、拼刺、等课目之外,其他训练内容就交给了经验丰富的老兵进行。比如:冲山头、射击、刺杀、投弹、翻越障碍等训练,这样带训的模式为历次的反“围剿”和艰苦卓越的长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兵员来源不确定,专门征兵再集中起来组训显然是不可能的,各根据地和解放区就提出相关方法,把新兵统一分配到前线班排和老兵一起进行混训,也就是老兵训什么,新兵就跟着训什么,训练完全就是抱着一切为打赢的目的,实战性、针对性都非常强。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此时的新兵训练还是以分配到战斗班排与老兵共同混训为主。在抗美援朝战争时,大多数参军的志愿军新兵,还没有怎么经过系统的入伍训练,便开赴前线作战,许多基本的战斗素养就直接在战场上慢慢养成。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十年练手轮战时,因战事紧急,很多新兵,入伍两三个月就参战。有些老兵就直接在运兵专列上,教新兵一些在战场上比较常用的战术防护和战场救护课目。

今年,陆军首次将新兵训练时间延长了3个月,新兵不仅要完成单兵共同课目还要进行单兵专业课目训练,这样就为新兵训练提供了双倍的时间,同时还能尽快的改变老兵退伍、新兵下连时,出现青黄不接,战斗力有所下降的问题,确保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

因此,对于一个拥有91岁高龄的军种而言,强军之路,还需从头再来,新兵,正是实现强军梦的生力军,是国防卫士的起点。


迷彩虎军事


每年新招的士兵,一般训俩时间为三个月,其主要内容有队列训练,包括跑步、齐步、正步三种步伐,还有蹲下、起立、跨立、立正等步伐,脱帽、戴帽、站军姿,口令和呼号练习,主要是身体形态训练为主,训练军人的形象以及仪容仪表。

此外,还有上器械包括单双杠练习,单兵队列,纵队、横队行进与停止的班组队列,以及队形变换等内容。

擒拿格斗,包括姿势与步伐练习,拳击和腿法,防击打技术,还有擒敌拳等。


单兵战术,主要包括持枪卧倒,低姿匍伏,高姿匍伏,侧身匍伏,高姿侧身匍伏,停止间滚进和行进间滚进等。

体能训练,主要内容有5公里越野,10米乘5折返跑,100米冲刺,蛙跳、俯卧撑、仰卧起坐、单腿伸登,以及组合体能练习等。

当然,还包括每周要上政治课,军事训练包括投弹、射击、刺杀,包扎训练、脱戴防毒面具训练等防护训练,其它还包括学唱军歌,坐在板凳上背条例等。

现在,随着军队强调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军队遂行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走精兵强军的国防现代化之路,显然新兵三个月的训练是以体能和基本的单兵射击刺杀投弹等内容为主,其训练意识、训练内容仅停留在二战时期的水平,与当下军队现代化信息化革命化建设不相吻合。

所以今年开始新兵要训练六个月,也即半年时间,那么除了先前最基本的体能、射击等基础训练以外,后三个月新兵的训练内容,就不免令国内军迷们浮想联翩了。

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未来世界的不可控因素越来越多,发生局部军事冲突甚至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态势日益显示,对此国内军队有清醒的认识。

军队反腐,脱离经商,走精兵强军之路,锻造一支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军队,就是为了应对未来的战争,用高层的话来讲,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

军队将集中精力对新兵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新兵的思想觉悟,提高新兵理论水平,尽快掌握所在部队所在岗位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提高新兵班排连营团级的合成作战技战术水平,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兵训练之路。

六个月的训练结束,新兵进入连队,就能立马熟悉自己的岗位,完成单兵以及班排连的作战任务,成为一名政治正确、军事过硬、有技战术水平的合格战士,一旦祖国有需要,随时都能开拔征战。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特此声明。


国平军史


新兵连训练由原来的三个月改为六个月,这是一项重大改革,我们都知道,现在义务兵都是两年时间,如果说当两年兵退伍的话,整个军旅生涯有四份之一都是在新兵连度过,新兵连是军旅生涯当中最美好的一段,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从一个地方青年转变为一名革命战士的过程,那么新兵连三个月改为六个月对以后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更好的适应部队军队发展,以前三个月的训练时间,训练的科目都比较多,就光队列训练就已经占用了一大半的时间,所以剩下那些爬战术、救护、防毒面具等一些科目的训练时间都比较短,对于新兵来说就只能有个大概的了解,还达不到精通的情况。所以三个月改成了六个月时间,每个科目都能有足够的时间来训练,这就体现了精兵。


第二、在思想上能够很好的转变,不少新兵刚去到部队,很难适应部队的生活,新兵连就是一个很好的过渡阶段。我当兵的时候,整个军旅生涯就属新兵连最轻松,新兵连都是三公里,体能上也比较轻松一点。3个月变成6月时间,新兵连的训练强度是慢慢的加强,这让新兵更有利于适应下连后的生活,思想上也能做好充足的准备,这就避免了下到班排之后,班长还需要给新兵做思想工作。

第三、体能上能有很好进步,6个月的时间来练习体能,肯定能有一个质的飞跃。以前都是3公里,但是随着新兵连时间的延长,新兵体能上也都开始慢慢变强,下连之后跑五公里也是能快速跟上老兵的步伐,在部队的一切行动都是需要体能作为基础。



最后就是,三个月的新兵连改为六个月时间,这有利部队的发展,基本的公共科目都已经熟练掌握,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来练习专业技能,同时能够实现新兵下连,就可以快速适应连队的训练、工作、生活的节奏,从而快速提升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好的实现“强国梦、强军梦”。


制空能手


个人觉得不好说。

就目前我了解到的情况多是反馈说没有必要,新兵训练抽掉了大部分的精干力量,老单位的教学组训力量就薄弱了好多。本来干一个活只要5个人,现在突然要十个人了,你说会如何?很多时候部队的骨干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3个月时间在年底还好,6个月跨到年初那简直要老命,新年度事太多了。加上休假的人教学组训都没人了。。。现在改革期间事情本来就多。试想,一个班长半年都不在连队,回来再休个假。可能一切都变了。。应该专门成立新兵培训机构。不然对一个单位影响蛮大的。


归来仍是小鲜肉


首先,单纯说训练时间,当然时间长更好,时间长肯定比时间短训的更好。但基于现在的兵役制服来看这个问题的话,要一分为二的看。

好的方面是,六个月的训练时间,可以让新兵素质更高,下到连队,各方面效率更高。以前三个月新训,基本以队列训练为主,辅助部分体能训练和射击投弹等训练,部分战士下到连队体能并不合格,射击投弹也仅仅是打过枪投过弹,更不提政治教育和条令纪律等方面了,说白了,就是为了练出个“兵样子”。下到部队后,很多部队仍需要花精力在共同科目上进行培训和锻炼,牵扯了部队精力,战斗力形成较慢。因此,六个月的训练时间,我相信,应该可以做到全面的训练,最起码所有共同科目都能达到合格标准,变成一块哪里需要就哪里搬的“成品砖”,而不是下到部队还要在基础科目上费人费力的半成品。同时,六个月的训练时间,也便于培训机构更加合理的安排训练计划,更加科学高效。说实话,三个月的训练时间,还是稍微有点速成的感觉。

再说说不好的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占用了部队的使用时间。以一个义务兵为例,服役时间是两年,训练半年,部队可用时间只有一年半。要知道,新兵连的训练都是共同科目的训练,下到连队后,往往都需要根据部队担负的职能任务进行再培训再训练,这样下来,从一个青年到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合格战士需要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战士义务兵服役完后就退役,部队真正有效使用时间太少,算上培训成本(因为六个月的训练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也是很牵扯部队精力的)就不太合算。

总的来说,有利有弊,上层既然决定改革肯定进行了调研,相信有上层的考虑,还是选择相信。

说说题外话,在新兵训练这块,个人认为还是应该系统化专业化,老式的训练模式还是容易参差不齐,不利于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原则要求。


一匹土狗


这个制度还是非常合理的,而且我也建议将兵役制度由两年再次改为三年。

我军兵役制度服役年限最大的改动是在1999年,那是第一批改为两年义务兵的开始,直至现在,而我刚好也正是第一批改为两年制的义务兵。

总体来看,两年义务兵服役时间偏短,普遍反映两年兵刚当出点名堂了,马上又要复员了。如果把新兵时间改为六个月,那么等于占据义务兵时间的四分之一,新训时间拉长,重回三年是不也会照进现实呢?

新兵训练的课目是全军的共同课目,是全军统一的。新兵训练由过去三个月改为两个月,是从1999年入伍的新兵开始的,也刚好是那一年我带新兵。给我的感觉新兵两个月确实太短了,甚至连基础的队列训练都搞不好,也就是能马马虎虎的培训新兵熟悉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而且那一年刚好还是取消三大步伐中最难训练的正步,总体感觉两个月新兵下班过于仓促。

新兵下连,直接进入专业的共同科目训练,也就是和老兵一起训练,新兵相当吃力,而共同科目老兵则是年年训年年练,所以就形成了“老兵吃不饱,新兵难消化”的现状,在层次衔接上有很大问题,新兵半生不熟的进行完专业共同课目,是不利于后期分业训练的。

新训改为六个月,前三个月进行共同课目训练,后三个月进行专业共同科目训练,训练对象都是新兵,那么授课和训练面对是同一层次的群体,那么针对性就会强很多,是比较有利于新兵下连后与老连队融合的。

总而言之,我是非常赞同新训时间拉长的,可以有效避免新兵下连硬着陆,可以把基础打的更牢靠,不管在军事训练衔接还是与老兵连生活适应上都大有益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