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即将出炉!

近日,天津市17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天津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已形成初稿,经过多轮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完善后,即将出台。

据了解,“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的规划期从2019年至2035年,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共规划实施包括滩涂修复、岸线整治、设置岸边人工步道、建设沿海湿地公园等30多个整治修复项目,通过整治修复实现“水清、岸绿、滩美”,让人们能够“靠海亲海”。

“天津的海岸主要是粉沙淤泥质滩涂,以港口岸线、生活岸线为主。在这次规划编制中,将全部岸线分为33段,计划分步实施治理。对于港口岸线,以运输为主,将实现水清、水净,防止海洋垃圾漂浮物等;对于生活岸线,严格保护,不再进行开发。”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域管理与预警监测处处长王正江说。

“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总体将分3期实施,近期规划到2020年,治理滩涂400公顷、修复岸线4公里。其中,4公里岸线在临港工业区北港区北侧,距离临港工业区湿地公园大约500米。400公顷滩涂治理主要位于永定新河入海口、中新生态城临海新城北堤周边等,治理后将实现潮水能够自由进出滩涂。中期规划到2025年,主要实施滩涂治理,以及遗鸥公园、南港湿地公园等项目的二期工程和临港工业区湿地公园的南延工程等。远期规划到2035年,逐步实现退养还滩(湿),使海洋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改善。

审核:兰圣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