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让老师、家长、同学都头痛,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呢?

麦许琨


问题学生可能在某一方面有极端的表现,但并不应该受到歧视,甚至是受到“特殊”对待。

这一类学生往往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而表现迥异,比如家庭不和、父母教育方式特殊啊等等,但是这一类学生是完全可以转变的。

1、多与之沟通。

有些孩子从小自闭,性感内向,胆子小,甚至不敢跟别人讲话,包括自己的父母。此时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孩子会渐渐开朗起来。

2、宽容是最大的美德。

谁都不想成为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眼里的“问题”学生,因此作为局外人的我们应该好好劝导,不能一味地指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使其意识到错误并改正,何乐而不为呢?宽容是一种美德。

谁家都会有孩子,谁都不愿意成为老师同学和家长眼里面的“另类”,多一分宽容与理解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小鹏教育


问题学生一直是老师及家庭教育的难点和最头疼的问题。

为什么学校老师最不愿意去教育这些孩子呢?说白了,是所花的时间成本和所得到的收益之间根本不成比例。教育一个优等生,投入少,收益高,而教育一个问题学生,有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本就没有任何收获。

对于问题学生的父母来讲,其实道理也是如此。

但是,这些问题学生就不用管了吗?就真的没有办法吗?当然不是。!


首先,如果是真心实意想帮助和教育这些问题学生,咱们先不说方法,首先教育者的心态尤为重要。必须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必须要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承受其反反复复的行为表现的勇气,更要有接受教育失败、但绝不放弃,重新寻找新的方法的思想准备,否则一切都将是空话。

有了这个基本的出发点,才能谈及教育的方法问题。

第二,问题学生今天的表现看起来不可思议,但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如果能从他的成长历程来看,也许许很多问题都能找到其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这就需要教育者用心去分析,寻找造成他们如今行为习惯的成因。

第二,问题学生绝大多数表现为其行为准则的缺失。因此,一定要让他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不遵守规则,将要受到各种各样的承罚,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后果,如果能让他亲身体验所要承担的后果就再好不过了。

第三,爱的教育、人文关怀,决不能少。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教育问题学生时,一定要想办法获取问题学生的信任,让这些问题学生认识到并感受到,教育他们是因为爱护他们、关怀他们,让他们知道教育者和他们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他们着想,而不是要时时刻刻的去束缚他们。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形成对立,学生才能从心灵上接受我们的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才能够起作用。


第四,寻找其闪光点。一提起问题学生,感觉其什么都是错的,甚至一无是处,无可救药。问题学生大多表面看起来无所顾忌,其实其内心深处比较自卑,自我保护性特别强。因此,要在错误中寻找哪怕是最微弱的闪光点,大加表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转移其注意力,让他们把一切不好的行为习惯渐渐地转移到良好的做法上来,一是重塑他们做人的自信心,二是逐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当然,还是前面说的,道理大家都懂,最主要的是做,而且很费时间和精力,但是还是那句话,如果是真心实意想去帮助他们,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看施教者的想法和毅力了。


逗逗英语


有问题学生,原因种种。家庭因素,外部环境是主因。由此形成诸多不良习惯,才造成这样的学生让老师、家长、同学都头痛。如何正确面对?实际上就是如何正确地解救问题学生。解铃还靠系铃人。是问题学生,让其成为没有问题,或者少有问题。自己就得下决心改变不良习惯。不良习惯的改变,非一日之功。要有铁秆麽针,水滴石窜的功夫。好习惯与坏习惯都是一件事情的重复做。如学生做作业这样的一件事情。是好习惯的学生,每次都是认真对待。一丝不苟按时完成。是坏习惯的学生,每次都是马虎了事。三心二意拖拉躲避。好习惯与坏习惯,都是习惯成自然。要想改变坏习惯,必须进行长期艰苦的训练。由此,是问题学生,必须要在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同学的协助下。通过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和循序渐进的训练。一定会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才会使问题学生越来越少,优秀生越来越多。


老庄是也


问题学生的背后是问题家长!!!

家长的问题解决不了,只幻想靠老师春风化雨、和颜悦色的童话般的说教去解决问题学生问题,那只能是幻想。还是那个问题,警察和监狱是给谁准备的?

即便个别学生遇到了个别仙人级别的老师,貌似解决了问题。大家套用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质量守恒,老话也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父母是个混蛋,凭什么有出色的下一代?!如果有,那也势如水火或者行同路人。不然如来佛祖、耶稣、上帝、安啦也不愿意呀,以后的人间怎么带队伍?!


立佛焚香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找出每个孩子的优点,进行引导,也许他是石头,也能够发挥他的用处。


道迷574


我觉得孩子的表现是阶段性的。看你在什么角度看了。

教师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时,往往花费很多时间,有时有效有时失效。

孩子家长从兴致勃勃的教育到无所谓的态度不过一年。

学生们有的觉得他很酷,有个性,有的则在家长的告诫下远离他。

在一定阶段内可改变,比较困难。但有的呢,实在是不做评论。


与时间相伴,繁花似雨


没有家长和社会配合的惩戒权还给老师也是无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