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棚草莓豐產的栽培方法嗎?

導語:你知道大棚草莓豐產的栽培方法嗎?

草莓苗木定植選擇具有5~6片展開葉,根莖粗1.5 cm以上,根系發達,質量30~40 g健壯的苗作為定植苗備栽。每667 m 2用腐熟有機肥4000~5000 kg,氮磷鉀複合肥40 kg,均勻撒施於大棚設施內作基肥,深耕細耙並與表土混合均勻,然後開溝做畦。畦高25~30 cm,寬50~60 cm,溝面寬30~40 cm。於9月中下旬,一畦雙行栽植,株行距20 cm×30 cm,每667 m 2栽植8000~10000株。栽時將苗的弓背向溝道一側。栽後2~3 d內,每天澆水1~2次,以後每天噴1次水,直至秧苗返青。緩苗後保持土壤溼潤,及時除草鬆土噴施50%多菌靈500~600倍液或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以防病害,蓋棚前每15~20 d噴1次藥,交替用藥。

你知道大棚草莓豐產的栽培方法嗎?

覆膜及溫溼度調控地膜於11月上旬覆蓋較好,採用黑色膜,早於棚膜15 d覆蓋。蓋膜過早過晚都不好,一般在當地氣溫下降到15~16℃較適宜進行。棚膜覆蓋時間為11月中下旬。上棚初期溫度白天保持在28~30℃,夜間保持在5~10℃。花期對溫溼度要求比較嚴格,白天溫度20~25℃,夜間8~10℃。果實膨大期白天溫度18~20℃,夜間5~6℃,不低於2℃。成熟期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8~10℃。

你知道大棚草莓豐產的栽培方法嗎?

生長調節劑的應用通過人工噴灑赤黴素來促進植株生長、打破休眠和促進成熟。於保溫20天后,植株第2片心葉展開時進行。噴1次0.001%的赤黴素,花蕾出現35%再噴1次0.000 5%赤黴素。噴霧要均勻,心葉要重噴,促使頂花芽提前開放。

你知道大棚草莓豐產的栽培方法嗎?

加強草莓肥水管理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一般每20 d追肥1次,並結合灌水進行。第1次追肥在頂花序果膨大期,每667 m 2施10~15 kg氮磷鉀複合肥,比例為1:0.3:0.6。第2次追肥在頂果長到小拇指大小時,氮磷鉀比例為1:0.3:0.9。第3次在頂花序果開始收穫時,每667 m 2施15~20 kg,氮磷鉀比例同第2次。第4次追肥在花序果收穫盛期,氮磷鉀比例調整為1:0.4:1.7。以後在第2~3序果開始採收時,酌情各施肥1次,其追肥種類、數量和比例同上。在花蕾期和開花盛期每隔10~15 d葉面噴施2次0.2%硝酸鈣加0.05%硫酸鉀溶液,可增加果實硬度。在花期和果實膨大期可每隔10~15 d噴0.3%磷酸二氫鉀加02%硼酸加0.2%尿素溶液2~3次,有增大果實、促進著色、減少畸形果的作用。葉面噴灑應在10:00前和16:00後進行。在花果期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可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單產20%~30%,提高果實糖度和糖酸比,改善果實品質。現蕾期小水勤灌,保持土壤溼潤;開花期,只要土壤溼潤即可,儘量少灌。果實膨大期至採收前需水量最多,不可缺水,但土壤含水量超過95%時宜染病爛果。果實採收前7~10 d一般不要再澆水。

你知道大棚草莓豐產的栽培方法嗎?

草莓花果管理每個大棚栽2~3個品種,以便其互相授粉;用毛筆蘸花粉,人工點授。利用蜜蜂或其他昆蟲傳粉。每1000 m 2放1個蜂箱,以提高座果率,減少畸形果。現蕾期,及時摘除高級次的花蕾,以利於留下的花坐果;幼果期,及時疏去畸形果、病蟲果。每株除保留1~3個腋芽和12~15片健壯葉外,多餘腋芽、匍匐莖及老、病、黃葉可全部摘除,可防止養分消耗,利於通風透光,降低病蟲害的發生。

你知道大棚草莓豐產的栽培方法嗎?

草莓病蟲害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增施有機肥,高畦栽培,注意排溼增溫。發病初期每667 m 2用哈茨木黴菌可溼性粉劑50~100 g進行噴霧。防治白粉病可採取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用量,降低田間溼度等措施。藥劑防治可用12.5%烯唑醇3000倍液或15%腈菌唑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每7~15 d噴1次,交替用藥。防治蚜蟲可採用懸掛黃色誘蚜板誘殺或用5%殺蚜煙劑每667 m 2用300~400 g,傍晚悶棚燻殺。

你知道大棚草莓豐產的栽培方法嗎?

草莓成熟後要及時採收,採收過晚,漿果容易腐爛。遠運的果實在七八成熟時採收,就近銷售時在全熟時採收。採收初期每隔1~2 d採收1次,盛果期要每天採收1次。時間在8:00—10:00和15:00—17:00,不要摘露水果、曬熱果,以免爛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