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生每天被要求背一首古詩,這種死背的方法你贊成嗎?

誠實守信5419


小的時候,背的越多,對他的一生非常有用。所以,我非常贊同多背唐詩!我更贊成多背誦毛澤東詩詞!

記得我小的時候,父母從不要求我背誦詩詞,真浪費時間!十二歲,去了湖南外婆家。在道林小學讀四年級,那時湖南寧鄉道林鎮小學,隔著很遠就能聽到一片讀書聲。他們的小學教學要求背誦所有的語文課文。我上四年級,開始很不適應,一段時間適應了感覺特別好。與同學們比著背誦課文。

人們經常講,要理解了再背誦。但我的感覺是,背誦了就好理解了。比如說,背的時候還沒理解,但會背誦了,躺在床上,如果睡不著,就可以邊背誦邊想。提問也才知道該怎麼問。不會說怎麼問呢?

基於這樣的體會,孩子兩歲時,就開始教兒子唐詩,乘法口訣。記得兒子三歲時問的幾個問題,一個是‘媽媽,什麼是一一得一呀’,’媽媽,紅掌撥清波改一改行不行,改成紅掌輕輕撥’。我說可以呀,但意思不一樣了。我說紅掌撥清波,有水很乾淨的意思,輕輕撥就不知道水乾不乾淨了。

看看,因為背誦了,熟悉了,就開始有思想了,會改了!

記得白巖松說過大學裡,老師把知識壓縮到我們的腦子裡,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解壓縮。我上大學學的是醫學專業。那時,內外婦兒四本書基本合上書能講下來。非常有用。現在有些二本的學生,不去多記,記住的太少。所以,很多人,大學唸了與沒念差不多!


彭如心老師


根據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我的回答是:我十分贊同一年級孩子背古詩,但是我萬分拒絕一天背一首!

我是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我個人的詩詞量大概在兩千首。我從孩子幼兒園階段開始引導她背古詩,嘗試了各種極其有效的方式(詳見我的頭條號:好媽媽大於好老師),收穫滿滿。

但我說的收穫有兩點∶一是孩子到小學快畢業時背誦了古詩詞大概300首,但我不是按照《唐詩三百首》去選的,而且由易到難,精挑細選的;二是孩子特別熱愛古詩詞,愛讀小古文,現在做初中文言文試題都沒有問題。我覺得這個結果我很滿意。

所以背詩詞一定是好事,是有用的,所以一年級正是記憶好的時候,大力支持多讀多背誦。

但是,一天背一首,那就是壓力,是負擔,是會讓孩子厭惡詩詞的,既不能理解,又不能牢記。只為了完成作業去做,成果說不定還不如十天背一首。

語文學習不可貪圖速度,要保證質量。風物長宜放眼量。


好媽媽大於好老師


這個問題真的問到我心坎裡去了,因為我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呀!

也不記得是從小學三年級還是幾年級開始,每天早上的早讀課,校長都會在黑板上寫一首唐詩,然後教我們讀兩遍,就回辦公室喝茶去了。留下我們一個班二十七名小學生在那搖頭晃腦的的努力記下黑板上的唐詩。

類似於床前明月光啊之類的,每天一首詩,校長只負責早讀課教我們讀兩遍,有不認識的字幫忙標個拼音啥的,從來不跟我們解釋詩中的含義,反正,放學前大家都會背就行。

每天下午放學之前,像我一眾的學渣就要在各小組長那裡背今天剛學會的詩,小組長再到大組長那裡背書,大組長則去校長那裡背。

日復一日的學詩、背詩,搞得我一度都對上早讀課產生了陰影。校長從來不會跟我們解釋說為什麼要背,心情好的時候偶爾也會跟我們解釋一下詩中的含義,不過大多數時候,他都是說:等你們長大了,自然就明白詩中的含義了。

奇怪的是,伴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當初靠搖頭晃腦死背下來的詩,長大了真的就漸漸開始領悟其中的意思了。無人點播,反倒有種無師自通的快感!後來才知道這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不僅如此,因為讀的詩詞足夠多,當別人還在說:“我靠,風景真美”時,你脫口而出的卻是:“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詩歌賦予的美感,對一個人的成長都是彌足珍貴的。

由此看來,從小多讀唐詩宋詞還是有好處的。所以我想,等我以後有了孩子,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學校會不會教,我也會要求他去熟讀唐詩宋詞,我也會和他一起重溫一遍,但絕不會強迫孩子每天必背一首,因為沒有意義。

至少不能讓孩子跟當年的我一樣,覺得讀唐詩宋詞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吧。





淺淺悠


這個問題不是我的強項,回答的不一定全面。


我的小孫今年上一年級了,春節後去閨女家住了幾天,正趕上閨女復導外孫背唐詩,我就問了一句,閨女說寒假期間背六首唐詩。有一篇是曹植的七步詩,小外孫背了十多分鐘了還沒有背過,向把這首詩的故事給他講了講,本想再給他解釋一下字的含義,又一想六七歲的孩連豆子長什麼樣都不知道,說了也沒用。還有一首是明日歌這麼長的詩小孩子什麼時能背過。

讓孩子背唐詩,有什麼用,孩子這麼小什麼也不懂,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嗎?只會增加大人孩子都負擔而已。打擊孩子學習的興趣。希望教育部門要注意瞭解一下。


智者的老師


一年級學生課業負擔不大,要求背古詩是恰當的,但每天背一首,感覺負擔有點重,孩子容易起逆反心理。

我家孩子6歲,也在背古詩,主要以朗誦為主。其實孩子現階段機械記憶能力很強,一般讀個十幾遍就能背誦,之後再用零碎時間複習就能記得很熟。

我給孩子選詩是按照季節或是應景詩,下雨就背與風雨有關的,過年《元日》不能少,學數字的時候還背過邵雍的《山村詠懷》。

孩子也會選詩,她是按詩文的配圖和有沒有她認識的字、聽過的物來選。

記得孩子5歲的時候,一次晚上我們在屋面看月亮,孩子居然指著月亮說:“媽媽,今天的月是微月。”

“微月”這個詞是她背的《聽流人水調子》中出現的,而她能與現實所見聯繫讓我驚喜。

總之,我贊同讓低年級孩子多背古詩,但不建議給孩子規定硬性任務,那會扼殺孩子對讀詩、背詩的熱情和喜愛。


心寶媽媽聊育兒


一年級學生每天被要求背一首古詩,這種死背的方法是否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古詩文理解能力?

小徐老師常年從事語文教學,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任何知識的積累最初都源自機械性死記硬背,再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加來慢慢理解。因此,小徐老師非常贊成一年級學生誦背古詩的能力培養。

之所以說,任何知識的積累最初都源自機械性死記硬背,大家不妨回憶一下,在一年級學拼音時,小孩子是靠對拼音的理解來記憶的嗎?絕對不是,但是讀多了,背熟到一定程度也就會用了。

再如每個漢字的書寫,大家都知道,中國漢字是有故事的,每個字的由來,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在其中,但是我們在識字的時候,雖然也講一下字的字義,但是真正的記憶積累靠的是多寫多練,隨著字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我們才能自然而然的理解每個字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

如果我們在識字之初,不是死記硬背,不靠大量練習,只講字的由來和意義,相信我們很難達到大量識記的目的。

同樣英語單詞也是一樣的,學習之初要有一定的詞彙積累量,才能往縱深方向進一步學習,達到正確理解、運用的效果。

古詩文學習和字、詞、句、英語等學習方式是一樣的,沒有一定量的積累,何談理解、運用,而只有當積累量達到一定的數量,理解能力才會相應的提高。如果靠理解記憶,一來對小學生而言,任何繁瑣的知識都超出了小學生的理解範疇,特別是古詩文,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講,那無異於“對牛彈琴”,二來沒有一定的詩詞積累就一定無法觸類旁通。

古時候,小孩子學詩文都是從誦讀開始,先生還沒詩文意思之前,已經將四書五經悉數背來,等孩子們慢慢長大,先生才開始講它們的意思,而此時有了雄厚的詩文積累,學生們才會觸類旁通,更好的理解。

我兒子今年上一年級,我要求他每週背詩4首,先從簡單的,容易理解詩意的詩詞背起,如《詠鵝》《春曉》《靜夜思》《敕勒川》等。

這些詠物、寫景、抒情的詩歌往往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家長或老師稍微一解釋,孩子們就能明白,因此很適合一年級小學生來背。

我們還可以結合場景讓學生們來背詩,一方面瞭解風土人情,另一方面啟發詩意的思想情感,不但使小學生變得思想成熟,感情細膩,同時也能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例如,到“清明節”時我們可以讓孩子背《清明》,通過對這首詩上情景的解釋,瞭解傳統節日清明的習俗和自然風景等。

當“重陽節”到來,我們帶一年級小朋友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過年的日子裡,我們結合過年時放鞭炮,貼對聯的習俗,讓孩子們背一背《元日》。

而這些詩,語言精煉優美,情感細膩,場景生動形象,難道孩子們在背的時候會不明白嗎?相反,我兒子在背的時候一下子就明白了詩意,而且看到不同的場景,他就不由自主的聯想到他會背的詩,並輕輕地吟唱出來,相信孩子在以後寫作文時,都能在寫景和寫情時自然而然的引用出來,取得讓人眼前一亮的語言表達效果。

例如,寫到春天的美景,孩子們就會想到高鼎的《村居》,想到《春日》,在夏天荷香飄飄的小池塘邊散步,孩子們會想到《小池》,想到《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而為一篇篇精美的詩篇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的能力,也積累了詞彙,更提高了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總之,古詩文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不斷傳承的寶貴精神文化寶庫,也是語文升學考試必考內容,而傳統古詩文的學習要從小啟發詩意,做好一定的詩詞積累,這樣在之後學習古詩文時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應了那句話“讀書千遍,其義自現”的道理。

隨著中考和高考的改革,語文考試中古詩文考查的力度越來越大,其它各科對傳統文化的滲透也在加大,各科中引用文言文資料越來越多,因此要想讓孩子有極好的文言文翻譯理解能力,那麼就讓孩子從一年級開始讀詩吧。由簡入難才是最正確的提高興趣,提高學習效果的最佳途徑。


指尖教育帝國


我贊成學古詩,但是逼迫孩子每天背一首古詩的做法,我表示強烈反對。
古詩是很有意境的,可以用來提高審美的。但是一旦變成了被動地學習、背誦記憶,則好處大大減少,壞處反而大大增加。


吃飯重要嗎?當然重要,每天都得吃,否則難以生存。但是如果是逼著孩子吃飯,那麼很多孩子就容易沒有胃口。
同樣的,古詩本身是很好的,但是逼著去背,一旦孩子產生反感,那麼後續的副作用可能是孩子會一生厭惡古詩。

孩子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靠興趣驅動的。ta有了學習的渴望,那麼再枯燥也能堅持。而且,學習效率也特別高。凡事都有個預熱階段,這個預熱,實際上相當於啟動孩子內心的渴望。


現在古詩的啟蒙有太多資料了,可以看視頻、聽音頻、看書等等,都是可以喚起孩子興趣的手段。
在孩子沒有表現出足夠的熱情之前,不要急著給孩子下任務。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多接觸,找到觸發點,點燃孩子的內心之火。之後,就沒有你多少事了。
那時候,孩子可能就不是一天一首,而是一天3首、5首都有可能。


最後推薦幾個古詩的學習資料:
1、電視: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
2、視頻音頻:很多,找孩子喜歡的。
3、參考書:小學生必背古詩。

最後,前期家長和孩子一起讀古詩,一起欣賞古詩,對孩子有很積極的影響。我的孩子幼兒園也背了幾十首古詩,很輕鬆的環境下背的,沒有壓力。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從腦科學、心理學角度說說,我為什麼這麼建議孩子學習思維導圖》

https://www.toutiao.com/i6640336496429629965/


甜甜媽的正面管教之路


當然要背,但是不是非要規定一天一首。但是如果是老師留的作業,就儘量按時完成,畢竟背詩是必要的,那麼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個背詩的方法,家長們可以試試。

家長每天帶孩子讀3首詩,每首詩領讀5~10遍,每次大概15分鐘就結束。開始5天后就可以每天往下順延一首新詩。當然前提是已經給孩子講過詩的意思孩子已經理解了。

第1~5天:12345(第一二三首詩)

第6天:23456

第7天:34567

第8天:45678

第9天:56789

這樣,每首詩都能被讀到5天,孩子不用死記硬背基本上也記下來了,即使沒記得很牢,這時候再簡單背一背也很快就背下來了。不用孩子一直死盯著課本,既枯燥又難受,背的也慢。等孩子習慣了這樣每天讀詩背詩之後,速度很快就提上來了。

對於小學生來說,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建議一天要求背幾首詩,不要單一,要多樣化,你可以帶著孩子同時讀幾本不同的詩,這樣既不會加重孩子的負擔,也不會使孩子厭煩。多重記憶相互交疊,更有利於記憶。


陪讀媽媽課堂


小學生每天背點古詩,是學習語文以及傳統文化比較好的方法。每天背一首的標準,我覺的沒什麼必要。因為這個標準是不現實的。著名書法家田蘊章在講書法的時候,曾舉過一個例子,學篆書的人,要是每天能學一個字,就非常了不起了。幾乎沒有能夠做的到。小學生學詩詞也是一樣,一天一首,看似不多,其實,長時間積累下來,數量是很驚人的。一天一首,一個月三十首,一年三百多。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一個小學生,上學一年,就能背頌三百古詩。除極個別天才可以做到外,大多數人,恐怕是難以勝任。

題主的著眼點,在於“死背”二字。大概是對那種不求甚解,囫圇吞棗的學習方法提出置疑。學習文化知識,當然應該全面理解,融會貫通。但在學習傳統文化經典背誦古典詩詞方面,這種趁著少年是記憶力好的時候,才大體瞭解並背誦下來,以後慢慢領悟的方法,被歷史證明是有效的。所以,小學生在家長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引之下,背點古詩是很好的。

如果不是學校和老師的要求,我覺得從一年級第一學期開始背沒有必要。如果孩子真是零基礎上學。第一學期面臨著從幼兒園的自由狀態到一年級的相對有規律的學習狀態的調整。孩子有個適應期,家長不必在這個時間再弄出點事情來。等孩子慢慢適應了,再開始也不遲。當然,有些孩子從三四歲家長就開始教了。這個情況例外。

我的孩子今年已經參加工作了。在小學的時候,我也經歷過教孩子背古詩的事情。當時孩子是二年級上學期,我在部隊工作,孩子在附近的一個村子裡上學。每天接送孩子,路上大概二十分鐘。當時學校發了一本《小學生必背古詩七十首》老師要求背誦其中的一些篇目。我就利用上下學接送孩子的時間,每一至兩天,為孩子講解一首,這些詩,大多是絕句,很簡單,講解完了,孩子基本上就會背了。就這樣,大概一個學期的時間,孩子就把書中的這七十首詩全部背完了。等到孩子二年級下學期的時候,我轉業回地方,原來的這種情況不存在了,也就再沒有跟孩子一起背詩了。這七十首背完,小學階段課文上所學的,大概也就全部包括了。到中學之後,就不用大人督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