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心臟病患者,醫生說要少輸液,少喝水,為什麼?

心健康


這種一般是針對有心力衰竭的患者。

引起心衰的一般原因有心肌梗死、心臟瓣膜病、心肌功能異常、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心衰分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心衰是短時間內發生的心臟功能不全,心肌收縮能力下降,導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可以引起肺水腫、肺淤血、器官供血不足等症狀。慢性心衰是由於其他心臟疾病引起的長期心功能下降,主要表現有胸悶、氣短,尤其是運動後氣短症狀明顯加重,也可能發生液體瀦留,比如肺水腫及雙下肢水腫。

對於心衰的病人來說,心功能較正常人明顯降低。心臟最主要的功能是:將經過肺部交換的、攜帶有氧的動脈血,泵入身體各個器官(腦、肝、腎等)。如果心功能下降,就意味著心臟往外泵血的功能下降,相同時間內泵血量降低。

正常人飲用的水、經靜脈輸入的液體,會和原有血管內的血液混合,最終通過心臟的泵血功能輸送至各個器官,最終至毛細血管,為全身器官所用。

但是心衰的病人泵血功能降低,不能在有效時間內對全身的血液進行泵循環,所以當飲用大量水或輸注大量液體後,血管內多餘的水分一部分會通過血管循環進入肺,造成肺水腫,另一部分會通過毛細血管滲漏到組織間隙。這樣會引起肺水腫和全身的水腫。短時間攝入大量液體後,心臟無法及時對體內血液進行循環,會造成心衰加重,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重症醫生王嬋


心臟疾患的發生是由於血管堵塞動脈硬化後,人體利用後的一些物質不能正常新陳代謝而留存在體內,由於人體的由血管所網構,也就增加了血液中內容物的數量增多,而使心臟及周圍組織內的血液配置過多,出現各種症狀。

單位體積相對容積的血管內容物增加,必然加重容器(血管及心臟)的內壓(負擔),而致容器損壞。

人體與自然界相比,是一密閉空間,血管是一密閉通道,內容物增多必然使心臟症狀加重,由此,再往血管內輸液,必然提高血液內容物的量,加重血管、心臟負擔,加重或引起疾病突發。

所以,心臟疾患的人體儘量不要輸液。

多飲水也要在必要限度內,不可引用冷水或冰水。

參見:《肖伯謙整體養生理論》。《健康資本論》(健康的四大威脅——心腦血管病)。


肖伯謙


減少心臟前負荷。


心健康百年


減輕心臟負擔,在輸液過程中還要慢滴。


林默11


目的減少心擴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