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关于“天下第一粽”的故事

粽子对于古时在水乡道滘生活的人来说有更现实的意义。

据研究东莞民俗的专家介绍,过去道滘的渔民一早就要划船出去劳作,中午没有时间回家吃饭,所以都喜欢带上用糯米做的粽子。粽子既携带方便又比较耐饿,所以特别受到渔民的欢迎,家家户户都做粽子。

潮记裹蒸粽闻名四乡

但是道滘裹蒸粽出名,并不是因为道滘人家家都做粽子,而是因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潮记道滘裹蒸粽。

据介绍,道滘人叶潮,绰号红脸潮,当时是道滘有名的厨师,擅长制作美味佳肴。他别出心裁用晚造糯米,选用上等咸鸭蛋黄、去衣湘莲子、绿豆、五花腩肉作馅,又用五香粉、蒜蓉、沙姜、油盐糖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洗净的青竹粽叶包好,用东莞咸草扎实,做成粽子。道滘裹蒸粽裹粽技术较高,把粽子包得密不透风,水浸不入。红脸潮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铜鼎沸水内煲8小时后,粽子香气四溢,使人垂涎三尺。红脸潮在道滘首个开铺售卖他的裹蒸粽,因为味道独特,所以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潮记道滘裹蒸粽便闻名四乡,直至上世纪50年代停业。 被称为“天下第一粽”

李绍裘老人是道滘裹蒸粽第二代传人。李绍裘从1982年开始,在道滘镇的冠华酒家主持制作道滘裹蒸粽,味道越做越好,销路越来越大,后来东莞华侨大厦餐厅和东信酒楼,都成批订货,作为点心,供应茶客。粤港澳同胞作为道滘特产带回馈赠亲友。李绍裘年迈退休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与家人一起开办了李绍裘道滘裹蒸粽店。李绍裘把做裹蒸棕的技术传给家人,选用上等原材料做粽。

煮好的粽子配上幼砂白糖,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可口,香嫩鲜美。一位留心粽类的美籍华人食家,尝遍国内外70多种粽子,品尝过道滘裹蒸粽后,坚称道滘粽为“天下第一粽”。

可惜,现在冠华酒家已不复存在,那浓郁的粽香却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尽管如此,道滘的裹蒸粽“总体水平”还是很高,依然盛名在外。

道滘裹蒸粽是广东东莞汉族传统名点,属于端午节食俗。用料讲究,选用上等咸蛋黄、湘莲、绿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泡软洗净的上好青竹棕叶包好,绑上东莞咸草,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7-8个小时制成。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煮好的道滘裹蒸粽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芳香四溢,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作为道滘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道滘粽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坚少道滘粽在选材用料及其规矩严格的制法上都下足功夫了,小到粽子的叶子大到馅料的选择都是要经过严格的把关的,新鲜地道的家乡风味和代代延续的家传手艺蕴含在一枚枚小小香粽之上。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所有粽子都用柴火煮5个小时保持原汁原味的口感

还有淡淡的柴火香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其最大的特色是味道浓郁

芳香四溢,令人垂涎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出炉时蛋香、肉香、米豆香溶为一体

馅料丰富,切开时色香味俱全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食时加幼砂白糖,使人食欲大振,欲罢不能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道滘粽的每一口都有期待与惊喜,轻轻咬下去,糯米与豆交织的那股咸香味立刻充斥着整个味蕾;再往里一点,是肥而不腻又带点甜味的五花肉;最后是表皮有点反沙溢油的浓香咸蛋黄。偷偷告诉大家一个秘密:那块五花肉是用糖水浸透至少2天以上,才能够让整条粽子吃起来感到特别的香,口感才会这么好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我们坚少良品是一家热衷于公益活动并且专注于分享打动人心的传统手工作坊,感谢盟大给了我们参与公益市集的活动机会。

母亲从我出生到现在一直保留端午节包粽子的传统,从自己吃到分享给亲戚朋友,到近两年大规模生产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们主要走互联网化推广路线,客户来自全国各地,通过两年多时间沉淀,无论味道口感还是口碑都得到市场一致的认可,2017年我们家的粽子销量接近3万个, 比2016年的5000个翻了几番。我们的理念使命是打造一个互联网食代的手工美食产业链,用服务的态度,把最美好最美味的食品分享给大家,坚持提供高品质食品,用美味感动你我。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我们的亮点:纯手工作坊,绝无任何添加剂,母亲的味道

wx: J1481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