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關於“天下第一粽”的故事

粽子對於古時在水鄉道滘生活的人來說有更現實的意義。

據研究東莞民俗的專家介紹,過去道滘的漁民一早就要划船出去勞作,中午沒有時間回家吃飯,所以都喜歡帶上用糯米做的粽子。粽子既攜帶方便又比較耐餓,所以特別受到漁民的歡迎,家家戶戶都做粽子。

潮記裹蒸粽聞名四鄉

但是道滘裹蒸粽出名,並不是因為道滘人家家都做粽子,而是因為上個世紀30年代的潮記道滘裹蒸粽。

據介紹,道滘人葉潮,綽號紅臉潮,當時是道滘有名的廚師,擅長製作美味佳餚。他別出心裁用晚造糯米,選用上等鹹鴨蛋黃、去衣湘蓮子、綠豆、五花腩肉作餡,又用五香粉、蒜蓉、沙姜、油鹽糖等調味品配製,再用洗淨的青竹粽葉包好,用東莞鹹草紮實,做成粽子。道滘裹蒸粽裹粽技術較高,把粽子包得密不透風,水浸不入。紅臉潮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銅鼎沸水內煲8小時後,粽子香氣四溢,使人垂涎三尺。紅臉潮在道滘首個開鋪售賣他的裹蒸粽,因為味道獨特,所以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潮記道滘裹蒸粽便聞名四鄉,直至上世紀50年代停業。 被稱為“天下第一粽”

李紹裘老人是道滘裹蒸粽第二代傳人。李紹裘從1982年開始,在道滘鎮的冠華酒家主持製作道滘裹蒸粽,味道越做越好,銷路越來越大,後來東莞華僑大廈餐廳和東信酒樓,都成批訂貨,作為點心,供應茶客。粵港澳同胞作為道滘特產帶回饋贈親友。李紹裘年邁退休後,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與家人一起開辦了李紹裘道滘裹蒸粽店。李紹裘把做裹蒸棕的技術傳給家人,選用上等原材料做粽。

煮好的粽子配上幼砂白糖,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甜可口,香嫩鮮美。一位留心粽類的美籍華人食家,嚐遍國內外70多種粽子,品嚐過道滘裹蒸粽後,堅稱道滘粽為“天下第一粽”。

可惜,現在冠華酒家已不復存在,那濃郁的粽香卻永遠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儘管如此,道滘的裹蒸粽“總體水平”還是很高,依然盛名在外。

道滘裹蒸粽是廣東東莞漢族傳統名點,屬於端午節食俗。用料講究,選用上等鹹蛋黃、湘蓮、綠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調味品配製,再用泡軟洗淨的上好青竹棕葉包好,綁上東莞鹹草,經沸水浸泡、明火滾煮7-8個小時製成。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煮好的道滘裹蒸粽粽香撲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甜適中,芳香四溢,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作為道滘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道滘粽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堅少道滘粽在選材用料及其規矩嚴格的製法上都下足功夫了,小到粽子的葉子大到餡料的選擇都是要經過嚴格的把關的,新鮮地道的家鄉風味和代代延續的家傳手藝蘊含在一枚枚小小香粽之上。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所有粽子都用柴火煮5個小時保持原汁原味的口感

還有淡淡的柴火香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其最大的特色是味道濃郁

芳香四溢,令人垂涎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出爐時蛋香、肉香、米豆香溶為一體

餡料豐富,切開時色香味俱全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食時加幼砂白糖,使人食慾大振,欲罷不能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道滘粽的每一口都有期待與驚喜,輕輕咬下去,糯米與豆交織的那股鹹香味立刻充斥著整個味蕾;再往裡一點,是肥而不膩又帶點甜味的五花肉;最後是表皮有點反沙溢油的濃香鹹蛋黃。偷偷告訴大家一個秘密:那塊五花肉是用糖水浸透至少2天以上,才能夠讓整條粽子吃起來感到特別的香,口感才會這麼好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我們堅少良品是一家熱衷於公益活動並且專注於分享打動人心的傳統手工作坊,感謝盟大給了我們參與公益市集的活動機會。

母親從我出生到現在一直保留端午節包粽子的傳統,從自己吃到分享給親戚朋友,到近兩年大規模生產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我們主要走互聯網化推廣路線,客戶來自全國各地,通過兩年多時間沉澱,無論味道口感還是口碑都得到市場一致的認可,2017年我們家的粽子銷量接近3萬個, 比2016年的5000個翻了幾番。我們的理念使命是打造一個互聯網食代的手工美食產業鏈,用服務的態度,把最美好最美味的食品分享給大家,堅持提供高品質食品,用美味感動你我。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天下第一粽——道滘粽的故事

我們的亮點:純手工作坊,絕無任何添加劑,母親的味道

wx: J1481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