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吐谷浑(二)隋炀帝求“龙种”不得,吐谷浑却培育了它

《隋书》:吐谷浑有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动辄方牝马与其上,言其龙种。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日行千里,故世称青海骢。

与吐谷浑一同经常被提起的,就是青海骢了。

其实青海湖故事,最值得说叨的并不是自然美景和成群的珍稀野鸟,而是生长在青海湖畔的是马。青海湖辽阔的天然牧场,十分适合养马。早在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北史》卷96(吐谷浑传)记载 :“青海周回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母)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

神秘吐谷浑(二)隋炀帝求“龙种”不得,吐谷浑却培育了它

吐谷浑与马真的是十分有缘,当年他们因斗马离开故土(前面文章已经讲述过),又在马的指引下,从遥远的东北一路迁徙到青海,他们始终没有忘记,马,才是他们征战的根本。

吐谷浑人一直十分重视马的培育和驯养。早在辽东的时候,他们就长期与乌桓、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生活在一起,吸收和学习了各民族培育和驯养马匹的经验和知识,在迁徙途中,他们又在甘肃河西一带寄居一段时间。河西作为自秦以来就开始驯养马匹的地方,他们也吸收和学习了这里的养马知识。

神秘吐谷浑(二)隋炀帝求“龙种”不得,吐谷浑却培育了它

于是,当国家稍有安定,他们就开始了养马,因为他们知道,养马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掠夺,更重要的是,中原皇帝最喜欢的礼物也是马匹。这就意味着,马之与他们不但是经济,同时也是政治。所以他们开始在青海湖周边地区肥美的草原上养马,到了吐谷浑第18代传人夸吕的时候,他干脆就把城郭修筑在了青海湖畔住了下来,并给他们的城池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伏俟城,意思是王者之城。

神秘吐谷浑(二)隋炀帝求“龙种”不得,吐谷浑却培育了它

王者之城,这简单的名字却蕴含着吐谷浑人的远大抱负,他们深知寄居在别人的地盘上的艰难与苦衷,他们也更加懂得,若要在一个地方长期生存下去,就要成为这个地方的主人,而要成为主人,他们必须学会忍辱负重,巧妙周旋。他们开始制定一项与马息息相关,同时与他们国家的存亡息息相关的宏大计划。

可以想见,为了这个计划的制定,吐谷浑上层召集他的智囊团进行过无数次的研究和商讨。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一个对整个中国的发展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的优良马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个优良马种,就是青海骢。

关于青海骢,历史上多有记载: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但是谁都没有在意,在培育和驯养青海骢的背后,隐藏着吐谷浑人怎样的用心和运筹。为了这个计划的顺利实施,吐谷浑高层制定了周密细致,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他们还对青海湖地区的自然资源、当时的人力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特别是对当时的马匹市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神秘吐谷浑(二)隋炀帝求“龙种”不得,吐谷浑却培育了它

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这里是天然的牧场,是绝好的培育和驯养马匹的天地。

那些跟随他们一起来到这里的牧人当中,有许多优秀的驯马师,这些驯马师掌握着辽东老家、甘肃河西两个地区自古以来发展和总结出的马匹培育和驯养技术,而青海湖地区的羌人也掌握着符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马匹驯养技艺,三种技艺相加,就是最好的马匹驯养技术,这方面的人才也大有人在。

神秘吐谷浑(二)隋炀帝求“龙种”不得,吐谷浑却培育了它

他们对马匹市场的分析更加符合当时的情况:中原的农耕文明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耕作中使用马匹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而中原政权怀着扩张统治区域的野心四处征战,而这种带有远征性质的争战主要靠骑兵来完成,所以说,马匹是中原皇帝最最需要的,也就是说,中原将是马匹的最大市场。

有了这样的结论,他们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于是他们买来了(也有人认为是抢来的)波斯的草马,并以这种来自国外的高头大马为父本,以当地羌人培育出来的土马为母本,进行马匹品种改良。他们专门为这种改良马取名为青海骢,出于宣传的需要,他们还为青海骢编写了有些夸大其词的广告词,假托这种马是“龙驹”——

青海周回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岁冬冰合后,以良牡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曰龙种,必多骏异。

神秘吐谷浑(二)隋炀帝求“龙种”不得,吐谷浑却培育了它

有了青海骢,他们就有了与中原皇帝交好,并借助中原的势力征服周边小部落的能力。

有关吐谷浑向中原贡献马匹的事,在历史上多有记载。晋咸安元年(371年)吐谷浑碎奚向前秦苻坚一次“送马五千匹”。北魏和平元年(460年)伐吐谷浑拾寅“获驼、马二十余万”。更为神奇的是,吐谷浑投中原皇帝所好,还专门驯养了供皇上和皇亲国戚玩赏的“舞马”:宋世祖大眀五年(461年),吐谷浑王拾寅遣使献善舞马、四角羊;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三月甲寅,禊饮华光殿。其日,河南国献舞马……可见吐谷浑人的良苦用心。

神秘吐谷浑(二)隋炀帝求“龙种”不得,吐谷浑却培育了它

后来,可笑的是,有关龙驹的这则虚假广告,居然把隋朝的皇帝炀帝给骗了,而且损失惨重:隋炀帝对这则广告深信不疑,便入雌马两千匹于青海湖海心山,以求“龙种”,后因无效而罢。这也许是历史上第一宗虚假广告受骗案,受害者不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而是一国之君!如果当时有满天飞的小报和无处不在的网络,这则消息早就被炒作得铺天盖地了。

真不知道,如果隋炀帝知道了真相,会不会雷霆大怒灭了吐谷浑,但在后来的唐朝和吐蕃人崛起的日子里,吐谷浑的日似乎已经不再那么好过了……

未完待续!

我们笔耕不辍,阅尽铅华,只为讲述更精彩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