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氏莊園,領略土豪在當時的興衰榮辱

牟氏莊園,領略土豪在當時的興衰榮辱

走進山東棲霞牟氏莊園,就像打開了一部浩如煙海的文化長卷。解讀,你可以360度的剖析,偶然回眸的驚鴻一瞥,一番滋味上心頭.......

牟氏莊園,領略土豪在當時的興衰榮辱

牟二黑,本名牟墨林,字松野,是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從清雍正元年至民國24年,牟氏家族耗費白銀43萬兩,陸續建成了房產5500多間,擁有6萬畝土地,12萬畝山林,153個為他家種地的村莊,每年收租糧660萬斤。現存的廳堂樓廂480多間,佔地兩萬多平方米,被諸多專家學者評價為“百年莊園之活化石”,“傳統建築之瑰寶”,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要了解牟家這個大宅院,就必須先得了解牟氏家族。

牟氏家族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棲霞四大家族之首,其先祖牟敬祖是湖北公安人,在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以歲貢生身份出任山東登州府棲霞縣主簿,後落戶棲霞,遂成為湖北籍棲霞牟氏第一世。

牟氏莊園,領略土豪在當時的興衰榮辱

有了聲望、地位和財富,就開始建房子、買土地。與歐洲國家那些建在山上的莊園城堡不同,牟氏家族把房子建在了城市的中心,幾乎佔據了整個縣城的一半。

牟氏莊園,領略土豪在當時的興衰榮辱

“莊園修葺已一新,應記當年費經營,清官身與名俱滅,只留三載十萬銀”。詩中所提及的“清官”指的是牟氏宗族棲霞第十世祖牟國瓏。

牟氏莊園,領略土豪在當時的興衰榮辱

因他是牟氏莊園宅基地的購置者,故把他稱為牟氏莊園的第一代主人。在牟墨林直系九族中,牟國瓏的長子人牟恢是最早親身參加農業耕作的,並開創了牟氏家族“佃戶村土地經營模式”的先河。

牟氏莊園,領略土豪在當時的興衰榮辱

可惜牟恢英年早逝,其弟牟悌繼承了家業。牟恢的長子牟之儀成年後,將祖輩留下的悅心亭給了叔父牟悌,於乾隆七年(1742年)搬到城北的古鎮都村,自己在古鎮都的農田間蓋了一處宅院,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牟氏莊園裡最老的一座建築。

牟氏莊園,領略土豪在當時的興衰榮辱

牟之儀有五個兒子,長子做官外遷,次子繼承莊園,三子買回悅心亭,搬回城裡,四子早卒,五子牟綧分地六十畝,住在村西的民房中,成為自耕農。

牟氏莊園,領略土豪在當時的興衰榮辱

與其祖輩們不同的是,牟綧發家致富靠的不再僅僅是土地,而是一個嶄新的行當——販賣糧食。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關內因天災發生糧荒,而東三省的糧食雖連年豐收卻禁止向關內運送。此時,綧的本族侄兒牟昌裕已由監察御史署理漕運總督,主管全國糧運,向朝廷奏章,請求東北糧食開禁,接濟關內饑民,獲得准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