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漲價好還是別漲價好?

郭裡市華


糧食漲價好還是別漲價好?



對於糧食價格是漲價好?還是不漲價好?這個問題對於農民來說是漲價好,相信絕大部分農民都是非常希望糧食漲價的,漲的越高越好,畢竟農民一部分收入也要靠賣糧食的收入。糧食漲價了,農民收入肯定增加,有些人懷疑糧食漲價了,其他產品漲價幅度更大,農民收入相對變低了,但至少從數字上來說農民的收入增加了。

從糧食價格的相對性來說,如果說糧食價格漲成粒粒是黃金,這樣社會上的物價所有的東西都會泡沫式的驢打滾式的上漲,價格的不成樣了。因為上層社會也就是統治階級不會讓農民站在高高的位置上,不會讓農民有更大的收入了,也就是糧食價格上漲了,作為底層身份的農民相對於上層的收入要相應的基於他們的收入,其實就是還沒有上漲,要漲都漲的原理。



從經濟學家角度來說,糧食價格上漲就會出現所謂的經濟蝴蝶效應。也就是糧食價格上漲了,會帶動其他價格上漲,比如農資產品的價格上漲,美食領域的價格上漲,餐飲領域的價格上漲,養殖領域的價格上漲,飼料領域的價格相當等等,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糧食價格很穩定。

從糧食的重要性來說,“民以食為天”,糧食才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保障,沒有了糧食,就沒現在的工業發達,也沒有現在人們的幸福生活,也沒有現在和平和諧的社會。糧食才是人類唯一保障的戰略資源,農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本。所以糧食價格上漲過高,有可能會造成社會上出現飢餓受凍的現象,甚至會出現社會動亂,國家不安寧。



總之,俗話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就是一個人所站的角度不同,觀察的問題也不同。從農民的角度來分析,農民有新鮮的汗水種的糧食不賺錢,而且有時出現虧本的現象,農民希望糧食漲價這是好事,至少從數字上收入增加了。農民的觀點就是“自己各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因為農民雖然覺悟不高,但他們所處的階層不一樣,因為他們自己還沒有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站在社會的角度來分析,或者是國家的角度來分析,或者是上層社會的角度來分析,糧食的價格上漲關係到國計民生,如果出現暴漲的現象,就會出現通貨膨脹,經濟就會出現大的衰退,社會就會出現動盪不安,畢竟糧食是人類發展的最基本的戰略物資資源,糧食安全才是人類生存的安全。所以,上層統治者也就是各個國家會對糧食的價格進行宏觀調控不會讓糧食價格,隨便的出現大幅度上漲的現象,是掌握在通貨膨脹和貨幣正常的價值當中進行互動。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敬請留言探討。


宗元三農堂


糧價低,跟其它物價水平明顯不合理,一瓶礦泉水在車站3元、5元的,在超市也2元,要用3一6斤糧價換一瓶水。樓房一線城市5、6萬一平,小縣城還要5一6千一平,專家及政府都覺得合理,還幻想著讓農民去城鎮購房,為他們超多蓋的房子去庫存。也不想想農民要1畝地種10年,不計成本,不吃不喝才能在買一平米。要是以利益購房,一畝地要種20年才是買一平。一家不超5、6畝地。讓農民怎麼去庫存。總之現在的糧價極不合理,總不能維持在這樣的水平呀!


上善若水心直口快


首先我們來看糧食價格上漲農民能獲得多少收益。目前我們國家絕大多數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在兩畝以下,一家人也就五六畝地。

我們以小麥為例,假設一畝地畝產1000斤,各項成本是600元,一斤小麥一元錢,一畝收益能達到400元。

如果小麥價格上漲0.1元,其他不變,農民一畝收益500元,比漲之前多收100元,那麼糧價上漲之後總收益也不過比之前多了五六百元。

其次我們要看到糧價上漲之後其他商品上漲的幅度。想來關注糧食價格的應該都清楚2018年春播時東北地租的變化,就因為玉米價格比上年漲了一毛多,多地地租翻倍。

當然上漲的不僅僅只有地租,還有農資化肥,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種地少的話,糧價上漲其實是弊大於利。

那麼,為什麼現在給有很多農民希望糧價恢復到前幾年的水平呢?

首先,在目前的糧食價格下,種地效益確實有點太低了,不說對比社會其他商品,單就糧食自身對比,也比前幾年低了很多。

其次,家家戶戶目前都有一些土地,租出去吧不捨得,自己種吧,收益太低,所以還是漲一點,這樣自己種收益還能好看一點——希望糧食價格上漲的心理因素更多些。

應該說,現在農村家庭主要收入來自打工收入,之所以對土地念念不忘,對糧價心懷希望,更多還是自身安全感的缺失。

對比城市,很多人擔心養老,醫療,房子問題沒有著落,而對於一些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講,再去另謀新職業已經相當困難:他們擔心,一旦沒了土地,萬一出現意外情況,怎麼來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

如果有土地的話,至少能保證自己有口飯吃!

這是當前農村人對土地的現實寫照,而我們也注意到,這幾年國家一方面加大對農村公共財政的投入,加大合作醫療,養老保險的普及,也是希望農村的狀況能有所改變,今年很少提出了讓小農經濟也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思路。

總之,希望一切好起來!


每日糧油


只單純的談糧價上漲好不好,這並不科學,農民生活過得怎麼樣,並不能單從糧價高低的角度來看。

1.農民朋友希望漲價,因為糧價低種糧掙不上錢。畢竟一斤糧食沒有一瓶礦泉水價格高這是事實。

2.糧價上漲,隨之而來的,農藥、化肥、人工、機械等種地成本也會跟著上漲。

3.種糧收益=糧價-種地成本-其它可能的開銷,糧價漲了,種地成本也跟著漲了,最後還是沒什麼收益,這種漲價有什麼意義?

綜合以上3點,種糧能不能掙上錢,不完全取決於糧價是否上漲。



4.糧價是百價之基,綜觀古今中外,穩糧價是穩物價的頭等大事。與糧食相關的產業太多了,糧價上漲,必定帶動物價的上漲。這樣一來,看似糧價漲了,農民或許多掙了點小錢,但實際上生活成本會大幅增加。

5.不崇洋媚外,西方農業發達的國家,糧價並不高,但農民種糧收益還不錯,日子比較幸福。原因在於,他們種地補貼比較高,農業生產是規模化,效率高,成本低。當然,國情不一樣,無法照搬照抄,但還是可以學習參考國外抓三農的理念。



綜合以上5點,農民能否多一點收入,能否更有尊嚴的幸福生活,關鍵點並不在於糧價高低,個人認為,是不是可以抓好以下4點:

1,抓鄉村產業,讓農民在農閒時能不出遠門就可以上班掙錢。一些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無汙染的小企業可以引到農村落戶。中央不是說了嗎,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主抓手。

2,穩控物價,物價漲的快,掙再多的錢也無濟於事。農村蓋個房幾十萬,得個小感冒上百塊,幾代人養個小孩,這些不是糧價上漲能掙回來的。

3,改變種什麼、怎麼種都只靠農民自己無序生產的模式。農民並不瞭解宏觀形勢,也並瞭解市場行情,更缺乏商業思維,這個要靠政府去多統籌、多引導。雖國情不一樣,但法國搞合作社的理念還是可以參考的,九成以上的農民都參加了合作社。國情不能成為阻礙發展的絆腳石。

4,重視農民醫療、養老保障。

當然,最後還是談一下個人看法,糧價上漲不是好事,也許上漲的當年,農民口袋會多幾張毛爺爺,但因糧價上漲而隨之帶來的生活高成本,最終還是農民自己買單。


農哥說糧


觀點:糧食價格漲也不好,跌也不對!

維持在一個合理價格區間,才能穩定民心。

吃喝玩樂,吃放在第一位。

民以食為天!把“食”放在首位,可見古人之重視!

特別對於我們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來說,糧食的價格高低波動,牽動著萬億百姓的口袋。

①如果價格大幅上漲,普通人將大幅提高吃飯成本!

價格上漲受益的是種植大戶,是種糧食的農民,當然也提高了農民的種糧食積極性,但同樣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增加了吃飯的成本,甚至沒有種田的家庭,連溫飽都成了問題。畢竟現在要實現的工業現代化,農業雖然重要,但在整個國民經濟結構中佔比逐步縮小。

糧食價格越高,其他的產業鏈,生活資料成本也會跟上漲價節奏,太高了,不利於百姓的生活,只會增加百姓的生活負擔,畢竟“窮人”多。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結構佔比越來越低,二三產業甩了第一產業好幾條街。每個歷史週期,任務都不一樣。

古代是農業社會,現在是工業化社會,歷史前進的腳步不會因為你而停止,順應潮流,才能把握未來!

②如果價格大幅下跌,受損的是種地農民大戶。
價格不可能一直下跌,否則農民沒人去種地,大戶更不會虧本種糧食,這對於國家的糧食安全來說,沒有好處。有利可圖,才會去種糧食,沒有利潤,誰會傻傻的種糧食。


再者如果價格大幅下跌,百姓雖然降低了吃飯成本,但是這只是短期的,最後沒人種地都有可能出現“糧荒”,也給了外資可乘之機,不利於國家的安全。所以價格太低,也不是好事!


上圖可以看出來,最近五年,糧食產量維持在6字開頭,去年還出現下降。先不管這數據可不可靠,但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否則也不會進口。

③借用典故,居安思危!

吳越之爭時期,越王勾踐與大臣文種密謀借用糧食來削弱吳國。假稱本國鬧饑荒,從吳國借糧,約好第二年歸還,並私下裡高價收購吳國糧食,等到第二年,越歸還的糧食,個個顆粒飽滿,沒想到被私下裡煮了,根本不能種植。

等到秋天,吳國糧食顆粒無收,鬧饑荒,國力被大大削弱,越國也乘機攻打吳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沒有糧食,軍心不穩!

現如今,如果糧食價格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只有在合理區間,才能穩定大局。

隨著改革開放,糧食進口放開,進口糧食不得不防,要慎重!居安思危!

喜歡的話,點個關注,謝謝!


A果5個點


糧食漲價好還是別漲價好?

對於這個問題,從不同的視角來看,會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

整體來說,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

農民朋友們肯定希望糧食價格上漲,

但是城市居民並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出現。

不過,國家為此也給出了一個令雙方都感覺比較滿意的答案!

糧食漲價與否,各方回答有差異!

比如說,從種地農民的角度而言,毫無疑問,糧食漲價是更好的。

因為這就意味著自己的種植收入會因為糧價上漲而出現提升,如果種植成本控制得當的話,那麼也會將種植收益得到一定的提升。我國目前還有超過3億人農民常年以農業種植活動為主要生活來源,賣糧收入成為他們最主要甚至唯一的經濟收入渠道,如果糧食價格提升,對於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狀況,是非常利好的。

但是,如果從消費者角度來說,糧食價格上漲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眾所周知,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首!雖然糧食並不是這個社會中價格最貴的那一個,但絕對是最主要的那一個,糧食價格一旦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將直接導致社會物價體系的震盪,人們生活成本支出暴增,甚至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歷史,在每一個動盪的年代,其主要的社會表現就是糧食價格暴漲或者暴跌。

糧食補貼政策,化解糧食漲價與否難題

但是,如何在“農民迫切希望提高糧食價格”與“城鎮居民難以承擔過高食品支出”之間找到一個契合點呢?國家想出了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那就是——糧食補貼政策。

正是因為這一舉措,使得我國的糧食價格常年保持穩定,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即便是我國明確提出糧食收儲逐步實現市場化以後,糧價暴漲暴跌這樣的情況更是難以出現。

通過糧食補貼政策,農民賣糧收入雖然不高,但是通過領取補貼,實現了種植收益整體穩定。

也是通過這一政策,國產糧食成本相對穩定,不會造成糧食價格以及社會食品價格的大幅度波動,保證了居民恩格爾係數過高的風險,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糧食安全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基礎,哪怕是生產成本比進口糧食高出很多,我們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提高糧食自給率,保證中國人的飯碗不僅僅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還應該儘可能的盛中國人自己的糧食!


鍾情三農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同的人可能觀點就不一樣,比如農民可能希望糧食漲價,而城鎮居民可能就不希望糧食漲價。

目前我國糧食價格偏低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由於糧食價格過低,農業種植業難以成為養家餬口的產業,以至大量農民外出打工不願種植糧食,使得大量農村的田地撂荒。因此,作為農民來說,希望糧食漲價,他們回到農村田地裡繼續種植糧食,也不用離鄉背井去外地打工謀生。而國家為穩定糧食生產,也是也應該提高糧食價格穩定農民種糧的信心。

但是作為城裡人,當然不希望糧食漲價,尤其是城鎮低收入家庭更不希望糧食漲價,因為作為生活第一需求的糧食如果漲價了,意味著生活支出增加、成本加大,甚至不少人可能會買不起糧食,這樣生活就難以維持下去。

所以,目前政府最大的責任就是解決好“穀賤傷農、谷貴傷民”的問題,建立長效機制,在糧食價格與民眾消費需求承受力上保持一個平衡點,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也保持城鎮居民糧食消費不致因價格買不起糧食。







開偉觀察


回答漲價好還是不漲價好都不科學。科學的回答是這樣的:

糧食漲價,對糧食生產者好;糧食降價對糧食消費者好。


那麼農民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漲價好還是降價好?答:漲價好,因為他生產的多消費的少。

糧食漲價會引起其他商品的連帶漲價,農民也要為糧食漲價買單?回答:不對。糧食漲價會引起一小部分商品漲價,不是全部。

看下面一段對話:

爹:1000多元一宿?咱們還是找個小旅館吧!

兒:錢該花就花。您這是典型的窮人思維。都不消費,怎麼拉動GDP?

爹:你讀書讀傻了!你住一宿,是你的1000元沒了!“雞的屁”又不是你的屁,你關心它幹啥?

知道農民日子最好過的是哪幾年吧?



說說你的看法?


種田博士後


糧食漲價真的對農民好嗎!可能你們只是看到糧食,並沒有看到糧食牽扯的東西!看完我分析的之後不知道大家覺得糧食應該漲還是穩!

現在國人吃的肉都是用糧食喂出來的,中國百分之65的玉米要用來喂禽畜!難道你們認為飼料是霧霾做出來的嗎!拿豬來說中國一年要吃8億頭豬,肉料比大概1比3,也就是豬一斤肉要吃三斤飼料,糧食漲一倍那麼豬肉最少要漲3倍還不包括人工成本的漲價,同樣雞鴨魚鵝也一樣!也就是說所有食物要全部上漲!你們在算下工資能支撐這個物價嗎!所以工資必須要跟上,漲工資那麼一切的人工成本都上漲接下來就是所有物價都漲,最終的結果就是人民幣貶值!

這也是為什麼國家可以對農田補貼,可以保底價收糧也不會讓糧食大漲的原因,糧食亂了國家就亂了


楊惠鳴


糧食漲價不漲價,不是哪個個人能說了算的。糧食漲價,牽動更多物價瘋狂上漲,農民瞎子開燈,白耗電費!

目前農民種地,收益根本不夠日常開資,農村種地的基本剩下老人堅持著。糧食是民生之本,工人農民都得吃飯,漲價對農民對工人永遠都是壓力山大的事。對有錢人,成功人,退休拿六七千塊錢的老人,啥啥都是無所謂的事!社會資源和消費市場,永遠沒有平等地位。

糧食漲價,農民也少不了打工,一家就幾畝地,能靠漲價人均收入到一萬四千元嗎?不能。糧食不漲價,農民也還得繼續努力打工掙錢養家,為了生存,為了下一代別再當農民,豁出去了,去城市買房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