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明白领导想要什么,工作老是返工?4步帮你搞清楚领导意图

昨天我的同事刚刚换了部门,下午茶时间跑到我办公室倒苦水,她说:“新领导真是太烦人,一个表格让我来回修改七八遍,后来又说不用表格改成PPT。简简单单的工作,总是返工,你说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故意整我?”

我仔细问了问同事接到工作后是怎么做的后才明白,问题出在哪?原因有两点:

一是自己并没有明白领导到底说什么,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内行领导内行的情况中。

自己的领悟和领导南辕北辙,自然做出来的成绩和领导的要求差了十万八千里,领导说做个销售方案给总经理过目,你却写了市场调研,分析现状给同事研究。领导说,年终汇报准备个材料,本来用PPT最合适,你却弄了一大堆表格。这样,能不返工么。

另一个原因就是,领导自己也不确切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这种现象出现在外行领导内行中。

领导脑海里有了点子,想起一出是一出,直接安排下属去干。下属在具体执行时,会发现很多资源不到位,很多现实性问题难以解决。点子看起来完美,其实压根没有实现的可能。例如,领导想把梳子卖给和尚,看起来有很多奇思妙想的销售方案,其实都违反了销售的本质-把东西卖给有需求的人。领导的这个想法,下属不管怎么去反复折腾,注定会落空。

搞不明白领导想要什么,工作老是返工?4步帮你搞清楚领导意图

搞不清楚领导要什么,工作才总是不断返工

那么怎么做,干工作才会不返工呢?那就是准确搞清楚领导意图,方法很简单,四步走。

第一步,判断领导风格,明确领导需求。

领导风格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内行领导内行,第二种是外行领导内行。

我们先看内行领导内行。当领导是内行的时候,事情简单多了。领导对下属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非常了解。这样,当他脑海中有主意、有计划时,领导自己就会判断该怎么做。这时,我们只要详细讨论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就可以了。

埃隆·马斯克,被称为乔布斯之后最具传奇的创业家和事业家。他在金融领域,创造了Paypal电子制度,在汽车领域创造了炫酷的纯电动特斯拉,在航空领域,发射了私人火箭。虽然他涉猎的领域很广,但在每个领域,他都是不折不扣的内行。

人们这样评价他,“如果一位工程师离职,埃隆·马斯克就能迅速补上这个工程师的位置,并且做的比原来工程师还要好”。工程师都说和埃隆·马斯克沟通,十分简单有效,明确下一步该怎么办、该如何办就可以了。

搞不明白领导想要什么,工作老是返工?4步帮你搞清楚领导意图

永远内行的埃隆·马斯克

那么和内行领导沟通时,因为领导理解工作内容,所以我们只沟通清楚怎么干就好了。例如领导让记账,只需要讨论采用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销售主管出差的钱,是记销售费用还是记管理费用。这样沟通方向精准、沟通又简单有效,只要沟通清楚,干工作非常顺利,基本不会出现返工的情况。

如果外行领导内行,那来到第二步,正确提问,明白领导的价值观假设。

假设分为两种,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价值。

价值观假设是指一件事情对不对,可不可以做,是脑海中一种想当然的想法。这样,我们能明确标准-这件事,方向是什么样子?方向如果错了,那可不得重新再来。

路易斯·文森特·郭士纳,他被称为蓝色巨人IBM公司的挽救者。当时的计算机行业都盛行“技术型领导”,例如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他们自己就精通计算机。而路易斯·路易斯原本是烟草公司的老板,他是不折不扣的外行。

搞不明白领导想要什么,工作老是返工?4步帮你搞清楚领导意图

IBM中外行领导内行的路易斯·郭士纳

郭士纳临危受命,在IBM快要倒闭的时候出任首席执行官,他是怎样和董事会沟通的呢?郭士纳先和董事会进行谈话,弄清楚董事会的价值观假设究竟是追求大规模发展,还是追求适当规模高盈利?在明白IBM不一味追求规模,改为追求适当规模高盈利的时候,他放心大胆地砍掉了几个没有竞争力的下属企业。

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先明白领导的价值观假设。例如,公司开展商品促销活动,我们是适当让利,增加老客户的粘性,还是大幅度让利,提高对潜在客户的吸引?弄清楚领导的价值观假设后,我们才清楚,干工作,往哪个方向干。

接下来到了第三步,明白领导的描述性假设,敲定最终方案。

在分析完领导的价值观假设,明白一件事应不应该做以后。我们就要分析领导的描述性假设,确定一件事该怎么做。

描述性假设是指自己在脑海中认为客观世界的现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理解领导的描述性假设,才会明确一项工作该怎么做,该做成什么样子。

有的领导并不了解一线的情况,所以他们提出的观点虽然对,但根本不适用,执行完后,必须重新再做一遍,这就是因为描述性假设出现了问题。

搞不明白领导想要什么,工作老是返工?4步帮你搞清楚领导意图

分析领导的描述性假设,确定一件事该怎么做

例如来自公司北京总部的某化肥厂领导,他在基层推广化肥。在和下属沟通推广方案的时候,领导可能会说,现在移动支付这么方便,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程序,扫码关注我们化肥公众号,就能免费领红包。这时,他的描述性假设出现了问题,因为领导来自北京总部,他以为设计程序、和销售人员推广扫码很方便。这时,如果采取小程序扫码领红包,推广活动肯定要返工。

我们可以说,首先我们没有相关人才可以设计小程序,另外乡镇上的销售员们都是村里的村民,他们自己都不会使用微信支付,更别提推广扫码领红包了,可以采取贴海报推广的方式,来进行促销。

除了明白该如何做,我们还需要明确领导的具体要求,例如工作完成时限、推广预算、最大让利底线等等,这样能最大程度制定出完善的推广方案,减少返工次数。

我们不仅要明白工作该怎么做,还明白工作的具体要求,这样就能确保领导的想法-我们的方案-现实情况,三者保持一致了。

搞不明白领导想要什么,工作老是返工?4步帮你搞清楚领导意图

明白了领导的需求和想法,才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步,及时反馈,克服“最小阻力原则”,减少方案执行误差。

工作方案都确定了,但是在执行中却会不由自主的偏离方案,让效果大打折扣,工作效果达不到,自然会返工,为什么我们执行中,会偏离方案呢?因为我们存在“最小阻力原则”。

最小阻力原则是指:在工作环境下,如果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的行为。

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采用的“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他每攻打一个城池的时候,就在城池外边挖战壕,用来防守对方的步兵,这个战壕要挖六道、绵延几十里地,每道战壕都要两米深。战壕外面还要绑上花篱,用来防守对方的骑兵,挖完战壕再筑墙,墙要筑到八尺高。

这么浩大的工程量,怎么才能保证士兵不偷懒呢?那就是时时汇报,汇报挖战壕的进度、战壕的深度、长度等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下,会减少士兵偷工减料,挖一会休息一会,挖得不行重新挖的现象,也最大限度防止出现该挖战壕的地方没有挖,或者故意留下缺口诱敌深入的地方筑起高墙的情况了。

搞不明白领导想要什么,工作老是返工?4步帮你搞清楚领导意图

到处挖战壕的曾国藩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也是这样,例如领导让我们进行扫网式快速拜访客户,我们每天可以汇报自己拜访了多少家,这样可以防止自己偷懒,积累到最后才低质量敷衍拜访,没有起到效果,领导会责令我们重新做。在向领导反馈过程中,领导也会指点我们,出于保密原因,哪些客户公司已经放弃,我们可以不进行拜访。

工作中,如果偏离标准,或者执行中出现误差,自然要返工。我们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地多向领导反馈,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自己因为懈怠、降低工作质量的情况,一方面还可以及时和领导对接,防止出现工作误差。

工作总返工怎么办?四步走,首先我们判断领导的风格,如果是内行领导内行,那么就直接沟通工作具体内容就好了。如果是外行领导内行,那么我们来到第二步,找出领导的价值观假设,判断一件事是否应该去做。第三步是找出领导的描述性假设,明确一件事具体该怎么做,该做成什么样?第四步就是及时反馈,这样不仅督促自己快速高水平完成工作,还能正确领对接领导意图,防止出现工作误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