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们说,手枪50米外就打不死人了,是真的吗?

煮日子


50米的距离已经是军队制式手枪有效杀伤的极限了,更何况是“50米以外”。手枪弹杀伤人体的先决条件是——命中,其次才谈得上枪弹对人体的杀伤效果。



手枪属于自卫武器,在一般情况下双手手持状态进行射击时受到射击者呼吸、手抖等因素影响,要击中静止不动的目标也需要瞄准很长时间;如果射击者在运动中射击运动目标,那基本上就是靠蒙了。



所以对手枪使用频繁的警察和战士必须经常练习手枪射击技能,手枪不同于其它可以抵肩瞄准射击的枪械,必须练习到形成条件反射和心算概率射击的水平才能在实战中确保命中。



实战中影响射击水平发挥的因素也很多,心理素质弱一点的人可能腿抖得跟筛糠似的,这时候拿什么枪都打不中目标;再者,根据美军统计,一般双方枪战都发生在60~90的距离内,如果你面前有距你50米的敌人,还是用步枪解决比较好,用手枪打啪啪啪一个弹匣打完你也不确定打中没有,也不知道他死不死,万一半死不活的朝你扔一个手雷,即使炸不着自己也会吓一大跳不是。



为了解决手枪射击精度的问题,德国人才搞出了毛瑟手枪(驳壳枪),在需要精确射击的时候可以把手枪插进枪套抵肩瞄准射击。



因此,老兵们说的“50米外就打不死人”是有道理的,一是很难打中,二则威力减小了,哪怕运气爆表,打中人家头部,在戴头盔的情况下也是打不死的。


兵器知识谱


还记得几年前的爆头哥周克华吗?被击毙那回是和两个便衣迎面碰上了,三个人同时拔枪,每人在五六米的距离上对射了好几枪,终于有一枪打中周克华了。

用过手枪的人都知道,手枪真的不好打。初次用的人很多都不知道把子弹打哪去,能上靶子就不错。我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一个本地独行侠杀鬼子,他的枪把准星锉了,为了插在腰上掏枪方便,而且他杀鬼子都是靠近后枪管顶住人才开枪,这样确保一枪一个。真正扬手打飞鸟的真没碰见过。手枪后坐力大,枪管短,射程近,一般也就50米有效射程,但真给你50米打人,基本靠蒙。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个别天才还是有的。


风乱曲扬


根据54式手枪这张简要说明,就可以知道它所使用的7.62㎜子弹发射到50米外仍然可以要人命!

根据子弹出枪口的动能测算,51式7.62㎜子弹的出枪口的动能是486焦耳(J),这个动能是很大的,更加直观的解释就是:在25米内,51式子弹可以击穿军用制式钢盔或者未加陶瓷防弹板的一般型防弹背心。

按照美军的标准78J就能置人于死地,而51式子弹就算飞行过程中能量有衰减, 但到达50米时肯定要超过78J的,所以打死人不是问题。如果以子弹飞行的速度来看,51式子弹初速为420米/秒(超音速),而人在76米/秒这个速度打击下也是会死亡的!
著名的“勃朗宁”M1911型11.43㎜口径大威力手枪,枪口初速253米/秒(亚音速)但是由于发射药量多,所产生的推力大枪口动能在477J和54式相差无几…M1911手枪早年间在“西部拓荒年代”,西部牛仔和猎户们愿意使用,主要是近距离对付北美棕熊或者北美野牛这类狂躁的大型动物,在25米内必须将这类猛兽击毙!所以它也被当成“狩猎手枪”使用。

通过对两种大威力手枪的简单说明,就会清楚的知道手枪子弹在50米处打死没有防护的人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太多异议。
西部战区进行军事比武比赛,参赛的战士都战区内的精英!都属于特种兵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到,他们使用手枪进行胸环靶射击的距离也就在15米左右。

我们回到这个提问,不存在老兵说50米外子弹打不死人的这样说法 !而有可能是“50米外打不到人”,打不到和打不死一字之差含义就变了,那么手枪子弹飞行到50米外真的打不到人吗?

其实,手枪不要说50米外,就是在20米外大多数人基本打不到目标,唯有经过长时间训练的人才可以,不过这样的人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手枪射击是一门较高含量的技术,这是因为手枪由于枪管短、发射药量少,子弹出枪口之后会产生很大的抛物线,而且初速度衰减的很快,甚至由于弹头质量很轻,受横风的影响也比较大…等等因素使得子弹的散布也很大,射手不好掌握和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射手本来瞄准的很精确,但开枪之后受很多原因的影响子弹偏离目标很远,50米外基本上打不到人体大小的目标…所以才会出现:手枪5米外基本靠懵这样的说法!
这是当年击毙全国通缉是悍匪周克华的现场枪战的模拟图。

当时,沙坪坝区微电子园的两名干警跟踪周犯到一出较僻静的街道,周犯发觉后拔枪拒捕,随即两名干警与周犯发生了枪战,其中一名干警使用54式手枪在3米内开枪四次,将周犯击毙!最近的一次是在1米远的距离。

对于大多数警员和二线部队战士们来说,使用手枪在15米内进行训练就可以了,如果掌握了15米内较为精准的射击就已经是所在单位的“尖子”。


皇家橡树1972


老兵说的应该是手枪在50米打不中人,手枪在50米距离基本连大象都打不中。在实际交火中手枪要想命中跑动中的目标,很不容易,命中率非常低,而且有效的命中距离很近。美国联邦调查局曾经做过统计,近40年来,90%的手枪交战的有效命中距离在15米内,其中一半以上仅为8米甚至更近。在大多数的实战中,在15米距离上射击活动目标的命中率仅为30%。即使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警察,在实战中射中15米以外的运动目标也相当不容易。

不过,手枪子弹在50米距离上仍然有很大的杀伤力。手枪子弹口径较大,弹体较短,弹头多为半圆形。子弹的停止力强,大部分子弹的动能都被目标吸收,造成较大伤害。但圆形弹头必定导致侵彻力较差,飞行不稳定,长距离飞行易导致偏转。例如54式手枪使用51式手枪弹,弹头重量5.5克,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在10米以内能穿透5毫米的钢板,在50米距离上也能打入人体,并造成致命伤害。所以,手枪子弹在50米以外完全可以打死人,唯一的问题是在50距离外能否命中。

很多人对于本文开头所说的手枪有效交战距离不超过15米,很不理解,而且有过射击经验的网友还强调他们使用手枪在靶场如何能轻易命中25米甚至50米的靶子。没错,在靶场当然是很准的,我国警方的手枪射击考核,其中基础射击技能考核就是使用15米距离的黑色人像靶,5发子弹,立姿无依托射击。实战射击技能考核是利用掩体侧跪姿态射击5发,时间限制为一分钟,这对于射手来说比较轻松,大多数都能取得好成绩。

而到了警用手枪快速出枪射击考核时,就比较困难了。要求使用5米距离的人像靶,5秒钟内完成快速把枪、装弹上膛和连续射击3发,要求命中2发。敲黑板划重点,这是5米距离。

武警部队的手枪考核要求更高,例如“3331快速指向式”射击法,规定在3~10米交战距离上,在3秒内射击3发子弹,要求有一发命中敌要害,也就是人像靶的具体部位。特警学院则是“777快速精度射击法”,7秒内距离7米射击7发子弹,要求命中敌人的头部目标,也就是靶子上的直径7厘米的范围。

图片:这是武警特警部队的手枪射击训练,能看到距离有多近吧。

在2004年,重庆发生了周克华抢劫杀人案,11名群众遇害。两名警察击毙周克华时发生了激烈枪战,周克华率先开枪,警察立刻还击,各向周克华开了两枪,周克华在开了三枪后头部中弹并倒地身亡。此时双方的交火距离不到3米,最近的一枪射击距离只有1米。这一切都说明,在实战中,手枪的交战距离非常近,近到大多数人不敢相信。


科罗廖夫


有一年公安的朋友给我们讲一个饭局上的笑话。

说有一个警察枪法不好,一天去抓罪犯,这罪犯就在前面跑,警察急了,啪一枪,罪犯还在跑,又啪一枪,罪犯还在跑,又啪啪两枪,罪犯一下就跪地上了。

警察跑过去,罪犯跪在地上,举起了双手,已经尿裤子了,带着哭腔喊:“别开枪了,枪枪都从耳朵边飞过去,吓死人了。”

后来也有问他,他说手枪超过30米基本上打不准了。但不是打不死人,到100米还是能打死人,但是瞄不准。


九门提督坎震离


手枪,玩的次数比较多,10米、15米、20米,甚至25米立姿射击,都曾经打过,一般距离25米时,用当时典型的54式军用手枪打靶,满弹匣8发弹,能上靶3-5发,绝对都是高手了,一般人即便再练习,也很少能上靶,一发弹都不上,剃光头者都不在少数。

即便是10米胸靶,照样有人打不上,当然,偶尔一发弹上靶,算不上是打靶高手,手枪难打中目标,是军中出了名的,当过兵的人,包括警察同志,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所以问题不在于手枪50米外,是不是打得死人的问题,而是50米外,究竟能不能打到人的问题,人都打不到,怎么打死人呢?

美国内枪击案非常高,因为美国公民允许拥有手枪和半自动步枪,警方曾经统计过,95%以上警察与案犯交火的距离发生在8-10米区间,极少超过10米的,超过这个距离很难打中目标。

请相信,美国内枪击案频发,特别是致多人死亡的案件,国内媒体都有报道,因此警察的这份统计,真实性无需质疑,尤其是打过手枪胸靶的人,对此非常能够体会。

一般7.62毫米以上军用手枪,9毫米、11.43毫米口径,那威力就更大了,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叫有效射程,一般大都设置在50米,似乎各国军界都非常默契,如同大都数自动步枪有效射程都控制在400米。

因此,只要是在50米内击中目标,一般都能置人于死地,还是以国内最常见的54式手枪为例,尽管有效射程为50米,这个距离,不要说是人,就是军马都能打死。

但弹丸在100米内,54式手枪依然具备一定的杀伤力,在此距离内被击中要害部位,还是会出人命的。

有鉴于此,国内警察最近正在逐步换装9毫米左轮手枪,就是因为54式手枪威力过剩,警察在执行任务时,万一发生搂火事件,怕伤着无辜的群众,是装备左轮手枪的主要考量之一。

此外,左轮手枪由于采用蜂窝式供弹,不怕紧要关头发生哑弹,继续扣动扳机可行了,也不用担心卡弹的事故发生,此其二。

其三,左轮手枪尽管只有6发蜂窝供弹,但对于一个控枪非常严厉的国家来说,真正发生美国好莱坞大片中或现实生活中,警匪双方拔出枪来,相互使劲搂火的事件毕竟极少,因此国产9毫米左轮手枪,轻巧灵活,即便只有枪上的6发弹,也足够警察执行任务了。

综上,所谓老兵说,手枪在50米外打不死人,此话不正确,在此距离内,被手枪命中者非死即伤,关键是这个距离,事实上是很难打中活动的人。

手枪25米立姿瞄准打固定的胸靶,都会经常脱靶,所以要打中50米外活动的人,确实非常不容易,除非是训练有素的射手,一般军警在战斗状态下,都是打不中目标的,因此自然打不死人了。


国平军史


这事儿普法君有一定发言权,一是当过兵,二是工作后出过几次警方的现场狙击事件,我来对题主的问题做个阐述吧。

其实老兵们说的手枪50米外打不死人,不是说子弹威力打不死人,而是你很难击中目标,明明瞄得很准,等子弹飞出50米外时,有可能一股风就把它吹歪了,或者是目标跑了。

以我国54式手枪为例,50米的杀伤力绝对杠杠滴,哪怕对手站到60开外,只要被54手枪子弹射准了,那绝对要你命没商量。



其实老兵们说那话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手枪子弹装药量少,导致杀伤距离就近,这本就属于贴身自卫的武器,又不是拿来上战场射杀对手的。

普法君参加工作后,亲身经历了两次警方现场用手枪狙杀犯罪分子的行动。

一次是用64式爆头一名劫持女孩的犯罪分子,当时这货持刀绑架女孩后,警方经过几个小时谈判依然不肯放掉人质,于是现场指挥下达狙击命令。

当时,警方狙击手把枪藏在背后,漫不经心的慢慢靠近嫌疑人,他与谈判专家相互配合打掩护,在离那货不足三米距离后,谈判专家突然喊了一下嫌疑人的名字,等嫌疑人一扭头的瞬间,狙击手抬手就是一枪,这一枪正中对方眉心.....

当时我就看见那血“嘭”的一下飞溅到背后的墙上;

还有一次就是击毙周克华现场,事情发生后我从警方朋友那里获知消息,马上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等我赶到时警方刚好把周克华尸体抬走。

等警方现场取证完毕后解除警戒,我进入现场一看,发现民警与周克华相互射击的距离不超过十米。

还有就是我看过几次警方内部处突视频,也是动了枪的,一般警方用手枪狙击距离都是几米之内,很少有超过十米以上的。

毕竟手枪瞄准基线短、火药威力小、枪口易跳跃,因此超过50米后准确度肯定下降的厉害,除了那些神射手之外,一般人靠手枪射中对方都是靠老天保佑,这并不等于手枪弹超过50米后击中脑袋都打不死人......

所以来讲,老兵们的一句玩笑话你就别当真了。


普了次法


正常手枪发射的弹丸可以基本上飞行超过1000米的距离,你跟我说50米外打不死人?只要不是一些异端,比如64式这样的逗逼玩意,50米外被打中了绝对有挂掉的可能性,因为这个50米通常只是指手枪的有效射程,所谓的有效射程就是在这个距离上能同时保证精度和威力,但是并不是说手枪发射的弹丸致死距离只有50米!

其实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枪械各种射程的定义,比如

最大射程,就是指弹丸出膛后能够飞行的最远的距离,即枪口距离弹丸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一般理解为在最大射程处弹丸的动能为零,即在这个距离上弹丸已经不具备任何杀伤力了。除了最大射程之外还有有效射程和“杀伤(致死)射程”,这两个射程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前面说了,有效射程就是既能保证精度又能保证威力的距离,比如对于手枪来讲,有效射程通常就是50米,步枪的话,有效射程在400米左右,狙击步枪的有效射程则是可以达到800米。

然后是

“杀伤射程”,顾名思义,就是在这个距离上弹丸具有的动能仍然具有杀伤性,但是却并不能保证射击精度,所以,军事术语上其实并不讨论这个“杀伤射程,因为弹丸打不中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万一运气好蒙中了,仍然能打死人,举个例子,像使用7.62x39mm子弹的AK-47步枪,其有效射程是400米,但是弹丸能飞行的最大距离却超过2500米,即使是在1500米的距离上,弹丸仍然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因此,回到题目,不要认为手枪的有效射程是50米就觉得超过距离子弹就打不死人了,虽然手枪子弹的有效射程是50米,但是其最大距离可以达到上千米,理论上的“致死距离”应该是有数百米的,有个“速度致死理论”和“动能致死理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就是说只要弹丸的速度达到了76m/s或者是动能达到了98焦耳,那么它就仍然是致命的,手枪弹虽然大都数是亚音速的,但是也同样不乏有超音速子弹,50米的距离上弹丸具有速度或者是动能肯定还大于上面的致死理论标准!


哨兵ZH


基本是这样的,不过也有例外

我们的解放军现行通用的是QSZ92式半自动手枪

QSZ-92-5.8

空弹匣:760 克

满载子弹:879.2 克

弹药:DAP92式5.8毫米普通弹

口径:5.8 毫米

有效射程:50米

供弹方式:20发弹匣

瞄准方式:固定准星,缺口式照门

该枪有两种口径5.8毫米和9毫米,军用的为5.8毫米,有效射程为50米,超过50米仍有杀伤力,不过手枪射击后坐力较大,50米之外准度较差,很难命中目标,所以会有50米外打不死人的说法,不过命中目标还是能够致人死亡的。

但并不是绝对,像国外的大口径手枪,经典的沙漠之鹰,被称为“狩猎手枪”,它的射程在100米以上,传闻有人使用加长枪管击倒了200米外的麋鹿。

如果50米命中人的身体是能够致人死亡的,但是沙漠之鹰虽然手枪威力极大,但由枪身过重(1把口径11.43mm的沙漠之鹰空枪就重达2kg)和恐怖的后座力,正常人很难使用,更何况命中目标了。


天机道藏


首先手枪要想命中50米距离外的人形目标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实战当中。

90%以上的手枪交火,发生的距离都在15米以内,而且大部分都是在8米甚至更近的距离。就是2012年,在重庆抓捕周克华,双方交火互相开枪7次,距离也只有1-3米。最后一枪命中周克华的时候,距离就只有1米。

我国的3331快速射击法,还有777快速射击法,分别是在3-10米以内,三秒时间,发射3发子弹。或者是在7米距离,在7秒时间,向目标发射7发手枪子弹。就是著名的驳壳枪在安装枪托以后,也才有相对较好的准确射击距离。

如果没有安装枪托,实际上实战精确射程也不超过20米。军用手枪和警用手枪,在实战当中,射击50米目标,基本都是靠蒙。而且,手枪子弹威力小,初速也比较慢,在50米距离威力会下降。

即便采用大口径手枪,在远距离还可以保持威力,但是除非是非常优秀的射手,否则精度同样难以保证。那怕是格洛克手枪在50米距离也会发生子弹散布比较大的问题。但是,格洛克手枪在25米以内的精度非常好。

小64这种手枪在50米距离,威力下降比较大,但是,54式手枪,M-1911式手枪这种大威力手枪在50米距离还是有比较好的威力,其他,就是精度的问题了。

如果是超过50米距离,基本上绝大部分军人和警察,都不会专门训练50米以上距离手枪射击。能否命中,命中对手那个部位,则要全看运气了。主要也是没有意义,如果打这种距离的目标,就直接上突击步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