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平舉做不好:你不是練肩是毀肩!這5個側平舉要點別忽略

側平舉做不好:你不是練肩是毀肩!這5個側平舉要點別忽略

如果你想要一個好看的V字身材,三角肌訓練必不可少。本期MAX給大家分享:5點側平舉訓練的建議,讓你更好的塑造肩部肌肉!

側平舉做不好:你不是練肩是毀肩!這5個側平舉要點別忽略

前言

你可以花大量的時間鍛鍊你的胸肌,二頭,腹肌。但這些部位練得再好,如果把它們放在一個狹窄的肩膀上,你的身材也絕對不會令人印象深刻。

今天MAX,給大家分享,關於三角肌中束訓練——“側平舉”的5點建議。

(這5點建議非常非常重要,大家務必認真領悟感受!)

第一點 肘部引導

肘部引導,是側平舉訓練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健身新手,他們認為側平舉就是簡單的把啞鈴從身體兩側舉起來,因此他們就犯了“手部引導”或“啞鈴引導”的錯誤。

確保你的肘部在動作中起主導作用,想象用“肘部”帶動大臂運動,這樣不光會有更好的三角肌收縮感,同時還能把對肩袖肌群的壓力降至最低。

側平舉做不好:你不是練肩是毀肩!這5個側平舉要點別忽略

肘部帶動大臂

第二點 手腕的旋轉

手腕的旋轉,是側平舉訓練中你能否進一步收縮三角肌中束的關鍵。

那麼如何旋轉手腕?

側平舉訓練中,在動作頂端時,刻意的旋轉手腕,讓你的小拇指位於最高點,就像是拎了兩個壺水在向前倒水,這就是手腕的有效旋轉。

在動作頂端做手腕的旋轉,會讓你激活更多的三角肌外側肌群,意味著你的每一次側平舉都會更加有效。

(另外適當的前傾身體,才能讓重量更好的落在中束而非前束上)

側平舉做不好:你不是練肩是毀肩!這5個側平舉要點別忽略

動作頂端小拇指位於最高點

第三點 不握緊啞鈴

如果你一直找不到側平舉訓練中,三角肌中束的發力感,你要考慮下,啞鈴是不是握的太緊了!

Can’t feel your shoulders during lateral raises? Stop squeezing the DBs to death! -Dr. John Rusin

大家記住,三角肌的訓練(尤其是中束),是一個“基於感覺的運動”。

在側平舉訓練中,如果你把啞鈴握得太緊,你的前臂一定會發力,這就會產生一種肌肉的輻射效應,對於“感覺至上”的側平舉訓練,前臂肌群的緊張感會影響你對三角肌的感知。

尤其對那些找不到三角肌發力感的人來說,握緊啞鈴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建議:如果你改不了握緊啞鈴的習慣,可以嘗試用“槓鈴片”做側平舉,效果槓桿的!)

側平舉做不好:你不是練肩是毀肩!這5個側平舉要點別忽略

槓鈴片側平舉

第四點 不盲目追求重量

“你越早意識到肩膀不應該用過大的重量,你的肩膀就會變得越健康!”

這裡MAX給大家普及點肌肉纖維的知識:

人類的肌肉纖維主要有兩類:慢肌纖維(Type I)和快肌纖維(Type II)。

快收縮肌纖維擅長產生短時間的爆發力或速度(短跑運動員),慢收縮肌纖維更耐疲勞,擅長讓肌肉長時間持續收縮(馬拉松運動員)。

而你的三角肌中束和後束,就是典型的慢肌纖維!

這意味著它們對重複的、有更大容量的、代謝性強的的泵效應反應最佳,所以健身界才會流傳這麼一句話呀:前好練,後難練,中苦練!為什麼要苦練,就是要不斷重複持續收縮呀!

側平舉做不好:你不是練肩是毀肩!這5個側平舉要點別忽略

吐個舌頭:要苦練!

最後一點 離心過程

這一點不光對於我們今天的主體“側平舉”,甚至適用於絕大多數的阻抗訓練。

但就事論事,側平舉訓練,我能看到很多三角肌練不好的人,他們絲毫不注意啞鈴下放的離心過程,隨意、無控制、重力作用,而非肌肉控制!

如果你想要讓你的三角肌外側更飽滿,讓你的肩膀更寬,離心過程是你一定要注意的!慢一些,有控制,克服重力,保證肌肉存在張力,並在底端不要完全失去張力!

側平舉做不好:你不是練肩是毀肩!這5個側平舉要點別忽略

底端保證肌肉依然存在張力

好啦,今天MAX就囉嗦到這了,關於側平舉的5點重要建議分享給大家,如果大家覺得有用,記得幫MAX分享、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

下面是我們的口號:

我是MAX,一個接地氣又有深度的作者!

(圈起來要考,下次讓你們填空,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