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怎么死的?

葛大小姐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搞明白真正的座山雕到底是谁?

座山雕是红色小说《林海雪原》中的大反派,这个角色有历史原型,而且历史原型的绰号就叫座山雕,但座山雕的真名到底是什么?他到底是哪里人?且听作者细细道来。

真实的座山雕

据资料记载,座山雕是东北地区著名悍匪头子,本名张乐山,出生在山东省新泰市(泰安市的下辖县级市)龙廷乡苗庄村,家有兄弟七人,张乐山排行第三,故人称“三爷”。

张乐山早年被他的堂兄带到东北,靠伐木为生,但砍木头这个活又脏又累,还赚不到多少钱,张乐山为了赚大钱,一狠心上山当了土匪。

张乐山不是本地人,但有功夫傍身,为人精明狠辣,因此很快在当地混出了名堂,他有著名的“三绝”,即三大绝招,分别是枪法绝,一双盒子炮,百发百中;眼力绝,夜视眼,不用手电筒照亮;腿功绝,轻功一流,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靠着这“三绝”和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张乐山在东北土匪中打出了声望,霸占着威虎山一带,令人闻风丧胆,人称“座山雕”,形容他像雕一样,占山为王,无人敢惹。

围剿座山雕

在整个东北地区,座山雕这股势力并不算大,但他功夫了得,熟悉地形,又极其狡猾,日本人和国民党军队多次进剿,都拿他无可奈何。

日本投降后,座山雕接受了国民党的改编,盘踞在密林中,继续作威作福。

东北全境解放后,我军继续对当地大量悍匪进行剿灭。随着战事的推进,大多数土匪不是被消灭就是投降接受改编,座山雕这股土匪几经进剿,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有一次,胆大包天的座山雕犯了烟瘾,带着两个土匪冒险下山买大烟,被当地群众认出来,群众立刻向解放军报告。

当解放军赶到时,座山雕刚跑到林子里,解放军战士追击过去,只击毙了两个土匪,座山雕却不见了踪迹,原来他凭借轻功,硬是从解放军战士的头顶上,荡了过去,逃脱了。

抓获座山雕

经过这次打草惊蛇,座山雕再也不敢露头了,他带领部下逃进深山,我军找不到他的巢穴,没办法发兵,最后决定派精干力量打入土匪内部,寻找座山雕的踪迹和老巢。

承担这一重任的就是侦察员杨子荣。

杨子荣率领了一支5人的侦察队,在茫茫雪林里转了好几天,也没发现座山雕的踪迹,直到发现一个伐木工人居住的屋子,才和土匪接上头。用黑话对上几句暗号后,土匪认定杨子荣是另一帮土匪,答应带着杨子荣他们去见座山雕。

一路经过三道秘密哨卡,杨子荣和5名战士终于到了座山雕的老巢。

由于伪装工作做得好,座山雕根本不知道杨子荣的真实身份,他们正准备欢迎同行兄弟,杨子荣带领两名战士冲进洞里,占据有利位置,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土匪。

洞里一共有7 个土匪,杨子荣一打量,有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鹰钩鼻子山羊胡的瘦小老头。他立刻认出这个人就是臭名远扬的“座山雕”,冲上去下了座山雕的枪。

就这样,杨子荣不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彻底消灭了这窝顽固的悍匪,成为我军著名的孤胆英雄。

座山雕之死

座山雕被抓获后,原本是要枪毙示众的,但座山雕当初还是抗过日,打过鬼子的,考虑到他还有过功劳,就没有枪毙,而是关进了牡丹江监狱,还给予他他特别优待,每天供应一顿肉,但座山雕功夫厉害,为了防止他逃跑,还是给他上了重镣。

但好景不长,座山雕有大烟瘾,在监狱关了不久就犯了烟瘾,解放军不可能提供给他大烟,加上关在监狱里太过憋闷,这个老头居然病死在监狱中。

纵观座山雕的一生,倒是和“东陵大盗”孙殿英略有相似,他俩一个是盗墓大贼,一个是山林悍匪,都曾抗过日,后来投靠了国民党与我军为帝,再后来被我军抓获投入监狱,最后都因为大烟瘾病死在监狱中,也算死得其所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座山雕是《智取威虎山》中的艺术人物,他带着手底下的数百匪众,长期盘踞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绑票勒索,打家劫舍,无恶不作。

在影视作品中,座山雕同时还是一个首鼠两端的人物。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他先是和抗联合作,以获取生存空间。后来他又置民族气节于不顾,和日本人眉来眼去。在抗战胜利后,座山雕转而投靠国军,将枪口对准了我军,最后被智勇双全的杨子荣生擒活捉。

(座山雕剧照)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怎样的人?最终他又是怎么死的呢?

座山雕的真名叫做张乐山,原籍山东新泰,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因此后来号称“三爷”。张家到他这一代时,已三代做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土匪世家。

由此,张乐山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匪性,从小就浸淫在匪窝里,看着父辈们烧杀抢虐,鱼肉百姓,充分感受着不劳而获的“好处”。

可是,张乐山这种不劳而获的日子也没过几年,他的父亲在一次抢劫的时候,遭到顽强抵抗,被人开枪打死了。母亲也因惊吓过度,集郁成疾,紧随父亲而去了。8岁的张乐山,瞬间成了孤儿。

好在张乐山还有两个哥哥照顾,在老家艰难生活了几年后,15岁的张乐山随堂哥开始闯关东,希望能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生存下去。

但他除了对土匪行业熟悉外,再无一技之长。所以在举目无亲的东北,张乐山更是穷苦潦倒,只好替人伐木,以维持生计。

但习惯了不劳而获的张乐山,干不了这么粗重的体力活。他渴望轻松赚钱,渴望花天酒地。这时,张乐山体内的匪性,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机会终于来了,张乐山打听到附近山上有一伙实力不俗的土匪,正在招兵买马,决定前去投靠。

张乐山非常熟悉土匪拜山头的规矩,必须得有“投名状”,也就是人头。只有入伙的匪徒双手沾血,匪众才会放心接纳,本人也才会死心塌地地追随匪首。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张乐山带着两个人,抢劫了一户老百姓,还用斧头砍杀了男主人,带着人头投奔了匪首。匪首见他心狠手毒,绝非善类,便让他坐了第二把交椅。

(张乐山入伙,图取其意)

但张乐山岂能甘居人下,他乘着和匪首外出抢劫的机会,伺机打了大当家的黑枪,因而堂而皇之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成为匪首。

张乐山做匪有别于其他土匪,首先是他身怀绝技,人称“三绝”。

一是“枪绝”。张乐山出枪迅疾,当别人刚刚摸到手枪时,他就已经将枪顶在了你的脑袋上了。同时,张乐山的枪法奇准,指哪打哪,百步穿杨,弹无虚发。

二是“眼绝”。张乐山走夜路从不用火把,能在漆黑的深山老林里来去自如,从不迷路。张乐山还生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断人识人奇准,只需看上一眼,就能将人的来历看个明白。

三是“腿绝”。张乐山的腿上功夫很好,翻山越岭简直如履平地,在崎岖不平的林间小道上也能健步如飞,一般人完全跟不上。据说在张乐山60岁的时候,还能在雪地里逮着兔子。

其次,张乐山的喽啰少而精。

张乐山不追求大队人马,他只拥有二三十人,但这些人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就像一支特种部队。这伙人能冲能打,亡命嗜血,专以绑票为生,以赎金养活自己。

正因为张乐山具备这些实力,因此从清末开始,直到民国,他一直盘踞在夹皮沟一带(并非威虎山),危害百姓数十年。

实际上,张乐山既没有打过日本鬼子,也没有参加过抗联,倒是在抗战结束后,先是被我军收编,而后公然投靠了国军,调转枪口,悍然与我军为敌。

(杨子荣剧照)

1946年末,部分被我军收编的东北土匪,在国军的挑唆下,联合起来,想攻占牡丹江,其中就包括张乐山这伙匪徒。当然,土匪们的企图没有得逞,他们被镇守牡丹江的抗日名将李荆璞迎头痛击,匪众落荒而逃。

其后,我军决定对张乐山实施追击和清剿,以绝后患。

1947年1月,杨子荣带着一个小分队,混进了张乐山的匪巢,最终将他生擒活捉,带回牡丹江,投进了监狱。

那么,张乐山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有人说,他是病死的。也有人说他吸食鸦片成瘾,在监狱里没有鸦片可抽,被活活憋死在在监狱里。

其实,张乐山是被枪毙的。

在杨子荣把张乐山逮住后,由于他危害百姓多年,许多群众自发地来到监狱,纷纷要求严惩张乐山。我军对张乐山进行了审讯,也发现他确实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于是判处了他死刑。

执行枪决张乐山的人,名叫董仁堂。据他回忆,当年枪毙张乐山时,这个惯匪只说了一句话:“我死后,牡丹江就太平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如果要说近代中国谁是最有名的土匪,可能很多人会选择“座山雕”;如果要选一个名字最霸气的土匪,可能很多人还会选“座山雕”。

就这么一个危害百姓,烧杀抢掠的恶人,最后不是被枪毙,而是病死在了狱中,可惜了抓他的孤胆英雄杨子荣。

自古土匪的故事总是充满着传奇,座山雕的故事也一样传奇。


1、



(剧照:座山雕)

座山雕原名张乐山,出生在土匪世家。什么是世家呢?简单说,至少祖孙三代都从事着一样的行当,张大爷、张大叔的响马名声很亮,可惜树大招风,两人在一次打家劫舍时,被人抓了。

很快,张乐山他爷和他爸走了阴间,到泉下为非作歹去了。张乐山他妈一看,这日子咋过啊,于是在哭哭啼啼中,跟随丈夫的脚步,也离开了人世,只留下张乐山这个小土匪。

提着脑袋的日子不好过,张乐山想从良,想做个“干净”的人,但哪有那么容易?

于是,张乐山跟着堂哥走了东北,闯了关东。

其它不会干,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因此,张乐山前面给地主当长工,后来跟着堂哥进深山伐木。


2、



(剧照:座山雕)

伐木的生活很枯燥,挣的钱很有限,关键是一天下来还累得要死。偶然的机会,在深山老林伐木时,碰到了一群土匪,对伐木兴趣全无的张乐山,仿佛终于找到了组织,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土匪的队伍。从此火中取栗、“悬崖摘花”;从此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在张乐山看来,这才是他要的生活。

由于张乐山有着三项绝技,因此很快就被“领导”所重视,开始被重点“考察”。有人问了,哪三项绝技?枪法准、眼睛亮 、跑得快。

别人几枪撂倒一个人,张乐山一枪就一个,神准;别人一到晚上就看不见,而张乐山一到晚上,眼睛就和饿狼一样,眼睛透着“绿光”,很亮;土匪大多跑得快,而张乐山只要放开跑,没人能跑过,可谓是“飞毛腿”,贼快。

于是,张乐山慢慢地成了土匪首领,渐渐名声在外了。


3、



(剧照:杨子荣)

张乐山的实力越来越大,慢慢成为了各方争取的对象,早先日本人给他封了个伪满洲国的小官,张乐山进城之后,大起疑心,于是翻窗逃走,顺便带走了任命书。

什么意思?封的官我当,但人是不来了,最好是工资能够照发。日本人对动不动钻到山林深处的张乐山毫无办法。

1945年日本投降了,张乐山就此加入了蒋介石的队伍,继续作威作福、危害一方。

面对这种情况,我解放军优秀战士杨子荣孤胆深入匪穴,开始想方设法干掉或抓捕张乐山。策略是正确的,行动也是迅速的,在杨子荣和解放军里应外合下,张乐山的匪窝被端,只是张乐山快速逃走了。经过地毯式的搜捕,张乐山终于被抓,那一日是1947年2月7日,此时张乐山已经七十多岁了。

对于其它土匪,杨子荣继续追歼。1947年2月23日,在追土匪郑三炮、丁焕章时,由于天气太冷,拔不出枪栓,杨子荣被敌弹击中,不幸牺牲,时年31岁。

(杨子荣)

而抓到监狱的张乐山,最终病死在监狱里,结束了他那为非作歹、作威作福、祸害百姓的一生。


蓝风破晓


座山雕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名为张乐山,他是清朝末年人,他出生于山东泰安新泰市龙延乡,此人家中有兄弟七人,座山雕排行老三,值得一提的是座山雕家中,三代都是匪,所以座山雕后来发展到那种地步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座山雕可不是靠着自己的父亲发的家,他一开始走的可是正道。

在座山雕年仅八岁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一起打家劫舍被官府捉到,直接判处死刑,没有多久他的母亲便也过世了,他便投靠了他的表哥,他的表哥带上他干起了伐木工,等于是走上了正道,可是没有多久座山雕便上山为匪,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座山雕是跟着表哥闯关东才来到东北的,所以这一路座山雕啥都经历了,算是有点本事。

座山雕当上土匪之后很快就脱颖而出,因为他不仅有本事,而且够狠,所以座山雕才能很快就坐上了大哥的位置,座山雕有三绝,首先第一绝就是枪法绝,相传座山雕枪法非常的准,指哪打哪还能做到百发百中,就这一点就足够让那些小土匪们佩服不已了。

第二绝便是腿绝,座山雕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在山里面行动非常迅速,座山雕第三绝,他的眼睛绝,传说座山雕的眼睛在黑夜里看东西根本不需要照亮,因为他的眼睛很好,同时眼睛绝不只是说他眼睛好,同时还是说座山雕非常的会看人,同时他有很强的辨别能力,所以才能统领一众土匪。

后来的座山雕便被杨子荣给捉住在牡丹江监狱服刑,最终他的结局是病死监狱。当然现实中的座山雕可和那些影视剧中是不同的,他就是个普通的土匪而已,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神,而且座山雕的势力当时也不是最大的,只能算是普通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看过《智取威虎山》的人应该都知道座山雕的大名,电影中威风八面,身边有八大金刚,小弟上万的一个大土匪头子。作为土匪,他可是达到了土匪的最高境界。有飞机有大炮,与皇帝的生活毫无差异。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他又是怎么死的呢?

座山雕真实的姓名是张乐山,他出生在清末,在家中排行老三,江湖人称“三爷”。张乐山可不是一般被逼上梁山的那类土匪,他家祖上就是土匪,所以他也是子承父业的人。至于他怎么当上土匪的,也是因为家道中落的原因。

由于他的他的祖父和父亲在打劫的过程中被抓,然后被砍头了,所以整个家族就这样被解散了。然而张乐山由于机灵,逃脱了这次劫难。所以没有办法之下,在只有十岁的他只能和他的堂兄一起去闯东北了。

开始他在一家大户人家做护院,可是他真是匪性不改,带着自己的几个兄弟居然把自己的主家抢了个精光,忘恩负义的进了山里去当土匪了。在当时的东北,要说土匪势力大也就谢文东等人。这些人基本上比张乐山早,比他强的人也多了太多。


可张乐山如果没有两下子,不然怎么做的了土匪头子。还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在东北就竖起自己的大旗,成为东北土匪大军中战斗力最强队伍之一。而座山雕张乐山就有三绝。

第一是枪绝:他的枪法可谓是百步穿杨,一打一个准。这种枪法也是他在山中所锻炼出来的技能。在枪杆子里面出势力的年代,枪法就是王道。

第二就是眼绝,他的眼睛在夜里就像猫的眼睛一样,可以看到任何人和事务。当然这是吹的,要是猫眼还得了。但是枪法准的人,眼睛肯定不会差到哪去。

第三是腿绝,因为出生在农家,所以他的腿脚特别利索。常年的跑走。使得练的一身好腿法,跑步特别快。而且身体素质特别好,没有什么病痛。


张乐山不仅是个狠人,而且是个会见风使舵抱大腿的人。一开始东北是张作霖的天下。后来日本人打进东北,当时成立了东北抗联军,张乐山就投靠抗联。信誓旦旦的要坚持民族大义,坚决抗日。可他看日本人的势力很大,所以暗中又和日本人勾结,最后居然也是提出 “不抗日,也不打抗联”的口号。

等到日本人投降之后,张乐山看到国民党又回到东北,马上决定就投靠国民党接受了国民党的招编。成为了国民党东北军的一个边队司令,但他的确很狡猾。他始终坚持不下山,不解散的原则。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进行,国民党不断颓败,我党的军队进驻东北,张乐山一生做过最愚蠢事就是把枪口对准了共产党。于是他被我们的解放军部队在几次围剿之下,只剩了几十个人。


而最终座山雕的克星杨子荣来到了白雪皑皑的威虎山下,杨子荣和五名侦察队员进行化妆试图摸进去。当时恰逢元宵佳节,威虎山上也要举行一些晚会,杨子荣便扮演成土匪偷偷上了威虎山。

(当然其中也是历经各种风险,差点被人发现。不过篇幅有限,这里不再详细展开。)

杨子荣一上到威虎山,便直戳座山雕的老巢。当时座山雕还准备睡觉,刚往枕头下掏枪。被杨子荣一脚踩住,然后被杨子荣活捉了。手下几十个人见自己的头被抓了,就缴械投降了。
座山雕张乐山被抓的消息传来后,就有不少百姓到政府请求要尽早处决了这个人。座山雕也是条汉子,在执行枪决的那天,笑着说“我死后,牡丹江在无风波”。


史之策


历史上还真是有座山雕这个人。

影视剧《智取威虎山》和《林海雪原》都讲述了座山雕的故事。特别是智取威虎山,将杨子荣的机智和座山雕的威风表现的栩栩如生。

《林海雪原》一书,其实就是个基于真实剿匪故事的小说,作者曲波可是亲历了这些传奇剿匪故事的。

座山雕原名叫张乐山,祖籍山东的,因为闯关东到了东北,张乐山有三绝。一是枪法好,百发百中,二是视力好,走路不用照亮,还不会迷路,三是腿好,可以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凭借着这些过人本领,张乐山成了当地的土匪头子,号称座山雕。

座山雕的警惕性很高,和日本人打交道,日本人想要暗算他,最终被他逃脱。

座山雕和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并不假,但是座山雕怎么被抓和怎么死的,小说和真实的还是不太一样。

小说中的就不多说了,基本就是影视剧中所演。

真实的座山雕被抓,也是挺传奇的。

杨子荣像

杨子荣扮做另一个土匪“九彪”手下,前去威虎山,到山门后座山雕一个手下想要缴杨子荣的枪,结果反被杨子荣制服了,就一起到座山雕那里讲理。杨子荣到的时候,座山雕还在睡觉,就叫醒了说这个事,杨子荣坚持这个部下不应该缴自己的枪。座山雕也挺义气,承认是自己人不是,就问杨子荣想怎么办,杨子荣说“九爷”就在山下,一起下去道个歉吧。

座山雕可能是睡意还没醒,就一起下去了,结果等待众人的却是大部队。

座山雕被俘时感慨:打了一辈子雁,最后让雁啄了眼。

座山雕最后在监狱里病死,病因是大烟瘾引发的各种病症。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座山雕并不是东北人,而是山东人,家里兄弟中他位老三,所以大家会称呼其为“三爷”。众所周知,座山雕是三代为匪,不过其爷爷和父亲可不是在东北当土匪,而是在山东。座山雕小时候父亲就被人打死了,母亲也忧郁而死,座山雕的堂兄带着他进入到了东北,当时不过是闯关东的茫茫人海中普通的一份子而已。

在动荡不已的东北地区,座山雕的匪性重新爆发,如鱼得水的他一步一步地当上了一支土匪的老大。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电视剧《林海雪原》将这一段历史进行了精彩演绎,不多说了。

被杨子荣抓获的座山雕被人民军队关押在牡丹江监狱里。关于其结局的传说还是蛮多的。有的说他最后因为毒瘾犯了死在监狱里头。有的人说由于其罪大恶极,人民群众纷纷要求公开审判其罪行,最后座山雕被枪决,有的人数由于座山雕曾经抗日有功,人民政府最后将其劳动改造后释放了。

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说法肯定不对,座山雕做土匪的影响力虽然比不上谢文东,但是其也是恶贯满盈,抗日时期座山雕的确打过小日本,但是最后还是两面三刀,见风使舵,总体来说,座山雕的功劳绝对抵不上其罪恶,所以其不可能被释放。

谢谢您的关注,欢迎一起交流文史知识。

文史工作坊


座山雕是小说《林海雪原》和京剧《智取威虎山》里的角色,座山雕被手下称为三爷,之所以叫“三爷”不是因为排行第三或者名字里有“三”,而是他身怀三种绝技,即枪绝,眼绝和腿绝。

“枪绝”指他的枪法百发百中;“眼绝”指黑夜在他眼里如同白昼,走夜路不需要灯火便能看清,所以座山雕走夜路从来不会迷路;“腿绝”指他翻山越岭如履平定。

虽然身怀“三绝”,但座山雕最终还是被打入内部的我军战士杨子荣活捉,真的是“邪不胜正”。

智取威虎山的故事精彩又刺激,尤其是近几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更是深受大众所喜欢,那么很多人就好奇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座山雕”这号人物呢?如果真的有那么他的下场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座山雕的原型叫张乐山,他是山东人,祖上三代都是土匪出身,所以张乐山还是有做土匪的基因的。

后来他的堂哥将他带到东北,在那里以伐木为生,可是生性带有匪气的张乐山如何能忍受住这种枯燥清贫的生活?于是在15岁那年,他便毅然决然重操祖业,钻入山林当土匪去了。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张乐山身怀“三种绝技”,没多久他便成为一众土匪的头子,且名气越来越大,大到当时的东北王张作霖都想尽办法要剿灭他,但诡计多端的张乐山总能安全脱身,所以无奈之下张作霖也不再理会他。

后来日本人占领东北后,也曾多次去剿灭他,但依旧不能成功,于是日本人决定招降他,但与伪军不同的是,张乐山是纯粹的土匪,既抢国人也抢日本人,这一点上他绝对的一视同仁,所以招降最终也不成功,反而再次被张乐山逃走。不过张乐山毕竟实力有限,在东北也翻不起什么风浪,因而日本发动全面战争后也不怎么再管他。


日本人投降后,内战爆发,国民党向张乐山许诺了很多好处,像张乐山这种人有奶便是娘,所以他接受了民国政府的任命,成为“东北先遣军司令”,在东北与解放军作战。之后的故事大家就清楚了,解放战争期间张乐山被解放军抓获,最终病死在监狱中,据说是他的烟瘾发作引发的并发症。

至于为何没有处死他,原因是考虑到抗日战争期间他也曾打过日本人,但正如我所说的,张乐山是一个纯粹的“土匪”,在他眼里,没有中国人与日本人之分,谁有钱就抢劫谁,所以他打日本人是为了钱财而不是出于民族大义,这种人心里是不会有“民族大义”这种概念的。


咸鱼闲聊


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徐克的《智取威武山》确实有很多艺术的夸张,不过也不像部分人说的那样,身边只有九个土匪,他确实是一代惯匪,非常善于躲藏,想要抓到他,也没有那么简单。

在1946年年底,合江和牡丹江一代的大土匪基本上都被剿灭了,谢文东在这一年的12月3号被公审处决;李华堂在这一年的11月份被我军抓住,死在押解途中;张黑子也在年底被公审处决;四大旗杆只剩下了一个孙荣久还躲在深山老林里边,除他之外,还有一些小股土匪,其中就包括座山雕张东山部。

入冬之后,我军就对座山雕部进行了多次围剿,座山雕(原名张东山)是个著名的老土匪,当年连张作霖和日本人都奈何不了他,而且他们在林海雪原之中,大股部队的行动非常不方便,二团(我军牡丹江军区二团)曾经派了一个营的兵力,带着干粮进山找了一个多月,都没能发现座山雕的行踪。

直到1947年1月的一天,座山雕写了一封信找海林镇农会主席贾润福要给养,并要求将给养送到胡家窝棚,这才给了杨子荣打入其内部的机会。

杨子荣,1946年跟所在的部队(即二团)进驻牡丹江地区,时任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班长,在打入座山雕匪部之前,曾经说降驻扎在杏树村的李开江匪部四百多人,升任团部直属侦察排的排长(相当于连级),之后又频繁剿匪,多次立功,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

【战斗英雄杨子荣,后在追击李德林匪部残匪时中弹牺牲】

他艺高胆大,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这一次对付座山雕,他化装成刚被我军剿灭的王枝林部残匪,穿着二尺半黑棉袄,披着一件日军的黄呢子大衣,带着便衣侦查员,从驻地海林镇一直往北走,在蛤蟆塘一带,他们遇到了一群疑似土匪的“工人”,杨子荣用土匪黑话交谈,终于试探出这群人就是土匪,这群土匪带着杨子荣等人去夹皮沟屯抢东西,找到了一些荞麦面和小鸡,杨子荣与侦查员们吃相粗鲁,脏话连篇,终于让土匪们相信他们就是土匪。

原来这群土匪就是座山雕的部下,打头的是座山雕的联络副官,愿意引荐杨子荣等人入伙,杨子荣和其他侦查员都感到非常高兴,但座山雕的疑心病很重,迟迟不愿意真的让杨子荣上山,杨子荣派了一个叫魏成友的小侦查员回去和团部联系,准备里应外合,但座山雕却还是拖着,没有准信。

在这种情况下,杨子荣决定再来土匪就把他们绑起来,押着他们上山——第二天,果然有两个土匪来了,杨子荣假装生气,把他们绑了起来,让他们带自己上山,两个土匪还以为杨子荣是动了气,认为座山雕不讲义气,就真的把他们领上了山,杨子荣把沿途的岗哨的枪都下了,最后来到一个大马架子房子前面。

杨子荣心知这就是座山雕的老巢,他一脚踢开了门,用手枪指着屋内,大喊一声:“不许动!”随行的孙大德和魏成友也用枪对准了房间里的人,炕上一共七名土匪,其中一个七十多岁,下巴上一把山羊胡子的,正是座山雕本雕。

杨子荣并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还是以土匪的语气痛骂座山雕不讲义气,这么多天让他们挨饿受冻,座山雕一看原来是投奔自己的土匪,连忙道歉,杨子荣表示不信,让座山雕亲自“送”他们过铁道,因为沿途都是座山雕设下的关卡,他们走不出去,座山雕自然满口答应。

杨子荣把他们全都绑了起来,押到山下,遇到了二团拉木头的大车,有一个班的人随行保护大车,杨子荣这才放心,和这个班的士兵们一起,把土匪们带到了团部。

需要注意的是,杨子荣押走的座山雕等13人(除了炕上七人,还有六人是之前去的两人以及岗哨),这不代表座山雕只有12个部下,毕竟他沿途设卡都有不少土匪了。杨子荣等人抓住座山雕以后,绕过了他的那些岗哨,直接把他给带回来了,群龙无首,自然作鸟兽散,座山雕部的其他人员也陆续被我军抓获。

座山雕被公审之后,被送到牡丹江军分区司令部审讯处理,还没来得及处理,就病死了。


浔阳咸鱼


一部《智取威虎山》唤回了被遗忘的剿匪岁月

众所周知,1947年1月26日,匪首座山雕被杨子荣活捉,后来关押在牡丹江军区看守所,关于座山雕的结局,有很多种传说,有人说,座山雕大烟瘾不断发作,最后病死在监狱,还有人说,因为座山雕抗日有功,政府没有为难他,后来释放,曾在当地公园养花喂猴。

那么,真实的座山雕最后结局是什么呢?葛大小姐今天为你揭秘!

下面就跟着葛大小姐,来了解一下这个曾经的东北悍匪传奇的一生。

自带土匪基因的座山雕:

现实中的座山雕本名叫张乐山,生于1882年,山东泰安新泰市龙廷乡苗庄村,兄弟7人,排名老三,家里世代都是土匪,祖辈是清末黑帮组织“家礼教”中辈分较高的人物,幼年时候,张乐山亲眼目睹父亲打家劫舍,后来父亲被人打死,母亲惊吓过度,不久去世,8岁的张乐山成了孤儿,为躲避仇家追杀,跟着堂兄到东北当伐木工,后来嫌伐木太苦太累赚钱少,自带土匪基因的张乐山决定子承父业当土匪,从小就看过老爹打家劫舍的张乐山天然是个当土匪的料,身体好、心眼多,人狠话不多,渐渐从一个小喽啰成长为大当家,在整个东三省的土匪圈都里大名鼎鼎,人称三爷。

清兵、东北军、日本人、国军都曾经围剿过座山雕,但前后40多年过去了,围剿了无数次,座山雕却岿然不动,势力反而越来越大,座山雕之所以能逃过一次次的围剿,主要得益于三件“法宝”,一是枪法准,出枪速度快,枪法奇准无比,堪称百发百中;二是眼神好,据说夜晚不用灯,凭借一双肉眼翻山越岭如同白昼,看人准,眼光犀利,时刻都在观察四周,不放过任何危险信号;三是一副好腿脚,生于农家,长在森林,长年的锻炼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座山雕在林海雪原摸爬几十年,地形熟悉,人脉广,加上生性多疑,屡次躲过围剿。

最初的张乐山只是一小撮人,为了壮大实力,有奶就是娘,不断投靠各种势力,看到东北抗联英勇抵抗日本鬼子,他就加入东北抗联,但是出工不出力,就是抱上抗联的大腿,不要被日军消灭了,后来看到抗联受挫,就暗地里和日本人勾结,被封为“讨伐队长”,抗联对他提出严正警告,张乐山也就不怎么配合日本人,日军想要除掉他,被他逃脱了,日本投降后,张乐山立马投靠国民党,本着“一不解散,二不下山”的原则,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2总队第二支队司令,枪口瞄准了解放军。

杨子荣

逃亡半个世纪最后落网

张乐山阴险狡诈,凶残至极,当地百姓深受其害,前期忙于抗日和扫除国民党残余,解放军腾不出手剿匪,但是负隅顽抗的国民党政府不愿把东北拱手相让,就向当地派遣干部,建立组织,把一些土匪收编为先遣军、保安军、挺进军,这些反动武装一度占领牡丹江市周边大部分地区,叫嚣“打进牡丹江,活捉李荆璞(东北抗联1师师长)”,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开始了剿匪行动,杨子荣来到了风雪飘摇的威虎山下。

遭到我军的几次大规模围剿后,座山雕张乐山的喽啰所剩无几,带着这些残余潜入到海林县夹皮沟老林的蛤蟆塘子,日子过的非常恓惶,1947年1月中旬,张乐山派人给海林县模范村公所送去消息,准备10袋白面,20件棉衣到指定地点,如若不然,血洗模范村。

牡丹江军分区2团接到模范村报告后,派直属侦察排排长杨子荣带领孙大德、魏成友、孙立珍、赵宪功、耿宝林等5名战士,化妆成已被消灭的吴三虎匪帮残余,到夹皮沟侦查,《东北日报》1947年2月19日报道:杨子荣等人在夹皮沟发现十几个伐木工人,很可能是土匪,就用黑话打招呼,这些人果然是座山雕部下,一盘交谈之后,同意引荐他们加入座山雕匪帮,第二天,座山雕的一个小头目到夹皮沟盘问杨子荣,说,三爷同意你们入伙,但是你们先在这儿住几天,等我去牡丹江办完事回来带你们去见三爷拜把子,杨子荣等人等了十多天,干粮吃完了就摘野果子充饥,终于等到了那个人,杨子荣装着匪气十足,大骂“三爷不仗义,骗我们几个活受罪”,把两个带路的土匪绑了去见座山雕,自知理亏的土匪一路上不断道歉,进入威虎山后,一路放行到了蛤蟆塘子,在一个原木搭建的半地下大棚子里,昏暗的猪油等下,座山雕正在抽大烟,杨子荣让孙立珍、赵宪功、耿宝林留在外面,自己带领孙大德、魏成友冲了进去,座山雕慌忙向枕头下摸枪,被杨子荣一脚踩住,就这样,当了近半个世纪的座山雕被活捉了,活捉了座山雕,其他人见老大被捉,仅存的24名匪徒也就缴枪投降了。

邹衍将军

扯了这么多,座山雕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99岁高龄的老红军,沈阳军区原副政委邹衍将军先后担任过罗荣桓、李富春的警卫员,担任过牡丹江军区政治部主任,不仅指挥了牡丹江军区的剿匪工作,还亲手批准处决座山雕(张乐山)死刑。

在2012年4月2日由沈阳军区政治部编研室编辑出版的《我的回忆》一书中,邹衍将军这样写道:座山雕被活捉之后关押在牡丹江军区看守所,保卫科的同志们审讯时我还去看了一次,这是个60来岁的老头子,尖鼻子、白山羊胡子、两腮凹陷,他山里情况熟,身板好,活捉他非常不容易。

邹衍将军书中写道:决定处决他,主要是考虑这个人恶贯满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还担心关押时间长了,一旦逃跑,就不好办了。其次是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了,留着也没有什么意义。当时不断有受害者家属前来催促人民政府对其审判处决,实属罪有应得。后来军区特别军事法庭,在牡丹江召开了群众大会公审座山雕,对他执行了死刑,事后发布了执行死刑公告,上面签署的是我的名字,所以印象深刻。

座山雕似乎对这一结局早有预料,临刑时微闭着眼睛,看来并不慌乱,在死前还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我死了,牡丹江就太平了”。

那些大股的土匪虽然声势浩大,但不堪一击,很快烟消云散,而座山雕却非常难抓,要不是杨子荣化妆奇袭,说不定还要苟延残喘一段时间,随着座山雕的被抓,牡丹江剿匪工作 进入尾声,所以,座山雕临刑前才有此一说!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

智取威虎山搬上荧幕的台前幕后

我们都知道,《智取威虎山》这段故事来源于作家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而曲波当时就担任杨子荣所在2团的副政委,时年22岁,《林海雪原》的故事就是曲波和战友们的亲身经历,书中203首长少剑波其实就是曲波本人,可爱的卫生员“小白鸽”白茹,据说就是曲波的妻子刘波,辽沈战役中曲波受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1955年,曲波调到北京机关部委工作,小说就在这一年完成了。1960年,曲波到医院看病,无意中遇到贺龙元帅,贺老总问“一机部有人写了一本《林海雪原》,你知道吗?”曲波愣了一下,说自己就是作者,贺老总非常高兴,拉着曲波向周围的人介绍,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把“智取威虎山”一节改变成电影《林海雪原》,引起巨大轰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也搬上舞台,成为八部“样板戏”之一,从此之后,《林海雪原》陆续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深得群众喜爱。

真实的座山雕远不如电影中那般威风

电影中的座山雕威风八面,手下有八大金刚,还有上万喽啰,有大炮、还有飞机,坐在高大上的“威虎厅”里,俨然一个土皇帝一般,这样的故事如果让地下的张乐山知道了,可能都要笑醒了,估计要踢开棺材板去找编剧聊聊天。

那么,真实的座山雕过着怎样的日子呢?

严格来说,座山雕并不是东北最大的一支土匪,当时,谢文东、张雨新等土匪的手下动辄过万,但是他绝对是最有战斗力的那一支,谢文东等人队伍基本都是把东北的日伪军收拢起来,人数虽然多,但是缺乏战斗力,而座山雕不同,他的部下都是多年的惯匪,少而精,用现代的军语来说,谢文东等人是土匪中的民兵,而座山雕则是土匪中的特种部队。不过,在那个年代也住的是窝棚,吃的和老百姓差不多,整天被各种势力围剿,哪有功夫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所以,座山雕一般是走到哪里,住到哪里,被抓时,他的栖身之地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半地下窝棚,附近有一眼泉水,手下只有二十多人,杨子荣把他抓获后,烧毁了这个匪巢,建国后人们去寻找,就看见一个长方形的大土坑。

不过,幸运的是,在烧毁前,在座山雕的巢穴前拍了一张照片,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原装版的“威虎厅”,原来是这个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