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和美的,哪个未来发展更有前途?

QB良治


现在的格力和美的都是实力相当,不分上下,在家电企业中都是龙头企业。格力和美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格力和美的在家电空调行业中,最厉害的还是格力。

格力主要做的就是空调,在其他家电方面只是有一定的涉及,但是空调市场的占有份额将近百分之五十,可以是说是空调行业中的领军企业。美的也做空调虽然市场份额不如格力的多,但是在每年的利润要比格力高,这就是美的的优势,虽然量少但是利润高,公司回钱快。

格力的董事长董明珠要将格力进行转型,现在的格力正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格力企图要转型小家电,但是成果并不是很理想,除了空调之外小家电的销售并不尽人意,格力的小家电在技术和质量方面是绝对可以的,但是成本比较高,销售的价格也略微高一点。格力也企图做手机,但是到现在了,格力手机的声音也变得杳无音讯。格力又去做新能源汽车,不幸的是将自己带进了一场打官司中。

而美的就不同了,美的现在正在向多元化的企业发展。美的在小家电领域不管是技术还是自身品牌问题,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小家电市场的竞争非常的激烈,竞争对手比较多,商场里面同样的家电价格方面比较杂。美的公司的的实力太过于强悍,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研究新功能,开发新技术,打造独一无二的家电。

其实格力和美的在未来的发展很难预料,如果格力的汽车和手机做成功了,那么有可能超过美的,但是如果还是盲目的投资跟风,那么只能被超越。


镁客网


一、管理层的前瞻与决策能力

前两天也就是1月16日,格力、美的都开一个重要的会议。这一天,65岁的董明珠再次当选为格力电器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也在同一天,美的集团召开主题为“五十重生”年度经营管理大会,但后者这场大会的公众关注度远低于前者。两场大会对外传递的信息耐人寻味,风格迥异。

1.前者以传递成绩、信心为主,以乐观兼“甩锅”“怼人”为要。


在此摘录会上董明珠金句:“大家说格力手机没成功,你怎么知道没成功呀?我的业绩在增长,我就是成功的”,“我内心想法现在就想退休,但企业发展必须要有延续性,第二企业没有规定什么年龄退休”, “芯片,我是一定要做的!”,“格力电器此前收购银隆被否是有人背后操纵,遭到了一些势力的阻碍”,“6000亿是政府提出来的”,“你不用我的冰箱,是傻瓜”。

2.后者以传递危机意识为主,只有改变,才能重生。

方洪波会上金句:“冰冷而真实的2018,危机来了,市场下行的时候,企业一系列问题,根本原因,出在管理层”,“今天我们面临巨大的变化,却还用10年前的思维和方法在管理今天的企业,怎么会有好结果?” “敢于改变,是美的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资产。五十年来,美的从未惧怕改变,永远要在最好的时候主动改变” 。

未来一段时间的困难,其实任正非“华为的冬天来了”与马云在上海的浙商大会都有类似的表述,可谓英雄所见大同。想人未所想,先人一步,是一位决策者前赡与战略判断力的基本功。

二、产品线与抗压能力

1.美的集团是一家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的多元化科技集团,产品包括以厨房家电、冰箱、洗衣机、及各类小家电的消费电器业务、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供暖及通风系统的暖通空调业务;以德国库卡集团、美的机器人公司等为核心的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业务、以安得智联为集成解决方案服务平台的智能供应链业务。美的的产品线要长的长,因此对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整的抗压能力就强,从图中可以看到,2012年以后,美的成长脚步非常稳健,2015年的大调整,对其基本没影响。
(美的营收图表 摘录自《前瞻网》)


2.格力电器产品线包括空调、生活电器(厨房电器、洗衣机、冰箱等),高端装备(智能装备、工业其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通信设备(物联网设备、智能手机、芯片、大数据)四大块业务。格力产品线较短,空调占比90%以上,空调销售的盛衰基本与房地产同步,严重依赖房地产市场,因此就没有那么好运了,抗压能力要差得多。2015年几乎断崖式下跌,比2014年负增长29%,营收减少400亿,直止2017年才恢复正常性增长。现在已有统计,至现在空调的库存全国已超4500万台,格力要占一半以上。据大多数人判断我国房地产的好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由此推断空调业的好日子也再难现,不知正确性几何? (格力营收图表 摘录自《前瞻网》)

三、未来发展的确定性

1.格力电器大股东是珠海市国资委,新一届的董事长和总裁都由董明珠担任,公司目前的二号人物还是个未知数,三年后由谁来接班变数很大。董明珠对自己和接班人的态度是“只要你想干你能干好就干,就怕干不好还想干就有问题。”,看不出三年后她还想干,还是怎么的?而美的作为一家民企,已形成了创始人何亨健与职业经理人方洪波之间非常良性的关系,这几年方洪波也用业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2.产品多元化问题是对格力绕不开的话题,目前营收构成:空调/生活电器/智能装备/其它之比为96.28/1.99/0.45/1.28,国外的营收占比17.5%。在已过的两个任期里,董明珠也深知空调的天花板的存在、多元化的迫切性,进行了众多行业的投资和产品开发的努力,但是几无所成,坎坷无比。做笔芯,直接官称做不成;分分秒秒能做5000万、1亿台手机,至今出货量应该是十万级别的,还主要靠内部消化,市面上见不到有人使用;造汽车的之梦,又被中小股东打碎;造芯片,路在何方?何日能饮庆功酒?

反观美的的多元化之路走的稳健和有效,产品结构比例合理,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的营收之比为48.5/42/9.5,明显有非常强的抗击能力。并且国内国外双轮驱动,国内/国外营收之比为56.24/43.76,形成良性互动,成长的空间与确定性是显然的。

从以上分析,大家应该有了相同的结论:美的未来发展前景会更好。格力与美的总是被人拿出来比较,的确有其可比性,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是我们国家的骄傲,连现任董事长也都是2012年前后接班的。这个题目,无论怎样回答,肯定会“得罪”一方,肯定会受到一少部分“铁粉”的怒喷,但希望能理解虎哥是站在理性、客观立场的。

欢迎朋友们理性互动,喜欢的请关注点赞!


虎哥视窗



从目前情况来看,格力和美的这两个家电企业各有所长。格力的优势是,在空调行业中占据着40%的市场份额,其在空调行业的领军优势明显,这是美的难以捍动的位置。正因为有了空调行业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格力的业绩可以较稳定增长。

而美的眼前的优势在于,营收方面,根据两家的2016年年报,格力2016年营业收入高达1083.03亿元;2016年美的营业收入达到1590.44亿元,美的比格力多出500来亿元收入。另据,美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之2017年一直保持行业中高水平增长,四年平均增长率为37.8%。不愧是行业龙头大哥。

综合数据分析,格力的几乎是A股市场上最纯粹的空调企业,空调业务占比高达82%,美的在2017年的空调业务上营收较2016年增长38.74%,贡献了953.52亿元。冰、洗、小家电、厨房电器等业务实现营收增长29.02%,贡献了987.48亿元的营收。从收入结构上来看,美的多元化发展得更成功一些,也更健康。

至于格力和美的谁的未来发展更有前途呢?我们认为,应该看格力后面转型是否成功,也就是说格力除了空调之外,也必须拿出几样比较说得过去的产品。而目前,格力转型小家电没有起色,转型智能手机也没有成功。最后,董明珠要发展新能源汽车,现在却深陷在官司当中。至于董明珠要投资芯片产业500亿,我想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给格力带来多大的业绩提升。

反观美的,就不一样了。美的现在的多元化路线走的不错,但是竞争压力也很大。在小家电领域,技术壁垒和品牌效应较小,海尔、九阳、方太、小天鹅、苏泊尔、老板电器等品牌都是美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们认为,美的如果要想在小家电行业保持自己的市场占有率,那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力和质量了,如果后面这二样东西做得不错,那就是美的胜出。

但如果格力的董明珠在绿色汽车、芯片领域有所作为,或者,格力空调又增添了智能家电的功能,扩大了市场选择格力空调的需求,那格力电器的业绩也会迎来春天。如果还是像目前这样,盲目搞扩张发展,恐怕会落后于美的的。不过,格力与美的有了你争我赶的这种同业竞争,反而更加容易不断提升各自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不执著财经


格力的发展前景可能更好一些。

虽然论市值和应收能力来说,美的现在实力更强一点。

2017年,两家公司的股票都实现了翻倍上涨,两家企业的市值均超过了3000亿,美的集团的市值甚至一度突破4000亿。

营收方面,根据两家的2016年年报(2017的还没出),格力2016年营业收入高达1083.03亿元;2016年美的营业收入达到1590.44亿元,美的比格力多出500来亿元收入。

但是你稍微仔细看一下财报,就会发现,格力是专注空调这一垂直领域的企业,而美的采取的是多元化的发展策略。

在空调领域,格力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空调领域的格力2016的营收也比美的多200多亿元。同时,美的空调的毛利率为30.56%,而格力空调毛利率38.54%,领先美的近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格力空调不仅卖的比美的好,同等价钱下,还比美的多赚1/3。

因此,格力电器在空调领域的霸主地位就凸显出来了。相比其他白色家电,空调的技术壁垒很高,品牌效应也大,这也是为什么格力日前签下了跟美国的光伏空调项目世纪大单,而美的不行的原因。

格力在空调领域的绝对优势使得它在未来发展前景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会轻易被其他企业所取代。

反观美的,就不一样了。美的虽然现在的多元化路线走的不错,但是竞争压力也很大。在小家电领域,技术壁垒和品牌效应较小,海尔、九阳、方太、小天鹅、苏泊尔、老板电器等品牌都是美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因此,美的想要保持自己品牌在小家电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必须时刻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创新力,一招不慎,就有可能别竞争对手超越。

综上所述,更看好格力未来的发展前景,毕竟有一个压箱底的技术,看着稳。有时候啥都会,反而显得啥都不精。


财经早餐


美的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也是中国家电巨头之一,说起美的,很多投资者都喜欢拿它和格力做比较。这也是没错的,毕竟两家都是家电领域的一流企业。但是唯一的不同点,格力是国企。国企讲究的是稳健的发展,没有太多的尝试和挑战,在做某一件事情上需要股东投票表决完成。没有太多的个人控制权。比如格力董小姐,很多的想法都被国企股东给否决了。这也限制了格力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美的却不同,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有着足够的控制权,在多元化的格局上做得风生水起,产品多样化打入市场,占据了市场很高的份额。

前格力有句金典的广告语:好空调格力造。不用质疑,这句广告语加上格力空调行业的核心技术,在前十年里确实给格力带来了强大的盈利能力。但是过去不代表未来。加上这几年家电行业,消费者观念开始慢慢改变,买家电的消费者喜欢省事,美的集团在营销方面也做出了调整,一整套家电打包出售,并且保修5年。这种销售模式在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

那么格力呢?还是当年的格力吗?格力主要领导人最近把心思放在了和小米五年前的赌约上,巧的是小米居然是美的集团的大股东之一,这不得不让我对格力的未来产生担心。

美的集团非常有野心,不甘心仅仅只在家电行业上占据一席之地。旗下还涉及了房地产项目(一般在二三线城市居多)


美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之2017年一直保持行业中高水平增长,四年平均增长率为37.8%。不愧是行业龙头大哥。

全年净利润156.14亿元(扣非),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5.88%。这样的数据证明17年里收益是非常可观。赚钱能力也非常的强,并且很稳定。

简单分析一波后,个人比较看好美的未来发展。


火辣频出


毫无疑问是美的。从公司管理角度讲,美的其实已经相当先进,当今世界企业的职业经纪人及公司制度方方面面都非常完善,是个真正独立有完善接班人体质的现代公司。格力大把人不知道,其实是国有企业的,除了垄断性国有企业,好像还真没几家能跑出来,格力算是异数,因为出了朱江洪跟董明珠两个重量级人物。不知道朱江洪是谁的可以搜索一下看看,不要格力就只有董明珠!他们一个搞技术的一个搞市场的,是个非常难得完美的结合。可是国企啊,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了。

不过现在朱江洪退休了,不难看出其实现在格力都是在吃老本跟瞎折腾,比如投资什么新能源搞到一地鸡毛,搞手机强制员工使用也是笑话百出。

其实不用解释得太复杂,美的现在已经是小家电的代名词,冰箱,空调,洗衣机,电饭煲,电暖炉,风扇,饮水机等等等等,产品线非常丰富,而且备受市场认可。想起格力,你只能想起空调,难道还会想起格力手机吗?至于格力的其他产品,别的不说,就听到格力电饭煲就觉得别扭。从这个维度而言,美的跟格力就开始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了!


装修第1站


格力和美的,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优秀民营企业的代表,是中国家电业的“扛把子”。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双方均建立有各自的竞争优势,也有各自的劣势,很难说未来哪个更有前途。

  1. 体制方面。对家电行业这样充分竞争的行业,美的和格力虽然都是上市企业,但美的的民营企业身份与格力的国资背景相比,美的更有优势,更能适应家电这样充分竞争的行业。

  2. 企业领导人方面。美的的方洪波低调沉稳,格力董明珠高调张扬,与美的相比,格力对董明珠的依赖性更强。与董明珠高调张扬的个性相比,美的方红波沉稳的个性可持续性强,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在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体系方面,美的相对格力更成熟;而格力的人治色彩则显得更浓些。

  3. 战略方面。美的基本完成了战略转型和多元化布局,而格力目前更多地聚焦在空调业,在试图布局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均处于试错和交学费的阶段。

因此,综合以上几个因素来看,格力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格力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消除这些不确定性。考虑到格力在空调领域的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和霸主地位,若能有效消除上述不确定性,则格力将进入一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新时代。



部落酋长刘飞洲


我认为,格力与美的两家企业相比,美的更有前途。理由是,美的的方洪波要比格力的董明珠更靠谱,更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长。

我们承认,董明珠很有激情,也很有想法,特别很有冲劲(记住,我说的是冲劲,而不是闯劲),按理,应当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然而,董明珠最大的问题,也在这里,在于她太想鹤立鸡群,太想做领头羊,太想成为其他企业仰视的对象。所以,就不可避免地会采用许多过激的行为,如盲目扩张,四处铺摊子等,她不顾一切要造车,要造手机,造芯片,等等,都让人感觉很不靠谱。尤其是造车已经陷入官司之中。

反之,方洪波就要比董明珠低调多了,一直在做内功。很显然这样的企业家才能够带领企业做得更好。所以,美的更有前景一些。


谭浩俊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笔者认为在未来的10年里美的的发展可能要好于格力,那么笔者有哪些考量呢?笔者的一些看法如下:

美的产品结构上更健康,格力过分依赖空调业务。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美的暖通空调业务营收较2016年增长38.74%,贡献了953.52亿元的营收。冰、洗、小家电、厨房电器等业务实现营收增长29.02%,贡献了987.48亿元的营收。相比之下,格力电器几乎是A股市场上最纯粹的空调企业,空调业务占比高达82%,其2017空调业务实现营收1234.10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0.10%。


空调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房地产的行业,过去十几年格力的高成长和房地产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空调的销量和房地产的销量曲线有高度的关联性。通俗讲就是有新房那么大家才有装机的需求,毕竟一个空调是能用很多年的,不会像一些家电一样更换那么频繁。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过了告诉发展期,作为一个和房地产高度相关的产品那么未来的销量跟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而格力营收比例上空调是在是太高了,相较之下美的的空调营收比例要低很多。

从最近几年的转型上来分析。格力不管是收购银隆转型新能源造车,还是投入巨资造芯片转型都不是很成功,造车在内部受到了很大的阻力,芯片更是要投入巨资,在发展方向上并不统一。而且收购珠海银隆并不成功,豪掷800亿后市场好像并不买账。而且芯片是一个投入巨资才能有回报的产业,董小姐的思路是好的,只是这种转换有点太快了。

而相较这下美的的转型较为成功,2016年美的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企业库卡(KUKA),实现了AI和机器人制造的成功转型,库卡的机器人包括汽车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消费品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可见涵盖了机器人几乎所有的门类。2013年以来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6年中国机器人保有量34万台,预计到2020年可达到95万台,17年库卡在中国营收6亿欧元,预计2020年在中国营收将达到15亿欧元。随着5G、AI的快速发展,作为机器人生产商的美的在未来业业绩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个人看法,各位看官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留言讨论,望各位大神斧正。


首席投资官


首先,从个人性格喜好上,我更看好美的,但不能否认的是,两家公司都非常优秀。

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的行业地位。

美的是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经营包括暖通空调、 消费电器、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等业务,旗下有小天鹅,威灵控股,卡库三家上市子公司。

格力电器是家电行业龙头企业,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手机、生活电器、冰箱等产品。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具有核心竞争力。



从财务报表来分析二者的话,美的集团的毛利率是27.26%,净资产收益率是22.62%,市净率是3.86,格力电器的毛利率是30.15%,净资产收益率是27.76%,市净率是3.31。对比而言,格力电器更加优秀。特别是毛利率的高低是一家公司的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体现。

为什么我更喜欢美的

因为美的个业务简单,管理模式优秀,增长趋势稳定,就像一个聪明的乖孩子,能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格力业务同样优秀,但是显得繁杂,就像一个有一定能力但是很调皮的孩子,格力做手机没有成功,做芯片还未取得明显进展,做新能源车还让董小姐缠上官司。并且从消费概念价值投资来看,越是简单的业务越容易投资。

本次回答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仅供参考,投资者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做出自己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