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傘學院》:阻止世界末日?拜託!就我們幾個行嗎?

1、主題/領域:(主題領域是否專業,有沒有明顯bug)

當初簡介一出來,想必大家就忙著吐槽了吧,什麼葫蘆娃、聖鬥士,還有說十兄弟的,真是人才啊!話說回來,美國人還真是能把所有題材都歸為一句話:we are 伐木累!《傘學院》確實又是一個披著超英拯救世界外衣的、有關彌閤家族裂痕和各自成長的故事(不過仔細想想超英們誰無傷痕?心疼所有人一秒~)。

因為養父哈格里夫斯爵士的離世,分散在各地的6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聚集在一處,他們關係疏遠、互相指責,各自心中傷痕累累,被強硬霸道的養父為“拯救世界”而嚴格訓練的童年如舊日的鬼魅“糾纏”著他們,和現在的他們如影隨形。也就是說,走的《我們的生活》和《鬼入侵》那一卦的路線,而且和《鬼入侵》一樣有一個因書寫家事而被其他人責怪的角色存在。不同的是,畢竟有關超能力,還有個世界哭唧唧地需要拯救,敘事節奏比上述兩部快得多,觀感也更暢快,通過現在和過去的交疊,快速推進劇情,從他們的情感關係和心理狀態入手,左手修復裂痕、重組信賴,右手改變未來、拯救世界。而我們都知道這類故事的大致走向,在經歷了猜疑、爭吵、誤解甚至犧牲之後,一家人必然要化解心結,走向團結、原諒、和解與救贖。畢竟,一家人就是要齊齊整整嘛!


美劇《傘學院》:阻止世界末日?拜託!就我們幾個行嗎?


美劇《傘學院》:阻止世界末日?拜託!就我們幾個行嗎?


美劇《傘學院》:阻止世界末日?拜託!就我們幾個行嗎?


美劇《傘學院》:阻止世界末日?拜託!就我們幾個行嗎?


2、劇情/編劇:(編劇的水準,劇情的設置,以及節奏的把握)

既然故事走向已經有定數,我們要看什麼呢?拿本劇來說,是人物的塑造、故事的完整度,是如何不落窠臼、讓那些一不小心就會狗血的自我掙扎和互相救贖在舊枝上發出新芽。本劇編劇善於打反差、設伏筆,最忠誠的反而成為最壞事的,最不靠譜的卻得到了最關鍵的暗示,最弱小的成為最危險的,最年少的反而是最蒼老的,以為是路人的最不起眼的人物也會成為改變世界的關鍵……每個細節都如同蝴蝶扇動的翅膀,在後面的劇情裡投下漣漪,前期劇情帶來的疑惑也都得到了解答。雖然也存在美劇的一些老毛病比如為了推動劇情讓人物智商強行下線,總體來說瑕不遮瑜,能把一個略為老套的故事說得圓滿、自然,一波三折,時不時還有驚喜反轉,已經很不錯了。

下面說到我最喜歡的部分——人物,即要合理分配個人情節說清每個人性格和心結,又要兼顧群戲,還要將線索相連,想保持人物的立體豐滿不容易,而本劇每個人物都令我印象深刻。

一號盧瑟是唯一一個還在聽從父親命令的人,也是唯一一個質疑父親死因的人,他身形巨大,狀如野獸、力大無窮。當發現自己為之努力了四年的任務毫無意義時,他對父親的信任和敬愛瞬間崩塌了。

二號迪亞哥是唯一一個還在延續童年時懲惡揚善行徑的人,他身手敏捷,使用飛刀作為武器,雖然對父親滿腹不滿,但依然戴著和小時候相同的多米諾眼罩,他善惡分明、脾氣暴躁,竟然還恐針昏厥,小時候更連話都說不全,他對機器人媽媽格蕾絲的感情最深。

三號艾莉森是美豔的電影明星,因對自己的孩子使用超能力而喪失了撫養權。她這才意識到,因為能力輕易得來的一切是如此不堪一擊,謠言再真實也不過是謊言而已,她第一個發現了哈羅德的不對勁,卻因以前對凡尼雅的忽視而付出了代價。

四號克勞斯是個瘋瘋癲癲的癮君子,被所有兄弟姐妹嫌棄,只能和死去的六號相伴,他磕藥是為了逃避那些圍繞著自己的亡靈,直到他有了即使有死亡相隔也依然深愛著的人,他才終於鼓起勇氣面對自己最可怕的夢魘。

五號因時間跳躍而失蹤了十七年,再次出現依然是少年模樣,思維意識卻成了58歲的老人。他獨自在人類被毀滅的未來待了45年之久,靈魂伴侶是一個人體模型。回到現在的他身負沉重的壓力,縱然知道可能一切都是枉然,但還是想要阻止世界末日。也許一直獨行慣了,他並不信任兄弟姐妹們,他們在他看來還太年輕,而且各自生活得一團糟,無法承擔起拯救世界的重任。

六號本是亡者,死於自己心中的黑暗。他的魂靈在四號身邊像是警鐘又像是心靈導師,時刻提醒他不要喪失勇氣、正視真正的自己,為了讓四號遠離毒品六號小哥也是操碎了心。

七號凡尼雅因為認為自己是唯一一個“沒有”超能力的孩子,自卑而怯懦,討厭沒有天賦的自己,所以她成了那個叛逃者,用一本自傳向父親宣告自己的存在。當意識到一切都是謊言時,這種長期壓抑的隔離感使她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被哈羅德利用,最終被自己的憤怒和怨恨所吞噬。

其他人物如哈羅德的恨意、黑瑟爾的愛情、恰恰在情義和任務中的掙扎、機器人格蕾絲的奉獻還有猩猩管家伯格的犧牲等等,全都建立在人物性格合理、飽滿的基礎上,甚至那個嚴厲的父親都用一把提琴暗示了一絲柔情的存在。因為人物穩穩地立住了,他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不是突兀的,而是有跡可循、令人信服的,就算你不認同劇中人的做法,卻能夠理解他為什麼選擇這麼做。


美劇《傘學院》:阻止世界末日?拜託!就我們幾個行嗎?


美劇《傘學院》:阻止世界末日?拜託!就我們幾個行嗎?


美劇《傘學院》:阻止世界末日?拜託!就我們幾個行嗎?



3、 拍攝/特效:(畫面構造是否宏大唯美,專業領域場景是否真實,特效是否五毛)

本劇還是用的非線性敘事和平行剪輯,再加上本身就有時間穿越劇情,畫面閃回起來更是眼花繚亂,但不會讓人搞不清狀況,兒時畫面出現比例不算高,但基本都是乾貨,有效補充了劇情的完整性。整體畫面風格偏哥特,色調明暗交織,既有古典感又充滿cult感,擅用拼接、強行截斷等手法凸顯怪誕的喜感,比如同一棟房子裡,那邊都打成一鍋粥了,有人卻還一無所知地聽著音樂跳著舞;這邊正經談著事呢,那邊飛來一腳就把人給踹飛了;剛剛畫面還緬懷著逝去的六號,過幾個鏡頭六號的紀念像就被兩個熊哥哥毀壞了等等……劇中最大的boss組織時間委員會被刻畫成按部就班的齒輪一般轉動的機構,員工整整齊齊辦公的畫面也是十分有趣。除了搞笑,也有極具美感的畫面。比如末日場景的悲愴蒼茫,人類毀滅而四季依然輪轉,是多麼絕望又諷刺的事啊,還有別出心裁用小提琴帶動劇情的畫面等等。七號暴走的時候,她來到每個兄弟姐妹的房間,伴著每間房間裡曾被忽視的回憶將房子毀滅的畫面拍得極具創意,最後那場小提琴演奏會兼大混戰氣勢磅礴,卻因另一場更大的浩劫一秒變成了小兒科……不得不說對畫面的運用真是爐火純青了。啊對了,你說超英劇就是要看特效……和畫面的構圖、色調比起來特效只能說一般,畢竟這幾個人的超能力除了七號都不是那種大場面型的,肉搏戰還更有看頭一點。差點忘記說了,每集片名出現的方式也很有巧思,不由得令人會心一笑呢。






4、演員/表演:(演員是否大咖,在本劇角色裡的表演是否出色)

演技基本都在線,沒有特別尷尬的。挑幾個重點說說,作為一個黑化boss,“小可愛”艾倫·佩吉的演繹得還算得心應手吧,前期沉悶而內縮的人設在後面因為憤怒和怨恨而大鳴大放,完全是靠眼神和微表情在表現,最後大戰時冷漠傲然地揮動琴弓,卻如有千鈞之勢,白西服帥炸(這裡的白西服又和她小透明時期的暗色系衣服形成強烈對比,強調了人物心態變化)。但個人認為,因為角色所限,她不是最出彩的那個。容我吹爆五號扮演者艾丹·加拉赫的演技,這孩子太出彩了,外表少年內心蒼老的感覺很到位,和模型的對話又蘇又神經質,一個人孤身奮戰的焦慮感和偶爾流露的絕望切換自如,這種“雖然我很慌但我就是不說”的傲嬌感真是萌萌噠。羅伯特·席安演的四號也把一個癮君子糾結掙扎著轉變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和六號的對手戲也很亮,他從1968年回來時,痛失愛人的悲傷和剛從前線脫身的驚恐全交集在臉上,在此之前我是有點嫌這個角色太過瘋癲的,但從這一刻起完全被他所吸引。特別提一下兩位致力於“打好這份工”的殺手,可以說很瘋很可愛了,我到現在感覺還能聽到他們咕噥著經費不足、那些坐辦公室的傢伙懂個屁以及忍過這單就好了,抱怨雖抱怨,大殺四方的時候一點也沒含糊,還有相愛相殺的時候也頗精彩,其實你倆才配一臉好嗎!科魯姆·費奧瑞的養父角色演繹得非常剋制,當你已經認定他剛愎自用、嚴厲而無情時,竟發現他用最慘烈的方式喚回不再歸家的孩子們,而那一句用他一貫的嘲弄口吻說出的“給你們打電話會有人接嗎?”令人動容,你這才知道他的不近人情其實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悲憫之心,哎呀眼神裡面全是戲啊!






5、音樂/音效:(音樂和音效配合本片的契合度,以及是否宏大澎湃)

本劇配樂真的是神來之筆!這什麼神仙bgm!它要不出原聲算我輸!毫不誇張地說,每一段旋律都配得完美。開頭用小提琴帶出一二三四號各自的生活,隨著畫面琴聲或徐或急,一曲終了告訴你拉琴的就是七號,最後大戰又配以小提琴交響樂,和開頭相反,氣勢磅礴、一瀉千里,首尾如此呼應,可謂絕妙。而整部劇中,無論是古典鋼琴曲、電子舞曲、舒緩小調還是流行爵士都完美契合畫面、劇情,甚至人物性格、行事風格。再提一個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彼此疏離的兄弟姐妹伴著響徹整棟大宅的迪斯科紛紛起舞的畫面,暗示了雖然這幾個人目前戒備疏遠,但他們仍是互有默契的團隊,將會打破如今牆壁一般將他們困住的隔閡,畢竟,we are 伐木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