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鄧導來了,專業解讀印度電影,印度文化傳播使者,自封的。如果你對印度大片有興趣,那就趕緊加個關注先,接下來的日子,將會帶你領略阿三的世界,從此對這個神秘王國不再侷限於“右手吃飯、左手如廁“的淺顯印象。

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提到印度電影,想必你腦海一定會浮現超長待機、載歌載舞、開掛等關鍵詞。沒錯,我們在很多印度電影中,都能看到如此特別的情節。今天,鄧導就帶大家走進印度電影,發現不一樣的精彩世界。

印度除了人口產量龐大,電影的產量也是世界之冠。同時印度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我們國家近年來也不時有進口印度電影,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印度電影的代表——寶萊塢

一般而言,我們口中的印度電影,大多數產自於印度“寶萊塢”。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與美國“好萊塢”除了一字之差,更有幾分相似之處。

寶萊塢一詞用來指北印度電影工業,上世紀70年代,印度趕超美國成為最大電影生產國,從那時起,寶萊塢一詞頻頻被一些電影人、記者、劇作家使用,寶萊塢正式誕生。但是,如果你認為“寶萊塢”就代表整個印度電影,那你就是孤陋寡聞了。

印度除了寶萊塢(Bollywood),還有託萊塢(Tollywood)、考萊塢(Kollywood)、莫萊塢(Mollywood)和桑達塢(Sandalwood)四大電影生產基地。只是寶萊塢出品的電影質量最高口碑最好,因而聞名於世界。

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寶萊塢“三汗”

當然,追溯到更早,印度電影應該是開始於19世紀末。我相信,這些乏味的陳年舊事,你是不會感興趣的,我也不想給你描述。

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下“寶萊塢”三個大漢。他們可謂是印度國寶,硬是撐起“三漢鼎立”之勢。三個大漢,其實是三個大“汗”。他們分別是沙魯克·汗ShahrukhKhan、阿米爾·汗AamirKhan與薩爾曼·汗SalmanKhan。“三汗”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簡直要與中國四大天王相媲美。

三汗都是出生於1965年,阿米爾汗與薩爾曼汗都在1988年正式進軍影壇,而沙魯克汗稍晚了幾年,於1992年進軍影壇。真正三汗當道,大概是1995年開始,這段時間,但凡三汗出了電影,基本上就是他們霸佔了熒幕互相PK了。

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沙魯克·汗

對於大部分印度人來說,沙魯克·汗如同一個“印度夢”。他雙親早逝,出身平凡,憑藉自身努力成為了寶萊塢近20年來最具影響和代表性的人物。沙魯克·汗有“寶萊塢之王”的稱號,印度人甚至對他上升到迷信的地步。

代表作有《我的名字叫可汗 My Name Is Khan (2010)》、《是,老闆 Yes Boss (1997)》、《真愛永存 Mohabbatein (2000)》、《寶萊塢生死戀 Devdas (2002)》、《愛無國界 Veer-Zaara (2004)》等。

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阿米爾·汗

阿米爾·汗出身演藝世家,8歲時就是國民童星。2001年,他還以製片人的身份獲得了奧斯卡外語片提名(《印度往事》),就藝術成就而言,他甚至高於沙魯克·汗。他也是片酬最高的印度演員。

代表作有《三傻大鬧寶萊塢 3 Idiots (2009)》、《摔跤吧!爸爸 Dangal (2016)》、《地球上的星星 Taare Zameen Par (2007)》、《芭薩提的顏色 Rang De Basanti (2006)》、《我的個神啊 PK (2014)》等。

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薩爾曼·汗

薩爾曼·汗,1965年12月27日生於印度中央邦印多爾市,教育程度高中。23歲拍攝處女作《媽媽好過份》,1989年憑藉《完美的愛情》走紅,此後連續拍攝多部偶像劇,成為90年代印度最受歡迎的偶像巨星。

代表作有《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Bajrangi Bhaijaan (2015)》、《情到濃時 Hum Aapke Hain Koun……! (1994)》、《可然和阿俊 Karan Arjun (1995)》、《愛情百態 Salaam-E-Ishq (2007)》、《何日君能知我心 Hum Dil De Chuke Sanam (1999)》等。

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印度電影的特點

  • 時長接近3小時

一般來說,印度電影時長都很長,一部甚至可以達到三個鍾之久。據傳聞,是因為印度夏天氣溫很高,電影院是大家避暑的很好去處,票價便宜,有空調,足以讓人們更願意來到電影院消遣娛樂。

比起外面高達40度的高溫,坐在有空調的電影院自然是越久越好啦!尤其對於那些沒有能力購買空調的貧民來說,在電影院裡更是一種享受。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印度電影不僅時間長,還分上下半場,電影中間會有個大約15分鐘的休息時間,讓人們解決生理需求。這可謂很是貼心。

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 載歌載舞

那麼長的電影,很多時候也是因為加入了很多歌舞。開掛民族真的是一言不合就唱歌又跳舞。印度人能歌善舞,不論是城市還是鄉下,他們都有著搭配不同場合的歌曲和舞蹈。在電影裡,自然也會將這種藝術形式作為很重要的一部分呈現在觀眾面前。

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 敢於抨擊社會

印度電影敢於抨擊現實社會、揭露印度社會的弊端,敢於挑戰傳統文化。除了有勇於抨擊印度大學的填鴨式教育的經典作《三傻大鬧寶萊塢》,還有突出印度社會教育資源分配問題、抨擊印度社會階級固化問題的《起跑線》,甚至還有大膽直面“印巴”的《小蘿莉的神猴大叔》。不管是政治、文化、社會、宗教,印度電影似乎都毫不忌諱。

看《調音師》前,先帶你瞭解一下印度電影發展圖鑑

說了那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接下來,鄧導要做文化使者,給大家傳播印度文化啦。還沒關注的,點個贊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