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和《明朝那些事兒》中嚴世蕃的形象截然相反,哪一個更真實?

木劍溫不勝


《大明王朝1566》沉寂十幾年後突然翻紅,其中,嚴世蕃雖然是反面角色,但個性十足。電視劇中的嚴世蕃,囂張撥扈,大臣在他面前一毛不值。嚴世蕃性格暴躁、處事魯莽,一直在不斷的闖禍,而他的全能老爹嚴嵩則一直給兒子擦屁股。

嘉靖皇帝可不是等閒人,深居二十載,卻能牢牢掌握權力。嘉靖何嘗不知道嚴嵩是什麼人,但嚴老頭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儘可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還能替自己背背黑鍋,自己乾乾淨淨垂名青史。這樣的貼心大臣,換了哪個皇帝不喜歡?而嚴世蕃呢,囂張至極,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靠山是嘉靖,時時刻刻想讓嘉靖替嚴氏父子背黑鍋,這不是糞耙子搖頭——找死(屎)嗎?

而歷史上的嚴世蕃,其實精於權謀,深沉老辣。嚴嵩老邁無用,嚴黨真正的領袖是嚴世蕃。嚴嵩討嘉靖歡心的青詞,此時也糊塗到寫不出來了,那都是嚴世蕃代寫的。政治上精準判斷,設下陰毒圈套,打擊一個個政敵,這些都是出自嚴世蕃的大手筆。嚴家父子能走到這一步,沒有嚴世蕃是不可能的。嚴世蕃是囂張,但也要看對誰,不是電視劇“咆哮帝”那樣的人物。在真正的官場上,如果都是這種性格,那是混不下去的。同時期還有一個類似電視劇中嚴世蕃的人物,在電視劇也是重要人物,就是高拱。高拱就是個火爆脾氣,結果呢,最後被張居正拱的沒了脾氣。

從這點來說,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也是一部文學作品,但基本上忠於歷史。《明朝那些事兒》裡的囂張卻不魯莽,狠毒卻更加深沉的嚴世蕃,才是更接近於歷史人物的原型。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就算生活在明朝,100個人心目中也有100個嚴世蕃的形象。400多年過去了,關於嚴世蕃的故事版本也有很多,比如在民間傳說和歷史中的各有不同。

《大明王朝1566》是劉和平為同名的電視劇寫的劇本,也有同名的小說。不管是小說還是劇本,最終都是為了故事好看。為了讓人物性格更加極端,故事更有衝突性。

本著這樣的目標,在電視劇中的嚴世蕃自然就變成了一個咆哮帝。讓人很難相信這個人竟然是明朝內閣的成員,簡直就是欺軟怕硬的土匪惡霸。

嘉靖皇帝在這部電視劇裡邊,把清官比成了長江的清,把貪官比成了黃河的濁。他認為長江和黃河都為兩岸莊稼提供了水分,用得好就都有用處,用的不好就容易氾濫成災。毫無疑問,嚴世蕃就成了貪官的傑出代表。



《明朝那些事》是當時的海關關員當年明月(原名石悅)本著興趣愛好寫的明朝通俗讀物,自從問世就成了現象級的產品,風靡大江南北。

在歷史上嚴世蕃的窮奢極欲是出了名的,有人認為《金瓶梅》中的西門慶原型就是嚴世蕃。能夠進入明朝內閣的人都是絕頂聰明的人精,因此嚴世蕃能夠青雲直上,不單純是嚴嵩推薦的結果。

嚴家父子的貪是嘉靖皇帝苛意培養的結果,嘉靖皇帝是一個極其自私的人,他認為自己就是皇帝,天下都是他一個人的,就應該供他肆意揮霍。只有嚴嵩父子能夠滿足他這個要求,他也對嚴嵩父子的貪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嚴世蕃在做壞事的時候,有意無意都在拿嘉靖皇帝來當擋箭牌,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有很多憨直的大臣在彈劾嚴世蕃的時候,就不可避免的把矛頭也指向了嘉靖皇帝。嘉靖皇帝是不可能承認自己犯錯的,因此他就成了嚴嵩父子的保護傘。

當年明月這麼寫嚴世蕃相對而言是比較公正的,因為他寫的不是嚴格的正史,更多是在描寫人性。



雖然兩個都不算是正史,但明顯當年明月描寫的更貼近正史中的嚴世蕃。當年明月基本上就是在翻譯歷史的基礎上,讓人物形象更鮮活。

劉和平的《大明王朝1566》更多是在講故事,戲說的成分就比較高。能夠進入內閣的人都是老謀深算的人精,他們之間鬥爭往往是桌子底下的較量,平靜的湖水下面波濤洶湧。

像電視劇中的嚴世蕃那樣飛揚跋扈、口無遮攔,放在真實的歷史上,恐怕都死800回了。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突出嚴嵩父子的貪,才塑造了電視劇中嚴世蕃的形象。

如果電視劇和小說中,完全參照正史去寫嚴世蕃,就會讓那些喜歡衝突故事的觀眾是去看電視劇的興趣。看電視和小說,大家的關注點無非就是故事好看。如果額外的還能揭示一些道理,當然更好。劉和平的這個電視劇兩方面都照顧到了。

實際上每一個電視劇和小說中的人物都會和歷史上的有很大差別,一切都只是為了讓故事更好看,僅此而已。如果誰把電視劇和小說中的人物當真實人物來看,那我們只能說是入戲太深了。


新知傳習閣


《大明王朝1566》的確是一部難得的歷史好劇,我已看過3遍。雖說瑕不掩瑜,但劇中對嚴世蕃的人物刻畫是錯誤的!

嚴嵩在朝居高位凡20餘年,是因為其深得嘉靖寵幸,尤其嚴嵩寫得一手好青詞,使得嘉靖更加喜歡。但人都有老的時候,人一老便各方面能力都會下降,嚴嵩入閣時已經63歲了,到後期各方面都顯得不濟了。再加上同樣寫得一手好青詞又與其政見不同的徐階入閣,後擔任內閣次輔,對嚴嵩壓力就更大了!嚴嵩所寫青詞明顯不入嘉靖法眼,有逐漸冷落嚴嵩的趨勢。故此,嚴嵩的青詞後來都是嚴世蕃代寫,恩寵才在嘉靖這裡有所挽回,這是其一。其二,嘉靖故作高深,與大臣奏對時經常會說一些看似不相關的詞句,讓大臣去猜,嚴嵩每每無法體察聖心,猜不著謎底!只能問兒子嚴世蕃,而嚴世蕃卻每次都能猜中聖意,再由嚴嵩奏對,使龍顏歡悅。其三,嚴世蕃奸猾機靈,通曉時務,熟悉國典,而且還頗會揣摩別人的心意。嚴世蕃被稱為嘉靖第一鬼才。嚴氏集團幕後策劃和具體實施者幾乎都是嚴世蕃,嚴嵩的得力干將鄢茂卿等人都以小閣老的意志為意志,都認為這就是老閣老的意思。其四,真實的嚴世蕃長得“短項肥體”,且有一目失明。而電視劇裡的嚴世蕃確實身材勻稱,雙目炯炯,頗有些美男子的古風!形象上差異也是很明顯的。

最後,在時機成熟時,徐階、高拱等人搬到嚴嵩時,就是先抽掉嚴氏集團主心骨嚴世蕃,以通倭的罪名扳倒嚴世蕃,從而扳倒把持朝政20餘年的嚴嵩,打垮了整個嚴氏集團。

由此可見,嚴世蕃絕不是《大明王朝》裡所描寫的那種心無城府,只會咆哮吼叫的草包!恰恰相反,他是一個心機極深,喜怒不語言表的人。即使是最後身陷囹圄,他也在做最後掙扎,想打通關節,將他罪名定為“貪汙受賄”!他知道一旦定其罪為“貪汙受賄”,以嘉靖的剛愎自用,自認為聰明超過所有臣子的性格,嚴世蕃很可能逃過一劫,甚至只是訓斥而已,連父子倆的官爵都不會被革!可惜他這次遇到的對手是一個城府更深,為了扳倒嚴家而蟄伏多年的徐階!

順便說一句,《大明王朝》裡對趙貞吉的人物刻畫也是錯誤的。趙貞吉盡力王事,護佑一方百姓,所執政處,官聲很是不錯。但在劇中,趙貞吉被描寫成只會保全自己,一味打壓海瑞,而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之輩!這是有謬誤的!






弄伐裡奇


只要是電視劇,永遠都會塑造出一個鮮明的形象,要麼脫離現實但精彩紛呈、要麼基於現實而超越現實,《大明1566》則是第一種

而明月的《那些事兒》,雖然不是電視劇,雖然是一本小說,雖然夾雜個人感情色彩,但卻給人一種基於現實昇華到人性的高度,是非常難得的一部好書,因為正史的記載雖然更為客觀公正,卻忽略了人性

故而,我認為《那些事兒》對於嚴世蕃的塑造,是非常精彩且到位的,並且幾乎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嚴世蕃——陰險狡詐、聰明絕頂


天下第一幕僚的稱號,他是配得上的,只是後來張居正超越了他而已

作為嚴嵩的獨子,嚴世蕃不僅繼承了老爹的貪腐水平,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個是當朝首輔、一個是尚寶司少卿兼工部左侍郎;正所謂一個掌握大權,一個掌握財權(少卿是管人事、侍郎管工程,算是最肥的差事),嚴家還能有不好?

不同於敗家富二代,嚴世蕃是個狠角色,他善於察言觀色、又非常精通心理學,面對嘉靖這樣難伺候的主兒,嚴世蕃幾乎可以摸透他在想什麼。可以這麼說,嚴嵩在面對嘉靖的時候,曾數次出現信任危機,愣是靠著嚴世蕃的聰明數度挽回;甚至說嚴嵩的老上司,清正廉明的夏言,嚴世蕃也搞得定,這是何等水平?

嘉靖喜歡靑詞(類似周易,一般人看不懂),嚴嵩是寫不出來的,靠兒子代筆;嘉靖有事兒諮詢老嚴,但給的是字謎,嚴嵩猜不出,也全靠兒子想法;總之,如果沒有嚴世蕃,嚴嵩或許早就倒臺了,多虧了這個天才幕僚,他才得以十幾年屹立不倒

以上是《那些事兒》對於嚴世蕃的描述,似乎和《大明1566》中那個紈絝子弟模樣、昏招迭出官二代的形象相去甚遠!但是通過史料,我們會發現,《那些事兒》的描述,是很精準的

沒有基因鑑定的那個年代,嚴嵩不知道有沒有懷疑過...

嚴世蕃的真實造型,和影視劇中真的相去甚遠;先不說長得帥不帥了,連眼都少一個,標準的獨眼龍,每天還得拿個黑布給遮住,但從這一點來看,想象一下畫面就很美!

再看體型,不得不說《大明1566》中嚴世蕃的造型是真的帥,壞壞的帥、痞痞的帥,總之一個字兒——就是帥!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嚴世蕃,不僅沒有大長腿,還是個胖子

我想,此時此刻老嚴的心情,是很沉痛的,畢竟作為又高又瘦,眉目疏疏的麻桿型歐巴,卻有個短項肥體的胖兒子,不得不說這個基因突變的有點過分了吭。每當父子二人四目相對的時候,這爺倆的心裡是不是會有一絲疑問掠過腦海呢?

除了形態上的大相徑庭,為人處事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嚴嵩年輕的時候是個正兒八經的憤青、上進青年,只是被生活改變、被環境改變而已;但嚴世蕃就不一樣了,他跳過了他爹地的成長期,直接變成完全體,而且還秒殺他爹好幾條街

單憑相貌上,《大明1566》就已經輸了,在人物刻畫上,那更是和歷史一點都不沾邊了,別說給老嚴添麻煩了,這個兒子可是老嚴的第一軍師;要知道在嚴世蕃流放的日子裡,嚴嵩被嘉靖罵的是狗血淋頭,就是因為少了這個兒子的幫助!

能力卓越、陰險狠毒的嚴世蕃,就那麼完美無暇嗎?

通過以上的對比,關於嚴世蕃的刻畫上,《大明1566》幾乎完敗,但凡事總會有轉折,畢竟作為一部口碑還不粗的電視劇,他的火爆必然有他的道理,絕對不是胡編亂造

比如說,對於嚴世蕃玩世不恭的性格刻畫以及他聰明自負的形象描寫,都是跟他本人十分相似的。據悉,嚴世蕃就是西門慶的原型,這個貨雖然長得醜,還瞎了一隻眼,但卻十分風流,和他那個只有一個老婆的爹是截然不同。與此同時,也正是因為他對於自己能力的絕對自負,導致了他丟掉性命,並最終讓嚴家失勢

作為嚴黨的對立面,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徒,經歷了多年的隱忍後經驗大增,技能也點滿了,於是乎藉著機會向嚴氏父子挑戰,自以為天下無敵的嚴世蕃,卻偏偏自信的認為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可就是一個小小的漏洞,卻將他送上了斷頭臺

緊接著,嚴嵩也失勢落馬,兩年後悲慘的死在家鄉(無依無靠,乞討度日)

在這方面的展現上,《大明1566》和《那些事兒》算是打了個平手,而由於電視劇的形象展示更為形象,勉強算是略勝一丟丟吧!

其實,《大明1566》中,嚴世蕃並不是作為主角兒的身份出現的,無論是對於其形象的刻畫還是歷史層面的考究,都顯得不是那麼重要

而《那些事兒》就不一樣了,作為一部長達7卷的書籍,雖然帶有小說的色彩,但大部分還是基於史料寫就的,兩者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關於嚴世蕃本人,的確是個值得研究的對象,畢竟作為明朝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奸臣之子,他真正意義上做到了上陣父子兵的程度,甚至說要比他父親更加優秀,這也是十分難得了!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明朝那些事兒》是大體按照明實錄展開寫的,總體上來說,書中除了作者當年明月自己的理解的部分,其他記述還是比較符合歷史資料的。這本書的嚴世蕃,其貌不揚,甚至可以說比較醜,身體還有缺陷,獨眼龍。但這不是作者隨意描寫的,因為明史資料就是這麼記載的。

真實的嚴世蕃剛柔兼備,非常聰明。他的父親嚴嵩能當二十年內閣首輔,把自視甚高的嘉靖皇帝伺候的很滿意,功勞主要來自嚴世蕃。嘉靖皇帝四十不惑,此後嘉靖皇帝不想管的太具體,保命要緊,國家大事多信任內閣首輔嚴嵩,由嚴嵩去操辦。


但是,替嘉靖皇帝跑腿、出主意是要能力和本事的,嚴嵩已經年齡大了,力不從心,但是兒子嚴世蕃是個奇才,嚴世蕃實際上是嚴嵩的主心骨和最得力的助手。沒有嚴世蕃,就沒有嚴嵩長期的執政地位。


可以說,大多數主意都是嚴世蕃出的。嚴世蕃提出的處理意見,絕大多數能符合嘉靖皇帝的意圖,嚴世蕃的本事就是能把嘉靖皇帝的心思猜測的八九不離十,甚至是切中要害。嚴世蕃是嚴嵩的操盤手。

而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大部分偏離史實的演繹過的歷史劇,這部電視劇除了人名大部分是真的之外,在劇情上大部分都不是事實。這部電視劇把嚴嵩塑造的老謀深算,技高一籌,把嚴世蕃塑造成一個紈絝子弟形象,脾氣暴躁,毫無城府,這是不對的。與歷史事實恰恰相反。


真實的嚴世蕃是被嘉靖皇帝捏造通倭寇的大罪處死的。聰明人往往不懂得明哲保身。不過嘉靖皇帝沒有處死嚴嵩,而是讓嚴嵩回到了老家。


坐看東南了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和小說《明朝那些事兒》嚴格來說都不能算是史學資料,都有很多的藝術和娛樂成分在內!相對而言,小說《明朝那些事兒》更貼近史實,所以對人物的刻畫更能接近歷史一點!我們就從從以下兩點來對比以下兩者對歷史人物嚴世藩的不同刻畫,然後對比史料記載,得出答案!



1. 外貌:《明朝那些事兒》說嚴世藩長得很有特點——肥頭大耳,還瞎了一隻眼睛,可以說是其貌不揚甚至有些醜陋。而大明王朝1566裡就不用說了,嚴世藩是我們“敬愛”的高育良書記扮演的,用儀表堂堂來形容絕對的不過分!但《明史》記載,嚴世藩,短項肥體,眇(miao三聲)一目。所以說在人物形象上,《明朝那些事兒》對嚴世藩的刻畫更接近史實!


2. 能力:《明朝那些事兒》裡嚴世藩雖然不是由正常的科舉入仕,但是卻對其父在官場的鬥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可以幫助嚴嵩寫出嘉靖皇帝喜歡的青詞,而且在嚴嵩鬥倒自己的上級夏言時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的嚴世藩則頗有官二代的習氣,沒看到其對嚴黨組織的任何貢獻,反而頻繁出昏招,以致老嚴數次責罵小嚴給他“招風惹雨”,可以說是相當無能的一個人。史料記載嚴世藩,狡黠機智,博聞強記,熟悉典章制度,暢曉經濟時務,而且精力旺盛,能任繁劇。尤其善於揣摩皇上的好惡喜怒。這樣的人如果能好好當官,一定是個治世能臣,可惜走了彎路。所以從這一點來說,也是《明朝那些事兒》裡的嚴世藩更貼近史實。


綜上所述,小說《明朝那些事兒》裡的嚴世藩更加貼近史實。也歡迎有不同意見的朋友留言指正。


胡塔瓦


以下一切內容均基於電視劇分析,和明史無關——事實上電視劇本身和明史,也沒多大關係,我們大可以將它當成一部架空電視劇。

《大明王朝1566》和《明朝那些事兒》裡的嚴世蕃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中的嚴世蕃,從第一集就開始喊打喊殺,全程智商欠費,惹得嚴嵩老頭子無數次不快,不得不三番五次耳提面命;後者中的嚴世蕃則是嚴黨智商領袖,即使關在牢裡也擺了三法司一道,若不是徐階老奸巨猾,差點讓嚴世蕃絕地求生。

其實後者才更接近於歷史上的嚴世蕃形象——畢竟《明朝那些事兒》是基於歷史的通俗讀物,而《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以明朝為背景的電視劇。電視劇裡的嚴世蕃之所以弱智,是為了襯托嚴嵩的睿智。畢竟刻畫嚴黨,主要的戲份要放在嚴嵩身上,而面對足智多謀的徐階,還是同樣足智多謀的嚴嵩更有看點。此外嚴氏父子的一問一答,很多時候是在幫助觀眾理解劇情,嚴世蕃就好像一個捧哏,把劇情的真諦一一問出來。


直江信綱


這兩個嚴世蕃的形象,也不能說截然相反,說穿了都是奸臣,最後被落到個死刑的下場。從這點來看是沒什麼區別的。關鍵是《大明王朝1566》作為電視劇,忠奸對立嚴重了一點,裡面的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一派“裕王黨”無疑被塑造成好人了。其實通過《明朝那些事兒》就知道,官場上沒有這麼非黑即白,大多數人還是灰色地帶。比如徐階在家鄉松江強佔大量農田,張居正也好美色、生活奢侈,胡宗憲更絕非電視劇那種完美無缺之人。

《明朝那些事兒》是通俗說史,相對比較符合歷史。裡面記載嚴世蕃長得短脖子肥胖,而且是個獨眼龍,僅僅因為嚴嵩的關係才當了個工部左侍郎。《大明王朝1566》說嚴嵩入閣被稱為小閣老,當然是不符合實際的。在明朝基本要翰林出身才有資格出閣,嚴世蕃連秀才都不是,而且又其貌不揚,自然不符合條件。但嚴世蕃其人還是有能力的,《明朝那些事兒》說嚴嵩不少青詞都是出自他之手,當然《大明王朝1566》說的改稻為桑事件都是瞎編的。


林屋公子


明朝那些事是以寫人物而見長,各種人物在大明王朝的歷史上紛紛登場,讓作者寫的栩栩如生,尤其在人物細節的刻畫上,給讀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嚴世蕃的細節刻畫上也非常到位,給人留下了一個不一樣的嚴世蕃。

大明王朝1566重點反映那一年的人事關係,國家大事,嚴世蕃並不是重點人物,對於他的刻畫和描寫並沒有很深入,也沒有必要單獨展現他的內心世界,他在電視劇中的反映可以說是中規中矩沒有什麼著重刻畫的地方。

嚴格來說並沒有矛盾的地方,只不過所要表現的側重點不一樣而已。


昭烈名臣


可能都不真實。嚴世蕃作為奸臣之子,也有可能存在被抹黑的嫌疑。比如說他喜歡吐痰到侍女的嘴裡,還要求她們吞下去等等。包括嚴嵩,也有可能負面行為被無限放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