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巾幗——穆桂英

楊俄生 楊計龍

戲曲小說中的穆桂英是一個年輕貌美,武藝超群,“一劍能擋百萬兵”的巾幗英雄。這是舞臺化、藝術化、誇張的形象。然而真正的穆桂英,卻是另外一番靚麗、勇敢形象。


將門巾幗——穆桂英


穆桂英的父親是北宋時期的一名武將叫穆天羽。因受權貴的排擠,棄官解甲,蟄居在代郡峨口鎮一帶,佔山為王。遂召集同族青年子女習武,研習兵法,保一方平安。不禍害當地百姓,不與官軍為敵。與時任三關元帥楊延昭私交甚密。時常暗中會面,商洽抵禦遼兵入侵之計。

宋真宗(趙恆)鹹平元年,朝廷隆重舉行登基典禮。周邊朝國、部落都派使者前來道賀,遼國蕭太后也派使臣送來賀旨,展開賀旨一看,竟然是一道戰書,內容是:遼軍在雁門關外三十里平坦的荒漠之地擺下了天門大陣,限宋軍百日之內破陣。如若不破此陣,宋朝割雁門郡歸遼,或敬獻白銀二十萬兩。將過而立之年的宋真宗大怒,當場撕毀戰書,百日之內宋軍一定大破天門陣。同時傳旨楊延昭掛帥,組織宋軍限期大破此陣。

其時,穆桂英和楊宗保已結為伉儷,穆家同族壯勇隨穆桂英歸附了楊家將,戍守雁門。

三關元帥楊延昭接旨後,迅速行動起來,整肅調動宋軍,招募壯勇,收編義軍,派出探哨......

一月餘,積極備戰,大部分宋軍義軍壯勇聚集在代郡雁門關一帶,滿打滿算八萬人馬,和遼軍號稱三十萬人馬的天門陣相比起來,軍士素質,軍隊裝備都不及遼軍。

元帥楊延昭帶了幾名得力部將,抄雁門關山路就近觀看天門陣:只見旌旗如雲、刀劍如林,霧氣沖沖、殺氣騰騰。一時也看不出一點門頭腳道,胸無成竹,一籌莫展。

元帥楊延昭多次招聚手下將領商量破敵良策,眾將官誰也說不出如何破敵,但都一致表示願隨元帥衝鋒陷陣,拼死沙場。


將門巾幗——穆桂英


不知是天佑大帥,還是無巧不成書。一天,天清氣朗,穆桂英帶領幾個女兵,私自出關到距天門陣三十里外的地方狩獵,轉過一座小山,忽見一隻紫兔狂奔亂跳迎面而來。穆桂英引弓一箭,只見紫兔栽了一個跟頭,四腿抽搐,不動了。穆桂英下馬撿起紫兔細心瞅著:發現紫兔身負二箭,穆桂英正在納悶之中,忽聞馬嘶一聲,一陣旋風掠過,一紅衣女子騎馬飛奔而來,大喝一聲:“休撿我兔……”

穆桂英抬頭一看馬背上女子,身著異裝、眉清目秀、英姿颯爽、一臉英武之氣。穆桂英舉兔示意,隨手擲了過去,紅衣女子接在手中,鳳目一觀,紫兔身負二箭,立刻反應過來,臉上露出敬畏之色。

後來詢問,才知是敵對雙方,頓時緊張起來,雙方隨從劍拔弩張,穆桂英示意侍衛放下刀劍,不必緊張,並說開戰之前,不為敵軍。隨後紅衣女子也示意隨從放下刀劍,穆桂英提出和紅衣女子比試幾招武藝。紅衣女子也不示弱,點頭贊同。


將門巾幗——穆桂英


通過騎馬、劍擊多種比試,兩人不分高下。穆桂英發現紅衣女子,心存善念,有意化敵為友。遂又提出雙箭一鳥比武,意思是一鳥飛來,二人同射,如若同中鳥身,便化敵為友,結為姐妹。紅衣女子欣然同意。真是天遂人意,穆桂英話音剛落,一雄鷹盤旋而過,二人同時拉弓引射,嗖嗖兩聲,雄鷹哀鳴數聲,中箭落地。眾隨從齊聲喝彩。一隨從拾鷹獻上,雄鷹雙翼各中一箭,當下二人下馬,對天鳴誓,結為姐妹,永不為敵。

紅衣女子讓穆桂英不帶隨從,二人又轉過一小山下馬,紅衣女子敘述了參陣經過。原來紅衣女子是西夏國公主,名叫黃瓊女,是被逼而來參戰,有三千弓弩手,被逼而來的還有車騎國、月氏國......十多個部落國,都不願意參戰。

黃瓊女還講蕭天佐,蕭天佑經常欺躪她,她實在是不能忍受了。

穆桂英乘機而言,大宋軍破天門陣已胸有成竹,到那時天兵一到,寸草不留,玉石俱焚。你我化敵為友,可保你安然無恙。後會有期。

通過幾次接觸,穆桂英已派焦贊化裝成黃瓊女的部下,隨黃瓊女進入遼營天門大陣之內。

黃瓊女帶著焦贊,把108個陣都轉了個遍,各個陣的兵員人數,武器裝備,暗道機關都掌握的一清二楚,畫作圖紙,交給了三關元帥。

焦贊在天門陣的時間裡,還發現了時任宋朝樞密使王欽是蕭太后派到宋朝的奸細。

通過各方的情況匯聚,楊元帥制定了破天門陣的良策:“瓦解敵人內部,攻心為上,各個擊破,一舉殲滅。”

歷時兩個月,各項工作有序進展。黃瓊女做通了十幾個部落國首領的工作,都一致表示,願做內應,不與大宋為敵。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距破陣限期僅有九天時,三關元帥楊延昭突發中風不語,臥床不起,破陣無帥,十萬火急。

即使快馬飛報朝廷,另派元帥接替也來不及了。眾將官一致推舉宗保替父,由婦人桂英協助掛帥,為三關元帥,大破天門陣。

宋軍軍師漢中呂運用五行相剋和天干地支的推算,定為九十九日破陣,一定大獲全勝。

天門陣如同巨龍,宋軍為了鼓舞士氣,運用道家鎮妖術,宋軍五郎所率五百僧兵的斧柄都用降龍術製作。此術堅韌無比,作為“鎮妖術”,迎戰敵軍。

天門陣,寓意破此陣如登天求門之難。整個大陣由108個小陣組成。憑守陣的武器特點命名,如青龍陣、黃龍陣、黑龍陣、黑虎、白虎、惡虎陣、長蛇、短蛇、青蛇……


將門巾幗——穆桂英


破陣那一天,兩軍三十里對峙,遼軍北,宋軍南。天空黑雲低垂,朔風呼嘯。

宋軍大致分為四路。左路軍孟良為主帥,圍攻遼軍的主力軍;中路軍有穆桂英為主帥,直搗遼軍帥帳;右路軍由嶽勝為帥,策應保護部落國退出戰場,班師回朝;第四路由陳琳為主帥、為應急軍,以防不測,元帥宗保指揮全軍。

宋軍炮響三聲,總攻開始,黃瓊女把守青龍陣,居天門陣正中。後面是黃龍陣,是遼軍的主力軍。黃瓊英下令打開陣門,迎接宋軍。宋軍湧入,又下令調轉弩車,萬箭齊發,反戈黃龍陣遼軍。

五郎帶著五百僧兵,個個手持開山大斧,緊隨弩軍,如猛虎下山,勢如破竹,殺的遼軍人仰馬翻,屍體遍地,血流成河。頃刻間黃龍陣已被攻破,三千遼軍全軍覆沒。

黃龍陣背後是赤龍陣,三千士兵都是相撲摔跤高手,多為遼國貴族子弟,使用短兵器。

穆桂英當機立斷,由五郎僧兵墊後,由宋軍的主力楊家槍做主攻,長槍對短器,有相對優勢。弩車繼續推進,箭如飛蝗。楊家槍緊隨其後,赤龍陣的遼兵,根本未見過這種陣勢,多數中弩箭,後被槍刺而死。真是殺的血流成河,天昏地暗。一個時辰左右,赤龍陣防線徹底崩潰,遼軍非死即傷,屍體遍野。

赤龍陣的正北背後就是遼軍的大帥帳篷,九座高大的毯帳高聳,雄壯成為犄角之勢。

蕭天佐、蕭天佑和一些遼軍主將,根本不把宋軍放在眼裡,認為宋軍破陣是飛蛾撲火,以卵擊石必是自取滅亡。

帳中,隨軍的美女唱歌跳舞,鼓樂喧天,主帥飲酒助興,好不自在。

此時,化裝成遼軍的焦贊,眺見宋軍的旗幟漸進元帥大帳,認為是時候了,帶領幾個同樣化裝成遼軍的心腹,趁遼軍不注意繞到後面,放火點燃了三座帥帳,霎時間黑煙滾滾,火光沖天。

蕭天佑一邊傳令救火,一邊傳令阻擋宋軍。

九座帥帳周圍雖然有百餘座小帳護衛,有遼軍堅守,可是宋軍的三路大軍(主力軍、僧兵、穆家軍)全面進攻,已銳不可當。先打退了增援遼軍,又形成了包圍之勢。

遼軍帥帳失火,大大鼓舞了宋軍的士氣,而遼軍卻感到大勢已去,不敢戀戰。

遼軍節節敗退,宋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蕭天佐見大勢已去,迅速組織突圍,帶領數十騎落荒而逃。蕭天佑在亂軍中被五郎砍死。

穆桂英下令將蕭天佑的頭剁下,把他的金盔玉甲剝下,三十餘支金牌牛皮令箭捆在竹竿頂端,令傳令兵在遼軍的陣前晃動,並且大喊:“主帥已死,令箭被獲,交械不殺。”

在中路軍攻赤龍陣時,孟良帶著左路軍也發動了全面破陣,有力的掌握和牽制了遼軍增援大帥帳。

與此同時,右路軍嶽勝有效的護送了十幾個部落的撤退,並且迅速佔領這些陣地。

陳琳帶的預備軍,也靈活機動的阻殺了一些逃散的小股遼軍。

日落西山,兩軍罷兵。遼軍遠望主帥的盔甲,頭顱和令箭,長嘆大勢已去,一夜之間逃兵無數。

第二天太陽剛出,宋軍全面推進,遼軍死傷被俘無數,已無半點守陣能力。

第三天清理現場,繳獲的馬匹,糧食,武器數量巨大。

一場聲勢浩大的“天門陣”大戰,以遼軍的徹底失敗,宋軍的完全告捷結束。

宋真宗派來的使者,監軍目睹了“天門陣”大戰的全面過程,回京師上奏了真宗。

真宗趙恆大悅,冊封楊宗保為三關元帥,穆桂英為副元帥,楊五郎為護國大禪師。

數十天後,蕭天佐在遼都呼和浩特清點自己的殘兵敗將,僅存萬餘人,蕭太后,遼聖宗下令舉國哀悼,在追悼會上,嚎啕大哭,割袍立誓為蕭天佑報仇雪恨,踏平大宋河山。

將門巾幗——穆桂英

時隔六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蕭太后,遼聖宗為血洗天門陣敗北之仇,統領二十萬大軍繞雁門郡,從西涼直逼宋朝京師河南開封。宋真宗驚慌失措,在名臣冠準和群臣的跪奏之下,率師御駕親征。龍輦的出現,大大鼓舞了宋軍的士氣。在前線宋軍用車弩射殺了遼軍主帥-撻覽。

三關元帥楊宗保副元帥穆桂英也接到聖旨,帶領兩萬人馬渡過黃河。在西岸切斷了遼軍的補給線,封鎖了遼軍退路,帶領大軍逼近遼軍後圍。

宋真宗畏敵如虎,不願征戰。宋朝將士士氣高漲,遼軍群龍無首,腹背受敵,大勢已去,被迫講和,簽訂了歷史有名的“澶淵之盟”

宋真宗篤信道教,於景德三年,封禪泰山,大興祥瑞,啟用佞臣。寇準唯恐有失,力勸真宗勿為,最終惹怒真宗,寇準被罷官。

寇準密信雁門關楊宗保元帥,警戒恆山地區,以確保真宗安然無恙。

此消息,遼軍內探也報知了遼軍聖宗、蕭太后,蕭太后決定派遼軍截獲真宗一班人。

副元帥穆桂英認為,要確保真宗皇帝的安全,除了警戒恆山周圍,更重要的是防備渾州城的守軍突襲,因為渾州距恆山不足三十里,騎兵立時即到。

渾州守軍主帥白天祖乃遼軍一員虎將,使一雙銅錘,有萬夫不擋之勇,也受命俘獲宋朝皇帝於恆山。

穆桂英當機立斷,大破渾州,端了遼帥的老巢,方保大宋皇帝封禪萬無一失。

穆桂英的兄弟穆國訓練著百餘人的特殊軍,號稱“夜蝠軍”。善騎射,飛簷走壁,夜行。各種兵器精通,身懷絕技,行動時皆玄衣白刃,神出鬼沒。

待九月八日,這支部隊喬裝已潛伏到渾州城,只待遼軍出動,伺機下手。

八月中秋佳節,宋真宗之母元德皇后,勸真宗不要親自登北嶽恆山,並說寇準群臣之奏乃忠言,提議讓丞相張賢齊代之封禪,宋真宗覺得此話有理,允之。

九月九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穆桂英帶領兩萬大軍從懸空寺北進,列隊恆山之陰山腳下,封閉所有登山道。

這一天封禪隊伍三百餘人,由丞相張賢齊帶領從恆山陰坡上山,順利進行了封禪大典。下山時朝拜了真武廟,在附近小村旁宣讀了宋真宗皇帝旳聖旨,從此後,該村命名為:“停旨嶺”。傍晚,封禪隊伍入代郡,安然無恙。

九月九日,渾州元帥白天祖帶領人馬,傾巢出動,急行軍來到恆山北腳遇到了宋軍。

兩軍對壘甚是威嚴,傲慢的白天祖帶領十餘個部將到前邊大罵:“何方小賊,敢擋吾路。”宋軍中的穆桂英更是凌然大氣:“番邦小丑,天兵在此,還不下馬受縛,免你一死。”

兩軍對峙,殺氣騰騰,真乃千鈞一髮。

遼軍一出城,“夜蝠軍”立即行動,殺死了幾名帥府的士兵,放火焚燒帥府,另一夥殺死了守城的士兵,大閉城門。

穆桂英北望渾州城裡,黑煙騰空,暗喜“夜蝠軍”已得手。

穆桂英揮劍大罵:“白天祖,老巢被端,還不下馬受縛”,白天祖和眾部將扭頭一看,渾州城果燃黑煙沖天,急忙調轉馬頭,下令回城,穆桂英指揮大軍乘勢殺過去,遼軍無心戀戰,死傷不計其數。

白天祖帶領殘兵敗將,逃至城下,只見城門緊閉,城頭已插上了宋軍大旗。

宋軍追至城下,白天祖急往雲州方向逃竄,最終被穆桂英箭傷落馬,亂軍踏死,逃回雲州的遼軍也不過寥寥幾人。

當地的老百姓為了紀念穆桂英大破渾州之功勞,把當地一座最峻秀的山峰稱為穆桂英山。

後宋仁宗始親政,西夏強盛,連年侵宋,三關已不是抗敵的主戰場。楊宗保、穆桂英已調至陝西兵部為范仲淹部下。宋軍於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與西夏軍大決戰,楊宗保殞命沙場。

消息傳來,整個楊府沉浸在悲痛之中,穆桂英更是如萬箭穿心,悲痛之餘,決心為夫報仇,手刃西夏帥首。

穆桂英,文廣清命范仲淹出兵攻打西夏,范仲淹覺得時機不成熟,讓穆桂英做準備,伺機出擊。

半年後,穆家的“夜蝠軍”以各種商人的名義活動在西夏龍德州甜水河一帶,軍事,地理掌握得一清二楚。

條件成熟了,范仲淹下令出兵徵西。

這次出征,分為三路:文廣帶大軍一萬,晝伏夜出,中秋節亥時趕到龍德州城下;另一路有穆桂英帶二百人的輕騎隊,其中有12名訓練有素的女兵。八月十四日必須趕到龍德州城北的黑松林裡潛伏下來;另一路由穆國的“夜蝠軍”潛伏在龍德城內。

慶曆四年,八月中秋節,龍德州西夏一王府,燈火輝煌,熱鬧非凡,放假三日,歌舞飲酒,盡情歡樂。

守衛的士兵都喝的酩酊大醉,無有半點防備意識。

天將黑下來,穆桂英的輕騎隊把馬藏起來,帶繩索越城進入龍德州城,子時前就趕到了王府。

王府毫無戒備,突然輕騎兵四面殺入。霎時間,人頭拋地,血染四壁。十二名女兵把西夏王爺押過來,他正是指揮西夏和宋軍大決戰的最高武官。穆桂英手起劍落,王爺的人頭落地。穆桂英下令把人頭帶回,祭夫放火燒燬王府,急速撤出。


將門巾幗——穆桂英


此時,“夜蝠軍”早已把三座城門的守城士兵殺得一乾二淨,城門大開。

文廣的大軍也按時趕到,及時湧進了龍德州城內。

一夜之間,龍德州五千西夏軍覆滅,穆桂英凱旋而歸。

明朝文人墨客,把穆桂英搬上了戲曲舞臺,如《大破天門陣》《破洪(渾)州》《十二寡婦徵西》,穆桂英成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巾幗英雄。

作者:楊俄生、楊計龍,二人均為繁峙縣砂河鎮代堡村人

本文轉自:平型關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