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李咏们的逝,为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

预习60岁 | 2018李咏们的逝,为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

2018年,有太多曾经熟悉的面孔或高调,或悄然无声的逝去。他们都不是自然死亡,而是因为疾病、因为癌症,治疗无效而离去,这实难不让人扼腕、不让人惋惜。

网上有一个问卷调查是“你体验过的最疼痛的经历是什么?”

如果是现在问我,我想说,是口腔溃疡。

当为了名、为了利益、为了心中争那一口气,而对自己的身体发狠、让自己的情绪发怒、心烦意燥,因为心态没有调整好,着急上火,当不注意健康饮食,成日与垃圾食品为伴的时候,口腔溃疡就会悄然而至,从来不提前打招呼。

而这种多年常常来袭的不痛不痒的小毛病,常常折磨的一个人精神不振,时时刻刻的疼痛,对下一次的忽视身体、忽视健康也都做了最强烈的反抗。

疼在嘴巴,说话、吃饭、喝水都痛的那种切实的感受,惊醒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始重视健康!

~ 1 ~

什么是笑到最后

笑到最后,就是健康的活着。

当一个人没想明白怎么活这一生的时候,往往最是迷茫,但谁不是迷茫着活到老。功成名就、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但前提是,你得健康的活着。

10月李咏离开了,9月单田芳、臧天朔离开了,都是因为癌症。他们都是一代大师,都曾在自己所奋斗的领域扬名立万,但随着生命的逝去,一切都不再。

有人说当你不满意现在的生活,当你因失恋、因落榜等等感到沮丧,当你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出路和人生方向的时候,请你去医院、去急诊室、去殡仪馆呆上几天,在那些地方,你会第一时间领悟到什么叫“生命脆弱”,领悟到为什么要“敬畏生命”,领悟到什么叫“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当一个人离去之后,无论是高官富豪、还是普通人,随着身体脉搏停止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戛然而止。亲人也好、朋友也好,除了目送一具冰冷的尸体进入熔炉,化成灰烬,什么也做不了。再多的悼念、再奢华的仪式,最后都回归平静,剩下的只有活着的人如往常一样一遍遍重复着生活,逝者只是身边最亲近人内心的痛,对这个世界而言,除了人走茶凉的无奈,什么也没有。

~ 2 ~

生活不易,好好活着

李咏,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以《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为题发表演讲: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各位你们会做什么,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待着,我不会有道歉,也不会有离别,更不会抱怨。我只会感谢,我要感谢能和你们再次相聚,我也要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我更要感谢现场的各位,还有电视机前所有的观众朋友,谢谢你们,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李咏在美国抗癌17个月,得癌的时间可能更久,这个过程中没有媒体的炒作、没有卖惨叫苦、也没有重病消费,一丝风声没有走漏。就像倪萍的儿子眼疾一病就是10年,周涛为了拯救得了自闭症的女儿从央视辞职一样,他们在荧幕上留给观众的是辉煌、在生活中却承受了普通人无法背负的心酸代价。

李开复得癌症那年52岁,他曾在他的书《向死而生》中这样形容,我这是在修死亡学分。因为癌症他改变了对世界对人生的态度,认识到健康及家人的重要性。学着养生,坚持运动,减少自己的工作,注重保养身体,多点时间陪伴家人。

人生就是这样,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关上一扇窗。如何在事业、家庭;健康、拼搏之间取舍平衡需要大开悟、大智慧。

经济学家生动的描绘了健康对人生的意义:健康等于1,只有拥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创业财富,去享受生活。但没有健康的身体,你所有的努力只能归0。

~ 3 ~

让好习惯生根发芽

小说家村上春树自从决定写小说后,每天早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步10公里。他现在70岁了,一直笔耕不辍,去年还出版了两篇小说。

村上说:世界上时时有人嘲笑每日坚持跑步的人:“难道就那么盼望长命百岁?”我却觉得因为希冀长命百岁而跑步的人大概不太多,怀着“不能长命百岁不打紧,至少想在有生之年过得完美”这种心情跑步的人,只怕多得多。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更满意。跑步无疑大有裨益。

每日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儿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

这里举例村上春树,不是叫每个人都去跑步。而是我们要认识到为了强健体魄,必须做点什么,而且要坚持下去的重要性。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我能够坚持跑步二十年,恐怕还是因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觉得那么痛苦”。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儿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儿怎么也坚持不了。意志之类,恐怕也与“坚持”有一丁点瓜葛。然而无论何等意志坚强的人,何等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的事情终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做到了,也对身体不利。所以,我从来没有向周遭的人推荐过跑步。“跑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大家一起来跑步吧”之类的话,我极力不说出。

~ 4 ~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

疾病从来都是突然发现的,却不是突然发生的。

一个人在患病之前漫长的10年、20年,糟糕的生活习惯、扭曲的心理状态都在为疾病的突然爆发埋下种子。

作家流沙河先生,诙谐幽默,豁达乐观。20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运动中,他因《草木篇》被打成大“右派”,押送回老家金堂县劳动改造。“文革”中又被戴上“牛鬼蛇神”、“人民的敌人”的帽子,连续被劳动改造20年。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恬静从容,笑看人生。如今已奔八旬的流沙河,两鬓如霜,双眼睿智深邃,神态洒脱超然,做事手脚利落,行走健步如飞。问其养生秘诀,答曰:养心。

比起没有好的运动,没有好的心态更摧残人生、消耗生命。

癌症高发、抑郁症、自闭症高发,在这样一个人人追名逐利的时代,每个人都为了表面的风光疲于奔命,却忽略了对心的滋养。

有句话说的好,热闹是一种消耗,热闹过后人会个感到累和空虚;而宁静是对人的一种滋养,内心或多或少会长出点什么。在习惯了在人群中寻找比较后的地位、在热闹中寻求存在感和价值的生活后,人一旦回到平静,反而不知道如何自处,所以有人在平静的生活中变得狭隘、多疑、悲观、绝望。

然而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需要面对的是平凡的每一天。如何能把自己的心态摆正,能于大富大贵之后、大起大落之后还能摆淡然视之,找到一份内心的平静,是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能否走的长远的关键。

周润发晚年无子女、决定将自己的全部身家捐献给慈善事业;小哥费玉清在父母逝去后决定退出娱乐圈;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回到初心,找到属于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才能看清繁华背后的唏嘘、才能放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切。

追逐、折腾固然也是一种生命意义的体现,但当你阅尽繁华后还能找到一种生命存在的让自己舒服的方式,不再执着于荣华富贵、不执着于外界评说,找到一种与世界与自己和平共处的姿态是一种大开悟。

~ 5 ~

只有生生不息,才不辱使命

生命从出生开始注定走向死亡。

然而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逝去,我们之所以扼腕、之所以痛惜,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才华,更因为他们未完成的使命。

张小娴说,父爱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是这世界上比任何一个男人都深的爱。然而李咏的离去,直接导致女儿在还未成年之际承受“青年丧父”的悲苦。大概他心中也有无数的不舍和担忧,没有父亲的庇护,没有父亲给女儿撑腰,未来的人生中,她要面对多少健全家庭的白眼、多少不成器男孩的轻视,谁也不知道。如果在受了委屈之后,只能靠在母亲柔弱的肩膀上哭泣,女孩只能选择放弃做公主,逼自己变坚强。

还有一种痛是让自己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多大的不孝。那些过早离开这个世界的人,留给父母和子女的是一辈子的痛,和永远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外人无法体会。而那些生前在生意场、在名利场上称兄道弟的朋友,最终只会上演一出人走茶凉的好戏,什么都不会留下。

莫言说,我此生只需要对生我和我生的人负责。这也道出了人生而为人的初心和终极使命。

生命宝贵、且行且珍惜。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