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旗主王爷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何能够压制军机大臣和珅?

我是一个小书虫




首先,我们看一下清朝的八旗制度。明朝统治的末期,努尔哈赤在东北地区起义,建立了著名的后金政权。面对庞大的明朝,由于双方的力量悬殊,为了更好的作战。努尔哈赤把部众分为了黄白红蓝4个旗。后来,随着势力的扩大,逐步形成了八旗制度。分别是正红旗、正白旗、正蓝旗、正黄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每个旗都有旗主,这些旗主由于立下了赫赫战功,基本上都是亲王或者郡王。



按照努尔哈赤事留下了的规矩,国家事务需要由大汗(皇帝)和八位旗主共同商议决定。这就是八王议政制度,这个制度让后来的康熙、雍正等皇帝非常头疼。 为了遏制旗主王爷议政的权力,雍正皇帝建立了军机处,从而架空了八王议政制度。其实早在康熙皇帝时期,刚刚亲政的康熙皇帝已经开始想办法了。由于清朝入关时间不长,康熙皇帝不敢贸然废黜旗主王爷。但康熙皇帝建立了都统制度,每个旗都有一位都统。都统由皇帝任命,属于从一品的高官。从这个时候开始,皇帝已经开始逐步分割旗主的权力。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都统已经负责各个旗的大部分事务,旗主成了空架子,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权力。而且由于国家进入安宁时期,战争越来越少,一些旗主不一定是王爷,爵位开始慢慢下降。但是,旗主对本旗人的影响没有立刻消失。 按照清朝的规矩,旗主和普通旗人都是世袭的。除非被开除旗籍,否则世世代代都是旗奴,见到旗主以后必须请安。哪怕旗主已经家道中落,而旗奴封侯拜相也必须请安。和珅是乾隆后期的第一权臣,兼任了40多个官职,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和珅是镶红旗的旗奴,而金大烟袋是镶红旗的旗主。见到旗主,和珅不得不下跪请安:“奴才和珅叩见老主子。”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松筠是道光皇帝的宠臣,而且也是军机大臣。松筠的旗主去世以后,旗主家里人立刻给松筠送信,让松筠穿上孝服在大门口迎接客人。松筠虽然非常生气,但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说,进入清朝统治中期以后,旗主的实际权力并不大,但对旗奴仍有很大的印象力。但仅仅对自己的旗奴有用,例如阿桂,如果金大烟袋训斥阿桂,阿桂可以立刻顶回去。因为阿桂是正蓝旗的,镶红旗的旗主管不到。至于刘墉、纪晓岚、王杰等汉臣高官,旗主们无权使用。



其实进入清朝统治的末期,八旗制度也在逐步瓦解,旗主和旗奴的关系出现了变化。旗奴不再受制于旗主,旗主反而需要昔日旗奴的照顾。在影视剧中,屡屡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高级贵族以外,就连一般的贵族也和普通的富家翁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总结一下旗主的历史,在清朝入关的初期,旗主基本上都是王爷,而且战功赫赫,拥有一定的实权。但从清朝中期开始,旗主不一定能拥有王爵,而且权力被逐步架空。



进入清朝统治后期,旗主仅仅成了名义上的高级贵族。清朝灭亡以后,八旗制度彻底崩溃,旗主丧失了所有的影响力。按照一位军阀的话说“现在,什么王爷、贝勒都没有枪杆子好使。”这句话反应了当时的真实情况,进入北洋军阀时期以后,清朝贵族的权力陡转之下,就连当年的王爷们也开始谨小慎微的过日子。有的王公贵族甚至开始变卖家当,因为自己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宗室觉罗除了驻盛京和奉旨守东西陵,无旨不能出京,各地满洲驻防旗的将军有个把宗室但绝无正红旗旗主!这个戏很杜撰,不要在以讹传讹了!至于在乾隆时代撩起黄带子自称姓金是有罪的吧!所以他不可能是贬到兰州去的宗室,更不可能是旗主的直系后裔!雍正登基刻意削弱旗主王爷的权利委派都统管理各旗旗务。至于和珅本人曾担任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就是替皇帝管理旗务的。这类似问题在头条自问自答出现几次了很水。无奈我被永久禁言了无法评论屎货论史行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