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架构的演化历程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架构的演化历程

1 前言

经过广泛实践的技术、经过时间洗礼的思想,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相通之处却令人豁然开朗,体会到融会贯通的愉悦,这就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2 比较优势原理

我们先从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开始:李嘉图定理,又被称为比较优势原理。举个例子:有A和B两个小镇,两个镇的居民辛勤劳作,都以做衣服和做帽子为生计,工作时间如下表: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架构的演化历程

根据上面的表格可以得出,生产一顶帽子和做一件衣服,A镇需要300小时,B镇需要130小时,那么整个社会在430个小时的时间拥有了2件衣服和2顶帽子。

2.1 成本分析

下面我们针对这个场景进行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架构的演化历程

做衣服的成本:A小于B

做帽子的成本:B小于A

2.2 分工合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让A专门做衣服,让B专门做帽子,会发生什么情况?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架构的演化历程

社会财富大幅上升变成了4.3件衣服和8.6顶帽子,这就是分工合作的力量!

2.3 比较优势原理

薛兆丰老师认为:每个个体把有限的资源(时间和精力),仅仅用来生产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机会成本比较低的产品,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能够达到最大。若再进行交换,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得到改善。

更加令人欣慰的是,这与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没有关系。在上述例子中,仅仅对比单项,无论做帽子还是做衣服,A镇的机会成本均高于B镇,但经过分工合作以后,A镇也可以在分工合作中出一份力,也分一杯羹。


3 亚当斯密怎么看

薛兆丰老师认为:亚当斯密对分工合作持积极的态度,他认为分工合作有如下三点好处:

(1) 减少工作往返成本

在工作中不停的切换任务,思路就要不停的切换,这种切换是需要成本的,这种切换在多线程中叫做上下文切换,所以说不是线程越多,运行的越快

(2) 促进熟能生巧

通过反复磨炼打磨,擅长的技能变得更擅长,专精的技术变的更专精

(3) 使机器替代成为可能

分工越细,机器替代越容易,《未来简史》中描述的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4 互联网架构的演化历程

互联网架构由原来的单点,演进到SOA服务化、再到如今的微服务,一步一步将分工合作进行到底,整个演进流程无不体现着比较优势原理: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架构的演化历程

在工程设计开发时,工程与工程之间边界明确,单一职责,职责清晰,互不越界,各司其职。在划分部门时,让擅长中间件的团队去做消息队列、缓存、数据库、zookeeper、elasticsearch、告警平台、大数据,让专精业务的团队去快速发展业务。


5 人类的智慧都是相通的

人类智慧都是相通的,正如同《理性乐观派》所说,分工和交易是人类没有由来的冲动,正是这种本能的冲动,竟然将人类带到了如此的高度。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