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廊橋遺夢》?

果果


《廊橋遺夢》,現在看,和以前看,感受很不一樣。這映射的,何嘗不是自己不同時期的心境。


弗朗西絲卡,是一位有丈夫、有兒女的家庭主婦。當年,她懷揣著少女時期的夢想,從意大利小鎮來到了美國,在短暫的教書經歷後,卻不得不遵從習俗,在丈夫祖傳的農場裡操持家務、生兒育女。

一成不變的枯燥生活,閉塞的小鎮,鄰里間的家長裡短,讓弗朗西絲卡漸漸地將內心封閉了起來。攝影師羅伯特的到來,猶如打開了一扇窗,讓她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和真實的自我。

這是一種神奇的緣份,按羅伯特的話說,他做攝影師跑遍天下,也許就是為了到這裡來,與弗朗西絲卡相遇。更不可思議的是,羅伯特曾經臨時下火車,去過弗朗西絲卡意大利的家鄉看風景,就在她以前常去的餐館,坐在她常坐的位置……

羅伯特向弗朗西絲卡講述他在世界各地的有趣見聞和冒險經歷,他理解弗朗西絲卡的夢想和感受,他們一起談論葉芝的詩歌、欣賞藍調音樂……他們情投意合,感覺彼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彷彿融化成一個生命”。

第四天,丈夫與兒女就將從市集回家,弗朗西絲卡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她深切、熱烈地愛著羅伯特,但在明瞭羅伯特的真情後,卻無法說服自己與他私奔。

因為弗朗西絲卡不想傷害勤勞厚道的丈夫和無辜的孩子們,不想讓他們承受小鎮上的流言蜚語,更不忍心親手毀了這個家。如果自私離開,那她一輩子都會陷入內疚和自責之中,她和羅伯特也不會幸福的,還不如珍藏這段感情。

就算想得如此透徹,當弗朗西絲卡在鎮上,遇到雨中等候的羅伯特時,那種肝腸欲斷的痛徹心扉,讓屏幕前的我們都能深深感受到。弗朗西絲卡非常想奔向她的幸福,但終究未能邁出那一步。

弗朗西絲卡會後悔嗎?我想是的。在此後的22年裡,她想必無數次地後悔過,又無數次地隱忍下來,最終,在圍困她的農場裡,生活了一輩子。

正如羅伯特所言“這種感情,一輩子只可能有一次,有人一輩子也沒找到”,錯過了,那就是一輩子。

弗朗西絲卡最後在遺書上也坦言“年紀越大,顧慮越少”,“我沒有一天不在思念他”,所以她決定將這段刻骨銘心的感情告訴兒女,所以她決定生前屬於這個家,身後追隨羅伯特火化,和他一樣將骨灰散在他們結緣的羅斯曼橋。

丈夫理查德在臨終前,對沒有支持妻子追尋人生夢想表示歉意;兒子邁可在得知母親的故事後,想到要去改變自己和妻子冷漠的關係,要讓她幸福;女兒卡洛琳也終於意識到,結束自己痛苦、乏味的婚姻,並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我可能終究不是一個浪漫的人,看到弗朗西絲卡當時沒有立即與羅伯特私奔,說實話我鬆了一口氣。但原因並不是弗朗西絲卡所說的那樣,女人結了婚有了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

恰恰相反,我覺得,弗朗西絲卡並沒有想清楚,自己想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年輕的時候,因為嚮往美國,她與在意大利服役的美國大兵理查德結了婚;

到了美國,她雖然很喜歡自己的教師職業,在有孩子後卻遵從小鎮的習俗當了家庭主婦。那段很美好的教書經歷,她從來不願去回憶,更別提日後再去爭取;

被乏味生活消磨得近乎麻木的時候,在鮮見陌生人的小鎮上、她的家門口,竟然偶遇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體貼善良的羅伯特,她怎麼不會一下子陷進去?

短短四天的相處,弗朗西絲卡就想放棄近二十年的婚姻,這是一種非常衝動的行為,在她的潛意識裡難免會有一點把羅伯特當成擺脫枯燥生活救生圈的成份,而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羅伯特的不公平。

但之後,弗朗西絲卡有充足的時間,來考慮她與羅伯特的感情,他們還曾經通過信。就算仍然放不下家庭,弗朗西絲卡也可以和丈夫理查德商量,尋求些改變,找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做,讓一家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睦。

丈夫理查德很愛妻子,他能支持妻子與眾人孤立、名聲不好的雷太太交往,就說明他並不是一個固執守舊、無法溝通的人;兒子邁可也說過“覺得媽媽不是欺騙的爸爸,而是我”,因為一家人都以為弗朗西絲卡安於現狀。

所以,與其說弗朗西絲卡放棄了羅伯特,不如說她放棄了自己。


吾評吾劇


這個故事發生在今天的咱國甚至都上不了朋友圈。

實在太簡單了。

一個開著破皮卡。玩攝影的大叔。到了窮鄉僻壤。想拍一個破橋。不知道國家地理雜誌現在還接不接受這樣的投稿。

然後遇到了一個鄉村大媽。

發生了一夜情。

後來人家的老公和孩子要回來了。

趕緊收拾東西走人。

這樣的故事發到頭條,估計都不會推薦。

可就是這部小說。連續三年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並被翻譯成超過25種語言,在全球範圍內出售。

先說寫書這個哥們兒的想法。

他說在1989年某個秋天的下午,有一對兄妹約他,也都是成年人了,想讓他聽一個故事。當然就是後來被寫成廊橋遺夢這個故事。他當然是覺得這種事不怎麼靠譜。

可這對兄妹的想法是。因為在千金之諾已經粉碎,愛情只不過是逢場作戲的當今之世,這樣一個不尋常的故事是值得講出來的。

通過大量的實地採訪和環境的感受。這可能是美國作家的寫作方式。作為小說,一般咱們可能不這麼寫。

這個作家就有了感覺,他開始認識了弗蘭西斯卡和羅伯特金凱。他有了一種感受。在一個日益麻木不仁的世界上我們都生活在自己的繭殼之中,偉大的激情和肉麻的煽情之間的分界線究竟在哪裡?而這種境界是理解弗蘭西斯卡和羅伯特金凱的故事所必需的。

於是羅伯特.詹姆斯.沃勒把這個故事寫了下來,他成功了。

弗蘭西斯科遇到的大叔是這樣的:

他身材瘦,高,硬,行動就像草一樣,自由而優雅,銀灰色的頭髮長出耳下不少,幾乎總是亂蓬蓬的,好像他剛在大風中長途航行,沒法用手把它們弄整齊。

他狹長臉,高顴骨,頭髮從前額垂下,襯托出一對淡藍色的眼睛,好像永遠不停的在尋找下一個拍照對象。

這小說是給牛仔槍手伊斯特伍德量身定製的嗎?

她就站在那兒看他,拍一張司空見慣的橋。

於是黃昏中的羅斯曼廊橋就賦予了某種意味,就成了藝術品,就成了一種歐洲的血脈。

羅伯特金凱的鏡頭裡出現了一張紙條。他走上去看的時候。那紙條上寫著:當白蛾子張開翅膀時,如果你還想吃晚飯,今晚你工作之後可以過來,什麼時候都行。

白色的飛蛾撲扇起翅膀,飛蛾一樣的星星在夜空中閃爍。

看懂了嗎?葉芝的詩。這才叫詩和遠方。

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之後的冰鎮啤酒,意大利餐,白蘭地,爵士音樂。包括什麼上床。都不是主要的好嗎。





野史筆記


《廊橋遺夢》是一部美國倫理電影,看過之後對我的內心觸動很大,感覺自己也上了一堂愛情課,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兩個理智為愛痛苦到老的人。

影片女主角費朗西斯卡,是個內心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的女人,有著端莊的美貌,個性的思想,與丈夫孩子平靜的生活在一個很美又保守的小鎮上,丈夫帶孩子去參加比賽離開家幾天,就在她獨自一人在家的時候遇到了來尋問廊橋的攝影師羅伯特,兩個人發生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僅僅四天,相遇相識相戀又相愛,這份愛卻深到了靈魂,深到了骨髓。




後來,費朗西斯卡的丈夫孩子回來了,他們的愛情不得不終止,兩個人捨不得分開,無比痛苦,最終,費朗西斯卡還是選擇了家庭與責任,放棄了與羅伯特遠走高飛。而羅伯特也帶著無比的痛苦的心離開了。


他們的愛情是婚外情的典型感情,男女主角兩個人追求的是情愛與性愛合一的愛情,最終沒有做出更殘忍的決定,但兩個人分開後,再無見面,卻相互思念對方到老,到生命終止。我為他們的愛情震驚,震驚他們的愛情境界,又震驚他們為愛思念持續到生命終止時候。

看完這影片我感動到哭了,不知是為他們的愛情真摯還是為他們的理智的痛苦,總之,這部婚外情為主題的影片也較受大眾評議的。


a夢美兒


梅麗爾·斯特里普和克林特伊斯特主演的《廊橋遺夢》我看過兩遍。第一次看是在上高一那一年,大概是2004年,我租來的VCD,只記得它講的是一段婚外戀,但是出軌的女人為了家庭,選擇留下,而沒有跟情人走。第二次看是在2009年春節期間,當時為了寫影評,又把這部電影重看了一遍,這一次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一些。

不知道為什麼,90年代那陣子的電影特別喜歡錶現婚外情,從外國到中國皆是如此,比如奧斯卡拿獎的的《英國病人》,中國的《一聲嘆息》等等,但是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出軌的一方並不能得到真愛,要麼生離死別,要麼迴歸家庭,像去年的《我的前半生》那樣跟情人結合的情況,在那個時候還都是極其罕見的。

《廊橋遺夢》也是如此,兩個人沒有走在一起。但是他們相識的過程則更值得玩味。家庭婦女弗朗西斯科跟很多女人一樣,結婚之後每天就是做飯收拾屋子照顧孩子,過著日復一日千篇一律的生活。但丈夫和孩子們出門四天的時間,卻讓她有機會邂逅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他是個攝影師,叫羅伯特。

羅伯特年紀明顯要大一些,但是很有才華,而且很善於玩浪漫,他為弗朗西斯科在麥迪遜橋邊拍了一張照片,還送給她一束花,原本只是問路,但卻因此打開了話題。起初弗朗西斯科還有些防備,儘可能減少與他近距離的甚至是身體上的接觸,但這似乎也說明了她對羅伯特的在意。而當他們發現彼此聊得來、很投緣的時候,那種久違的愛意就此敲開了弗朗西斯科緊閉依舊的心門。

正所謂發乎情止乎禮,弗朗西斯科還是保持了理智。因為她明白儘管她非常想要逃離當下沉悶乏味的生活,但是也可能會在一時衝動之下做出錯事,畢竟她在愛情和責任面前她更看重後者,一旦她離開這個家,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將被徹底粉碎,因此她做出了艱難的抉擇,她要留下來。

片中那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羅伯特的車就停在前面,而弗朗西斯科正和丈夫坐在自己的車裡,如果此時弗朗西斯科推開車門跑向羅伯特,就會開啟新的生活。但是她百般糾結,手在車門上遲遲不能推開,痛苦至極、淚流滿面,窗外的瓢潑大雨彷彿就是她內心煎熬的寫照。

這段愛情她始終保持緘默,丈夫和孩子都不曾察覺。一段僅有4天的愛情到底算不算愛情呢?我覺得愛情並無長短之分,但它必須要在心中鐫刻出印跡才能算是真正愛過。就像羅伯特說的那樣:“這樣真實的愛,一輩子只能有一次。我今天才知道,我之前的漂泊就是為了找到你。”而佛朗西斯卡則說:“我希望永遠保留著份愛,終生都能這樣的愛你。”

(鯨魚君)


鯨魚電影


電影《廊橋遺夢》,是我這麼多年唯一痴迷,甚至癲狂的一部電影。雖然後來看了成龍和金喜善主演的《神話》,也是鍾愛不已,但《廊橋遺夢》在我心中第一的位置,是任何影片也無法撼動的。

對於《廊橋遺夢》,社會上也有尖銳的批評,但我並不認同。它沒有被所謂的道德和價值觀所綁架,真性情地、純粹地演繹了一段經久不衰的愛情故事。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世間是否真的曾有過這樣美麗而傷感的愛情,至少,它是每個鍾於它的人心存的一份期翼和美好。


我經常在一個人空閒時,驅車到空無生靈的戈壁大漠深處,聽著《廊橋遺夢》信的錄音,漫無目的地行走、駐留,不為遇見,只為感受那份對愛的執著和刻骨銘心。甚至,我將一棵白蠟比作加拿大鵝,久久凝望它們的孤寂、守護和等待。曾為了一本紀念版的《廊橋遺夢》書籍,我奔波了很多書店。對著密密麻麻的地圖,找尋美國西部的麥迪遜,以及麥迪遜橋……

十多年前看《廊橋遺夢》,與十多年後再度重溫,又是不同感悟。那時打動我的,是愛可以如此奇妙,而又撕心裂肺。如今在更多的也是嘆息和無奈,是的,我們已經走入同樣的境地,同樣的重任在肩,我們也想找回迷失在生活的自己,尋一份沒有沾染塵埃的情愛……可我們不能,也許,那些擦肩而過的,恰恰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廊橋遺夢,而它,一生只有一次。

“我知道,在那個炎熱的星期五從你的小巷開車出來,是我一生中做過的最艱難的事,以後也絕不會再有……”這是羅伯特說給弗朗西絲卡的,不僅僅對於羅伯特是最艱難的事,對弗朗西絲卡,甚至於我們,都是艱難不已、痛徹心扉的事。


信,握在手中,橋、小巷、田地、院落……已是物是人非。那個身處現實、心裡卻永遠只裝著羅伯特的她,已經將那段只有四天的時光,鐫刻成了晶瑩剔透的永恆……


銀杏樹下的時光




《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在家人外出的四天裡遇到了《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在經歷了短暫的浪漫纏綿後,弗朗西斯卡因不願捨棄家庭而與羅伯特·金凱痛苦地分手。但是對金凱的愛戀卻縈繞了弗朗西斯卡的後半生 。

當年去電影院看過這個電影,記憶深刻的是男主要離開了,請求女主跟他一起走,兩人的車子一直在雨裡跟隨,女主在車內十分的糾結,最後終於責任戰勝情感,兩輛車分道揚鑣。

《廊橋遺夢》電影看過三遍,流淚感動。演員演的很如,自然生活氣息濃;不再相見,永不忘記,刻骨銘心。



餘生再也不會愛,亦永遠不見,彼此祝福好好愛惜。記得你曾為了一個素未謀面的女人驅車幾千公里狂奔而來,而我亦為你瘋狂過,愛過。餘生好好愛,珍惜自己,當我終老的那天,回憶,再也不會有遺憾。


劇中女主角的丈夫其實知道一切,但卻默默承受和原諒了她,臨死前的眼神觸痛了我的心,難道這不是深愛嗎?難道還有比這個故事更深沉感人嗎?

就好比在生活混混沌沌不知所措的那刻遇到了一個點燃了你靈魂的那個閃耀的火花,照亮了並讓你有種信念勇氣坦然淡定地走完餘生的路。



這可能就是真愛吧,沒有太多世俗的東西,純靈魂的愛戀。但往往是沒有得到的總以為是最好的,得到了不見得就那麼美了,所謂缺憾也是一種美。

或許愛情跟家庭,一開始就是互相矛盾的存在。有人說正是遺憾讓這故事完美,他們不一定能抵住生活的茶米油鹽,相互間保持著激情時的感覺才能使得他們一生只愛一個人,但是我寧願相信如果他們有機會在一起,生活得也會很幸福。當找到一生的最愛時,錯過將是一生最大的遺憾,沒有任何完美可言。


二叔算命批八字


我強烈反對《廊橋遺夢》中所體現的價值觀,它扭曲和放大了女性的本能慾望和內心的糾結,說是愛情,不如說是人到中年之後對於擺脫平淡無奇生活的束縛和追求自由的悸動。人總是難免這樣,得到了之後就覺得平平無奇,得不到的那些,就想每日在你心頭遊走的魚,癢癢的,很難熬。但是,這並不代表這樣的行動就是正確的,應當的,就像有人所評價:“弗朗西斯卡只是看到了昔日夢想和對於遠方的追求而已。”影片將婚外戀情描寫的細緻入微,甚至把這種畸形的情感過度浪漫化,其實於誰都不公平,於弗朗西斯卡,在我看來,她對現實的追求大於對愛情的追求,對於理查德,他從前的付出和愛就因為無限的平淡而盡情毀滅,甚至還可能毀滅一個家庭的未來,浪漫??真愛??抱歉我實在沒看出來,只是讓我時刻想到人類對自己本性的辯解,讓我時刻聯想到異常糟糕的現實。

說反叛,它無比細微地描寫了婚外戀,可是它又很正統,最後迴歸了正常的生活軌道,甚至在影片中還影響了下一代子女的選擇,到頭來,它徹底淪為四不像。中年人的“失樂園”現象幾乎是一種常態,文學影視幾乎都在試圖描寫,但無人開出確切藥方,也許這真的是人類的不治之症。

有趣的是,據說這部電影在美國上映的那一年,離婚率飆升,引進中國之後,中國的離婚率也開始增高,外遇這個詞開始深入人心,人人好像都給自己的慾望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出口,人人似乎都可以告訴自己是因為愛情,因為真愛,但究竟如何,只有自己的心在安靜下來才知道。


曉娛


講真,我從一開始就不喜歡這個故事。

主要原因是男主太老了,給人的感覺不是浪漫,而是猥瑣。兩人那啥時,畫面略有點噁心。

女主呢,我覺得啥也不是,原因兩點:

第一,懦弱。不能堅守自我、自己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卻在苦悶時把責任全部算到了老公孩子身上;

第二,太閒了。她沒跟攝影師私奔是最後一點理智,私什麼奔啊,攝影師聽著浪漫,其實整天餐風露宿,生活很辛苦的,何況那人那麼老了,她還得天天照顧一老頭子。

對,我就是這麼現實。

當然,如果男主換一換,更年輕帥氣,更自然些,故事的說服力也許會高一些。


洛紅塵


廊橋遺夢中女主人公,在自己生活的小天地裡,剛剛要適應繁雜的家務,沉寂的激情,雞鳴晨起,日落而息,平平淡淡!

男主人公的到來,讓她的生活改變了,心中有了盪漾,臉上掛著緋紅,那麼開心,那麼幸福,雖然僅僅四天,愛讓她重新擁有了春心,愛意,被家務和平淡生活泯滅的激情瞬間爆發。

她想衝出去,給自己一個有愛有激情的生活,但是理智告訴她,NO!

不論什麼時候,生活總歸要趨於平靜,平淡,這才是真實的!

四天後丈夫孩子歸來,鍋碗瓢盆重新響起,丈夫的問候,孩子的歡笑,一切又恢復到原來。

生活就是如此,要適應沒有激情的生活,過平淡的人生!




瓶姐55


廊橋遺夢裡面的主人翁是悲慘的也是幸運的。首先在女主人有了家庭的情況下與男主角相遇了,這就註定了擺在他們面前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這時候他們做的任何選擇都是要負責任的,女主人有丈夫有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拋下所有跟男主角走還是安安分分的回去相夫教子,這些肯定都需要做非常久的思想鬥爭。

幸運的是他們在自己的一生中遇到了今生摯愛,坦白說,這世界上有太多人是用盡一輩子都遇到真愛的,而電影裡的主人翁遇到了,只是愛而不得。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伴侶和愛人,有很多的一見傾心,短暫炙熱卻又不得而終的,絲絲牽掛必定一生難忘。這是上帝的禮物,也是上帝的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