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现在很多专家都建议房价应该向日本学习,让其暴跌百分之五十,对此你怎么看?

用户70390540496


无知者无畏,幸好这些只是键盘侠

如果死亡1个人的痛苦远大于死亡1万人,那么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1个人是你的至亲好友,1万人只是一个不相干的集体数字,感伤一下就过去了。

暴跌5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亲朋好友的50%被“暴跌”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愿意让自己身边哪些人“暴跌”?

人口是生产力还是负担?

毫无疑问,人口才是生产力!没有人口就没有市场,没有人就没有技术催生的动力。

美国为什么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因为他人口最多!

中国为什么40年改革开放就能有今天的综合实力?因为人口最多!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人口是负担?

因为人口最多的中国曾经很贫穷!

因为人口很多的印度很贫穷!

因为人口很多的非洲很贫穷!

这些地区的贫穷是因为人口多吗?非也,如果是因为人口多,1978年中国的人口是9.6亿,2018年中国的人口是14亿,增加了4亿人口,如果人口是负担,那么现在应该比1978年的时候贫穷得多,而现实是我们现在比当年要富裕得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家的实力也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经济制度的改变,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解放了思想,原来你去隔壁村卖个鸡蛋也要被罚款,出个门都要村里写证明,你雇佣10个人就是资本主义,要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私人从事贸易、从事生产制造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今天每一个中国人可以自由的去每个城市,即便是出国也不再是件麻烦的事情,这个就是人民的流动自由。

今天每一个中国人可以随意应聘一家公司或企业,这个就是人民的就业的自由。

今天的每个企业可以自由的聘用和解雇员工,这个就是企业的用工自由。

今天的每个企业都可以在合适的地区成立企业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这个就是商业自由。

今天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信用进行贷款,这个是资金的自由。

今天的个人和企业可以进行置业,这个是财产买卖的自由。

今天的个人和企业的财产都得到宪法的保护,这是产权的确立。

综上都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变革,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引进市场经济,人口的潜力才被发挥出来,人口是核心生产力的优势才发挥出来。

日本人口的萎缩非是他们所愿

日本人口的萎缩,人口极度老龄化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日本出台了各种刺激生育的措施,但是收效甚微,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人口一旦出现负增长(非战争和疾病原因引起的)是很难恢复增长的,这几乎是不可逆的过程。

日本的经济恐怕在10年就会被印度超越,印度在未来的20年内也会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庞大的人口+市场经济制度,才是一个国家成为综合大国的前提条件。

中国现在在人口的担忧不是人口数量多,而是人口结构的逐渐失衡,年轻人降低的比率过快,老龄人口占比速度过快,全面放开生育才是解决之道。

主做股权设计、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壹号股权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说实话,如果只要政府和银行能承受这样的风险,暴跌50%也没有什么不好。

如果真正暴跌50%,我觉得可能还是好事。一是可对参与房地产盲目开发、盲目炒房者是一次很好的教训,让所有参与房地产炒作者对客观经济规律保持敬畏,不能逆经济规律而为。二是可将房地产泡沫彻底挤出,让资金真正回归实体,让一部分热衷炒房产、将资金过度投身楼市的企业真正收心,回归经营主业,这对促进我国实体企业的发展,解除房地产绑架经济是一次很发好的机会。三是房价暴跌之后,使楼市回归本位,而后来涌入城市的年轻人都能买得起房,不再做房奴,提高未来民族的生活幸福指数。四是可过早地将房地产风险遏制,防止房地产风险越累越大,这对化解房地产风险传染给金融业无疑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我觉得是一种好事,虽然可能会眼前出现一些风险,但长痛不如短痛,与其等待未来再来解决这个问题,还不如现在趁早将问题解决掉,以根绝后患。
























































*


开伟观察


我支持对现在的房价打五折,很多一线城市一套房最少也是几百万,对普通打工族来说这个价格就是天价,就算很多六七线的小县城一套房子也是100多万了,可工资就二三千甚至一千多,每家每户买了房都欠一屁股债,(贷款买房了很多都是一辈子的房奴)每个月交完房贷都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万一家里出点其他状况就真的没米下锅了,家家都这样谁还敢去消费阿?没消费怎么能让经济发展起来?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就像现在的日本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我们中国不应这样,应该是站在世界的最高峰。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就还会有很大一部分人要进行城镇化,连八县小县城的房价都上百万老百姓真的靠卖肾卖血来维持生活吗?大家都把钱砸在房子上那有钱去消费,没消费怎么能促进经济发展,这样会变成恶性循环不利于中国发展!


莲神


房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经增长很多倍。下降50%可以缓解刚需住房压力,从新提振市场活力,提前完成城市化的进程,同时降低了贫困差距。由于社会阶层的存在,贫富差距的加大,第一批富有的人最先住上新房了,而且拥有多套房产。剩下的一部分刚需人群,相对贫困,还不足于支撑现在的高房价,在煎熬中苦苦等待房价下跌和储蓄增长。还有社会最底层的人根本不会考虑买房,感觉现在的房价,离他们太遥远了。

房价下跌50%缓解贫富差距,对社会的稳定起到建设性的作用。高房价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抑郁症人数成几何数增长。降低房价对人民生活质量可以有效提高。

房价的下跌,可以满足刚需购房要求,还对过剩的产业提前消化。投资的资金肯定不会流入房地产市场。但是资金总是要找投资方向的,这样就可以把资金引流到实体经济中。

日本现在的实体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非常好,是有目共睹的,日本现在肯定没人去炒作房地产。

一个国家真正的繁荣,是整个民族的富裕。


流云牧歌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举个例子说明。A购买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30万从银行贷款70万。这里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从银行贷款了70万,这个贷款叫抵押贷款,就是银行评估你的房子,价值一百万,但是只能给你估值的七成,给你贷款。如果房价跌一半的话,A的房子评估只值50万,这个时候最关键的问题来了,A贷款70万。但是现在房子只价值50万。银行会怎么做?银行会要求你把差额部分以现金方式补给银行,因为抵押物抵不上贷款了。很多人会想,大不了我不供了,房子让银行收,看银行怎么办?重要的问题就在这,银行收回的是抵押物,即使拍卖了50万,代表你欠银行20万。这个时候A房子被收回,还倒欠银行20万。当然,在房价下滑的时候,这个个例变成普遍现象的时候,银行就会因为不良贷款的问题影响经营,甚至倒闭,一旦到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瘫痪了。

社会在发展,房产到了如今这样纵使有种种不是,也只能稳定,而不能暴跌,更不能暴涨。只有平稳发展才是一个国家良性发展的体现!

鼓吹暴涨暴跌,都是对社会不负责任。


愤怒的文小武


这个问题本来我是不想回答的,因为已经有2000多个回答了。但是悟空问答不断的提醒我这个问题又有人回答了。我发现这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没有写到点上。因此在此作答。


首先,我要非常肯定这是一个好问题。有水平,有现实性。因为,联系到中美的贸易战的背景,这样的问题非常有助于大家提高认识,总结经验。


可以想见,专家有这样的建议是想为国家现在的“困境”建言献策。但是我私以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个建议确毫无疑问是错误的。


貌似,专家想要借鉴当年日本的经验。因为乍一看,现在的状况似乎和当年日本与美国的状况非常相似:日本对美国的大幅贸易顺差,以及日本的地产泡沫,对应当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以及中国高昂的房价。但是,如果仔细研究考量,你就会发现,情况完全不同。


要想弄清楚此专家的建议是好是坏,必须对日本当年的地产泡沫破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想当年,日本成为制造业强国,日本家电和汽车等横扫美国,美国毫无招架之力。每年对日本都是大幅的逆差。要知道日本可是美国的盟友,日本人获得了大把的美元,在国际上花起来可不像我们中国人现在这么受限制,你价钱高人家都不卖给你。


美国人实在受不了了,就和另外几个国家,逼迫日本与1985年,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这个协议就是人为迫使美元贬值。也就是说,从1985年日本签署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对美元就开启了升值通道。通过强迫美元贬值,美国抵挡住了日本的经济进攻,这是美国依靠自己的超级大国地位和对日本的绝对武力控制获得的优势。


有人说,正是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有了“失去的二十年”。我不这么认为。要知道,日本的GDP是在1968年就成为世界第二的,而一直到2010年,中国的GDP才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那个时候,距离广场协议签订之后,已经过去了25年。而一直到现在,日本的GDP也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长期稳居世界第三。也即是说,除了中国,其它的国家在几十年的时间都仍旧没有追上日本。如果说日本有失去的二十年,那中美以外的其它的国家岂不是都有失去的二十年?


事实是,只是中国发展的太快,超越了日本而已。


当年,面对日元升值,经济如此强大的日本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可以任由美国蹂躏。也许,是日本和美国达成了某种默契,作为对日本妥协的回报。总之,日本其实通过日元升值和人为的戳破地产泡沫,成功的完成了经济转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功的压制了中国,并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日本人将计就计式的聪明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大家都知道,当日元大幅升值,出口受到抑制的时候,在日本国内发展制造产业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所以,日本必须另谋出路,不能再以出口为导向了。大家也都知道,一旦某种货币升值,汇率就成了套利工具,持有该类型的货币就可以躺着赚钱。就像现在的美元,一旦美元坚挺或者美联储加息,美元就会回流美国。因为持有美元资产可以获利。


当年的日本也是如此,大量的国际金融资本进入日本套利,这么多钱进入日本,势必要有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就是日本的股市和楼市。于是,股市大涨,楼价疯涨就不奇怪了。


在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之前,日本的楼市基本还没有市场化,80%的日本住房都是公益性住房。而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也开始了住宅商品化的转型。这实质上是为日本本土提供了可升值的原始资产。同时,日本也开动了自己的印钞机器,大举增发货币,而增发的货币又进一步的助推了楼市和股市的泡沫。


这是人为的泡沫,而泡沫的戳破,也是人为的。日本政府主动戳破了泡沫,楼市股市暴跌。但是大家千万别忘了,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有买就一定有卖。在股市和楼市泡沫的顶点,日本资本成功的完成了套现,成功的套牢了外国的热钱。而日本,将赚的盆满钵满的本国资本投到了海外。


最终,泡沫破灭之后,日本本土的经济的确是低迷的,但是,如果考虑到日本的海外资产,从总体上,日本既完成了转型,又成功的赚取了大量的财富。看日本的经济,不能光看日本的GDP,还要看日本的GNP,非常的惊人。货币和金融其实还是数字游戏,日元升值,让日本也直接获取了大量的实际资源,比如我们国家的稀土,煤炭等。


当然,很多的日本老百姓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很大的损失,但是从总体上看,日本是大赚了一把的。


讲完了日本,再来看我国的现在的情况和日本的差异了。

------------

1. 首先,虽然我们对美国是巨大的顺差,但是,美国并不希望人民币升值。恰恰想法,人民币总是面临贬值的压力。大家想想人民币升值会出现什么情况,首先贸易战可能不用打了,贸易逆差的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其次,中国本来就在拓展对外的投资,这下可以更多的投资海外。热钱流入中国,拥有股票或者房产的国人可能要发财,发财了再去国外买买买。我想这些都是外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不可能发生。

2. 虽然中国的房价很贵,但是和当年的日本相比可是小巫见大巫。当年的日本可是整个东京地区的房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另外,中国的城市化过程还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房价长期的趋势是上涨的。而日本当年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城市化的过程基本已经完成了。在破灭之后可以长期把房价压在低位套死国外热钱。中国这么搞,很有可能是便宜了国外的热钱,让人家坐收渔利。

3. 日本当年对美大幅贸易顺差的时候,日本的房产还没有泡沫,这和中国的房地产发展是有天壤之别的。日本的情况是让房产到日本人的手里,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让国际资本买单,收割洋韭菜。我们国家的房产基本上是在国人的手中,除非也来个类似的过程,否则你从现在开始跌,那是直接搞死中国的老百姓,然后让外国资本捡便宜。顺序不能反了。 否则,经济就崩盘了,我们要吃大亏。

4. 从股市上看,中国的韭菜的确是不够了,需要大量的洋韭菜。现在中国在各种吸引外资进入A股,也充分说明我们的倾向。但是,洋韭菜却并不像是本土韭菜这么好收割,如果人民币一直承担贬值压力,本地韭菜想要洋韭菜来帮助解套还需要耐心和机会。

5. 关于人民币升值,我觉得对于中国当然是有利有弊,这就比如说是升值虽然会抑制出口但是可以扩大进口。但是我们和日本很不一样的是,日本是美国的盟友,日本可能会随便的在国际上买买买,但是我们就不行。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赚了这么多美元,但是除了美国国债没有更多好的投资标的。美国有的是好东西我们愿意买,从而消除贸易差距,但是美国不卖给我们。所以,升值对我们来说可能真的是弊大于利。因为利的那部分被其它因素给抑制住了。这和我们早前的人民币升值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产业升级的时候了,我们需要买的都是高端的东西。当年,给我们高端的我们都没有能力消化。


本人粗浅的认识,肯定有不对的地方,供大家参考。


半夏杂记


这个问题,我以自身房地产金融从业来讲,很适合回答。首先肯定暴跌百分之50是不可行的,为什么这么讲

1.房地产下跌百分之五十,跌浮超过了贷款量,比如100万的房子,首付30万,贷款70万,现在价值只有50万,很多购房者会选择停止还款,由银行接手房产。

2.中国是实行预售制度,房子跌浮巨大,未交房前必然会集体退房,现在小浮下跌已经出现这种现象。

3.目前房地产利润根本没这么高,高房价的主因是高地价,跌浮百分之50,必然很多开发商亏损销售,并且破产。

4.开发商基本都是大量负债组成的现金流,银行贷款占比很大,开发商破产,银行只能接盘,收取大量土地,在建房产,现房。

5.大量开发商破产造成围绕地产行业的多个行业利润下滑,例如,策划,设计,代理销售。会有大批失业人员。而失业人员又有大多背负房贷,断贷的情况,又是银行接手房产。

6.银行接手大量房产坏帐,又会选择拍卖将房产推入市场,而房价大跌情况下,人员大量失业,本身购房需求不足,会更加助推房价快速下跌,形成系统性风险。

所以,房地产现在是的政策是稳定房价,平稳上涨,个别省市会有下浮下降,我个人认为房价在百分之20以内下跌是合理的区间,高于这个数值政府必然会出台政策干预。



无敌小钢锅


“下跌超过30%很多人会不要房子了”,这种理论是半吊子专家最喜欢提出的。3成首付已给,算上各种税费,已还的贷款,总价起码去到40%了。跌多少才值得弃房。

何况你不要房子就行了吗?中国可没有个人破产的法律,你不还款,银行把你房子收了低价拍卖,中间的差价银行一样找你追索。这部分差价,可没有20年时间让你慢慢还,银行会要你立刻还款,违约还有滞纳金,而且个人征信上了黑名单,永远无法贷款。

这么苛刻的环境下,自住的,有几个会弃房。所以房价下跌超过30%,银行就会怎样,是造势,拿来唬决策者的。中国没有个人破产保护的政策,别拿香港美国的情况硬套。


弥勒佛2181


我认为这个还真要区别对待,中国的城市级别和人口分布,素质等特点来看,另一方面,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是房子所处的地区和资源配置,比如教育资源,交通资源,就业资源等,一线城市为啥房价普遍高,就是因为很多配套的资源要比二三线城市好很多,如果要房价跌百分之五十,也要有理由啊,现在中国还真没有到日本暴跌的程度,另外一线城市二手房的价格相比前两三年都已经跌了百分之十五以上,出售房源很多,但无市,如上海郊区这种情况普遍的很,还需要解释吗?前两年买房的人这两年都在喝西北风了,还不够苦的吗?再跌50%就有一堆的老百姓还不起贷款了,起码影响两代人的生存,国家不会希望看到这样的情景的,这是关键。


T135422846


老亮首先来告诉你,我国不可能像日本那样让房地产暴跌,其实对于国内的房地产泡沫早就软着陆和硬着陆的争议,前几年讨论的比较激烈,最近几年基本熄火了。原因就是我们的政策基本已经确定实行软着陆,住建部已经提出2019年房地产行业要稳定低价、稳定房价、稳定预期。

其实,日本在1991年的时候也不想让房地产行业适应硬着陆,导致日本大城市房价瞬间跌去50%,小城市评价跌幅也达到了25%左右。只由于在房价破灭破灭之前,日本的各种调控政策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破迷,以至于日本的经济受到了20年的影响。

美国的次贷危机、日本的房价泡沫破灭都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如果硬着陆损伤太大。一旦房地产泡沫硬着陆会直接导致银行、企业和个人的重点经济损失,到时候不论你是炒房的还是刚需的都会受到牵连。所以老亮也认为,软着陆是最好的选择,而且从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各项政策和制度也能看出,一直在为房价下行做准备。

总之,现在讨论这个话题已经是过时了,因为我们不可能学习日本让房价暴跌,而且日本房价暴跌也并非日本政府的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