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的目标优先级是什么?

魜溣


任何技能都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而变得过时。大学最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去从无到有的探索世界的方法论,而不是技能本身。一个具有自成长性的人才,在工作中是无敌的。〔b. 让学生们做好准备,成为有责任感,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公民。〕这种彩虹屁非常的反人性。实际上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教育孩子们为社会做贡献,没有一个人敢光明正大的说个人利益。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谋求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点。然后一走入社会,就被现实以极大落差狂扇耳光。我们真正该教给孩子的,是“惠己达人”的平衡,是经济社会里的“平等共赢”,是在自己发达以后“回馈社会”的慈悲心。会唱高调的loser,已经够多了。社会更需要那些勇于实现自己,懂得社会交换规则的聪明人。〔c. 磨炼性格〕性格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用自己的性格和世界相处。性格是过去20年经历的沉淀。一个出身在拾荒家庭的孩子,不可能拥有医生家庭孩子的个性的。盲目的给予一个“优秀的个性”的标准,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反而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性格冲突,而无法自我和解。我更希望学校能教学生用自己的性格和世界相处,不要去强迫内向的人必须外向起来,不要去挑战软弱者的自尊心。这个世界足够的大,足够包容下所有个性的人。〔d. 在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中提供帮助〕这个我接受。〔e. 通过学习经典作品,给学生以启迪〕这不重要,当有了a之后,如何思辨的面对经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公众号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经典语录”,他们简单粗暴的把复杂的世界用几句话概括起来。如霉菌般的腐蚀着孩子们的思辨能力。面对经典,这句话是否真的正确,在怎样的前提下正确,适用在怎样的领域里,有多大的适配性,才��要学习的东西。很可惜,我在知乎看到的“经典”,无一例外的被误用。与其这样,不如不学。〔f. 让学生为迎接职业生涯做准备〕不是准备,是预演。我认为,毕业前能真实的挣到1万块钱的学生,才是做好职业准备的学生。总结一下,我会优先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学会“学习的能力”,拥有在未来探索未知领域的方法论。拥有足够的弹性,来应对未来的变化。2,教会学生如何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学会”金钱”和”社会价值”之间的换算关系。懂得世间一切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3,学会与世界相处。既不妥协,也不对抗,实现个性与世界的和解。4,让他们开始思考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在哪,我想去往何方。在发现自我的过程中,审视自己并具备目标感。让他们不要像平庸的大多数那样,浑浑噩噩的按照别人设计的轨迹生活。5,学会在毕业前,赚1万块钱。让自己有价值,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价值变成钱。


薪火国乐古筝课堂


大学的优先目标是领导的官位置,其他全是空的,说准玩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