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对泉州城市发展建设提一项具体建议?

晉雲


没办法,只能是泉州,晋江,石狮沿海城市先开发旅游地理。机场建设起来,因为,有钱人在怕台湾与一海二山一亩地。一海二山一亩地必竟好弄,山可劈海可填,但这个台湾问题不好弄只能等,或者就要不少机场去填了,必竟,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没人干的事情。福建是块宝,可惜,有钱人确当草。本龙相信,只要旅游地搞起来。慢慢的有钱人会发现他不是草,3.4年后,肯定大有作为的。工场效益必竟不大,中国哪个城市缺少工场了吗?太多了。与中国人好动个性应该是沿海旅游比较吸引人,机场多弄些,(比如,沿海小村庄,多弄点旅游地机场)。因为,建在城市里面效益不大。而且,沿海小村庄土地资源很多荒废掉了,也比较好弄,小村庄肯定要给他弄好一点的。否则,全是破砖房鬼都不会去观光,对吗?否则,本龙猜测的,3.4年后,大有作为肯定是会预言错误。


网络龙888


个人觉得目前的国家政策下,泉州应该不要纠结做大做强市中心,而应该多点开花,旅游为辅的综合性海滨城市带。

泉州目前有几大产业,惠安石雕、晋江鞋业,石狮服装,水头石材。这几样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产业链。

惠安的石雕,惠安人基本上是垄断了中国的大型石雕市场,只要是大型石雕,几乎都是出自惠安人之手。晋江的鞋业更不用多说了,CCTV-5的别称叫做“晋江频道”;石狮的服装更是亚洲潮流中心。虽然如今被广东超越,但是石狮的服装市场依然是全国顶级。水头的石材更是独大。只要是东南亚买石材,必须要来水头看一看。还有其他各县市区都有各自特色,安溪的茶叶,德化的陶瓷等。

而泉州依据目前的国家政策,(如果没有老人再来画个圈)想要继续做大做强,形成像福州,厦门一样的强中心,以辐射底下的各县市区已经不可能了。泉州适合做的道路就是不断做大做强底下的各县市区,规划好交通路网,即使改区无法获批。依据不断扩展的路网,泉州市区实际上可以跟晋江,石狮连成一片。形成带状城市带,这条带状城市的中心人口有300W+,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人口数量。十年前,晚上想在石狮,青阳,泉州连喝三场酒是很难的。而如今,在石狮吃完晚饭跑青阳来唱歌,晚上继续上泉州泡吧,已经是经常发生的事了。如今住石狮,开车来泉州上班的人,也很多了。这就是路网发达造成的实际相连。

泉州GDP总量已连续19年位居福建首位,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我国闽南文化发源地和中心,我国台胞主要祖籍地,中国品牌之都,实力位居地级市前十名。泉州要继续能够依托晋江的体育产业链,把晋江打造成体育强市,通过举办各类体育比赛,马拉松,自行车,羽毛球,沙滩排球,乒乓球等持续扩大影响力,石狮的服装展努力做大形成亚太地区服饰潮流,做大做强各县市区,控制好房价,留住外来人口,提高民生设施,完善交通路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泉州很可能形成跟日本东京一样的城市带。泉州不需要强中心,底下各县均衡发展也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


调戏泉州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惠安和泉州台商投资区政区合一的探索。

惠安是个千年古县,始建于宋981年。著名的泉州三邑之一。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东北部介于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惠安(包含台商投资区)总面积690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台商投资区成立于2010年,包括惠安南部东园镇张坂镇洛阳镇百崎镇四个乡镇,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22.8万。台商投资区目前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园区。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惠南四镇自古以来是惠安著名侨乡,也是惠安雕艺的集中地,张坂木雕洛阳石雕都是惠安雕艺的展示区。惠南地区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地理地形,与惠安相互嵌入,跟惠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共享水源电力,共享广电网络,共享文体设施,共享对外的惠安名号。

而惠安与泉州台商投资区实现政区合一的行政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很多区域已经率先实行了,在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能精简机构提高效能,比如苏州下面的各级开发区与当地的县市政府党委合一,汕头的金平区和高新区,乌鲁木齐的新市区和高新区,青岛的黄岛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厦门的海沧区与海沧台商投资区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实现“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合署办公,统一机构设置,实行统一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市级政府减少派出机构的要求。

具体作法是泉州台商投资区变更为泉州惠安台商投资区。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社会事物可以下放给管委会。惠安的县委书记可以兼党工委书记,县长兼管委会主任,或是副县长专门管理台商投资区,同时提高惠安的行政级别。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不会让惠南四镇被硬生生的产生人为割裂感,不要再让惠安支离破碎,让惠安的100万民众和海外华侨难以接受,保存惠安历史文化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增强惠南地区人民的自我认同感。不然容易造成利益取向的差异,社会事务难以协调,导致道路断档、港口旅游资源分割等内耗严重。体制合一后,可以减少了区域摩擦,提高了行政效率,使两个地方优势各自发挥有机结合,拓展了开放空间,增强了开放活力,使得大惠安成为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功能相对完善的区域,具有一般开发区和行政区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为日后改区、建设泉州的现代化强区、壮大泉州的城市框架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可以促进惠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利用台商投资区和国家高新区的政策优惠和体制优势,让管委会具体管辖区内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社会管理事务,实现有限资源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提高惠南地区的经济活力,提升繁荣程度,也为下一步大惠安纳入泉州的市区做好经济人口准备。

三、可以响应国家精简机构减少编制的趋势,减少行政沟通成本和行政资源的浪费。目前国家层面都在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机构须提高效能提升服务。台商投资区的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武装部还是要归于于惠安的管辖,这就决定了台商投资区无法完全真正独立,而必须与惠安结合在一起,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才能共同开创美好的明天。

四、可以实现公交一体化广电网络一体化教育一体化水电金融服务等等各种资源整合一体化。强强联合才能壮大自身,目前惠安已经实现全县公交城乡一体化,与往来频繁的台商投资区却没有公交线路。惠安的电视台不能覆盖,而小小的台商投资区又要单独成立一个电视台。甚至惠安的当地媒体都没有台商投资区的报道,这明显也不合适。目前惠南地区学生大部分读惠南中学,少部分才读泉州市区的学校,生源质量偏差,如果还有多一些惠安学校可以选择,比如考取惠安一中等,也有利于提高台商投资区整体教育质量。

五,有利于统一规划、统一产业布局。在规划建设上,体制合一后,泉州台商投资区设立的初衷是吸引台商投资,改善和稳定两岸关系,而惠安的黄塘目前也有个台商创业基地,无形中是资源的重复,台商投资区的雕艺企业可以借助惠安雕艺之都的优势进行宣传和发展。体制合一后,能够确立了功能区布局,完成了各分区规划、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迅速发展,更有利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减少体制摩擦。

所以,目前的关键是惠安改区,台商投资区变更为惠安台商投资区。有人说合并在一起,日后惠安改区,惠安太大了。惠安会大吗,面积690平方公里,我们看看青岛的黄岛区,面积2096平方公里,国家级新区,也是实行开发区和政府的体制合一,即使福建长乐改区,面积也有660平方公里。整个惠安日后改区,将为日后大泉州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助力,具有完善的港口旅游交通物流石雕建筑食品石化等产业链条,是泉州北翼新的增长级。

具体怎么做(建议)

党工委管委会和党委政府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根据授权和委托,统筹辖区内经济社会事务,建立起统一审批权限、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经济发展、统一财政结算、统一组织人事、统一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六个统一”机制。台商投资区与惠安行政区职能相对分开,部门分设运作。基本框架是管委、政府职能适当分开,各有侧重,部门分设运作。管委会主要负责台商投资区的经济发展、外经外贸、招商引资、协调服务和城市建设等事务;惠安政府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劳动和社会保障、司法管理、公共环境服务、农村生态经济等。涉及经济发展、外经外贸和规划建设等的部门,以管委会管理为主。台商投资区管委可以设置少量精干的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和协调服务机构,按事业单位管理,实行公司化运作,其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搞活分配,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激励的用人和分配机制。同时,向管委会下放了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和规划、环保、广播电视等6个垂直管理部门的干部人事管理权限。

总体而言,两区体制合一是“利”远大于“弊”,能够促进惠安与台商投资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能使得惠安的统一完整性不被破坏。

大惠安已经被割出去一个泉港了,请把台商投资区留给惠安,不要再有惠安泉港台商投资区同乡会,听起来会让人笑话。

恳请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台商投资区的发展,在领导体制、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等方面能够给予支持,

碰到的问题能够积极改革与创新。国家层面都支持开发区与当地政府体制合一,实现大服务,希望能趁此改革的春风促进整个大泉州的发展。


momooo1990


泉州GDP总量已连续19年位居福建首位,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我国闽南文化发源地和中心,我国台胞主要祖籍地,中国品牌之都,实力位居地级市前十名。然而城市发展要破解三个问题。

一、城市政治地位问题。这在目前我国国情中是个基础问题。政治地位高,领导重视,就是个不毛之地也能砸出金坑来。虽然泉州区位优势明显,民营经济活跃,甚至辐射厦门。但在福建省内,省会福州和副省级城市厦门是泉州难以挑战的,这两个城市的领导可以直接参与省内资源分配,泉州只能服从省里安排,在省内缺少话语权,特别是省上还充满着莆田的因素。经济越发达,只是待宰的羔羊。厦门享受优惠政策,泉州企业总部被吸血落户厦门,财政税收很多落在厦门口袋。泉州货物都由厦门出口,所以泉州港口弱化,泉州动车站和高铁站的定位都只相当于莆田。如何破解政治地位问题也是最难的。

二、改善经济问题。泉州经济基础好,民营经济活跃,但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比较薄弱。晋江鞋服应该在保持优势基础上强化领先地位,整合提升。然后在集成电路上寻求产业链突围。为未来寻找经济新动能!南安要突出水暖卫浴建材家居,高定位。泉州要稳扎稳打,做好实体,做好金融延伸,在优势领域做到极致。经济实力突出之后是改变现状的关键。努力拉大与省内其他城市差距,努力把营商环境做好,筑巢引凤,大力引进人才,这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三、城市建设问题。一个城市要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提前规划。泉州地铁由于城区人口不足无法批复。但城区拓展已近极限,过江就是县级市晋江石狮。只有晋江石狮设区,才能达到城市建设的共赢,达到建设地铁要求轻而易举。泉州市区和晋江石狮是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关系,设区,则晋江财政税收可以交泉州,而不是大头都交给省里去发展福州。泉州晋江一起加强城市建设,增强实力,才能北抗福州,南御厦门吸血。目前情况是被厦门分而治之,企业外迁,税收外流,自己城建、交通、教育、医疗却没钱投入,令人痛心疾首!有人说泉州不需要地铁,说城区不大,然而试看哪个城市不是提前布局,拉大城市骨架,地铁是必须的。

综上,未来城市竞争是零和游戏,试看发达国家,最后只能剩下几个较大城市,其他会慢慢衰落,从没有保持现状挺好的情况。泉州人的子女未来在哪就业,现在就是关键。衰落则后代背井离乡,这就是规律。






南部之星62057265


泉州市应走大都市发展格局,在沿海发达地区都忙于企业升级的时候,应着重扶持安溪、永春、德化的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与升级,让山区人民也感受开放改革红利的获得感!

当前,居于老市区的鲤城区率先向江南拓展是比较成功的……很有发展的前瞻性;丰泽区位于鲤城区与洛江区的夹缝里,如果不向东海拓展……很显然已没有拓展余地了;其实,丰泽区如果有前瞻性规划的魄力,应该把北面的滞洪区(北湖)启动起来,加上动车站乃至汽车站一拼规划还不够理想,还存在着发展的局限性;应该大胆的把丰州(全部)、康美(晋江源头之一的東溪靠东岸的几个社区)乃至洪濑镇区域规划纳入(从朋山隧道口高架桥向北二公里隧道进入洪濑四都)进丰泽区管辖,可利用的山坡地就比比皆是,都是待开发的处女地!


侠客137420137


泉州现阶段可以争取作为大陆对接台湾的桥头堡

一,远期争取海峡大桥的连接点,承启福州厦门,作为中心枢纽位置。

二,泉州湾设海峡码头,有快速通道到泉州南站。

三,除台商区外,设海峡青年创业中心,鼓励台湾社群服务,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环境景观等优势人才和大陆青年对接孵化服务型公司服务社会转型升级。

四,鼓励台湾各县市到我市设办事处,全国各地到这边找对接。

😂啊,天亮啦,哎呦哎呦,不好意思,睡过头了。不要骂我太乱想,韩秃子的爱河爱情摩天轮东海挖石油当时也是笑料。

主动点,主动点


晉雲


拜托,把一环先弄起来。我看现在没有哪一个城市,连个一环都不通的吧。所谓的环路要沿途没有红绿灯,没有滞留点。首先坪山路高架先禁止大货车通行。都这么晚才修通的坪山高架才只修两个车道,符合这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小里小气的一贯传承。随便一辆低速大货车就让流量慢下来。所有大货车走丰海路和晋江大桥绕行。临漳门门那儿也是个问题。我觉得那玩意儿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又不是真正的古迹,都是后面修起来的。其实这是一个交通的障碍节点。放眼望去,我看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泉州这样,连一个基本的环路一环都环不起来的,总之,这个城市的交通规划极其糟糕。


zymao2019


区域重新划定,县市改区,丰泽鲤城,洛江三区合并为原来的鲤城区!每个区应该要有80万以上的人口!泉州市领导应该要有大格局,干部提拔不要老是用那些党校学历的,一看就知道只会喝酒不会学习的人!


名可名40857345


泉州台商投资区目前实质已经变味了,挂羊头卖狗肉!强烈建议改名,改成海丝区,凸显海丝艺术公园,带动房地产,旅游经济发展,形成宜居,好玩风景秀丽的城市区块。


西尾头


把泉州辖-区内县级市和惠安县撤市县为区,各县市要高瞻远高瞻,不计各自得失,形成真正意义的大泉州,全市一盘棋,统一城市规划,统筹布局,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因为现在各县市已经发展至瓶径,土地等资源不断咸少,不要再各自为政,浪费资源重复建设,统一对外宣传:泉州XX市(区)不要单独XX市,不要个个猛。没法突出核心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