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本文的撰写,来源于侯医生个人观点回答的“人类5年内能不能攻克幽门螺旋杆菌?”

首先,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禁茫然:人类需要攻克的太多了,为什么如此狂热于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似乎,就如儿时的"红茶菌","HP逢阳性必杀之"一夜之间冒将出来。让百姓趋之如骛、仿佛这"阴性"的结果有如"大赦"般弥足珍贵!纵观网络:“一家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雇主保姆起纠纷”“国际公认、根除螺旋杆菌”“一人染菌全家遭殃”“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便能预防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什么叫攻克?为什么要攻克?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盼望着身体"洁净"到一个这种细菌也没有的虔诚?伴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侯医生天真的认为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还会不断发现在自己身体的某一角落静静共生的“X菌”,持续追求完美的杀之!也许,这本身就是所谓“科学衍生的怪圈”吧。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有研究认为与人类共生的肠道细菌总数大约相当于人体的细胞总数(也有说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数10万年间它们和人体和平共处,才是我们人类接触大自然的最好印证。“幽门螺旋杆菌”也毫不例外,耐胃酸并存在于我们的幽门附近的粘膜下层。为什么我们对于重量几乎可以达到我们1%-3%体重的众多共生菌视而不见而单单瞄准HP,无他,种类太多,只是能耐受胃酸的共生菌太少,研究相对较多而已!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胃溃疡、胃癌、胃炎、口臭......甚至小日本这段儿时间的"幽门螺旋杆菌导致基因突变"的论断其实也着实让侯医生这个消化内科的门外汉连看了几十篇专业文章......

甚至想起了那位口服"活菌"感染胃炎而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外国老大爷,目前奔波于国内多家院士工作站,不断从"利弊"两方面来宣扬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和展望,将它作为各种治疗药物、疫苗的载体而被人体利用并不被清除,不断努力发现庞大中善良的菌株而替代之。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共生菌对人体有何作用?这貌似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出太过繁杂的回答。而且多数是“假说”“推断”,因为这种细菌太过繁杂。通过走马观花浏览专业文献的侯医生,只相信了几句话“免疫系统的驱动力,正是与人类共生的细菌”“所谓的社会发展,完全改变了我们与微生物世界的联系”“共生细菌减少与免疫系统疾病发病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因为胃癌的发病机理目前还知之甚少,因为至少有几百种可以致癌的因素。简单以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来谈论胃癌的避免明显太过单纯!

至少,即使你全面消除了它,可以使已经癌变的胃粘膜恢复正常吗?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从事胸部肿瘤外科的侯医生,临床中也能接触到年轻的非贲门胃癌病人。就在几月前的一位“晚期远端胃癌并幽门梗阻”中年男性的就诊经历可能是终生难忘的记忆:胃痛,门诊间断治疗6月,C13呼气做了8次,但始终没有一次胃镜的检查!(详见文章:胃镜“首选”、“唯一”之时,便是早期胃癌“柳暗花明”之刻! https://www.toutiao.com/i6600294490500497927/)

也许,“偏执”的侯医生对“幽门螺寻杆菌”的理解是彻头彻尾的错误,也许这个可能引起“胃癌”的一类因素真的原本就该“必杀之”,但毕竟1类致癌因素排名更为靠前的是曲霉菌素、亚硝胺、甲醛、苯并芘等等,其实综合深层来考虑才更为辩证。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有时,看待一种事物不能总盯住它给你带来了什么痛苦和疾病,其实我们本身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你的生活习惯、不良嗜好的不改变即使攻克、根除了这种细菌,又能从根本上减少胃溃疡、胃炎、胃癌的发病吗?

不要动不动就谈什么"攻克",其实在侯医生肿瘤外科的眼光而言:攻克自己远比攻克细菌重要和容易得多。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幽门螺旋杆菌已经和人类共生10万余年,也许"攻克"的一天,可能也是另一种细菌重生的一天。相对于攻克、根除,其实,好好的研究、去认识、去了解它,去利用它"温柔"的一面善待并服务人类才是根本,这远比现今"必杀令"哲学了许多。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8亿携带,全民根除(甚至已经涉及到刚刚接触大自然的孩童和免疫功能本已赢弱的老人!),我不敢想象这是多么"泛滥"的景象!恢复人体健康的“生理调控环境”远比杀几个共生菌重要的多。看到网络交流的150元根治、500元复发根治、耐药菌培养敏感药物根治......侯医生真的感慨“没有买卖便没有杀害”!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其实,致病因素太多太多,即使攻克一隅又怎能谈疾病的防治,怎能就如一些"胃癌完全可以预防,那就是根除HP"的论调般幼稚?幽门螺旋杆菌为什么和胃癌发病有联系,多找找自身为它们营造的环境改变吧(熬夜、暴饮暴食、辛辣刺激、烟酒、药物等等对胃环境的影响)。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最后,侯医生敬告大家:做个胃镜、排除早期胃癌疾病为上。对于真正需要药物控制的所谓“幽门螺旋杆菌”导致或本已存在的胃粘膜病变,比如已经严重的溃疡形成、胃部手术后或一些胃淋巴瘤高危人群,恢复正常的胃酸分泌、改善局部的修复环境应该在胃镜指导下必要的消化内科治疗为上!HP阳性、胃粘膜光滑无异时,谈何药物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至于什么"攻克幽门螺旋杆菌",我们余生企盼,但侯医生坚信:与其漫长的期待,不如自我趁此改变!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与其太多的“必杀技”不如及早改变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