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如果退休了,你会选择在家含饴弄孙?还是和老友喝茶聊天?

家住海宁市硖石街道基隆墩小区的陈英伟

曾是许巷中学教初中的语文老师

退休后,他选择了一种不一样的活法

拥有国家专利20项

今年86岁的陈英伟是长安人,教龄36年。他喜欢书法,喜欢绘画,但他有种特殊的爱好,就是——发明,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发明达人。

60岁退休后,老陈就开始捣鼓各类发明创造,诸如组合式混凝土连续拌和机、复搅式混凝土强拌机、两栖抗灾房等,都是他发明的。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陈英伟

点开☛“专利搜索引擎”,敲上“陈英伟”这个名字,立即会弹出连续好几页的专利名称和介绍资料。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从1992年开始至今,陈英伟已经拥有20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了。这些专利都源于生活,目的也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发明都起源于生活

为什么会喜欢上发明?这就不得不从老陈年轻时开始说起——

初中毕业前夕,老陈下地收割络麻。络麻是制麻袋、麻布、造纸、绳索的主要原料,但当时的剥络麻,是辛苦的农活,要人工把麻皮与麻杆分离开来,俗称洗麻皮。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年轻时的陈英伟

老陈心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够自动洗麻皮,让乡亲们不要这么辛苦,那该多好啊!

从那时起,发明的念头就在他年幼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我把这个念头告诉了学校,学校反映给了当时的长安镇政府,政府居然帮我联系了一个无锡的厂,让我去参观。”厂的名字老陈还记得清清楚楚:天源麻纺厂,它自然有洗麻皮这道工序。

参观期间,一名工程师专门陪同16岁的陈英伟去每一个车间看机器,解释生产工序。

往往,陈英伟白天参观,晚上回招待所画图,半个月时间,就把机器的大致模样、运作原理给画出来了。“那个工程师评价我的图纸说,虽然不是很规范,但买家都能看得懂。”老陈乐呵呵地说。

后来,老陈去嘉兴师范学校读书,一毕业,就分配到了学校里教语文,曾经最爱的物理只能暂时搁置下来。“教书时搞发明创造,会分心的。干一行,就要钻一行。”老陈认为。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退休后,老陈终于有足够的时间来实践少年热爱——搞发明,钻研机械等理工科知识,潜心学习制图。

2008年,浙江等地水灾严重,老陈就想能不能发明一个能水患救生的设备,于是,折叠式安全救生艇、两栖抗灾房、沉浮调节阀等发明应运而生。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渔民捕捞的鱼在水上渔船上难存放,渔船狭小难以保存鱼,怎么“放大”船舱空间呢?老陈灵光一闪,想出了水上拖行舱的装置,既能把它折叠着放船舱中,必要时也可以让渔船拖着前进,里面正好能放刚网的鱼。

20项发明中,老陈最满意的还是复搅式混凝土搅拌机,花了至少3年时间才完成。此前,机器搅拌水泥时,出料、装料、搅拌这三步骤是分离的,而老陈的设计能让机器边出料、装料,边搅拌,连续化生产,理论上能提高一倍效率。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为了这个发明,60多岁的老陈光是上海就跑了12趟。可惜的是,由于这台机器造价较高,而厂家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投入生产。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老陈只能无奈地放弃了专利权。这也成为老陈的一大憾事。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80岁那年,在发明完最后一项发明“磁力堵漏垫”后,老陈用行草写了份个人感悟。感悟中这样说道:“岁值八十,我自觉智力渐衰,应该果决地转换‘爱好’了。于是,我把余热转化为有一点基础的书法上来……”

在书法中发挥余热

如今的老陈,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去阳台的小书桌上舞文弄墨。墙上挂的裱装大字和3尺长的油画均是由他所作,气势雄浑。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老陈以古代名家的草书为范本,以诗、词、歌、文为临摹样本,天天用心誊写。经过三四年专习,不大的家中摆放着两大箱书法作品,有一些早已送给了亲友和学生,老陈心中颇有自得其乐之感。

夕阳的余晖还在散发着余热。前几年,老陈编撰了一本《千字文草书帖》,在尾页附了一首小诗:“从教三十六,匆匆八十载,桃李满枝丫,夕照心志平。”老陈还将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四字句的形式誊写下来。例如人生观的最后说:“……荣枯随化,毁誉由人;人当自乐,生死有命。”无论是曾经的发明,还是如今的书法,都是老陈的“乐”。

嘉兴86岁退休教师竟发明了20项国家专利?!

回顾往昔,尽管诸多发明并未投入生产,但老陈更为享受的还是发明这一过程。“我的内心并不懊恼,因为我已经努力过,尽心了。”老陈在个人小传中这样写道。在老陈看来,做人就要拿得起,放得下,搞发明也应如此。如果厂家不是真心实意想开发,那还不如将专利上交国家,留待后来考证。

人生总有憾事

虽然老陈的诸多发明并不能投产

但是享受了发明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