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如果退休了,你會選擇在家含飴弄孫?還是和老友喝茶聊天?

家住海寧市硤石街道基隆墩小區的陳英偉

曾是許巷中學教初中的語文老師

退休後,他選擇了一種不一樣的活法

擁有國家專利20項

今年86歲的陳英偉是長安人,教齡36年。他喜歡書法,喜歡繪畫,但他有種特殊的愛好,就是——發明,是一名名副其實的發明達人。

60歲退休後,老陳就開始搗鼓各類發明創造,諸如組合式混凝土連續拌和機、復攪式混凝土強拌機、兩棲抗災房等,都是他發明的。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陳英偉

點開☛“專利搜索引擎”,敲上“陳英偉”這個名字,立即會彈出連續好幾頁的專利名稱和介紹資料。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從1992年開始至今,陳英偉已經擁有20項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了。這些專利都源於生活,目的也是為了解決人們生活中遇到的諸多難題。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發明都起源於生活

為什麼會喜歡上發明?這就不得不從老陳年輕時開始說起——

初中畢業前夕,老陳下地收割絡麻。絡麻是制麻袋、麻布、造紙、繩索的主要原料,但當時的剝絡麻,是辛苦的農活,要人工把麻皮與麻桿分離開來,俗稱洗麻皮。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年輕時的陳英偉

老陳心想,要是有一臺機器,能夠自動洗麻皮,讓鄉親們不要這麼辛苦,那該多好啊!

從那時起,發明的念頭就在他年幼的心裡埋下了種子。

“我把這個念頭告訴了學校,學校反映給了當時的長安鎮政府,政府居然幫我聯繫了一個無錫的廠,讓我去參觀。”廠的名字老陳還記得清清楚楚:天源麻紡廠,它自然有洗麻皮這道工序。

參觀期間,一名工程師專門陪同16歲的陳英偉去每一個車間看機器,解釋生產工序。

往往,陳英偉白天參觀,晚上回招待所畫圖,半個月時間,就把機器的大致模樣、運作原理給畫出來了。“那個工程師評價我的圖紙說,雖然不是很規範,但買家都能看得懂。”老陳樂呵呵地說。

後來,老陳去嘉興師範學校讀書,一畢業,就分配到了學校裡教語文,曾經最愛的物理只能暫時擱置下來。“教書時搞發明創造,會分心的。幹一行,就要鑽一行。”老陳認為。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退休後,老陳終於有足夠的時間來實踐少年熱愛——搞發明,鑽研機械等理工科知識,潛心學習製圖。

2008年,浙江等地水災嚴重,老陳就想能不能發明一個能水患救生的設備,於是,摺疊式安全救生艇、兩棲抗災房、沉浮調節閥等發明應運而生。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漁民捕撈的魚在水上漁船上難存放,漁船狹小難以保存魚,怎麼“放大”船艙空間呢?老陳靈光一閃,想出了水上拖行艙的裝置,既能把它摺疊著放船艙中,必要時也可以讓漁船拖著前進,裡面正好能放剛網的魚。

20項發明中,老陳最滿意的還是復攪式混凝土攪拌機,花了至少3年時間才完成。此前,機器攪拌水泥時,出料、裝料、攪拌這三步驟是分離的,而老陳的設計能讓機器邊出料、裝料,邊攪拌,連續化生產,理論上能提高一倍效率。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為了這個發明,60多歲的老陳光是上海就跑了12趟。可惜的是,由於這臺機器造價較高,而廠家經濟能力有限,無法投入生產。在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下,老陳只能無奈地放棄了專利權。這也成為老陳的一大憾事。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80歲那年,在發明完最後一項發明“磁力堵漏墊”後,老陳用行草寫了份個人感悟。感悟中這樣說道:“歲值八十,我自覺智力漸衰,應該果決地轉換‘愛好’了。於是,我把餘熱轉化為有一點基礎的書法上來……”

在書法中發揮餘熱

如今的老陳,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去陽臺的小書桌上舞文弄墨。牆上掛的裱裝大字和3尺長的油畫均是由他所作,氣勢雄渾。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老陳以古代名家的草書為範本,以詩、詞、歌、文為臨摹樣本,天天用心謄寫。經過三四年專習,不大的家中擺放著兩大箱書法作品,有一些早已送給了親友和學生,老陳心中頗有自得其樂之感。

夕陽的餘暉還在散發著餘熱。前幾年,老陳編撰了一本《千字文草書帖》,在尾頁附了一首小詩:“從教三十六,匆匆八十載,桃李滿枝丫,夕照心志平。”老陳還將自己的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以四字句的形式謄寫下來。例如人生觀的最後說:“……榮枯隨化,譭譽由人;人當自樂,生死有命。”無論是曾經的發明,還是如今的書法,都是老陳的“樂”。

嘉興86歲退休教師竟發明了20項國家專利?!

回顧往昔,儘管諸多發明並未投入生產,但老陳更為享受的還是發明這一過程。“我的內心並不懊惱,因為我已經努力過,盡心了。”老陳在個人小傳中這樣寫道。在老陳看來,做人就要拿得起,放得下,搞發明也應如此。如果廠家不是真心實意想開發,那還不如將專利上交國家,留待後來考證。

人生總有憾事

雖然老陳的諸多發明並不能投產

但是享受了發明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