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烂的熊爪已经保护不了破碎的国家,俄罗斯会出卖远东西伯利亚来维护窘迫的经济吗?

笑小小生


这个问题,当然是不会的。

今天的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支撑其巨大领土面积的就是多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和远东。

从这一角度来说,如果俄罗斯失去乌拉尔山以东,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俄罗斯将彻底失去大国地位。

而没有大国地位的俄罗斯,不仅不值一提,而且没有存在下去的能力。

所以在关乎俄罗斯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面前,经济是好是坏这样的问题,根本就无关紧要。

况且历史上的俄罗斯也从来没有真正繁荣过。

虽然今天的俄罗斯人均GDP超过东方大国,属于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而且随着俄罗斯人口的不断下降,人均GDP还在不断升高。

但再光鲜的数据也掩盖不了俄罗斯令人捉急的窘迫,比如俄罗斯超过35%的国家财富,掌握在少数寡头手中,这使俄罗斯贫富差距极大.而且贪污腐败横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就是典型代表。

而且俄罗斯乌拉尔山东西的贫富差距也异常悬殊,乌拉尔山以西作为俄罗斯的重心,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广人稀且经济落后。几百年前俄罗斯在这里的城市就只分布在温暖的南部,今天同样没有明显的起色。

而且由于气候恶劣,加上西伯利亚大铁路几乎不被整修,使这里似乎快要被俄罗斯遗忘。

而且有过出卖阿拉斯加前科,俄罗斯似乎没有必要维持如此大面积且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和远东,特别是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

但这注定是不可能的,出卖阿拉斯加已经让俄罗斯悔青了肠子,俄罗斯怎么肯两次掉进同一个坑?

除了关乎俄罗斯大国地位。西伯利亚和远东虽然气候寒冷且冻土广布,但地下海量的矿产资源和地上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却给俄罗斯尤其是寡头送来了太阳一般的温暖。

要知道,经历了苏联解体剧烈冲击的俄罗斯,已经彻底失去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且再无重建的能力和动力。今天的俄罗斯,是个依靠出卖资源续命的国家,而这些资源,绝大多数来自乌拉尔山以东。

可以说,如果俄罗斯走投无路,即使将资源全部清仓甩卖,也足以为俄罗斯筹集大量资金帮助俄罗斯渡过难关,况且有个不希望俄罗斯倒下的东方大国,俄罗斯不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走向崩溃。

况且,出卖土地就是出卖资源,就是自绝后路,俄罗斯会如此弱智?

最后,出卖领土注定是条不归路。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大陆周边,除了东方大国,其他国家没有能力买下西伯利亚和远东,而俄罗斯又不愿意看到东方大国强大。

所以俄罗斯卖地首要困难就是买家难寻。要知道,当年出卖阿拉斯加,俄罗斯跟美国说了不少好话,几乎就是低三下四了。

而同样有能力砸钱的日本,是注定不可能在西伯利亚和远东有所作为的,因为东方大国的存在。

总之,过惯了穷日子的俄罗斯,是完全没必要出卖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而且靠出卖资源生存的俄罗斯,有东方大国的支持,注定是不会倒下的。

而且俄罗斯噬土成性的风格,也注定了没有任何一届俄罗斯总统敢于逆潮流而动,拿俄罗斯人民最在乎的领土做交易。

所以俄罗斯出卖远东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理由更不可能是为了拯救窘迫的经济。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今天要八卦的就是俄罗斯经济发展滞后的远东地区,它的经济远远滞后于东欧地区,也比不上我国的东北地区。

东北亚地区,这片地区和中亚相似,涉及到不同的文化政治因素,划分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按中国的划分标准来说,是松花江河道为界往北的地区;而俄罗斯则认为是指其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及中国的辽东半岛。

而美国也曾经对东北亚地区进行过多次划分,最近的一次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划分标准和俄相似相似,而中国则独自傲娇。

只要提起东北亚,人们就会想起极其严寒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面积极其广泛,占俄罗斯面积的30%,是俄罗斯七个联邦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但是尽管如此还是人烟稀少,大多数都是无人区。


那俄罗斯为何不大面积开发这个地区的资源呢?

首先,是因为当年铁路修建的过程非常艰难,修筑时不仅需要考虑穿越河流山脉以及冻土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恶劣的天气成为了最大的阻碍,又因为其纬度高,气候温差大,铁路的损坏非常严重,使得远东地区很长时间难以有人进入。

其次,开发价值很低,虽然资源丰富,但因为常年都属于冰冻状态,开发难度和成本都要比其他地方多几倍,所以开发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最重要的一点是其经济因素,国家经济重心主要是放在欧洲地区,自然工业中心也位于欧洲,使得其人口分布稀少,导致当地的商品经济竞争力小,商品成品却很高,导致当地人们生活水平很低,这样无异于雪上加霜。

虽然俄罗斯属于发达国家,但这些光鲜数据的背后却存在着很大的窘境,俄罗斯国家将近35%的财产都掌握在这些少数寡头手中。

由于斯大林改革导致俄罗斯工业体制僵化,改革创新能力低,工业体系极不完整,如今的俄罗斯只能依靠自然资源来维持。

因为俄罗斯之前通过靠出卖阿拉斯加领土来维持自己的经济,所以很多人都会想,俄罗斯是否会像当年那样卖掉西伯利亚地区呢?

如果俄罗斯保持理智,应该是不会的。

首先是因为阿拉斯加的资源已经被开发竭尽,反而需要依靠更多的资本来进行维护,再加上收益很小,还不如卖掉比较划算。


第二个原因出卖领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首先,它的经济窘境是由于苏联经济体制造成的,长期形成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改变。

而且俄罗斯的经济也没那么不堪,毕竟它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位居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在国际上还是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小瞧的,只是经济实力相比之下要弱一些而已。

虽然俄罗斯的GDP从2014年以来大幅度下降,可是按照卢布计算的GDP却并没有下降,原因就是美国和欧洲地区对它的经济进行制裁,导致俄币大幅度贬值,在2015年贬值了37%,可他本国经济却稳定增长。

虽然俄罗斯主要依靠其自然资源出口来维持经济,但是其工业产品和粮食出口量也逐渐增加,经济形势已经走向好转。

第三个原因就是西伯利亚对于俄罗斯非常重要。很多人认为西伯利亚地形气候形势严峻,但是其辽阔的地域却是一块聚宝盆,蕴藏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他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才使俄罗斯成为石油大出口国。

它还是俄罗斯重要的粮仓,仅仅在2017到2018年一年的时间,其粮食出口就将近达到5300万吨,而西伯利亚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


小小嬴政


现在网上很多文章认为俄罗斯经济已经衰落的不行了,动不动都要考虑是否像当年出卖阿拉斯加领土那样,来出卖远东和西伯利亚领土来缓解经济困境。

铭苏先生告诉大家,依靠出卖领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俄罗斯的经济问题既有经济结构的问题,这是继承苏联经济结构造成的,短期内难有根本的改观;也有俄罗斯所处的高纬度气候环境因素,虽然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是绝大部分地区由于气候酷寒,并不适合人类居住,更不要说从事工农业生产了。所以目前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和主要的城市都位于欧洲部分。

其实俄罗斯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脆弱,俄罗斯现在依然很强大,尤其是俄罗斯依然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俄罗斯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依然很强,只不过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要弱一些。

下面具体看一下俄罗斯这几年的经济数据大家就知道了。

俄罗斯虽然以美元计价的GDP从2014年开始大幅下跌,但是以卢布计价的GDP却依然在增长。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2014年俄罗斯被美国及欧盟国家实施经济制裁以后,俄罗斯法定货币卢布大幅贬值,最高的2015年贬值了37%,2014年也贬值了17.3%,卢布贬值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以美元计价的GDP会出现大幅下降。但是以卢布计价的GDP并未出现大幅贬值,而是处于稳定增长。

俄罗斯的经济问题主要在于俄罗斯的经济结构,过于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其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低。但是这几年俄罗斯经济也在逐步复苏,除了石油、天然气出口以外,俄罗斯的军工产品,粮食等也在大量出口,这无疑预示着俄罗斯的经济已经在向好。

现在的俄罗斯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至少在军事上没有国家敢于跟俄罗斯硬碰硬,毕竟俄罗斯是世界第一核大国,也是世界军事强国。虽然经济实力有待提高,但是俄罗斯依托丰富的资源,过亿的人口,庞大的国土面积,虽然不会像美国那么发达,至少过好自己的生活没有问题。

俄罗斯在历史上虽然卖过阿拉斯加这块领土,但是那是当时形势所迫,下面具体为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阿拉斯加毛皮资源开发殆尽,对于俄罗斯没有多大价值。

俄罗斯当时占领阿拉斯加是奔着当地的毛皮资源去的,经过长期的开发,当地的毛皮资源基本枯竭。俄罗斯留着阿拉斯加维护成本高,收益少,对于俄罗斯没有多大价值了,不如卖了划算。

第二、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罗斯面临国内危机,急需进行改革。

俄罗斯当时跟英法等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战败,国内发生农奴制危机,沙皇急需资金来进行改革,出卖阿拉斯加可以筹的改革所需资金。

第三、俄罗斯担心英国从加拿大进攻阿拉斯加。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战败以后,由于阿拉斯加与英国的加拿大殖民地相邻,而俄罗斯在阿拉斯加兵力空虚,如果英国从加拿大进攻阿拉斯加,那么俄罗斯将失去阿拉斯加。所以与其让英国占领阿拉斯加,不如卖给美国划算。

俄罗斯从卖过阿拉斯加以后,就没有卖过自己的领土了。目前俄罗斯经济虽然也遇到了困难,但是还不至于靠出卖领土来改善经济。俄罗斯即使不干别的,就是完全依靠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也饿不死。所以那些认为俄罗斯经济已经不行了的,还是省省心吧,俄罗斯远比你所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铭苏先生


首先跟大家普及一个基本知识,就是最为大家所不理解的关于俄罗斯出卖自己领土的先例——阿拉斯加!



1867年以前阿拉斯加在土地归属上是属于沙皇亚拉山大二世统治的沙俄的一部分,俄罗斯并不是被迫无奈“出售阿拉斯加”我们知道沙俄立国以来一直有一个寻找不冻港的梦想,历代沙皇都把这句话最为自己终身的使命信条,为此无论是沙皇时代对中国东北大连的觊觎,还是苏联时代对中国旅顺港的军港需求,都表明了历代俄罗斯民族对不冻港的梦想,甚至在沙皇时代发动侵略战争,在中苏蜜月期提出共同建设旅顺港,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交恶!


但是1867年的阿拉斯加不仅不能提供不冻港的需求,甚至会成为英法进攻沙俄的据点,我们看地图可以知道阿拉斯加挨着现在的加拿大,而加拿大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当时沙俄的所有重心都在欧洲,如果英国对沙俄发动战争以当时沙俄的军事实力是无法与英国抗衡的,更何况如此遥远的距离,在十九世纪的交通能力等英国国人打过来了,怕是沙皇的士兵还没有赶到战场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当时沙俄士兵的动员能力之低下,战斗能力之低下跟英法士兵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更何况要穿过地形复杂的西伯利亚就已经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头痛得了,我估计应为天气原因的士兵减员比战争损失还大,另外当时沙俄跟美国的关系简直好的要穿一条裤子,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英国刚好是沙俄跟刚刚建立不久的美国的共同的敌人,南北战争时期沙俄甚至派出过军舰来对妄图参与南北战争的英国人进行军事威慑!如果让亚历山大看到现在的没俄关系估计会后悔当时跟美国的关系好成兄弟一样!



而事实上,“美国”一般不想要它!在买下它的国务卿之后,这笔交易被称为“西沃德的愚蠢”。 当时阿拉斯加与美国而言战略位置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且阿拉斯加的自然资源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如果亚历山大二世知道阿拉斯加有这么丰富的石油资源,估计说啥也不会卖!当时阿拉斯加当地最重要的产业是从太平洋西北港口运送船只到非法偷猎阿拉斯加的海豹。


皮草是当时阿拉斯加的巨大财富 - 最初是银狐皮 - 但银狐灭绝了以后人们开始偷猎海豹。好困好像今天在很多吃货眼中阿拉斯加最出名的是帝王蟹一样。

当时沙俄卷入了克里米亚战争 - 一个19世纪的战争,看到英国和法国入侵克里米亚。俄罗斯急需资金。所以它通过了一项法律,阿拉斯加的每个土生土长的人都必须上交一定数量的海豹否则将右手切断,所以当地人开始屠宰海豹,多么可笑的政策!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沙俄才把本就守不住的阿拉斯加以高价卖给了美国,而美国也为了感谢当年的沙俄军舰的帮助而接受这笔“赔本”的买卖!

但是今天的俄罗斯已经不是当年的沙俄,其军事动员能力,战斗能力虽然一直为人诟病,但是强大的军事基础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力量要保卫国土不受侵略实是不难的!

另外就算俄罗斯敢卖谁敢买呢?买完之后带来的地区动荡又由谁来承担呢?


笑小小生


从目前的俄罗斯国内、国际形势来看,俄罗斯不太可能会出卖远东和西伯利亚来维持国内的经济,因为俄罗斯还远没有窘迫到需要出售国土来维持升级的地步,尽管俄罗斯在沙俄时代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人,但是那都是殖民时代的事情了,而且卖土地的还是私人企业,而不是政府。

所以以现在的俄罗斯政府来讲,基本上不存在卖地度日的可能,而且以他们的总统普京的性格来看,他们也不会这么去做。

今天的俄罗斯虽然穷,但是还没有落魄到没有家无余粮的地步,因此不需要出卖土地来过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俄罗斯是一个很穷的国度,但是老实讲这样的观念已经是老黄历了,在苏联刚解体的那段时间里,俄罗斯国内经济崩溃,通过膨胀严重,人民生活确实在贫困之中。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俄罗斯虽然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富裕,但得益于俄罗斯广袤的领土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国际市场上的原油和天然气的价格不断上涨,使得俄罗斯国民收入也是排在世界前列的。

根据俄罗斯政府公布的数字,俄罗斯2017年全国GDO总量为1.64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十一位,而2018年俄罗斯人均GDP则在1.06万美元左右,排名世界第66位,比中国的世界排名还要高(中国第72位)。

所以无论从俄罗斯的全球总量GDP排名,还是从俄罗斯人均GDP排名,都表明今天的俄罗斯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基本改变了过去经济发展混乱落后的状态。

根据最近的资料显示,2018年俄罗斯GDP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8%。政府预算从2011年以来首次实现了盈余,盈余约占俄罗斯GDP总量的2.1%左右。

大量的资金盈余,预示这俄罗斯经济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同时意味着俄罗斯的国力正在处于恢复的状态中。尽管在近些年俄罗斯连续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联手制裁,但是俄罗斯在与中国结成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正在同中国一起构建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已经不再畏惧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

因此在这个时候说俄罗斯经济窘迫,实际上等于是在无视俄罗斯过去二十多年的努力成果,而做出的不理性判断。现在的俄罗斯根本就不需要出卖领土,就可以轻易的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这已经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

今天的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垮,完全就靠着俄罗斯政府的一股信念在硬挺着,要是因为出卖领土而散了这股坚持的信念,俄罗斯立马就会彻底崩溃。

在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独立出来的俄罗斯在前总统叶林钦的领导下,其实日子并不好过,他当时做面临的难题里,除了需要解决经济发展这座大山以外,还面临着国家继续分裂下去的危险。

因为从当时的国际局势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虽然表面上与俄罗斯和和气气,但是私底下却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分裂俄罗斯的打算,甚至有西方政客公开扬言俄罗斯应该继续分裂下去,才能保证欧洲的安全。

因此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版图内的很多边疆共和国,都在美国的鼓动下谋划着独立运动,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发生在俄罗斯车臣共和国的武装叛乱,俄罗斯政府为了彻底平息车臣共和国的反叛,曾经发动了两次这对俄罗斯的战争,这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第一、第二次车臣战争。

实际上在这两场战争中,俄军面对的不仅仅是车臣反叛武装,根据后来的公开资料显示,当时的美军在车臣战争中派出了大量的精英情报人员,帮助叛乱分子训练士兵,在有的时候甚至才直接参与作战,导致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死伤惨重,最后不得不被迫撤离车臣首府格罗兹尼。

等到俄罗斯新总理普京上任之后,普京很显然明白俄军如果在车臣战争中失利的话意味着什么,因此在1999年的时候,调集俄罗斯精锐的特种兵部队,参与了针对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围剿战,并最终取得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

在俄罗斯看来,俄罗斯这个国家弱国想要继续存在下去,那么就必须要时刻保持对外强硬的姿态,让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处于忌惮而不敢对俄罗斯肆意下手,这也是为什么普京会喊出“俄罗斯领土虽大,但是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这句话来,而这就是俄罗斯不敢轻易放弃任何一寸土地的主要原因。

很显然现在的俄罗斯在保家卫国这个问题上,已经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前后那么彷徨了,而且俄罗斯国内的经济也足以保证国内的经济正常运转,因此完全不需要通过出售领土去换取金钱来维持国内的运转了。同样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俄罗斯再一次成为了美国在全球霸权上的最大挑战者。


落下m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俄罗斯经济并没有像那些西方媒体说的那样糟糕,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主要是打压能源出口,但是能源出口对于俄罗斯GDP的影响在普京时代都没有超过总量的20%,西方单靠搞个打压能源出口根本不可能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伤筋动骨的影响。

并且,俄罗斯税收在全世界来说也是最低的国家之一,国家通过大量的公共福利使得俄罗斯人民生活方式和大部分欧美国家一样习惯于提前消费。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俄罗斯的资源!和庞大的国土面积相比,俄罗斯的自然资源总量也是位列世界前茅。其中森林、天然气、铁矿、石油位居世界第一,淡水资源居世界第二,煤炭、黄金居世界第三,其他的铝、铀这些也都位列世界前五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俄罗斯完全是一个地大物博到可以关起门来过自给自足的日子。

而自然资源总量大部分在领土面积超过620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地区!

历史上,从苏联开始直到今天的俄联邦,即使是国家再困难也不会丢掉远东。苏俄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之下居然还能将沙皇俄国几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土地——蒙古吞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远东的安全。因为贯穿俄罗斯领土东西部的唯一一条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几乎是贴着俄蒙边境修筑的,一旦被外敌切断,将彻底动摇俄罗斯的国家基础。即便是后来苏德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苏联也在远东部署着一支人数在100万左右的最精锐部队,与同等数量下的日本关东军对峙五年之久,成为二战时期兵力对峙数量最多、时间最久的一条特殊战线。

俄罗斯联邦初期特别是在普京执政初期,面对国家自苏联解体以来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出口远东资源来缓解。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远东作为俄罗斯国家民族的未来,断不可能有任何闪失。不用说远东,即便是在与远东接壤的蒙古国,俄罗斯也不希望有任何不和谐的音符!


大将军威武K


俄罗斯出卖土地,这种事情可能性太小了。历史上,俄罗斯曾经70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出售给美国,但这种事情在现代社会很难再出现了。俄罗斯人对领土是非常贪婪的,历史上,从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公国,扩张到现在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从中就能证明这一点。就是现在,俄罗斯不惜被西方制裁,与乌克兰、格鲁吉亚不惜一战,也要收回克里米亚,南奥赛第,二战占领的日本北方四岛,在俄罗斯经济崩溃的情况下,也没有受日本优厚援助的诱惑还回日本。普京有一句话:俄罗斯虽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综上所述,幻想俄罗斯出卖远东领土来得到巨额财富,就是异想天开了。


nrlm


这个题目完全经不起推敲!俄罗斯保护不了自己的国家?现在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敢占领俄罗斯一寸土地!破碎的国家?俄罗斯的统一和主权完整得到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尊重,何来的破碎国家!

就经济问题而言,看一看俄罗斯2018年基本经济数据:

GDP增长2.3%,103.63万亿卢布,约1.6468万亿美元。相当于1999年普京刚上台的八倍多。

财政盈余:2.745万亿卢布,约439亿美元,占当年GDP的2.7%。

工业生产与2017年相比增长2.9%,比2017年2.1%的增速又加快的0.8个百分点。这可是俄罗斯梦寐以求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再单纯依靠石油天燃气。

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收入达到258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了20%。这是农业生产连续六年高速增长的结果。想想三十年前的苏联还要大量进口粮食养活自己的人民。

2018年全年俄罗斯外债减少了12.4%,减少了320亿美元,为近10年来最低水平。而美国国债达到22万亿美元,超过GDP110%多。

俄罗斯的官方黄金储备也达到了2066.2吨,同比增长18.19%,并成功超过中国,位居全球第五。

外汇储备达到4669亿美元,美元不到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五,与第四的土豪沙特只差一百多亿美元。

这份经济数据在大国里仅仅比中美差一些,比德法英日都要好点多。但是财政盈余,除了德国,其他囯家都是负债累累。

如果这样的俄罗斯的经济算衰退、要卖远东西伯利亚的话,债台高筑的美国是不是要卖夏威夷、加利福尼亚度日呢?

如果要黑一个国家,起码的事实要尊重吧?如果连基本的数据都不看,信口胡诌,不是浪费自己的生命吗?


寒舍29


这个问题问的很不好。怎么说呢,首先,说俄罗斯是腐烂的,还为时过早,作为一个资源大国,军力世界第二毫无疑问,瘦死骆驼比马大,离奔溃还远的很。在当今美国及其盟友小弟的战略打压下,中俄都有抱团取暖的需求。俄罗斯比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完全可以依托中国,搭顺风车,不至于让国家崩溃。


在中俄面临打压的时刻,中国也不会坐视俄罗斯所面临的状况。这就是现代版三国演义,中美俄,两弱一强,两弱抱团,方有生路。俄罗斯目前的国家状况,还没到最糟糕的地步,谈不上腐烂。说什么保护不了破碎的国家?当今世界哪个敢直接对俄罗斯宣战。阿萨德政权奄奄一息,还不是在俄罗斯的干预下翻盘了,核心利益至少还是守住了,铁杆盟友至少保住了。

出卖西伯利亚,那就更是天方夜谭,卖阿拉斯加这种事,只会发生在过去。以俄罗斯现在的体量和家底,缺钱卖卖武器装备和资源我信,但让它卖西伯利亚这么辽阔的地方,还是在二十一世纪,先不说俄领导人能不能担得起历史责任,就光价格,你看看有谁买得起。



再说了,苏联解体时,国家奔溃,也无外乎是各个加盟共和国分家过而已,也没听说谁要卖土地。


假设俄罗斯崩了,不过是再解体呗,卖土地?不存在的。


悠幽貓


何苦要出卖国土呢?出租不也同样获利吗?历史上只有战争侵占他国领土,没记载过国与国之间买卖国土的。这一来是土地不好搬家,二来土地上的人要吃饭,得组织好生产关系,并进行管治。一般都算是殖民地,,请本他人管。俄罗斯领土广大,人口稀少,经济结构极不合理,产业单一,经济不振。他的土地得与有资本的人进行合作开发,但谈判是个难事。为主是无人口,全靠资金开发,可以想象,那是得有生产力才可驱动的。比如大量的智能机器人投入,那是完全可以替代劳动力而进行有效的财富创造的。话得说回来,讲话也应自圆其说。没有人,则意味着无人购买,产品过剩,现在看,这也是绝症,头会更痛。土地即便出租,像中国原先的香港奥门那样,也得有人来租。租了地就得投入建设,才好生产,生产出来了又卖不掉,这谁敢冒此风险?地租是依据地上出产的效益来议价的,无资源可利用的土地,地租是极低的。即便是资源互补性很强,无劳动力的劳动需求,也等于零。国土无人,等于无土。有土归属于国这个虚无之名。无人国算什么国?但名要挂靠一下的。否则谁都可进去了,国将不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