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冀县姜维为何被诸葛亮称为“凉州上士”?

天水冀县姜维为何被诸葛亮称为“凉州上士”?

文|冀城晨光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郡冀县(甘谷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本为魏将,官天水郡中郎,参郡军事。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军指祁山。姜维受太守猜忌,归降蜀汉,任仓曹掾,时年26岁。诸葛亮称赞他“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忠勤时事,思虑精密,乃凉州上士”,将其收于门下,授之所学。诸葛亮死后,姜维总领蜀军,力撑危局,九次伐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钟会叛魏,姜维诈降,伺机恢复蜀汉,事败殉国。终年62岁。


天水冀县姜维为何被诸葛亮称为“凉州上士”?


冀县,本冀戎地,秦武公十年(前688),秦伐冀戎,以其地置县。治在今甘肃甘谷县东。东汉为汉阳郡治,灵帝后兼为凉州治,三国魏复为天水郡治,西晋置秦州治于此。西晋以后冀县县名多有变更,清代为伏羌县,现名甘谷县。


天水冀县姜维为何被诸葛亮称为“凉州上士”?


天水郡,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郡治平襄(今通渭县城)。辖县16,大致即今甘肃省定西、天水两地市。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为汉阳郡,并移治冀县(今甘谷县东)。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辖天水市及礼县一部分。西晋移治上邽(天水市秦州区)。可见,姜维父子二人任职的天水郡,并非今天的天水市秦州区,就在冀县(甘谷)。

凉州,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分13个刺史部,天水郡属凉州,治所在陇县(张家川县)。凉州之得名,是因为“地处陇坂下,势如西方常寒凉,故名凉州”。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凉州治所由陇县迁至冀县(今甘谷县境内)。曹魏黄初元年(220),“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晋书·地理志》)。凉州治在冀县(甘谷)存续52年,在姜维18岁时,凉州治所迁至武威。


天水冀县姜维为何被诸葛亮称为“凉州上士”?


可见,当时冀县县城、天水郡郡城、凉州州治都在甘谷县,具体在今县城一带。故《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天水收姜维”、“冀县接姜母”的事件都发生在甘谷,诸葛亮之所以称姜维为“凉州上士”,是因为凉州州治就在甘谷,另一层意思,是赞誉姜维乃一州之翘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