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的名气实在大!连《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

2019年4月2日,《华盛顿邮报》对沈巍以名为《中国互联网为这位能引经据典的流浪汉而疯狂,现在他逃离了名声》进行了报道,记录了沈巍从走红后到离开人们视野的过程,文中写道:“对于那些厌倦了在这个痴迷年轻、新奇、教育、名声、财富和美貌的国家中,攀爬社交和经济阶梯的人来说,沈巍成为了一个‘反英雄’。”

沈巍的名气实在大!连《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

《华盛顿邮报》对沈巍“走红”之路的记录,与社会上各界人士对沈巍的评价一样,褒贬不一!而在对于看众的评价竟又是出奇的一致:从沈巍的这次网络爆红,人们看出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摄像头中的沈巍,似乎是不正常的人,说了一些正常人的话,而一些貌似正常的人,又开始变得那么的不正常了,在这场闹剧中,沈巍是最清醒的一个人,他不堪其扰,最后选择逃离,他不是病了,是某些人病了,你看!是不是对某些人又进行了讽刺。

沈巍的名气实在大!连《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

沈巍之所以流浪,最根本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沈巍自1967年出生后,直到工作,他一直都是和外婆生活在一起,虽母亲还健在,但都没有交集,他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可感情也不好,父亲管教很严,讨厌其作画和读历史方面的书,也许是父亲的愧疚,在2012年9月30日中秋节父子临终见面时曾向沈巍道歉,但父亲的管教已改变了他的一生。

沈巍的名气实在大!连《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

大学毕业后,沈巍进入了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工作,但生活并不快乐。那时他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因有人投诉他在单位捡垃圾,同事们都认为他脑子有问题,喜欢捡垃圾。他们认为其脑子有问题,很丢人,所以在1993年领导主动找他给办了病退。1995年,他决定做一名拾荒者的全职清洁工,沈巍曾说过命中注定是要成为一名拾荒者,他钦佩圣雄甘地,想要像他一样过一种苦行的生活。2002年后,他开始流落街头,从此,他很少与父母见面,最后一次见面,就是在2012年中秋节父亲去世前。2014年5月,他去参加外婆追悼会的时候,才理了一次发。如今52岁他,在流浪过程中,依然在看书看报,希冀学以成人!

沈巍的名气实在大!连《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

26年来,沈巍在持之以恒的学习,因衣衫褴褛,在面对陌生人镜头时,他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讲《左传》,说《尚书》,谈企业管理,谈各地掌故,虽蓬头垢面但语出惊人,被人录制视频上传到抖音后开始备受关注。

沈巍的名气实在大!连《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

因喜欢捡垃圾,而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又没处理好,沦为流浪汉的他已无法回原单位上班,他个人表示喜欢这样的生活,不想红,喜欢宁静的生活。他最大的爆点是认为垃圾分类是国家提倡的,垃圾分类是源头的治理,应该针对产生垃圾的人,但这一行为总因为捡垃圾反被嘲笑和误解。可正因为这一观点与大多数国人知行不合一,所以沈巍瞬间网红天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沈巍的名气实在大!连《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

沈巍能瞬间爆红,堪称一个奇迹。所以外国人以“反英雄”来称呼他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因为互联网,沈巍也活成了他讨厌的样子,他讨厌自己像个没穿衣服的婴儿一样,暴露在网络之下,供人们跟拍、追捧、谩骂,他已经无法走出互联网的穹顶,更无法从现实当中逃遁。人们最后一次见到52岁的沈巍时,他已由一位身穿橙色夹克的中年男子护送着,坐上了一辆白色梅赛德斯的奔驰车里去了,当他被问及要去哪里时,沈说:“去避难。”

沈巍的名气实在大!连《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

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时候,他还能在边捡垃圾的余暇坐在路灯下读史,过着让外人看来落魄而自己感觉超然的生活。

沈巍的名气实在大!连《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

感觉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就是像小丑般追捧他的路人,他们正在做着各种不正常的事情。就像沈巍说的那样:“不是我知识渊博,是你们读书少了”,果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此话不假,那用沈巍的话来说,就不是他有病了,而是我们有病了。对此,你又会怎么看?

沈巍的名气实在大!连《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