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重視嫡長子?

纏中修禪


古代講究“母憑子貴”,無論是皇家還是平民,女人生下兒子地位就穩固,而兒子中嫡子地位最高。

所謂嫡子就是“大老婆生的兒子”,在皇家就是皇后的兒子,民間就是正妻的兒子。所謂嫡長子就是皇后或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妃子或者小妾給皇帝生的大兒子是庶長子。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一個家庭裡嫡子地位高於庶子,而嫡長子地位則嫡子中最高的。為什麼古人這麼重視嫡長子?

中國人生活在關係網,由1個人開始,他關係的擴展是家人,再擴展就是社會或者說是國家。因此,家庭是“小家”,國家是“大家”,中國人“家國一體”。

那麼,維護這種關係,就需要在道德、法律上給予確定。否則,某些人亂來,就容易亂套,破壞社會穩定。

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就開始打造這套制度,我們講的“周禮”就是要維護這套制度。簡單來說,周天子是諸侯王的頭,諸侯王要服從周天子;而嫡長子就是未來家人的頭,所有家人要服從嫡長子。

那麼,兒子這麼多,為什麼要不選非嫡長子,像庶出的兒子、嫡子裡的其他人?

當然嫡長子死掉了,其他兒子就會有機會。除此之外,選擇嫡長子是有原因的,是經過實踐檢驗的。

首先,嫡長子容易確認,就這麼一個,需要用心培養。而用“賢能”來選擇,一個偽善的惡子很可能就會上位,對國家或者家族來說,承擔不起這種風險。那麼,嫡長子是偽善的人呢?來不及廢除就是“投資失敗”,這是“嫡長子”制度的代價……

其次,選用嫡子為貴,也是一種規則。大老婆是被視為“母儀天下”“母儀家族”的人選,其背後的資源、人脈相比其他配偶來說,往往是最強的一方。讓她的兒子來繼承祖業,是最優化的選擇。

因此,古人重視嫡長子,絕不是隨機定下的,而是理性博弈後的最好選擇。


子屠龍


重視嫡長子跟私有制的發展是相適應的,只有當你有足夠的財產需要繼承的時候,你才會重視嫡長子,即便是古人,那也是“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

從感情上說,父母一般都是愛子女的,但對不同的子女喜愛程度又不一樣,而最受寵的,往往就是幼子。因為兒子大了以後要跟父親分家,幼子最後分家,且分家時父母的年級已經比較大了,不得不說,父母對子女的溺愛是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的,幼子因而能夠獲得父母的愛。

幼子一般也更會討大人開心,長子則因為見世面更多,更具有獨立性,這就使得父母對長子和幼子是兩種態度,長子要磨練,幼子要寵愛。

百姓家還不明顯,到了國君家裡,這個差異就較為明顯了,如秦始皇,長子扶蘇派到長城,幼子胡亥卻是帶著南巡。

話說回來,皇家注重長子尤其是嫡長子,也是有很多考量的。

自從禪讓制下的遠古民主崩潰後,私有制的家天下取而代之,據記載,夏朝的繼承製度的父死子繼,我們並不清楚是不是嫡長子繼承製,但接下來的商朝卻是兄終弟及與父死子繼相結合的制度。

商朝的制度很容易引發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君主沒有弟弟繼承的時候,他是要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還是兄長的兒子?如果是他的內心,應該是更傾向於自己的兒子的,可兄長的兒子必然心生不滿。不滿的結果就是政變,一旦發生政變,政局必將動盪,國家有危。

有人猜測商朝這種制度是因為當時農耕水平低下、需要經常遷徙,需要年長君主,但人均壽命短,前任君主的兒子很可能太小,沒能力帶領大家遷徙的緣故。不過到了商朝中後期,農耕經濟有了不小的發展,商朝已經不必到處遷都,繼承製度也多為父死子繼。

周朝則真正確定嫡長子繼承製為基本政治制度,顯然是認識到了兄終弟及給政權交替帶來的危害,周朝之後的朝代也基本沿襲這種繼承製度,還延伸到社會各界,只要家中有足夠財產的,繼承製度基本就是這種。

嫡長子繼承製有幾大優點,一就是保證政權過渡的穩定性,而不會造成頻繁的內亂。

從功能上來說,所有繼承製度都有保證穩定性的功能,只是優劣的分別,嫡長子繼承製的好處在於,嫡庶和長幼都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正妻為嫡,妾室為庶,這在子女出生前就確定了,而長幼順序更是直接,誰先出生誰大。

二則是嫡子往往擁有龐大的政治、財產、人脈資源,有助於繼位後迅速保持穩定,因為古代聯姻往往都是作為正妻,而國君的聯姻對象資源都不會太差,這就保證了嫡子有足夠的資源,且長子年長,可以避免幼主失權的情況。

三則是嫡長子早早被確立為太子,可以得到更多的歷練,當然,被當成活靶子搞的幾率也大大增加,這就關係到太子本身的能力了。

不過這些好處都是相對,很多時候嫡長子繼承製並不管用,因為有人在諸多方面超越了嫡長子,如唐朝李世民,大哥照樣咔擦。後面的李憲就學乖了,乖乖讓位給弟弟李隆基,李隆基對這哥哥也夠意思,還追封其為皇帝。

到了清朝,皇權獨尊到巔峰,以上說的都不適用,選誰繼承看皇帝心意,皇帝想讓誰接班就暗中選好,等他死了再拿出來。


平沙趣說歷史


古人重視嫡長子,這一制度源遠流長。西周時中國確立了宗法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嫡長子繼承製。所謂嫡長子繼承製,指的是貴族,不論是天子、諸侯還是大夫、士,主要的家業都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吃肉,其餘的兒子只能喝湯。

比如,天子的嫡長子可以繼續做天子,其餘兒子或做諸侯,或任大夫;諸侯的嫡長子是諸侯,其餘兒子為大夫;大夫的嫡長子繼承大夫之位,其餘的兒子降為士;士的嫡長子還是士,其餘的兒子可能就是庶民了。

西周為什麼要確立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制度為何如此重要,以至於延續了幾千年?甚至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時,盟約中還專門寫了一條:“無易樹子”,也就是說不要更換太子。

我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保持權力傳承的穩定。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說君主制的缺點之一就是君主的更替缺乏連續性,容易產生混亂,因此“人們把王位固定由某幾個家族世襲,並規定了一種繼承的順序,以免在老國王駕崩之後發生爭議……寧要表面的平靜而不要賢明的行政,甘冒把一個小孩或一個惡魔或一個白痴捧上王座的風險,而不願在選舉好國王的事情上發生爭論。”

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了這一點,而嫡長子繼承製就是一種非常確定的繼承順序,完全沒有爭議。只要不是嫡長子,不管你能力怎麼樣,都不能繼承權位,從根本上杜絕了其他兒子的覬覦之心。

歷史上經常出現嫡長子繼承製沒有順利實行,結果國君的兒子們相互爭鬥,引起大亂的事情。比如齊桓公重病,他的五個兒子各自率領黨羽爭奪齊國國君之位。結果導致齊桓公餓死,五個兒子互相攻打,齊國一片混亂。齊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無人收斂,結果屍體上的蛆蟲都溢出了房門。


第二,保證正妻孃家的權利。

嫡長子是正妻的兒子,而正妻一般出另一個自權勢相當的家庭。比如天子的正妻可能是大諸侯的女兒,諸侯的正妻可能是另一個諸侯的女兒。

一個諸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另一個諸侯,必然希望兩國結好,最好是世代交好。如何能世代交好呢?如果這個諸侯的女兒生了兒子能繼承君主之位,兩國的親戚關係就能延續下去,豈不是世代交好了嗎?

所以諸侯在嫁出女兒時,往往會讓自己的侄女作為陪嫁,稱為“媵”。這是一道保險,萬一自己的女兒沒生出兒子,還可以讓自己侄女的兒子繼承君位,保證下一代國君依然是自己的親戚。

諸侯嫁女兒時,總懷著這樣的期待。因此要用嫡長子繼承製來保證諸侯正妻孃家的權利,否則會引起孃家的不滿。

比如周幽王寵愛褒姒,想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結果把正妻申後以及原來的太子宜臼廢了,這一舉動引起了申後父親申侯的不滿。太子宜臼跑到申國找自己的外公申侯撐腰,申侯勾結犬戎,殺死了周幽王,攻入鎬京。這才有了平王東遷,西周滅亡,春秋時代開始了。



夢露居士讀文史


謝謝題主的提問。這個問題值得探討。粗略瀏覽了幾位高贊答友的回答,覺得有些分析離題太遠。答友們說過的內容不再重複,試著說一下個人的看法。

古人重視嫡長子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兩條。

一是便於維護既得利益。朋友們都知道,所謂嫡長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大兒子。在中國古代,婚姻一般不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而是兩個家族之間的大事,所謂“門當戶對”。正妻大多出身家族勢力強大的集團,無論政治影響力、財力還是人脈資源,大多是非常顯赫和頗具實力的。只有做到強強聯合,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和延續家族的強勢。嫡子是女方家族利益的代表,更是男女雙方家族利益最大化的具體體現。古人重視嫡子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是標準明確容易操作。嫡長子體現的嫡庶、長幼之別,是客觀事實差別。嫡長子地位的確立標準客觀、中立,並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相對於“品德”、“才幹”等主觀標準,嫡長子很容易量化。另外,長子的年齡和資歷佔優也是客觀事實。確立嫡長子利益繼承製度,可最大限度的減少或避免繼承過程中的各類紛爭尤其是兄弟之間的爭鬥,更好的維護家族的穩定。

綜上,古代嫡長子制度既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以及各方利益集團的博弈中,鬥爭各方為維護政治、經濟等利益平衡而做出妥協的特殊產物,也是為了鞏固和團結既得利益集團內部各股勢力的權宜之計。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清楚這個問題的起源。

中國自古以來,王公貴族的爵位財產結為一體,且由於實行一夫多妻制(確切的說是一一妻多妾制度),子女眾多,為了解決死後爵位財產繼承問題,維護社會的秩序穩定,建立行之有效的繼承製度是十分必要的。

大禹把王位傳給兒子啟,開創了“父傳子,家天下”的傳統,自此:夏朝實行父死子繼的繼承方式,到了商朝,制度有所變化,前期實行兄終弟及,後期改為父死子繼。到了西周時期,周公制禮作樂,定下了一項制度,叫做: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由此幾乎奠定了此後中原王朝3000年的繼承製度。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句話前後兩句不是並列關係,而是一種優先級降低的順序關係,意思是:如果有嫡子(就是妻子生的兒子),那麼就在嫡子中選年紀最大的,也就是嫡長子繼承,如果沒有嫡子,就在剩餘的兒子中選一個母親地位最高的繼承。

這一制度的核心就在於:子以母貴。

古代社會婚姻關係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講究門當戶對,婚姻是建立在兩個家庭社會關係和社會地位的基礎之上,妻子意味著龐大的家族關係和社會關係網絡,對於家庭興衰意義重大,所以地位最高,同理:妻子所生的兒子,由於血緣關係,繼承了兩家的家族關係和社會關係,社會資源最為豐富,而長子由於出生最早,接觸這些社會關係時間最久,影響也最大,由他來繼承是各方都樂於接受的結果。而小妾,由於社會關係相對低下,影響力低,所以兒子的地位也相應降低,只有在正妻沒有兒子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獲得繼承權。

這就是立嫡的含義,既不是年齡問題,也不是才能問題,而是一個“關係”問題。

例如: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結婚前就與老家的曹寡婦私通,生了兒子劉肥,但由於是曹寡婦並非明媒正娶的妻子,所以皇位只能由呂雉所生的嫡長子劉盈來繼承。而唐朝開國皇帝李淵,雖然兒子眾多,但是皇位只能在原配竇皇后生的三個兒子中挑選(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嫡長子繼承製還能解釋一些其他問題,例如正妻有多個兒子,嫡長子先於父親死了,那麼繼承權也應該由嫡長子的後人來繼承。這種方式雖然有些迂腐,但是可以有效避免爭鬥,更好的維護秩序。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本打算傳位給太子朱標,但是朱標早死,朱元璋就把位子傳給了朱標的長子朱允炆。

總體來說:這是一個成功併成熟的繼承製度。這個繼承製保證了政權的平穩過渡,使人心穩定,政權穩固。它是符合封建社會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繼承製。不僅中國如此,在日本以及其他地方的封建時代,也存在類似的情況。歐洲封建社會的長子繼承製,包括了長子繼承財產,封建貴族的爵位和土地傳給長子,其餘的兒子因缺乏財產為謀生而淪為騎士。

但是這一制度也存在許多問題:如果大兒子是個傻瓜,或者能力弱,而其他兒子有能力,有功勞,有人脈該怎麼辦?

如前文所說:李淵想把位子傳給嫡長子李建成,但是次子李世民在建立大唐過程中立有大功,人氣極高,兄弟二人互不相讓,最後玄武門兵變,李世民殺死太子李建成以及擁護李建成的三弟李元吉,逼迫李淵退位,自己做了皇帝,縱然如此,後世史家還是狠狠的給了李世民一筆。同樣的道理,朱元璋死後,朱棣以“靖難”為名,發動叛亂,得了天下,但朱棣吸取李世民的教訓,挖空心思修改歷史,不惜把生身母親歷史抹去,偽造自己是馬皇后親生兒子的身份,還大張旗鼓的在南京建大報恩寺(不知道報什麼恩)以彰顯自己篡位的合法性。

最搞笑的是西晉,晉惠帝生來就是個傻瓜,但是就因為是嫡子(司馬炎與皇后楊豔次子,長子司馬軌兩歲夭折),做了皇帝,當大臣告訴他百姓沒有飯吃的時候,他卻反問他們為什麼不喝肉粥。

這些奇葩案例不勝枚舉,不能不說是對這一制度的諷刺。

還有一些皇帝,本身就是這一制度的破壞者,例如漢高祖劉邦,晚年寵幸戚姬,耐不住枕邊風,打算廢掉太子劉盈,立戚姬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為此呂后不惜拉攏群臣為兒子保駕護航,劉盈剛即位,呂后就反攻倒算,毒死如意,然後又把戚姬砍成人彘,而漢武帝在廢除太子劉據以後,為傳位給年幼的兒子劉弗陵,不惜殺掉寵愛的鉤弋夫人。


最有意思的是清朝,由於起源於關外滿人,雖然入關後接受了中原文化,但是在繼承人問題上依然保留了自身特色,採取了秘密立儲的方式,但是這一方式依然沒有跳出“子以母貴”的傳統。

皇族如此,貴族自然有樣學樣,雖然沒有皇位繼承,但是有爵位和財產,為了保證家族萬世永昌,爵位有人繼承,財產不被無限分攤,由嫡長子來繼承是最合適的方法。而到了民間,雖然有條件納妾的少之又少,但是古代社會沒有計劃生育,一家多個兒子的情況並不稀罕,為了防止出現繼承權爭端,也都採用了長子繼承製。

整體來看:嫡長子繼承製度在封建社會看來是一種成熟的繼承製度,它對穩定社會有著重要作用。但在今天看來,他是一種非智能的制度,隨著社會的進步,它必將被人拋棄,由進步的制度所代替。



日慕鄉關


嫡長子繼承製,那我們先來弄清楚,什麼叫嫡長子,中國古代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那麼妻子的所生的長子,即為嫡長子,而其他的兒子叫做嫡子,而如果是妾所生的,那就即為庶子,如果這個庶子是長子的話,那麼就是庶長子。

嫡子與庶子的地位相差很大,這個是因為妻與妾的地位相差很大,所以才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子只有一個,而妾可以很多個,對於皇帝來說,要麼沒有設皇后,要麼同一時期只有一個皇后,當然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有些皇帝會同時設立幾個皇后。

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他的生母是曹氏,而劉盈是劉邦與呂后的嫡長子,所以是由劉盈來繼承,劉盈與劉肥的地位相當很大,另外戚夫人之子劉如意即使很受劉邦寵愛,劉邦想立劉如意為太子,也是遭到大臣的反對。

還有,袁紹是庶長子,而袁術是嫡子,但是袁紹比袁術優秀,袁術也因為袁紹的身份瞧不起袁紹,兩人雖然是兄弟,但卻是鬥得最兇的,如果袁紹與袁術兩個能夠聯合,那說不定東漢後面的朝代是姓袁的。

有些人會問,皇帝會有多個皇后,那麼現任皇后所生的,自然是嫡子,這個好理解,那麼前任皇后的兒子呢?依舊是嫡子,還是變成庶子呢?答案是,皇后的兒子都是嫡子,而且前任皇后的嫡子要勝過後任皇后的嫡子。

不過,這個有個前提,那就是這個皇后得是去世的,但更多的情況是一些皇后是被廢黜的,那麼皇后的身份就沒有了,那麼他的兒子自然就不是嫡子,比如劉秀的第一任皇后是郭聖通,第二任皇后是陰麗華。

劉秀原來的太子是郭聖通的長子劉強,但是後來郭聖通被廢黜之後,他的太子之位也不保,就被陰麗華之子劉莊所取代,也就是漢明帝。

那為什麼古代皇帝一般採用的是嫡長子制呢?這裡面有幾個原因。

第一,子憑母貴,皇帝的繼承人必然是由皇后的後代產生的,畢竟皇后與妃的地位相差太大。

第二,嫡長子繼承製,就比較唯一,嫡長子繼承製代表是一種順序,嫡長子最先,其次嫡子,然後庶長子,庶子,相當於事先約定好的規則,大家都比較能遵守,按順序來。

第三,避免皇子爭奪儲君之位。

第四,因為宰相、文官制度的存在,即使嫡長子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可以由群臣來輔佐,對整個帝國的運作是不影響的。

第五,國賴長君,一般來說,嫡長子是年紀比較大的皇子。

但是一般百姓家,沒有那麼多的財產要繼承,也沒有那麼多的事情要考慮,所以反而最喜歡的是幼子。


歷史簡單說


因為宗法次序的關係,所以古人會特別重視嫡長子。

但是從人情的角度來說,其實,沒有嫡長子的情況,古人也會特別重視庶長子的。畢竟,長子是頭生子,正常情況肯定是備受重視。

所以關於宗法上嫡庶的問題,老實說這個是古代上層階級人士煩惱的問題。因為古代大部分的男人根本沒有能力納妾。類似元朝這種天價彩禮的時代,普通底層男性娶一個老婆都是傾家蕩產的困難事。納妾生庶子,對古代下層男性基本上是白日做夢的事。只有一個老婆的情況下,其實重視的單純是長子。根本不存在庶子的問題。然後,長子被重視說是宗法,其實人情更多吧。畢竟,第一次當爹當爹心情不想不重視也不行啊!長子因為年紀最大,所以他們在弟弟妹妹當中會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甚至一些情況長子還充當家長的角色來照顧弟妹。長子在家中地位高於其他弟妹也是情理之中。

古代上層階級男性因為宗法而重視嫡長子,其實他們重視的嫡出的前綴大於長幼的次序。因為嫡長子不一定是最年長的兒子。可能嫡長子比庶長子要年幼,但是嫡庶之別,決定了嫡子的地位高於庶子。嫡子尊於庶子,這是由他們母親地位決定的。

客觀來說,古人娶妻納妾是不一樣的。正常的情況,上層階級的男性娶妻上是看重女方的門第家世,納妾是一個無所謂女方家世的事情。因為宗法限定了取妻的標準。說白了,上層階級男性所娶的嫡妻,多數都是跟他們同階級的人。而妾的社會地位大部分情況之下,她們社會地位偏低的人群。相對之下,嫡妻地位自然是很高,她們沒出嫁前社會地位就挺高的。甚至一些情況,男方可能還會倚重嫡妻的孃家或者動用女方陪嫁錢。這樣的情況,男方重視嫡子,那其實是子以母貴。因為嫡子的舅舅家可能擁有更好的社會資源,繼承者是嫡子的話,可以給家族帶來更多的利益。反之,庶子的舅舅家很卑賤,社會資源少,競爭上肯定是吃虧的。畢竟,古代大部分情況講究世卿世祿的。門第出身的好低對一個古人日後的事業發展還是很大的影響的。

實際上,重視嫡長子也是一個為家族考慮的結果。不過,這點上所指的是一般的上層男性。帝王家例外,因為現實情況是後宮一些嬪妃出身門第其實跟皇后可能是不相上下的,甚至有些嬪妃出身高於皇后。帝王家選皇后和太子,其實是一個多方競標的問題。


柳氏異聞錄



嫡長子繼承製始於周公。周公制定禮樂的時候定下了一項制度叫做: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是嫡長子繼承製的開始。並在中國歷史持續了將近3000年。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是代表了古人選擇繼承人的先後順序。古人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謂三妻四妾。這樣每個人生的孩子地位並不同,分了三六九等。妻子生的兒子就是嫡子,地位最尊。第一個兒子就是嫡長子。選擇嫡長子繼承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繼承紛爭。

我們還是以《紅樓夢》來簡單聊聊,嫡長子繼承的重要。

一,嫡子繼承家不亂。

賈家分為寧榮二府,寧國府因為三代單傳,所以寧國府就不存在繼承製得問題。雖然賈敬是二兒子。但嫡子賈敷早死。賈敬不管是不是嫡出都當仁不讓了。

榮國府就麻煩了。榮國府的爵位是嫡長子賈赦繼承。但家業卻是嫡次子賈政當家。這裡邊有何區別。很多讀者用探佚說賈赦,賈政不是親兄弟云云我們不談。只說榮國府的家業繼承上,賈政還只是當家,並沒有繼承。而榮國府的矛盾,也就是第三代的繼承問題。這就是嫡長子繼承的時候出了問題。



第二,嫡子不振家業亂。

榮國府是一個亂賬。賈赦是嫡子,他的兒子賈璉是嫡長子。也就是榮國府的嫡長孫。所以賈璉王熙鳳夫婦管理榮國府很多人有異議,我認為是一種培養接班人實習的階段。

嫡長子賈赦不是當家的料,結果榮國府違背了禮制,實際當家人成了賈政夫婦。但作為二房是沒有繼承權的。王夫人等其實也不甘心,所以榮國府其實暗潮洶湧。而且對於賈政王夫人不利的一點是,他們的長子本該是榮國府的長孫(不是嫡長孫),可惜卻二十歲死了。這樣在繼承上,賈寶玉就絕對劣勢,按禮完全沒有機會。只是第一,賈母喜歡;第二賈政夫婦當家;第三,元春是貴妃!這就讓榮國府更加的暗潮洶湧!

由此可知,嫡長子繼承製對古人的重要性。古人在家族繼承方面更加重視。稍一不慎就會像林黛玉家一樣斷子絕孫。而林家滅亡就是始於子孫不繼。而旁支除非被過繼,不然就徹底沒有繼承權了。所以寧願會出現繼承權的爭奪,也要多生孩子。

胡侃歷史,多歧為貴。喜歡就請關注下。


君箋雅侃紅樓


為什麼古人重視嫡長子?

我國自古就有“皇帝愛長子,百姓疼么兒”的俗語。


所以,說古人都重視嫡長子是不準確的。

兩個分開來說。

其實皇帝真正愛的是小兒子,讓嫡長子繼承是不得已為之。

嫡長子有這樣幾個好處。

1,嫡長子通常來說年齡比較大,醫學不發達,皇帝隨時有可能死,所以有一個年長的儲君是最穩妥的。

2,嫡長子背後有外戚,讓嫡長子繼承,能夠保障政權穩定。

3,嫡長子天生就是太子,所以從小當做皇帝培養,一般來說素質較高。

可是皇帝和老百姓一樣,都喜歡小兒子。

1,老百姓在孩子成年結婚後都會分家,而小兒子最後分家,自然比較親密。太子住東宮自然和皇帝不親。

2,蒙古等少數民族有么兒守家傳統,因此成吉思汗大部分遺產由拖累繼承。

3,人類進化角度來看,越小的孩子就越會討大人開心,越大越有獨立思維。

4,秦始皇把扶蘇送到邊疆歷練,把胡亥帶在身邊。這就是皇帝希望大兒子有本事,小兒子可愛的期許。

蔣介石評價蔣緯國和蔣經國,說,經國可教,緯國可愛,也是這個道理。



歷史知事


古人為什麼這麼重視嫡長子,想要了解這個問題,就必須明白一個制度——分封制。

我國古代從三皇堯、舜經夏、商到周朝,採用的都是封封制度,分封制在周朝達到了頂峰。根據史記記載,黃帝時代就有“諸侯鹹來賓從”、“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黃帝“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的描述,說的正是分封制。古代中國的“天子”將王幾以外的廣大土地分給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後裔,通過間接的方式來掌控中原,減少摩擦,成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實際上就是一個大諸侯國而已。

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並不利於中央集權,相反,分封制非常容易造成“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的局面。中央一旦衰弱,則地方勢力則會趁勢崛起,而且古代醫療水平極差,一個小小的生病就有可能造成死亡,萬一皇帝沒有來的急立下太子,那國家就會陷入混亂之中,而且古代中國為一夫多妻制,孩子很多很多,為了保證自己的血統,保證自己的傳承,最終推出了“嫡長子繼承製”。該制度起於商末,定於周初。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繼承財產和職位者,必須是嫡妻長子;如果嫡妻無子,則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貴妾之子。如此,方可保證自己的血統高貴。只有嫡長子才可以繼承自己的一切,其他庶子,都將會分封到其他地區,如此,皇位永遠都是最純正的血統所把控,不會被其他血脈所浸染。

周朝之後所有的禮法等等都是在模仿或者直接套用周禮,因此保證血統的“嫡長子繼承製”就被歷代漢人所擁護,所實行。而像清朝這樣的外來侵略者所選擇的則是“草原法則”,雍正不就是從“九子奪嫡”中殺出來的皇帝嗎?

因此,嫡長子繼承製被歷代漢人所擁護,所實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