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回归恐怖本源”,这是近几年经常能在《生化危机》系列的新闻中见到的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这个系列在一步步走向快节奏动作化的道路上与系列初衷以及粉丝们意愿相悖的情况,实际上,玩家们从《生化危机7》改为第一人称并支持VR,大多数时间都在密闭空间中进行探索的游玩方式上就能看出CAPCOM确实对RE这个系列的定位进行了重新思考。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CAPCOM一直有为旗下游戏定制引擎的习惯,从06年开始,其自家引擎“MT Framework”就频繁出现于他们出品的各个游戏中,MT代表了“多线程(Multi-Thread)”、“元工具(Meta Tools)”以及“多目标(Multi-Target)”,这个引擎多年来经过多次修改,制作了包括《怪物猎人》系列、《丧尸围城》系列、《龙之信条》以及《鬼泣4》等大量作品。除了MT Framework,CAPCOM还专为《生化危机7》打造了全新的RE引擎,拥有优秀的光影效果以及运行效率,该引擎被视为MT Framework的继承人,目前已经确认使用RE引擎的作品除了《生化危机7》、《生化危机2》重制版外,还有将于2019年3月8日发售的《鬼泣5》,该引擎让在本世代实现4K 60帧成为了可能。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CAPCOM之所以对使用自家引擎如此偏执也在于他们对于“游戏感觉”的不断探求。“只有CAPCOM做得出来的手感”也在旗下游戏中的表现越来越明显。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经历了《生化危机7》的引擎试水,此次《生化危机2》作为被广泛誉为“《生化》系列最棒的一作”的重制版,究竟有哪些值得称道的点呢?

重新构想

一直以来CAPCOM都有着“冷饭大厂”的外号,也是因为其长期以来对于社内已发售游戏(尤其是《生化危机4》)推出的各种高清版以及移植版,让很多玩家对此种行为嗤之以鼻。但对于这次的《生化危机2》,玩家们却又不约而同地为之欢呼较好,在体验过官方提供的“1-shot demo”一次体验版后,对于本作的期待更是水涨船高。截至文案完成时,已经有197万玩家体验了这个试玩版,即便在这个网络视频攻略非常发达的现如今,通过率也还是从一开始的28%下降到了27%,也就是约有53万玩家完成了这个体验版。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图:kotaku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用CAPCOM员工平林良昭的话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将使用全新的工具去重温那些铸就经典的创意。”

这么看来,日版《生化危机2》定名《バイオハザード RE:2》中的“RE”,与其代表着“Remastered”,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翻新”,不如说更代表着“Remake”(重新制作)以及“Reimagining”(重新构想)。《生化危机2》是系列里程碑的一作,重制版更是将原作中成就经典的元素以现今大众更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打散重构,整个思考是从底层开始的。《怪物猎人 世界》在开发时也进行过同样的思考,在现今的机能下,如果依旧固步自封将会对系列产生更为深远的损害,于是“自我突破”成为了CAPCOM近些年来最为重要的议题。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言归正传,为什么在《生化危机2》“1次体验版”上线后玩家们会如此兴奋?

首先进入玩家眼帘的便是诚意,从屏幕中溢出的诚意——使用RE引擎完全重制的画面,能够感受到制作组对每个角落进行打磨的耐心以及细心,阴暗警局中的孤胆英雄,对光线和气氛极致的追求,舔食者爬行时窸窣的声音、被僵尸扑倒时精心调整的相机位置、里昂被咬后身上留有的伤口、僵尸受创后的反馈以及伤口都让每一只僵尸有了“重量感”,笨拙、粘连但致命。这种感觉的确是RE引擎能够传达的。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生化危机2》是一个有时代感的名字,它被无数玩家奉为经典也因为在生存恐怖的原则上,《2》讲了一个好故事,还原了一个角色的真实形象。讲述了一个普通警员第一天上班迟到但又努力在丧尸爆发的危机中奋力求生的故事,这时的里昂不懂得如何在受创硬直的僵尸头上补体术,也还无法以特工的身份与克里斯大战数个回合,但这时的里昂能够迅速接受丧尸危机爆发的事实并生还、摧毁G病毒、从浣熊市轰炸中逃脱并且以上这些都发生在一天内,也足以说明这个小伙子的无限潜力了。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一部大家都爱的生化危机

《生化危机》作为一个已经跨越4个主机世代的系列,拥有者多个年龄段的玩家群体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可以比较笼统地分类为:1-3代(生存恐怖主题)入坑的玩家以及4-6代(动作射击)入坑的玩家。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而从笔者目前接触过试玩的朋友看来,《生化危机2》体验版目前所得到的评价都是一致的好评。总结了一下各类玩家的观点后发现,本作完美平衡了两个时代玩家的最大需求点。

老玩家们对于解谜、高利用率、细节完善的生化有着苛刻的需求,让玩家在通关前全程保持一种规律性的恐怖感之中,在弹药经常不够用的前提下活下去并顺利抵达下一个安全点。游戏的全程都非常吓人,但始终不会以“吓傻玩家”作为目标点。

新玩家来说,流畅的操作、越肩视角以及强化细节刻画的演出,神经紧绷的近距离枪战,真实的反馈以及更复杂的敌人交互都让习惯了第三人称射击的玩家们无比舒心。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而新老玩家而言,令人震惊的细节刻画以及氛围渲染都让人喜出望外,CAPCOM的开发者们完全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擅长做什么,玩家们需要什么以及《生化危机2》最终极的样子应该是什么。

最后,当玩家们终于玩到这款游戏时,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未知感以及让人颤抖的兴奋感席卷全身——打开游戏的那一刻,终于又回到了那个“真的好害怕,但是真的好想玩下去!”的少年时代。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总结一下

笔者认为2代为玩家提供的沉浸体验主要在于四点:

  • 压迫感与紧张感:危机四伏,每一个转角、每一个伏下的丧尸都有可能是下一次危机的伏笔;
  • 成就感:在险象环生的遭遇中迅速冷静下来并对危机进行化解之后瞬间迸发的自我欣赏;
  • 调理感:对极为有限的背包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并在后续流程中利用道具箱进一步达成利用率最大化的调理感;
  • 安心感:在紧张十余分钟后进入安全空间那种犹如孩子睡前进入被窝一样无比安心的感觉。

以上种种感情会在游戏中循环出现,时刻保持玩家拥有持续不断且层层递进的心流体验。并且由于有着优秀的关卡设计,这种体验在多周目时会被不断自我突破的成就感所替代。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所以综合上述内容,“炒冷饭”这个说法在《生化危机2》重制版上难以成立,但如果实在需要以冷饭为喻的话——

这次的CAPCOM用新种下的米,新上架的油,炒了最香的饭。

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陪伴我们的——“生化危机”

《生化危机2》重制版作为今年的开年大礼将于2019年1月25日发售,支持简繁体中文字幕以及

中文配音,原版中的“第四幸存者”模式以及“豆腐模式”都将回归。本作推荐给所有生化玩家以及对《生化危机》系列、对恐怖生存游戏感兴趣的玩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