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何有可能误将纱布、设备遗忘在患者体内?

骨科医生老牛


  • 看了四川攀枝花宏实医院的医疗事故,了解了下这个宏实医院,是一个成立于2002年的民营医院,现在网络上还能查到这个医院的招聘信息。

  • 这个产妇是去引产,一般7个月的引产和生孩子的过程是一样的,依沙吖啶注射后,应用米非米索软化宫颈,发动宫缩,7个月的小剖宫产,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做的,患者来引产,本来这个孩子就不想要,剖宫产一套下来怎么也得一万多,所以按照常理讲,如果不是危及产妇生命,怀疑子宫破裂或者羊水栓塞这种,即使产妇现在并发了子痫,抽搐了,也是可以先控制产妇情况,再解决胎儿问题,所以这个剖宫产是没有指征的。

  • 没有指征的手术,手术过程中出血多,出血多有一步一步的止血措施,最后一步是子宫切除,这位产妇因子宫切除后状态不佳转入另一家医院治疗,而这家医院也因为没有发现纱布受到了惩罚。其实子宫切除术在妇科算不上大手术,可能产妇术中出血较多,加上高龄,术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 之前听新闻说过,做剖宫产手术把纱布缝到子宫里的,题主问到的可能,该怎么说,只要术中有出血的地方,就要用纱布压迫止血,纱布就会到那个地方但是常规关腹之前都会清洗盆腹腔然后清点器械和纱布,碰到这样的大夫、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但凡这四个人当中一个有点儿责任心,这个事就不会发生,这件事,手术医生和护士全责,只希望这样的大夫和护士少点,或者这样的组合少点,人命非儿戏。

学医的Bellona


就在昨天“四川女子手术后纱布遗留体内4个月后死亡”事件刷屏了,该女性患者于2018年6月6日在攀枝花宏实医院行“剖宫取胎术”时,腹腔遗留3块纱布,导致患者出现肠穿孔,感染中毒性休克,最后不治而亡。这是非常严重的医疗事故,官方定义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被吊销,主刀医生的《医师执业证书》也别被吊销,吊销器械护士的《护士执业证书》。

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纱布或者器械遗漏在患者体内

首先,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全中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手术,发生纱布或者设备遗留的事件屈指可数。因为医院有一整套的规章制度,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术前术后仔细认真的轻点,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台手术,一般有两个护士,一个叫做器械护士,一个叫做巡回护士。器械护士需要直接参与手术,给手术医生传递器械,给缝针穿线等等。巡回护士不需要上台,只需要在手术台下,提供物品。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清点手术当中用过的物品。在手术之前,纱布,镊子,缝针,手术刀,止血钳等所有的物品,都需要清点一遍,然后登记记录在案。医生关闭手术切口之前,这两位护士还需要再清点一遍所有的物品,确定没有物品在体内残留,医生才能关闭切口。如果数目不对,需要仔细查找,直到所有的物品,数目都对才可以。

找不到怎么办?

如果找不到怎么办?如果有一根小小的缝针,或者纱布等等,找不到了怎么办?还有备用方案,因为缝针是金属的,在X线下会显影,术中用的纱布也是带显影条的,拍片可以显影。所以,如果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那就需要术中拍片子帮助寻找,拍片子之后,如果确定异物在患者体内,那就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寻找。还有的医院,有金属探测器,也可以帮助寻找。

如果找了很久,也拍了片子,确实患者体内没有,也没找到,这时候应该怎么办?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但确实也有,因为手术用的缝针非常细,如果不小心掉到手术台以外的地方,那就非常不好找了。这时候就很麻烦了,需要层层上报,医务处记录在案,保留术中拍摄的片子,主刀医生和护士都需要签字,证实患者体内确实没有缝针或者其他的异物残留。

四川发生的这个事情,是该医院的做法不符合医疗规章制度,清点数目不认真,遗漏三块纱布,而且,使用的纱布居然是不带显影条的普通纱布,这些都是不对的, 我们要严厉的谴责这样的行为。


普外科曾医生


对于一个天天与纱布、针线打交道的人,我很适合来与大家谈一谈“医生为何有可能误将纱布、设备遗忘在患者体内?”这个话题。

从制度和操作规程上来讲,医生是不可能讲纱布和各种器械遗忘在患者体内的。

手术不可能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至少会包括一个医生与一个器械护士。任何一个医院手术室都有对器械进行点数并作记录的制度,包括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缝皮前。

特别是对于纱布、纱条、针等容易遗留体内的物体是重点清查的对象,对于消毒或污染后的纱布也不能乱扔,必须扔进一个垃圾盆里。实习的时候经常因为随意把消毒后的纱布扔掉被护士狂骂。

如果任何一次点数发现缺少了某样东西,一定会立马寻找,直到找到为止。一般来说纱布往往是在体腔内出血较多,或组织较脆的地方,用来起止血或保护的作用。如果针不见了,这个就非常难找了,有可能在地上,也有可能在患者体腔内。一般先从体外找,找不到再让患者做X线检查,金属在X线显影下会成高密度影。反正不管用什么手段,最终一定要找出来,哪怕把整个手术室翻个顶朝天。

实际操作中,为什么还会出现将纱布、器械遗忘在患者体内?

近年来,将纱布或者缝合针、镊子遗忘在患者体内造成遗留事故的事件时有发生,其根源必然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1.未按操作规程执行

如果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执行,任何物品均不可能遗留在患者体腔内。不管是因为病情危急,还是因为手术医生轮换、手术护士轮换,均是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的后果。

2.医生没有交代清楚,或者患者没有严格执行医嘱

对于如鼻腔、口腔等部位的某些手术,术后是需要将纱布条塞入手术部位起到填塞止血的效果的。往往是医生术后没有交代患者术后返院取出纱布条,或者是患者本人忘记并与医院失联,直到后来发生不良反应后再次复诊才发现。

3.妇产科手术

绝大部分遗留纱布的事是发生在妇产科,因为产后子宫很容易出现,宫腔内填塞纱布是最有效的止血方式。由于宫腔不能可视化,在取出纱布的时候,医生稍不注意就会将纱布残留在宫腔内。

结语:为避免类似的医疗事故发生,广大医务人员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是第一要务。


普外三角针


医生为何会将纱布、设备遗忘在体内?类似这样的案例在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美国发生过、越南发生过,我们国家也发生过多起。但发生的次数很少,说明这样的事并不常见。要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我们首先来看它们为何会进入手术患者体内?

必须要放的,如各种可吸收缝线、可吸收止血材料,各类药物等等。

术中操作用,但是术后要取出的:如切割、分离和止血用的手术器械,纱布,缝合针等等

其次,医院为了防止误将纱布、设备遗忘在患者体内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手术器械、纱布、针,担任手术助理工作的护士在手术前后都是要至少双人核对三遍。

主刀医师和助理医师在关腹/关胸时,也会详细检查有没有遗漏,然后才能开始缝合。

既然有如此严格的程序,那为什么还会有遗忘的情况发生呢?很多人也总结了一些客观原因,如手术风险大,紧张,时间长劳累等,会有所疏忽;团队中有新助手时由于紧张容易犯错,可能会遗忘部分助理操作;手术过程中由于病情的变化,手术过程并非总是会按预想的那样顺利,术中越是有变故的,人越是容易产生差错;主刀在用完一个器械时没有及时还给助理护士,理论上这些器械是有不慎掉进去的可能。

说了这么多,我认为客观原因总是有很多,也能理解部分工作中的疏忽,可手术都是关乎生命的医疗活动,我们不能以客观原因来解释,而是要加强责任心,发挥医生高度的敬业精神,严格按照术中规范的操作流程减少这方面的风险。不能等事情发生了再去找原因。


路前的灯


是没有给主治医生送红包,我女儿在市中心医院生小孩,就是没送红包,叫实习生来重复手术,把我女儿当实验品。险些要我女儿命,又去五医院重新手术,去找上级主管部门不了了支??好想杀人啊?


赵强108494337


不是为了辩解,纱块在腹腔里好难找,所以一般都是用血垫,就是埋了金属线有尾巴的纱块,即使是这样手术中放入仍然有找不到的风险,术中术后需要护士清点数目,核对准确才能关腹,如果清点错误,医生就被带坑里了。记得有次做手术,手术完成不到一小时,核对不对数找血垫找了两个小时,放进去了真的好难找


小李飞刀78868776


其他不累述,主要是患者在医生眼里微不足道,试想如果患者是一个中央大员或封疆大吏的夫人医生敢如此麻乎?!如此麻痹大意吗?!


玉米窝头特别香


交接不当。最后也没用仔细清点器材数量。一台手术一开始切皮肉的是小医生,然后老大上场。老大处理完了,让小医生打扫战场。战场血肉模糊,小医生天生粗心,所以常会遗留东西。手术护士有规定要清点材料,上台几件,下台也必须几件。如果多人先后经手,交接就会出错。只要有东西遗留,出错的一定是一群人先后都出错,大家都以为别人会清点。结果。。。呵呵。倒霉的是病家。现在医生高手缺乏,有时同时两台甚至三台一起开。每台有小医生先做,中间老大过来做关键的部分。然后移交给小医生扫尾。小医生天生不成熟,疏忽有一定概率。小概率碰到一起,就是大事故


KanazawaSky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工作如此马虎大意,跟杀人犯有何区别?


用户9225797297217


为什么经过几次检查都没有查出腹内有几纱布,现在的设施设备不是很先进么?医疗机构出现这样严重问题真认人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