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恐龙是中生代的绝对主角。它们在地球上存活了1.65亿年之久。(距今2.3亿年到6550万年)。

中文学名 恐龙

拉丁学名 Dinosauria

界 原生生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蜥形纲

亚纲 双孔亚纲

次亚纲 主龙型次亚纲

总目 恐龙总目

目 分为鸟臀目和蜥臀目

生存时间 中晚三叠世至白垩纪末

拉丁文含义 恐怖的蜥蜴

词源 日本古生物学家译为恐龙

“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后来流行于中国。古希腊语蜥蜴,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

东方译名这种语境里的“龙”特指该希腊语蜥蜴家族,如主龙、暴龙、异齿龙、梁龙、霸王龙、翼龙、三角龙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转用性质。

侏罗纪是恐龙和菊石类极度繁盛的时代。爬行动物第一次在陆地上,天空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侏罗纪晚期恐龙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蜥脚类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地球陆地上出现过最庞大的动物。中国著名的合川马门溪龙就是一例。侏罗纪结束时,蜥脚类已大大衰落,直到侏罗纪末期,鸟类开始出现,翼龙类在天空中有了竞争者。同时,哺乳动物开始发展。优势植物是裸子植物的松柏纲,随着开花结果的被子植物的兴起,地球从此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恐龙时代

恐龙的发现

虽然恐龙化石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直到1 9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尔的英国医师,而创立“恐龙’’的这一名词的是 英国古生物学家查德欧文。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恐龙化石挖掘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比其他各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鸟臀目。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腰带结构。

生长繁殖

筑巢、产卵及照顾下一代也是恐龙的生活内容之一。恐龙的巢一般是泥巢或沙上的凹坑。有些恐龙将巢聚集在生育区,而某些特殊的种类会年复一年地回到相同的筑巢地点繁殖。有些雌恐龙产完蛋后便一走了之,让卵自己孵化;而有些雌恐龙会留在巢边,以保护卵和刚孵出的小恐龙。

恐龙交配

恐龙很有可能像大多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样,拥有一个单排口泄殖腔―――为粪、尿与生殖细胞共同排出的地方。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推测,雌雄恐龙在交配时互相对准它们的泄殖腔,然后公恐龙的阴茎进入母恐龙的泄殖腔进行交配。不过,公恐龙也有可能没有阴茎,若是这样的话,它们就可能跟一些鸟类一样,通过喷出精液到母恐龙的泄殖腔,从而进行繁殖―――专家们将这种交配方式称为“泄殖腔亲吻”。

锁钥原理

生物交配很难通过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已知的相关化石记录包括一对4700万年前的龟类和一对3.2亿年前的鲨鱼,它们都是在交配时被迅速掩埋而变成化石的。很不幸,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一对死在浪漫拥抱时的恐龙化石。即使有些恐龙化石保存得极其完好,但生殖器官依旧无法识别。

为了搞清这些已灭绝动物的私密部位,科学家不得不从现存的与它们最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鸟类与鳄类入手。鸟类可以算是活的恐龙,它们于1.5亿年前从恐龙的一个分支中演化而来,并顽强存活至今。鳄类,一个包含了短吻鳄、长吻鳄和宽吻鳄的群体,是现存与恐龙和现代鸟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类群。鸟类和鳄类的共同特征也可能出现在恐龙身上。

其中一个在鸟类和鳄类的两性中都存在的性状是,它们都具有泄殖腔,这是躯体最末端的一个空腔,综合了生殖、排尿和排便的功能,恐龙很可能也具有类似器官。因此,一只迷惑龙的生殖器平常可能是看不见的,外观上仅仅只是尾巴下方的一条缝。

大多数雄性鸟类的泄殖腔内没有阴茎,它们通过“泄殖腔亲吻”这种方式将精子挤进雌性泄殖腔口。但有一些雄性鸟类是有阴茎的,有趣的是,这部分鸟类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位于鸟类的主干部分。根据耶鲁大学的鸟类学家帕特里夏·布伦南及其团队的理论,这一特征说明,远古时期的鸟类具有阴茎,而其他支系的鸟类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这一性状。

就像水禽和其他古老的鸟类支系一样,雄性鳄类也具有阴茎,它们使用相似的方式使雌性受精。因此,几乎可以肯定雄性恐龙会拥有类似器官。如果鳄类和性特征发达的鸟类的私密部位有什么暗示,那就是恐龙的阴茎会是一种单个的、不成对的器官,并至少有一个长通道以便在交配时射出精子。尽管如此,人类已发现了1850多个属种的恐龙,它们生存于2.45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之间,在漫长的演化中,它们的外生殖器官很可能出现很多变化。

按照骨盆的类型,恐龙可以分为蜥臀类和鸟臀类两大类。蜥臀类其骨盆象蜥蜴,它又可分为食植性的蜥脚类和肉食性的兽脚类。

蜥脚类个体巨大,四处行走,脖子和尾巴很长,脑袋很小。我国发现的蜥脚类恐龙有四川盆地的马门溪龙、天山龙、秀足龙和山东的盘足龙。蜥脚类的一些种类是地球上最庞大的陆生动物,如梁龙,其身体总长可达26米。产自非洲东部的腕龙体长可达22米,体高6米多,体重近40吨。产于美国的阵容体长可达42米,体重60到70吨。蜥脚类也有些个体较小的,它们用双脚走路,如云南发现的禄丰龙和云南龙等,它们的脖子和尾巴均不长。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马门溪龙

兽脚类的前肢变小,后肢强壮有力,牙齿锋利,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晚白垩世的霸王龙可以说是兽脚类恐龙,最著名的代表,他们的体长达17米,牙齿尖利,堪称肉食性恐龙中的王者。这种恐龙在我国新疆和山东等地均有发现。此外,我国的兽脚类恐龙还有产自四川盆地的四川龙和峨眉龙,但有些是草食的,如最近我国科学家在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的属于兽脚类的切齿龙以植物为食。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幼年暴龙

鸟臀类其骨盆与鸟类相似,包括鸟脚龙、剑龙、甲龙和角龙四大类。几乎与蜥臀类同时出现,但在晚侏罗世、白垩纪最为繁盛。鸟脚类中有鹦鹉嘴龙和鸭嘴龙;剑龙和甲龙都身披骨板构成的重甲,用于防御捕猎者的袭击,剑龙最早出现在晚侏罗世,于早白垩世灭绝,它们的生态位被甲龙所取代,后者一直延续到晚白垩世;角龙自白垩纪后期开始发现,一直繁盛到白垩纪末,是灭绝最晚的一类恐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鸭嘴龙

恐龙的辐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距今2.16亿年前晚三叠世中期,首先出现了食草类蜥脚目的扩张,然后是在早、中侏罗世,距今1.9亿年到1.61年,大型兽脚类和鸟臀类的扩张。这两次扩张都是伴随着灭绝事件发生的。

最早的恐龙 最早的恐龙,是产自阿根廷的始盗龙。它是体长仅一米左右的小型动物,它的前肢不到后肢的一半长,说明它是两足行走的,其三指抓握的手和其它特征将它们与兽脚亚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盗龙的发现,表明恐龙是从一共同祖先快速分异产生的。这个祖先体型小,可以是肉食和食草的,出现在距今2.28亿年,前晚三叠世早期。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三叠纪·左起始盗龙·迅猛鳄·皮萨诺龙·艾雷拉龙

与始盗龙同时的,还有同样产自阿根廷伊斯巨拉斯托组的黑瑞龙,以及南十字龙、皮萨诺龙和产自北美的腔骨龙,它们的体型比始盗龙更加庞大。我国最早的恐龙是发现于云南晚三叠世的禄丰龙、云南龙等。早期的这些恐龙都属于蜥臀目,它包括兽脚亚目和蜥脚亚目两个亚目。

植食性恐龙

恐龙种类很多,根据外形大致可以判断出哪些是食草恐龙,这类恐龙大多体型庞大,其原因有,一是食物来源丰富,二是可抗击肉食恐龙对它的攻击,所以它们大多用四足行走,以承担庞大的身躯。如梁龙、雷龙和震龙等。但也有双脚走路的,它们多数个体较小,行动较敏捷,靠奔跑来躲避食肉恐龙的攻击,如禄丰龙和鸭嘴龙等。为便于更好地吃树上的叶子,这里草食恐龙脖子很长,头很小,尾巴很长,如马门溪龙等,但有些脖子和尾巴并不长,如云南龙,但他们头都比较小。因他们不靠大嘴和利牙来打斗和猎食。此外,身上长有硬甲的甲龙头上长有角的角龙,身上长有骨架和尾巴上有刺的剑龙,以及头坚硬可抗敌的厚头龙等,也都四足行走。由于行走缓慢,所以只好靠身体上的硬甲、角和刺来御敌。总之,这类恐龙大多是属于蜥臀类中的蜥脚类和鸟臀类中的鸟脚类,以及角龙类、甲龙类和剑龙类。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迷惑龙

食肉性恐龙 食肉恐龙种类繁多,个体差异较大,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一是双脚走路,因对爬行动物而言,双脚走路要比四脚走路快的多,没有速度是捕捉不到猎物的,所以他们后肢必须强壮有力,善于奔跑。相反,前肢变小,因它不需要承担走路任务而只是负担用它来捕捉猎物或用它来帮助进食而已。此外,有些恐龙头大嘴巴也大,而且牙齿粗大锋利,它们就靠头、嘴、牙来打斗或杀死猎物。所以这类恐龙不需要披甲,也不需要角以及身上各种装饰来保护自己。另外,这里恐龙体型不会很大,否则跑不快不灵活,不利于格斗。这类恐龙大都属于蜥臀类中的兽脚类以及鸟臀类中一些鸟脚类,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霸王龙、暴龙和双脊龙等。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犹他盗龙攻击马龙

根据目前所发现的化石,恐龙大约有800多种

十大著名恐龙

霸王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霸王龙

存活到最后的非鸟类恐龙

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

易碎双腔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易碎双腔龙

已知的最大恐龙

易碎双腔龙是化石收藏家Oramel Lucas于1877年所挖掘的。Lucas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卡农城北方的花园公园发现这个部分脊椎(神经弓及神经棘),接近发现圆顶龙的矿场。毫无疑问,易碎双腔龙是历史上最长最重的恐龙,甚至最大体重比蓝鲸还要大。它长达35米,和梁龙有近缘关系。

背甲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背甲龙

带有装甲的恐龙

背甲龙体长可达10米,体宽、颈短;四肢粗短、强壮;脚短而宽,前脚有5指,后脚有4趾,指(趾)末端有蹄状的爪子,适于陆地活动。背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始祖。它的特征就是全身带甲壳的身体和巨大的椎尾。

三角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远处的三角龙

大灭绝前最后的恐龙

三角龙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三角龙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

中华鸟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中华鸟龙

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中带有羽毛的非鸟类恐龙,也是第一种被确定羽毛颜色的非鸟类恐龙。

始祖鸟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始祖鸟

始祖鸟,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小型恐龙,隶属于恐爪龙下目,代表了一种恐爪龙类的原始类型。名字是古希腊文中的“古代羽毛”或“古代翅膀”的意思。也许是已知的最早能够飞翔的兽脚类食肉恐龙。始祖鸟与欧洲喜鹊大小形状相似,它可以长到一米长。尽管体型很小,它具有宽大的翅膀,所以推测它应该具有飞翔的能力。

滑齿龙滑齿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h

肉食性海生恐龙

滑齿龙意思是“平滑侧边牙齿”,是种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属于蛇颈龙目里短颈部的上龙亚目。滑齿龙生存于中侏罗纪的卡洛夫阶,约1亿7000万年前到1亿5500万年前。它像划桨一样的强健四肢说明它是个游泳高手。它的冲击速度很快,是一种很强的潜伏性捕食者。

剑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剑龙

带刺的恐龙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2.35米至3.5米高,2至4吨重。由于它奇特的尾刺和骨板,剑龙是最好认的恐龙之一,是一种食草动物。

速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速龙

快速灵敏的猛禽

速龙意为“快速的蜥蜴”,是种角鼻龙下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的阿根廷。速龙身长可能约4尺。目前仅发现后腿骨头,从后腿与脚掌显示它们适合奔跑,因此取名为速龙。速龙也许是大家最熟悉的恐龙之一,它大约生活在七千五百万年到七千一百万年以前。

秀颌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秀颌龙

已知的最小恐龙

秀颌龙的成年个体全长75厘米,躯干部只有一只母鸡那么大,无疑是恐龙家族中个体最小的成员。尽管发现时并没有认出它属于什么物种,但是秀颌龙是最早从较完整的骨架开始被人们所认识,也是最小的,与早期鸟类始祖鸟亲缘关系最近的恐龙。因此,这种恐龙在古生物界以外也很有名。

不是恐龙的“龙”们

翼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盘龙(异齿龙与基龙)都不是恐龙。

翼龙 距今2.15亿年左右的晚三叠世,爬行动物中与恐龙关系很密切的一个家族也开始展翼翱翔在蓝天之上,称为翼龙。但是,实际上它们并非恐龙,翼龙的出现比恐龙稍晚,目前化石仅见于侏罗纪至白垩纪,但它与恐龙一样,也灭绝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环绕在翼龙身上最耀眼的光环,便是它们为第一类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和脊椎动物。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喙嘴翼龙

翼龙是一类非常独特的爬行动物,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骨骼构造与众不同。翼龙的前肢非常特别,它们的第四指骨加长变粗,变成了飞行翼指,翼指由四节翼指骨组成,与前肢共同构成飞行翼的前缘,支撑并连接着身体侧面和后肢的膜,形成能飞行用的翼膜。在功能上与鸟类的翅膀很相似。翼龙的腕部长着一个向肩部前伸特别的翅骨,对翼膜起着支撑作用。翼龙前肢的第一至第三指生长在翼膜外侧,变成钩状的小爪,第五指退化消失。在其它爬行动物中不存在这样的构造方式,以至于早在1784年,意大利生物学家克里尼在德国发现第一件翼龙化石时,根本不能确定它属于哪一类动物。直到1801年,法国著名的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家居维叶通过比较解剖学的方法才确定了它们的归属,将之鉴定为翼手龙,隶属于爬行动物家族。自从翼龙化石被发现以来,人们对这类古怪的脊椎动物就充满了好奇,一直在努力地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翼龙比鸟类早了约7000万年飞向天空,大约在三叠纪晚期就开始适应空中生活,在地球上成功地生存了1.5亿年。为了适应飞翔的需要,翼龙具有许多类似鸟类骨骼的特征,如头骨多孔,骨骼中空轻巧,胸骨及其他龙骨突发达等。与后来出现的鸟类和蝙蝠类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不同,支撑翼龙飞行的是一种翼模结构,完全不同于前者的翅膀结构。鸟类的翅膀上有对飞行身体保暖非常有效的羽毛,蝙蝠类的翼膜虽然没有羽毛,但对振翼飞翔起了重要作用的三个指骨作支架。在翼龙的翼膜内,除了分布着纤维外,没有骨骼支撑,因此传统的观点认为,翼龙并不能像鸟类那样自由的长距离的翱翔于蓝天,只能在它的生活环境附近,如海边、湖边的岩石或树林中滑翔或在水面上盘旋。不过最新的有关翼龙的大脑CT扫描以及肩带等研究表明,翼龙并不仅仅能够进行短距离的滑翔,很可能具有强大的飞行能力。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发现并命名了超过120种翼龙化石。翼龙的个体大小和形态差异非常大,大者如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的翼手龙化石,它的两翼伸展长约12米,宽度相当于F16战斗机。著名的风神翼龙,其体重可达250千克,翼展达到10米以上,身高相当于长劲鹿,能以幼小的霸王龙和两栖动物为食。小者形如麻雀,如2008年我国科学家在辽西发现的森林翼龙,其体型较小,翼展仅25厘米。翼龙有两大类,早期的喙嘴龙类比较原始,主要生活在侏罗纪,有一条很长的尾巴;晚期的翼手龙类,主要生活在白垩纪,尾巴很短,甚至消失。

在我国辽西的热河生物群也发现了大量的翼龙化石,属于喙嘴龙类的有热河翼龙。属于翼手龙类的有郝氏翼龙、朝阳翼龙和中国翼龙。热河生物群得天独厚的化石保存条件,让以往极难保存的翼模和毛发都清晰可辨,其中热河翼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翼膜和毛发最好的标准之一。除了翼龙的成体外,2004年报道又发现了翼龙的蛋及蛋内的胚胎,从而解决了翼龙是否卵生,这个历经数百年的争论。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风神翼龙

翼龙常生活在湖泊、浅海的上空,一些翼龙具有脚蹼,可以游在水中捕食,也可以从空中发现飞行的昆虫以及水中游动的鱼、虾等,并且迅速出击,准确的捕食它们。有少数翼龙发展出非常特化的摄食习性,例如南方翼龙,它的嘴里有一口像梳子一样的牙齿,能像今天的须鲸一样,用这样的滤网滤出很小的生物作为食物。由于翼龙的飞行能力强大,扩散很快,在海相和陆相环境分布也很广泛,是进行海相和陆相地层对比的桥梁。

鱼龙 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有些鱼龙身体十分渺小,但还有些鱼龙身体很大。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鱼龙

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蛇颈龙是已灭绝的蛇颈龙属海生爬行类的统称,属调孔亚纲鳍龙目,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个体较大,且长颈,因以得名。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灭绝。蛇颈龙体型硕大无比,是海洋中的霸王,与鱼龙类一起统治着中生代的海洋。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蛇颈龙

沧龙 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从陆地上的崖蜥进化而来,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并且迅速繁衍,随后和恐龙一起灭绝),但却一路乘风破浪,把比它历史早远得多的上龙类赶尽杀绝,是海陆两栖动物。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苍龙

它生活于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约7000万至6500万年前)的海洋中,分布于世界各地。第一具化石于18世纪末期在荷兰默兹河附近的白垩岩层中被发现。曾经被归类于鳄形超目的卡普林鳄,也是沧龙属的一个次异名。

沧龙泛指沧龙科的一个属。它们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拥有巨大的头部、强壮的颚与尖锐的牙齿,外形类似具有鳍状肢的鳄鱼。

盘龙类也不属于恐龙。盘龙类是“似哺乳爬行动物”,也称“兽形爬行动物”或“下孔类”。他是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的中间类型,特别是后期的进步种类,已与早期的哺乳动物相差无几。由于盘龙类的四肢与杯龙类相似,但较细长,早期的盘龙的头骨与杯龙类中的大鼻龙的头骨相似。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异齿龙

我们的地球——恐龙传奇

基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