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

殡葬改革倡议书

全镇广大村民、居民朋友们: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的优良环境,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大力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风尚,是一项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倡议:改变传统祭扫方式,以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的方式告慰先辈先贤,争做文明公民,共创美好家园。

当前,在丧葬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殡葬管理秩序十分混乱。治丧活动中乱搭乱建灵棚现象随处可见;二是逝者与活人争地现象愈演愈烈。由于受封建陋习的影响,在亲人逝去后,乱埋乱葬,在骨灰存放室外面私建的豪华墓、家族墓、超标墓现象大有存在,建造的墓套、冥房严重超标,造成大量的耕地和林地被占用,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竞相攀比之风盛行。部分群众大操大办丧事,铺张浪费严重,面子问题给丧属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四是随着人口老龄化,治丧必将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为倡导文明殡葬新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用生态文明托起“五彩悦来,幸福小镇”,殡葬改革势在必行。依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江苏省殡葬管理办法》,为加快推进殡葬改革,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遵循“殡葬管理实行积极地、有步骤地推行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习,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方针,积极稳步地推进殡葬改革、文明祭扫步伐。

一、力推殡葬改革,文明低碳祭扫。充分认识推行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从自我做起,从家人做起,自觉遵守殡葬改革的法律法规,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清明扫墓是对先辈的追思和悼念,更是对生者的启迪与激励,重在感情,贵在真诚。我们要摒弃随意烧纸钱、撒冥币的旧习,提倡种一棵树、献一束花、鞠一个躬等文明祭扫形式,在健康文明的祭扫活动中,做到“祭扫讲环保,绿色伴我行”。

二、文明节俭治丧,树立时代新风。以倡导文明殡葬为己任,在操办亲属的葬礼时,自觉树立文明节俭办丧的新风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在公共场所搭建灵棚、停放遗体、焚香烧纸、抛洒冥币等;自觉抵制殡葬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支持推行丧事简办,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坚决摈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行为,采用佩戴黑纱白花,用安静、生态和文明节俭的葬礼方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

三、推广绿色殡葬,倡导厚养薄葬。“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请各村居对前期排查到的违规殡葬设施主要指私埋乱葬和超标准墓,逐一通知到户,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和说明。私埋乱葬的清明节前必须全部整改到位,采取就地深埋、不留坟头、拆除硬化构筑物、将骨灰迁移至存放室等方法处理,超标准墓要按照单穴不超0.7平米,双穴不超1平米的标准进行整改,确保符合法规规定。我们要积极树立绿色殡葬新风尚,更新传统的骨灰安艺观念,要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厚养薄葬的孝德理念。大力推行骨灰存放、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新型骨灰安放方式,积极参与骨灰撒散、水葬或者深埋、不留坟头,不乱埋乱葬和违规建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更多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留给后代,为他们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树立文明意识,传承优秀文化。自觉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祭拜陋俗,倡导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积极参与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殡葬文化。广大村民、居民朋友要积极宣传、主动参与殡葬改革,做殡葬改革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不纵容、不包庇违法违规殡葬行为,及时劝阻不良治丧行为,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

各位村民、居民朋友们,殡葬改革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摒弃殡葬陋习,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新风尚,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为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构建美好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