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從孩子吃母乳、喝奶粉開始,到孩子吃輔食,在這個階段的飲食上並不會讓家長特別為難。但是孩子慢慢長大了,開始能夠吃飯了,遇到“吃飯困難症”的時候,總是讓家長疲於應付。莉莉目前就遇到這樣的情況,也是非常苦惱。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莉莉的女兒從會走路以後,吃飯就成了難題,一刻也坐不住。每次吃飯,都要家人端著飯碗到處追著喂,半天才能喂一口,飯菜也撒得到處都是。而且她也很挑食,遇到不喜歡吃的菜就吐出來,要不就是被飯菜卡到了,憋得小臉通紅,媽媽還要手忙腳亂的給孩子拍背。

每次喂女兒吃飯就像打仗一樣,讓莉莉感覺很累。她一旦生氣起來,也是對著女兒吼,可是不管用,孩子不配合,喂她吃飯始終是一件困難的事。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寶媽給孩子餵飯困難,總是不肯乖乖吃飯,面對孩子的“吃飯困難症”究竟要怎麼做呢?其實,主要還是家長要弄明白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是不餓,還是不喜歡,或者是其他原因。

一、孩子不喜歡吃飯的原因

只要找到孩子不愛吃飯的關鍵原因,才能讓孩子克服“吃飯困難症”,媽媽也會輕鬆很多。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如下:

1、對孩子的食量期待過高。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能吃就能多吸收營養,孩子就能長得高長得快,總是想方設法逼著孩子多吃,自己也儘量多喂。其實,孩子的食量必竟有限,家長只需按著孩子的飯量來喂,只要孩子在健康成長髮育,家長就不必過於擔心。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2、孩子情緒緊張,心理壓力過大。

在孩子吃飯的時候,父母不要吵罵孩子。否則,孩子積累了大量的負面情緒,精神上比較緊張,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就不想吃飯,容易產生厭食情緒。

3、家長各種威逼利誘,追著喂。

孩子形成了一種習慣,吃飯就要談條件,要不就不吃,家長還要追著喂,吃飯困難就很正常了。

4、不能自主選擇,產生牴觸情緒。

就像大人一樣,孩子也有自己喜歡的飯菜。當孩子不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飯菜時,就會產生牴觸情緒,不願意好好吃飯了。

5、不良飲食習慣。

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中間又亂吃零食和水果,到飯點時也沒有飢餓感,也是不願意吃飯的。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6、孩子生病了。

孩子生病時不舒服,食慾變差,也不會有飢餓感,就不想吃飯了。

養育一個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對患有“吃飯困難症”的孩子,家長們可能更要花費心思,針對不同表現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來解決吃飯困難的問題。

二、父母瞭解不同年齡段孩子每天食物的正常攝取是多少嗎?

瞭解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每天對食物的正常攝取量,父母才能對孩子每天的飯量做出正確的判斷,各位寶爸寶媽們來看一下每個階段孩子的食物攝取量吧。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1、滿週歲以後

每天喝3次牛奶,吃3次輔食。而且固定用餐時間,最好和家人一致,並開始嘗試家庭食物。

2、2-3歲

每天約400ml的牛奶,5-15g豆製品,85-100g穀類,200-250g蔬菜,100-150g水果,50-70g的魚類或肉類(每週2-3次),15-20g油,鹽量不要超過2g。堅果可以適當吃,磨成粉狀或者小顆粒。

3、4-5歲

每天約400ml的牛奶,15g豆製品,100-105g穀類,250-300g蔬菜,150g水果,70-105g的魚類或肉類(每週2-3次),20-25g油,鹽量不要超過3g。堅果可以適當吃。

明白了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食物攝取量,相信也會讓你在孩子不好好吃飯這個問題上,有更多的參考依據。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三、面對吃飯困難的孩子,家長該做出哪些改善?

面對有吃飯困難症的孩子,家長的大吼大叫是沒有用的。其實除了吼叫孩子外,想讓寶寶乖乖吃飯,家長們也可以做出以下改善。

1、固定孩子吃飯的地方。

給孩子固定吃飯的地方,比如餐桌,大家都坐在餐桌邊吃飯,給孩子培養到這裡吃飯的意識,孩子一坐到餐椅上,就知道要吃飯了。

2、讓孩子定時定量吃飯。

要在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吃飯,給孩子準備合理的飯量,培養孩子按時按量吃飯的規律。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3、家裡少儲備零食。

父母儘量不要或者少量購買零食放在家裡,孩子零食吃的少了,當然就會好好吃飯了。

4、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話對孩子也是有效的。不要怕孩子弄髒桌子和衣物,家長不要動手喂孩子,孩子自己動手,也會很感興趣自己吃飯的。

5、準備孩子喜歡的餐具。

孩子一般喜歡卡通的餐具,可以買孩子喜歡的圖案,看到餐具這麼可愛,孩子當然很開心,也會很高興的吃飯了。

6、讓孩子多運動。

增加孩子的運動量,孩子動的多了,消耗的體能也大,餓得也快,吃飯也會很香。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讓孩子吃飯不再困難,家長就要找對方法,做出改善,不要一味的去順著孩子。同時,也要準備孩子喜歡的菜式,營養均衡,色彩豔麗,口感好,孩子喜歡,飯量也會增加的。

四、父母應該適當讓孩子體驗飢餓的感覺,培養自己吃飯的好習慣

適當的讓孩子體驗飢餓感,可以較為輕鬆的幫助父母們解決孩子挑食及不好好吃飯的行為。具體做法如下:

1、讓孩子體驗飢餓,然後再來獲得飽腹感。

先讓孩子什麼都不要吃,等他感覺到飢餓時,才讓孩子吃飯,孩子就知道吃飯有什麼作用了。

2、餐前1小時內不能吃零食。

限制孩子在兩餐中間的熱量和卡路里的攝取,在飯前的一個小時內,堅決不讓孩子吃任何零食,也不能喝飲料。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3、控制用餐時間。

用餐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兩餐間隔時間在4個小時左右。

4、調整孩子喜歡食物與不喜歡食物的比例。

當孩子表現出特別不喜歡某樣食物時,把喜歡食物與不喜歡食物的比例從1:1慢慢調整為2:1,不喜歡就慢慢變成喜歡了。

5、營造愉快的進餐氛圍。

給飯菜起一些有趣的名稱,讓孩子喜歡上嘗試不同食物的感覺,讓進餐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6、隔離法則。

當孩子不願意好好吃飯時,把飯菜收起來,直到下一個就餐時間,不讓孩子吃到任何東西。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面對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家長也是有很多應對妙招的,就看你如何實施了。很多時候孩子不好好吃飯、挑食、偏食,也是家長縱容的結果。

五、面對挑食,不好好吃飯的寶寶,父母應該做出表率

父母也是孩子的榜樣,在好好吃飯不挑食方面,也應該從自己出發,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樹立榜樣作用。

1、吃飯要專心

很多家長吃飯時也是一心二用的,一邊看電視和手機,一邊吃飯,這也會影響孩子的飲食習慣。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2、不挑食、不偏食

父母都不愛吃,再來要求孩子吃,孩子更會有牴觸心理。

3、少買零食

家裡要少放一些零食,孩子平時吃不到零食,或者吃得少了,吃正餐時,飯量就增加了。

4、和孩子一起多運動

運動有助於促進消化,產生飢餓感,孩子多運動,飯量會增加,也有助於身體的健康成長。

孩子只有好好吃飯,才能有個健康的好身體,父母在孩子的餵養上也不會太累。當然,這都是需要方法的,畢竟教育孩子本就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各位寶爸寶媽們遇到過寶寶不愛吃飯的情況嗎?您是如何應對的呢?有什麼好的方法歡迎大家與果莓媽媽一起探討!

寶寶不肯乖乖吃飯,遇到孩子“吃飯困難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我是果莓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