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疏密该如何处理?

梦旅仙人


人们常用“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来形容疏密变化。疏密在书法中常常是与虚实相伴生的,主要通过用笔、结构、章法的变化而体现。



1、笔法上,用笔重处为实,表现为密,用笔轻处为虚,表现为疏。是点画处为实,表现为密,非点画处为虚,表现为疏。是形质处为实,表现为密,是性情处为虚,表现为疏。

楷书以点画为形质,书写时要沉着,实中有虚,密中带疏。草书以点画为性情,书写时要流动,有虚有实,疏密相间。


2、结构上,结构实处为密,虚处为疏。留白处为虚,为疏,笔墨处为实,为密。主笔为实,为密,次笔为虚,为疏。

所以,对笔画繁复的合体字,用笔宜瘦,瘦令其疏。笔画简单的独体字,用笔宜肥,肥令其密。

3、章法上,这种疏密、虚实的变化更大。

凡字距较紧密者,忌重复排列,迫促闭塞,应参差错落,于茂密中见灵动。

凡字距行距者远者,忌气懈散漫,零星寂寞,应于疏朗处见潇洒,于天然中见茂密。

凡字距紧,行距疏者,忌繁芜平板,当于姿态生动处见行气,于跌宕中见映带。

总之,书法应当密不嫌迫塞,疏不嫌空松,如天成,似铸就,方能合拍。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所谓书法中的疏密,其实是一种矛盾对比关系,多体现在行书、草书以及章法布局上。正所谓“疏处可跑马,密处不透风”,通过在单字、字组、篇章中形成大片墨块和空白,造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1、以单字为例:

通过有意识调节单字中的某个笔画、某个局部,以此形成对比关系。


2、以字组为例

将几个连在一起的字,作为一个组合,通过调节其中的某些笔画、局部,以此形成对比关系。


3、以篇章为例

章法的疏密可以通过调节单字笔画间的距离、字距、行距以及夸张字的收放来完成。如下图张旭光老师的作品,疏密处理非常明显。


疏密相间、虚实相生,对立中有统一,变化中有浑成,这是书法、绘画中的一种审美情趣。学会了就能给你的书法增添美的因子,给人视觉上造成层次感、立体感,使作品产生生机,产生节奏,有生命的韵律。

希望书友们能在实践中掌握书法的疏密关系处理。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漫漫书法路,加我不孤独!

欢迎书法同道关注“麓风轩”,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麓风轩


这属于书法上的章法与笔法范畴;

以单字来说,主要相对字内的空间度而言的,古人谓“疏可行马,密不容光”。

不论哪一个字,在书写过程中,总须留有一个空间;而这个空间,须有别于其他空间(疏)。以此相对的,便是少留空间或几乎不留空间(密)。从汉字结构本身而言,有内密外疏如(圜);有上密下疏如(参);有左密右疏如(骭);有右密左疏如(博)。

我们要合理运用疏密关系,该密则密,当疏则疏。在对比中求得节奏的变化与和谐。不过,疏不等于散,密也不等于互相抵触,所谓,“违而不放犯,和而不同”。如欧体运用最普遍的为内密外疏法。


以章法来说,疏密关系又称为“布白”,指一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做到上下左右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以达到整幅呼应的目的。

分为字距行距和留白两部分:

一般来说,字距太疏,就会神散;字距过紧,则会神拘。所以字距当以不疏不密,恰到好处为佳。行间的空间也同样重要,他的宽窄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大不相同。《唐人书评》称褚遂良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实际就是赞美褚遂良字里行间的虚实关系已臻完美境界。

但行书有很大的灵活性,对字距、行距疏密的限制并不也很严。每位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出风格迥异的作品。如苏轼字距、行距皆较紧密;董其昌字距、行距皆较疏松;黄道周、倪元璐的则字距紧而行距松;另类的杨凝式字距、行距都显得特疏朗,而字字照应,并不觉其疏;王羲之则得中和之美,他众多的行书作品。当属不疏不密者。

除此之外,书法有匀布与豁布之别,匀布法是字与字之间留白均匀;豁布法字与字之间有较大的疏密变化。王羲之行书当属豁布法。

留白:书法家历来强调字法与章法要“计白当黑、知白守黑”,实际上也就是疏密要得宜,因为他们在写“有”(点线)的同时,也产生了“无”(空白)。而书法中的空白,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它以黑共同组成疏密关系,同样有意韵,这就是书法创作中至关重要的黑白相生之法。所以前人有“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







临池管窥


我是宇航,疏密?看帖就好了~


以“净”字为例,看三点水与“争”的距离。


庆字,蓝色处紧,下边松。


上松下紧“海”

那这些如何看呢?

主要是留白

松的地方留白占的比较多,紧的地方留白比较少。

看最后的春字,

第一横和二三横

明显二三横挨的近,所以上松下紧。

所以就产生了对比矛盾。

这种变化多建立在平正的基础之上,一定要有好的基础才能变化布白。

我是宇航

疏密就和人生一样,有时闲有时忙。(宇航乌鸡汤)


梁宇航


书法的疏密,是在自然的书写过程中自然的形成。不要去刻意的安排。

怎样才能得到自然的效果?借用孙过庭书谱中的一段话: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竒,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孙过庭作为唐代书法理论家,对书法的理解能力,勿庸质疑。唐代书法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产生出一大批顶尖级人物。在高水平的环境下,对书法理论上的认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孙过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一个姣姣者。他对于疏密的解释非常清楚: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他所强调的书法中的疏密,应本着自然的法则而为,人为的刻意安排,便失去了自然天成的佳境。



只有在于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帖,从古代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认真分析前人的作品。多看多练,便能有自己对疏密关系的处理方法。
切切不能做作。一大一小,一轻一重的去故意安排,这便俗不可耐。
你认为孙过庭对疏密取自于自然有何不同见解?欢迎留言,喜欢本文,随手附上一赞,观注子衿,每天与你分享学习书法的一点一滴。


子衿书法




(三)我们平时写字时不论啥字体时都要把疏密有致,计白当黑考虑进去,随着水平的提高就会达到目的,我总结了一下,就拿草书来说,必须力求字体、点划、结构、笔法在粗细、连断、曲直、方圆、破逆、左右、上下,正斜、高矮、宽窄、首尾、枯湿、浓淡、中侧锋运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等都要注意变化错落,在不断制造和出现的矛盾中求得和谐统一!写字就是写心,写生活,生活其实也就是如此!本人水平也很有限,现在是眼高手低,心非所愿,诚与君共勉之,相信一定会进步的!




问的问题其实是个章法问题,章法很难不光是舒密的关系,浓淡,犄正,留白,大小,是个矛盾的统一体。更包括章的多少和位置,更有传统的审美在里面,还有形式的多样性如,中堂,条幅,对子册页,信札不一而足。而一副成功的作品更包含着书者的呕心沥血和灵光一闪。那种说刷书的人可以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