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有喜欢的书法吗?

粲都


我最喜欢的古代书法作品首推苏轼的《寒食贴》了。

《寒食贴》又名《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十大行书之一”,有着“天下第三行书”的美誉,其书法地位毋庸置疑,被历代书家所推崇,令人高山仰止。

《寒食贴》究竟好在哪里?其实今天仍有很多人对其书法地位存有质疑,如何欣赏《寒食贴》?我为什么如此喜欢?

一、《寒食贴》的创作背景

苏轼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政治上遭受到迫害,后又历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到了寒食节(清明节),苏轼看着自己简陋的房屋,再想想自己被砭不幸的遭遇,百感交集,悲怆之情油然于心底萌发,提笔写下这首著名的《黄州寒食诗帖》。

二、《寒食贴》的书法赏析

《寒食贴》是苏轼书法中最经典的作品,没有之一。

首先,来自于苏轼无与伦比的文学造诣与书法造诣的珠联璧合。从笔法上看,不管是藏锋、露锋、侧锋、绞转、翻笔都极有讲究,甚至每一个笔画都蕴含了作者丰富跌宕的内心世界,将自己悲愤心情诉诸笔端。

第二,宽扁的风格创新

众所周知,苏轼之所以在宋代书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于其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苏轼的书法基本是宽扁结体,结字上左低右高,左疏右密,并且点画肥粗丰腴,这是字形上的创新,黄庭坚笑言其为:石压蛤蟆。尽管这是一句戏言,但也贴切:蛤蟆是宽扁偏胖的体型,与苏轼极为相似,其中“石”可以理解为苏轼在政治上受到迫害,其宽扁的字形与内心理想的压迫似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字如其人”。

第三,跌宕起伏的节奏变化

从古至今,书法都一直强调误用端正死板的书写方式,变化丰富一直是书法的准则。《寒食贴》无论笔法、结构、章法,其节奏都是极其富有变化的。

1、大小之变

2、正倚之变

苏轼的字有的正,有的斜,正倚交替变化,较为频繁。

3、疏密、粗细之变

疏密、粗细的变化往往是同步的,疏密变化较大的地方往往粗细变化也较大。

4、布白之变

在空间布白上,行距(横向距离)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并且整行的边线也不一样,有的整齐,有的倾斜,而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纵向距离)变化也极大。

5、情、文、书三者的高度统一

做到前三点,只是普通书法家的基本要求而已,情、文、书三者的高度统一才是《寒食贴》问鼎神作的决定性因素。只求变并不是很难,而如何变才是书法最核心、最困难、最精妙的问题。


笔事


这个我是门外客,但也有喜欢的书法家,比如古代的欧阳询,当代的启功等等。欧阳询的九成宫帖,我小时候临过,可惜文革来了放弃了。启功先生的书法稳中有驰,张而不夸,秀气而不失灵动,很有法度,值得喜爱。





清流正声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书法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喜欢书法作品,它不只是给我们带来美感享受,还可以养心,好的书法作品能让我们心情舒畅,养目可以让我们眼睛感官受到轻松愉悦之感,养情让我们情感丰富,养家收藏一幅好的作品升值空间无限,养志能拓展自己的鹏程万里。养气能让我们心平气和,安祥的去欣赏分享一幅好的作品。

我还认为好的作品能给我们带来奋斗的激情和力,尤其是知道作者的故事后,更更能让我们激情满怀,锐意进取,同时传承书法的精神,魅力和理念。如张旭等草书让我们有神彩飞扬是气势宏伟之感,王羲之兰亭序给我们端庄规范之感,欧柳颜赵的楷书却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规规矩矩,不能随随便便之感。

而凤毛麟角的蝇头小楷却让我们感到凝聚的力量和精华之灵气。

所以欣赏书法是一种情操和境界。好的作品是瑰宝,是力量,是坚强,是享受,是毅力,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