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儿子被俘,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但是斯大林没有同意,这是为什么?

用户68852507


斯大林也不好意思打自己的脸,因为他之前签署了一条命令,葬送了将近百万苏联军队。等到他儿子被抓的时候,他就算是想捞也捞不出来。



270号命令下的苦不由衷

纳粹德国从闪电战突袭波兰开始,在前半段过程当中基本上是无往不利。先后拿下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就连是不可一世的法国也无法抵挡。终于在英国这里,才算是稍微停下步伐。

当时一边和英国谈判,另一边准备调转矛头攻打苏联。但是就在之前的节骨眼上,斯大林竟然对内部进行大清洗。无良将可用的情况下,眼看着德军已经攻到了莫斯科城下。

此时的斯大林有点破着急了,他签署了一条270号命令:

但凡是向敌军投降的士兵,都被以叛国罪处置,家属也应该被连坐。后来又变成,但凡是被俘的人,家属也应该被逮捕。就算是从战俘营逃出来,也被判处间谍罪。

本意是拼到最后一个人,但是命令下的实在是太过了。再加上苏联本来就是一个民族混合体,因此此命令一出,出现了将近百万人叛逃的情况。他们组成志愿军,朝着德国一致的方向前进。


没有压迫出人的血性,反而把己方人推向了敌方。如果当时德国抓住这个机会,可能二战要反转。关键是德国太自傲,当这些人要加入德军的时候,他们竟然拒绝了这一请求。

这就是题外话了,今天不聊这个。那么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怎么回事?他是斯大林的大儿子,战斗过程中不幸被捕。有着270号命令的背景下,就算是想救都不行。

斯大林——我不是很喜欢这个儿子

在斯大林结婚三年之后,他有了一个儿子雅科夫。但是这个儿子命运并不好,刚出生还不满一岁,母亲便因病去世,而父亲斯大林则被关押在沙皇的监狱当中。

幸好自己的姨妈把他抚养长大,一直到1921年的时候,14岁的雅科夫回到了父亲身边。但是斯大林已经给他找了一个后妈,这个后妈仅仅比自己大了6岁。而且两人结婚没多久,雅科夫就多了一个弟弟和妹妹。

由于雅科夫从小并不在斯大林身边,所以两人的关系并不怎么样。斯大林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雅科夫也对这个爸爸无感。两人之间的交流比较少,每年的生日宴会似乎成了例行的见面会。



后来卫国战争爆发的时候,雅科夫主动提出来要去参战。斯大林对他的这一举动感到非常高兴,并且叮嘱他:不准他透露自己的身份。而当时雅科夫的弟弟已经是空军的参谋长,自己则是需要从底层做起。

雅科夫——不小心被捕,身份暴露!

雅科夫来到军营之后,担任第16集团军坦克师三团二营工兵上尉军官。在1941年的7月到8月份,苏军和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市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

双方投入兵力将近400万,损失可谓是无比惨重,最后基本上以平局结束,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在这场战争当中,大量的苏联人员失踪,基本上都被德军关在战俘营当中,这其中就包括了雅科夫。

雅科夫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可惜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时一同被捕的还有第二集团军弗拉索夫将军,他在被捕之后就投靠了德国,成为了一名苏奸。

在他的指认下,所有人都认识了雅科夫——这位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儿子。虽然雅科夫并不喜欢自己的父亲,但是他的荣誉感特别强烈。他在战俘营每多呆一天,就是多一天的给父亲丢脸。

伪造的投敌信——最后的底线

自从得知雅科夫的身份之后,德军不止一日的想让其投降。也曾经让弗拉索夫将军给他写信,希望可以诱降,但是这封信最后被撕得粉碎。最后德军实在没办法,只好假装他已经投降。

德国人先是打印了大量的宣传单,宣传单页的正面是雅科夫在集中营的一些生活照。另一面则是雅科夫自己写的信,上面的大致内容是:

我已经和斯大林断绝父子关系,并且投入了德国的怀抱。外加上一些雅科夫抨击苏联的政治制度,鼓动苏联民众放弃抵抗的话语,同时在另一边夸耀德军的优越性。

随后大量的宣传单被印发出来,德军通过飞机投放到了苏联居民区域。试图引起苏联的恐慌,最后做到不战而退。当时的德国人是想方设法的,压榨雅科夫的作用。

我绝对不会用元帅去换士兵

其实在雅科夫被捕之前,德国元帅保罗斯·阿尔弗雷德也被苏军抓获。德国通过当时的红十字会,希望可以进行战俘交换。

这边可以把苏军的一些高层,外加上斯大林的儿子作为筹码,只是希望可以换回德国元帅。



但是斯大林得知这消息之后,直接把这要求拒绝掉了。不过对于自己的儿子雅科夫,斯大林更是说出了:我不会用一个元帅去交换士兵。

能够说出这样的一句话,可能是因为他站在领导人的角度。也可能是因为之前签署的270号命令,让他不得不这么做。

更何况被捕的苏联人超过56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像斯大林这样的爹。如果雅科夫可以换过来,那么谁又能去换其他人呢?

这也是身为领导人的一种无奈。雅可夫在战俘营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并没有显得非常的意外,只是说非常尊重父亲的意见,而且认为他做得非常对。

离奇的死亡——父亲的决绝

至于雅科夫的死因,其实历史上一直没有定论,不过大致有几种主要猜测。当时和雅克夫关在一起的还有两名英国的飞行员,由于双方的意识不同,经常发生一些口角。

有一天矛盾激化,两个英国飞行员合伙将雅科夫打了一顿。长久的各种压力和打击下,让雅科夫长期处于崩溃的边缘,而这件事情成为最后的一根稻草。

雅科夫疯狂的尖叫着,随后冲出战俘营房间,在院子里面大吼大叫。稍微安静了一会儿,突然猛的冲向铁丝网。并朝着身边的德军护卫叫着,你们开枪打死我吧。

还没等德军护卫开枪,雅科夫已经跳入了带电的铁丝网。紧接着一声枪响,雅科夫也不挣扎了。不知道是电死的,还是因为最后的一枪。总之随后出来两个人,把他的尸体拉到外面埋了。

不过令人讽刺的是,雅科夫死亡的真正原因一直没有被披露。因为后来关系到英国和苏联的联盟,如果被斯大林得知自己儿子的死是因为和英军的冲突,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因此原因也就被藏了起来,而雅科夫也被打上了叛徒的名字。一直到斯大林莫名其妙的死亡之前,从来没有人给他提过翻案。斯大林死后24年,苏联才给雅科夫颁发了一枚卫国勋章。


史之策


被德国人俘获的是“斯大林之子”雅科夫。而德国想交换的人质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苏军俘获的“德军元帅”保卢斯。

雅科夫在1941年7月被德军俘获,他的职位是中尉军官。当时,苏德战争爆发不到一个月,德国的闪电战让东线苏军吃尽苦头,几百万苏军被德军击溃。雅科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俘获的。

德国人俘获雅科夫以后,对这件事大做文章。德军通过剪辑雅科夫的录音,把雅科夫打扮成“叛变者”,在前线阵地大肆广播。斯大林很气愤,还把雅科夫的妻子当成“祖国叛徒”的家属流放西伯利亚。不过,后来斯大林知道雅科夫被冤枉以后,又将儿媳妇接了回来。

雅科夫最后于1943年4月15日死在集中营,死因不明。有说是电死的,有说是被德军打死的。

而在雅科夫死前,苏军刚刚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军在歼灭80多万德军的同时,还俘获了德军元帅保卢斯等德军高级将领。也是因为时间节点刚好合适,所以,才有了德国人用斯大林儿子换元帅的“故事”。

保卢斯被俘虏前,负责在斯大林战役中指挥德军“第6集团军”。在战役末期,第6集团军33万人被苏军围困,突围已经不可能,被灭只是时间问题。保卢斯向希特勒报告,请求允许他们投降。希特勒不想让保卢斯投降,于是在1943年1月30日,授予保卢斯德国陆军元帅节杖。

(保卢斯)

希特勒告诉保卢斯:“在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元帅被生俘的。”希特勒是在鼓励保卢斯“以身殉国”!为此,希特勒在广播授予保卢斯元帅军衔的同时,还派出空军把保卢斯的“元帅肩章”空投给到斯大林格勒。

可惜,保卢斯在战败后没有开枪自杀,在第二天(1943年1月31日),就当了俘虏。希特勒知道保卢斯被俘以后,气得边跺脚边说:“保卢斯怎么能向布尔什维克投降?他本来可以开枪自杀嘛!如果怕开枪,也可以让人活埋啊……”

生气归生气,想法把保卢斯弄回国才是正事。

德军元帅被俘,对于德军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于是,纳粹德国间谍机关多次派出伞兵营救保卢斯。可惜,都失败了。苏军也加强了对保卢斯的安保,增派一个营兵力。

在武力营救的同时,德国还通过瑞典红十字会向斯大林提出交换人质的建议:用斯大林儿子雅科夫交换保卢斯。当时,战争已经让苏联人付出了惨重代价,作为苏联元首,怎么会为了自己儿子,与敌人交换人质呢?这个人质还是德国元帅!斯大林坚决地回绝了德国:

“我不会用一个敌元帅去交换一个士兵。”

在无法让保卢斯回国的前提下,德国对外放出传言“保卢斯已经死了”。在斯大林战役战败后,德国进行了全国哀悼日,并为保卢斯举行了葬礼。在葬礼上,希特勒亲手将镶有钻石的“元帅杖”,放入保卢斯的空棺中。

在保卢斯被俘一年后,保卢斯收到了妻子写来的信。信的内容我不知道,但是,保卢斯在收到这封信以后,对希特勒态度开始转变。1944年8月8日,保卢斯甚至通过电台号召德国人民离开希特勒,一起停止已经遭到失败的战争。

当然,有人觉得换人质这件事,是苏联人编出来的故事。目的是歌颂斯大林的“大公无私”!

理由是,在斯大林战役之后,德国就向外宣布保卢斯战死了。我觉得换人质的事,真实性比较大。毕竟,保卢斯这样一个活人是真的被俘虏了。德国就是想隐瞒,也瞒不住的。

纳粹德国给保卢斯举行葬礼,只是在安抚战败后的民心。只要保卢斯不站出来配合苏联反对德国,“保卢斯被俘”一事就是一个“谣言”。希特勒虽然对保卢斯很失望,但是,他不认为保卢斯会替苏联卖命。所以,德国官方在“营救”无望后,率先放出死讯。这就是迷惑民众的烟雾弹。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乱世出英雄,二战时期涌现了那无数英勇善战的枭雄,斯大林应该也算是一个吧。

斯大林统治苏联29年,打败了希特勒,有着丰功伟绩的一面,不过也被很多人骂为暴君。但是有一件事情很震撼,那就是他的儿子雅科夫曾经在苏德战场上被德军俘虏,德军想用这个中尉军官换取被苏军俘获的德军元帅保卢斯,却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绝。斯大林这样说:我不会用一个敌元帅去交换一个士兵。

其实他不仅是对自己的儿子这样,赫鲁晓夫的儿子列昂尼德在战场被被德军俘虏后投敌,也被斯大林下令抢了回来,然后送上军事法庭枪毙了。据说,赫鲁晓夫也是因此事恨上了斯大林,导致了之后的清算行动。

一,苏德战场上,雅科夫被俘虏。

斯大林有三个孩子,二子一女,结局都不是很好。雅科夫是斯大林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生的,斯大林和他多年没有见面,因此很多人都说斯大林不喜欢这个孩子。其实那时候的斯大林还在流放和监狱过日子,他是根本就顾不上,稳定后的斯大林把孩子接回了家。

1942年6月22日,野心勃勃的德国带着同盟国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突然袭击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猝不及防的苏军在战争初期很不顺利。

雅科夫响应号召,在6月23日就走上了战场,是第14坦克师的中尉军官。不过很不幸的是,在7月16日他就被德军俘虏,关进了集中营。

和他一起被俘虏的,还有几十万苏军,不过在希特勒的心中,这些人都没有雅科夫重要。

二,德军想交换战俘,被斯大林拒绝。

德军用雅科夫大肆做文章,先是宣传雅科夫已经投降,其他人都没必要再卖命了。当然,这些都是虚假的,虽然雅科夫最后死因不明,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显示他有投降的行为。

斯大林却气得把儿媳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1943年1月10日,德国元帅卢保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战败也成了俘虏,成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被俘虏的德军元帅,希特勒之前还叫嚣: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元帅被生俘的。

虽然被打脸了,希特勒还是想尽办法救他,其中就通过国际红十字会与苏联商议,想用手中的雅科夫与保卢斯进行交换。

德军信心满满,不过却被斯大林拒绝了。

三,雅科夫在集中营死亡,死因成谜。

斯大林一直强调的就是:苏联没有俘虏,只有烈士或者叛徒。雅科夫成俘虏后被宣传投敌,他都气得把自己儿媳流放到西伯利亚,这个时要交换,他更不会同意了。

但是不能说他不爱这个大儿子,据说他发动过两次营救行动,但是都失败了。

交换战俘吧,要知道当时不仅仅是他的儿子被抓,被抓的还有几十万苏军了,要是他的儿子回来了,他怎么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当斯大林说不愿意用元帅去交换自己儿子的时候,我相信他的内心也是悲痛的。很多人因为雅科夫的早年身世而推断出,斯大林不喜欢他才故意不管,是不对的。

1943年4月15日,雅科夫在集中营死亡,死因成谜,我个人认为不愿意投降的他是自杀的。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湘西小木鱼


在波澜壮阔上世纪,特别是二战期间,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几位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如美国的罗斯福,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挽狂澜于既倒;英国首相丘吉尔也算的上个人物,不屈不挠、顽强抵抗,保英伦三岛不失。而罗斯福、丘吉尔和强势的斯大林比又失色了。

斯大林的名字翻译成俄语是:"钢铁般的意志",名如其人。二战期间,如没有斯大林钢铁般的意志,霹雳的手腕,是抵挡不住德国法西斯的进攻的,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顽强抵抗,虽付出惨重的代价,衷于取得了胜利。实际上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分水岭,从此苏联红军彻底扭转自开战以来的颓势,由守转攻,为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特别是战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防科技、重工业都位于世界最前列,成为世界两极中的一极,即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另一极则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不但是唯一可以和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而且在不同层面的交手过程中,苏联还略占上风。

至于斯大林的个人魅力,据说斯大林是个气场强大的人,任何人在他面前都会产生畏惧感。雅尔塔会议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发誓在斯大林进场时不起立,但当斯大林入场时,仍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鼓掌,事后捶着自己的脑袋连骂"见鬼“……。现已沦落为三流国家的俄罗斯,在西方的不断打压下,基本上已没有了战略空间,精英阶层早就开始了反省,但为时己晚了。

从赫鲁晓夫开始,斯大林被抹黑成自私、自利,残暴、喋血的化身,臭名远昭的"秘密报告"是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和国际共产主义遭受劫难的根源。但无论怎么抹黑,斯大林逝世后,办公厅的同志在清理遗物时,除了笔记和几身旧军装外,别无他物,没有任何遗产和存款留给子女。斯大林和毛泽东一样,是把毕生献给信仰的革命领袖。

雅科夫是斯大林的长子,全名雅科夫.朱什维利。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雅科夫主动向父亲请命,要求到前线部队参战,获准后被安排到第十四坦克师,因战争前期,苏军一败涂地,雅科夫成了德军的俘虏,当时他己伪装成普通士兵,德军官兵并不认识他,但和同时被俘的苏军中出现了叛徒,向德军告发了雅科夫的真实身份。如获至宝的德军在雅科夫身上做足了文章,在很长时间内,德军用轰炸机向苏联散布大量的传单,大意是:你们领袖的儿子俘虏后投降了,你们在为谁而战,德军优待俘虏等。

但后来战局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纳粹德国,斯大林格勒一战,不但德军80万人的部队土崩瓦解,德军元帅保卢斯也成了苏军的俘虏。希特勒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希望用雅科夫交换回保卢斯,却遭到斯大林的断然拒绝:"雅科夫是我的儿子,但更是苏维埃士兵,我决不会用一名士兵交换元帅。"

在苏联红军的进攻下,已开始溃败的德军,又在雅科夫身上打起了主意,一个非常歹毒的计划经过预谋后开始实施,那就是用最惨酷的刑具,最惨无人道的手法折磨雅科夫,拍成电影和照片,妄想用此下三滥的手段,打垮斯大林心理,推毁斯大林的意志,来改变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被带进行刑室的雅科夫,看到現场摆好的摄影设备,瞬间清白了德军的意图,不顾一切扑向了院墙上的电网……德军阴谋没有得成,雅科夫壮烈牺牲了。

雅科夫档案原来存在于德国,二战结束后交到美国。英美统帅部始终秘而不宣,"担心会给斯大林元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算是好意,但斯大林最终也未知道儿子是怎么死的。





王洪涛6807


几个世纪前,沙皇彼得大帝对暗中破坏改革的皇太子阿列克谢也没有顾及什么“父子,骨肉之情”,眼都没眨一下,直接把亲儿子送上了审判庭,并处以极刑,成了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典范。

二百多年后,类似的一幕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被战斗的民族重演。

巴巴罗萨计划之初的闪电进攻中,1941年7月,斯大林的长子雅可夫在斯摩陵斯克战役中被德军俘虏(下图),关进了集中营。

到了1943年,希特勒提出用雅可夫换保卢斯元帅(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重围之下,违背希特勒“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命令,擅自投降苏军的德军前线总指挥)的要求,被雅可夫爸爸——斯大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还放出了一句响亮的狠话:“我不会用一个将军来换一个士兵。”

这话着实让人钦佩,感觉领袖人物的觉悟跟咱们普通人真的不是一个档次。

看懂这句话,得先了解一下时代背景和前因后果再下结论。

说这话前,还有句话,是对全体苏联军民说的,也挺狠——“我们苏联没有俘虏,只有烈士或者叛徒”。

与西方重视个体生命价值,认为在绝境之下,选择投降,保全生命,并不有损于军人的荣誉的理念不同;刚烈的毛熊虽然长着一副西洋人面孔,但更认同咱们东方文化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执念,鄙视投降和任何示弱的行为。

而且,这种心理一直延续到现代俄罗斯。去年叙利亚战场上,俄军飞行员菲利波夫在寡不敌众,身受重伤之际,仍然持枪与极端分子战斗,最终,身负重伤的菲利波夫少校拉响了手雷,与包围他的极端分子同归于尽。以血肉之躯诠释了现代俄军宁死不屈的“气节”。

再回到二战,在德军的闪电战下,苏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面对成建制大规模苏联官兵投降,斯大林给极坏了,,于是下了狠招,在1941年8月16日签署了著名的“270号命令”,大意是——“任何开小差或是向敌军投降的官兵,都被视为叛国罪,各阶层官兵务必战斗至最后一刻。如果指挥员或者政委不积极组织击退敌人,而是选择向敌人投降,可以用一切办法消灭他们……”

这个命令之下,负责督战,执行“270号命令”的苏联政委成了个可怕的存在。政委射杀逃兵的情节在各类影视作品中被不断演绎,甚至被妖魔化,成了影视界几十年如一日被“黑”的对象。

比如下图,电影《兵临城下》中这个大眼袋的中年油腻政委,架个机枪,嗷嗷叫着在后面扫射自己人。

实际上,苏联政委绝对是战场上的高危群体,二战中,德军的规矩是,被俘的红军政委不用审判,直接就地枪决。

所以,政委上战场都是抱着必死的心态,总是带头冲锋,乌拉乌拉一通鼓动,身先士卒,真正玩命打,用血肉之躯保持着苏军旺盛的战斗力。据统计,卫国战争中,政委的死亡率一直位居榜首。

再回到雅科夫的命运上,某种程度可以看成,斯大林是在用自己的亲生骨肉实践这个“270号命令”。而且做的很到位,把雅科夫的妻子,自己的儿媳妇尤利娅都按政令标准,当作叛徒家属去流放。

现在,很多人直接把拒绝交换儿子的行为归为斯大林冷血,雅科夫不受待见等等。虽说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构成主要原因。

(下图,雅科夫与斯大林的合影)

雅科夫是斯大林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所生,生下孩子后没几个月叶卡捷琳娜就去世了,雅科夫自小被大姨妈养大。斯大林对这个儿子很冷淡。因为父亲的无视,雅可夫曾经开枪自杀过,但没打中。斯大林知道后只是冷笑着讽刺说道:“呵呵,打偏了,这枪法都不配当个军人。”

不过,不喜欢是不喜欢,并不代表就没感情,不看重儿子的生死。养个小猫小狗走丢了心里还难受好长时间呢,何况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自己亲孙女的爸爸。

而且,据史料记载,斯大林曾下令进行过两次营救行动,但均以失败告终。在得知雅科夫已经死于集中营的消息后,斯大林中风再次发作,估计心里面也难受过一阵子。

斯大林之所以不换儿子,更多的是政治上、外交上的考虑。

此时,被德军俘虏的苏联官兵千千万,何止雅科夫一人,如果只因为雅科夫是领导人的儿子,就成了特权阶级,被用德军元帅换回,这对当时苏联军队的士气会产生非常负面影响,破坏他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
而且德军方面也一定会利用这件事儿大做文章,说斯大林搞特殊化,只顾自己的儿子;西线的英美盟军也会看扁斯大林的人品,甚至对苏联的国际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毕竟,作为大国领袖,斯大林眼中不仅有自己的儿子,更有军队、广大官兵以及苏联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此外,保卢斯元帅因为违抗希特勒命令擅自投降,如果真被弄回德国去,肯定会被当作背叛元首的典型“以儆效尤”来震慑其他不满希特勒的国防军将领,等于在帮小胡子加强对军队和政界的绝对控制,这个也是大胡子不想看到的。

结果,这可就是惨了雅科夫自己。

被俘之初,喜出望外的德国人认定斯大林的儿子“奇货可居”,在他上面大做文章。

各种审讯资料后来都被英美盟军掌握,据披露出的一些线索看,雅科夫并没有任何配合或者妥协的举动。

但德军这边才不管那么多呢,反正人在我手里,直接造谣就行了。

于是,德国人开始伪造传单,甚至审讯口供录音,说苏联皇太子已经从了德军,还用雅科夫的口吻写劝降书给苏联军民,印成传单,铺天盖地的发,以扰乱苏联军心、民心,抹黑斯大林“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


这也部分解释了,斯大林为什么把自己的儿媳妇当“叛徒家属”流放。

不过,种种流言被雅科夫的死暂时画上了句号。

关于雅科夫的死,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主流解释是:在集中营里,雅科夫与波兰人成了好朋友,德军为了刺激他,故意让雅科夫看了苏联针对波兰高级军官的大屠杀”卡廷惨案“相关资料,加上外界各种关于他”叛变“的流言铺天盖地传来,雅科夫精神受到严重打击。最终,1943年4月,36岁的雅可夫扑向了集中营380伏电网,用自杀证明了自己绝对没有参与德国法西斯的罪恶勾当;同时,他也是在向自己的父亲证明清白。

他的死也更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名誉继续被敌人利用....但是,因为没死在战场上,死因不明,一直被斯大林当成不光彩的存在。

最后,再对比一下,继任大胡子的种玉米爱好者——同样在二战中失去了长子的赫鲁晓夫主席。
赫鲁晓夫的儿子的死,再一次实践了斯大林的狠话——“我们苏联没有俘虏,只有烈士或者叛徒”。

二战中,赫鲁晓夫的长子,飞行员列昂尼德,空战跳伞后摔断了一条腿,被德军俘虏,之后宣布投降德国。

本来苏军这边以为赫鲁晓夫的大少爷已经”殉国“了,准备报”烈士“,这消息一传来,气坏了斯大林,赶紧命令精锐的反间谍部队“营救”列昂尼德。最后列昂尼德竟真的被苏军从德军手里抢了出来,绑架回莫斯科,直接押上了军事法庭,当成了叛徒的”典型“,被判了死刑。

赫鲁晓夫先是以为自己痛失爱子,之后失而复得,谁知峰回路转,又要面对儿子被当作叛徒枪决的命运。为了救儿子一命,赫鲁晓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发疯一样的各种托关系,找熟人,甚至给斯大林下跪(下跪这个是传闻,不一定真实)。

为这事儿,苏共中央还专门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最终,会议决定维持原判,执行枪决。理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能因父亲的名望而宽恕儿子的罪行,同时又以相同的罪名去惩罚其他人,那样就无法向人民交待。”

不过,虽然赫鲁晓夫文化不高,但是很有城府,列昂尼德被枪毙后,赫鲁晓夫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情绪,还是各种场合的鼓吹和迎合斯大林,一幅肝脑涂地至死效忠的姿态。

最终,斯大林逝世后不久,赫鲁晓夫一通折腾,坐上了“龙庭”,开始可劲的“否定”斯大林,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宣布斯大林为“暴君和人民的奴役者”......还有那些曾参加决定列昂尼德生死的“政治局会议”的主要委员,也都逐一遭到了“清算”。


然而,斯大林至死都没有给自己的儿子彻底昭雪。

直到1977年,在西方的协助下,雅科夫在集中营的被俘生活及英勇行为,才被苏联政府彻底查清楚,最高苏维埃这才追了授雅科夫·约瑟夫维奇·朱加什维利一级卫国战争勋章。

正所谓,一个人如果拥有超于常人的权力,就必然要承受过超于常人的痛苦,失去过常人拥有的东西。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我永远都不会用一个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浪翻云66368398


一句话,伟人家国情怀,作为国家民族和革命至高无上的伟大领袖,考虑问题和矛盾永远是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这是伟人人革所赋予的个人行事风范,不是任何人所能比拟的,诚如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周总理,他们的一生就是为了全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这也是伟人光辉人格的共同之处,无他,斯大林的一生作为世界共产主义革命伟大领袖也是为了他的国家和民族顽强奋斗的一生,但是,人无完人,他作为世界革命的领袖一生中的所犯的一些一些错误也是在其革命实践中所犯的错误,但是至今连他的敌人也找不到图谋私利的污点。


123987654022


因为斯大林他根本就是个没有什么人性的人,所以不能按正常的人来判断他的行为,说的再直接一点就是––他根本就不是人!


还挺仗义


当一个领导这要不自私,为人民服务,生活待遇优厚点也是实得的,规定计划待遇里面的经济,老百姓有句话讲的好,这吃不拿着带回家,犯点错是免不了的,就是人民的好领导。


13770891228


不为利,即为名。无所不用其极,伟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