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跑鞋是功能性鞋,錯誤的選擇可能帶來傷病,所以選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還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害怕浪費時間,這是你應該做的功課!

此前,我已經就跑鞋矩陣做過解讀,也做了一個基礎的選鞋指南,不過更多的是從跑鞋矩陣的對照選擇角度來說,這次從大方面來講一講。


一、購買跑鞋前的必要功課

這部分其實和此前的《打破跑鞋迷信!緩衝OR穩定?千萬不要被腳型測試欺騙了!》一文重合度較高,不過還是再做一下說明。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1、你在哪兒跑步?

買鞋之前你一定要明確,這雙跑鞋你會在哪兒跑步?一般來說國內的跑友大多是操場、公路、公園、人行道等幾種環境為主,相對而言公園相對複雜一些,有柏油、水泥、土路、碎石、石板等多種類型。這些可以根據《跑鞋矩陣》此前給出的參考做選擇。

其實這裡重點來說是明確平地和越野的區別,是否需要特殊的抓地力,一般來說跑友就是選擇公路跑鞋為主。這裡也需要說明一下《跑鞋矩陣》越野當中有個全功能類目,這個類目其實就是兼顧城市和戶外的跑鞋,當然最好還是選擇專用鞋。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2、確定你的跑步目的

你要確定,這雙鞋子是為了慢跑還是訓練,更或者是比賽?這點很重要,即便是老手也需要不同類目的類型的跑鞋來應對不同的需求。

當然,你更不能隨便購買一雙室內綜合訓練鞋去跑步,大底之類從設計上就完全不同,運氣好是鞋子很快報廢,運氣差就是運動損傷了。

《跑鞋矩陣》也就此大概劃分三個類別,慢跑、路跑和馬拉松競賽。基本來說是按照跑鞋重量和對應的保護性來決定的。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3、專業動態足型評估

專業的足型評估還是很重要的,但正如此前文章所說,靜態足型測試還會有一定幾率的誤差,所以最好還是做動態測試,現在一線城市的專賣店有些已經引入相應設備,可以去做檢測。不過店員有時候會很業餘,你得確認這是一個專業導購,而不是普通售貨員。

其他的內旋過度、內旋不足之類,這篇文章就不再贅述,參照此前文章即可。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4、核心力量對身體負載能力的決定性

跑鞋選購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跑步核心力量與身體負載能力的對應關係,這直接決定了你需要的保護性能。說白了,就是你的體重和你跑齡的對照關係。

你越重,你跑步受到的衝擊力就越大。不過同樣80公斤,如果你已經跑了10年,那麼你的肌肉核心力量可能已經足夠保護自身。所以在《跑鞋矩陣》當中也有類似的對照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得出相應結論。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國外有機構把跑鞋的緩衝分為五個等級,這裡可以做個參考。《跑鞋矩陣》中實際是慢跑鞋分為四個等級,再往下還有路跑鞋、馬鞋兩個進階等級,其實可以算是六個級別,算五趾鞋的話,7個級別了。不過道理大抵相近。

5級緩衝

•最大程度保護和頂級技術加成

•典型:Hoka Clifton、ASICS GEL-Kayano、Adidas Energy Boost、Saucony Triumph

4級緩衝

•高效緩衝

•典型:Adidas Supernova、Brooks Adrenaline 、Nike Zoom Pegasus

3級緩衝

•保護性能和輕盈之間的平衡狀態

•典型: Brooks Launch、Asics DS Trainer

2級緩衝

•主打輕快

•典型:Nike Free 或馬拉松鞋

1級緩衝

•赤足系列

•典型:Vibram V-Run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5、諮詢醫生或運動健康專家

條件允許的跑者或者有傷病在身的,最好可以提前諮詢醫生和運動健康專家,通過他們的建議進行購買。在運動醫學比較發達的國家,有些跑鞋甚至被列入處方……不過傷病之類的還是建議別跑了,跑步還不至於和呼吸一樣重要。

二、購買中注意要點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1、保障還是專賣店的好

如果你是剛剛跑步,理論再好再合適,莫過於親身體驗。去專業的跑鞋商店,實際感受一下不同材質跑鞋帶來的不同腳感,是否舒適,這個是最直觀的。有些專賣店還有專業導購,那麼可以學到更多。

線下實體店最大的好處還在於,各個品牌的跑鞋鞋碼經常不一致,甚至同一品牌不同款跑鞋也會有大小差異,試鞋是最好的確保合適途徑。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2、下午選鞋更合適

人的身體在一天之內都是有變化的,身高、腳長等都有。因為起居活動,腳步在下午到晚上會略大,甚至說略微腫脹。

在跑步的過程當中,人的腳也會在開跑時和跑步結束時略有差異,所以下午買鞋實際更接近腳在運動中的最大值。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3、舒適是第一位的

買鞋,一般來說通過上面的選擇,大概你會有幾雙目標對象,但就像上面說的,理論歸理論,舒適歸舒適,你還要看鞋子是否真正適合你。

穿上她,感覺是不是舒服?

走兩圈,看看是不是合腳?

千萬不要說,理論上這雙鞋很適合我,但是就是不舒服啊,我忍了!決不能忍啊,削足適履都被嘲笑幾千年了,別幹這傻事!

穿上彆扭的鞋子,往往越穿越彆扭!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4、大一點會更好

鞋子該買多大?

理論上是足長基礎之上,放大1.5cm左右,也就是穿上之後在後跟放下一個手指頭的距離。不過理論歸理論,還是要考慮實際穿著效果。

一般還有幾個方法進行檢驗:

1、確認繫好鞋帶之後,腳是否還會滑動?

2、不繫鞋帶的情況下,腳後跟還能否插入一個手指?

3、前腳掌的腳趾是否還有活動空間?會不會很勒腳?這點是測試跑鞋的寬度是否合適。上面兩條則是長度。

國內跑鞋李寧一般男鞋寬度是3,其他品牌大多男鞋寬2.5為主。asics、brooks等跑鞋則會有不同寬度選擇,常規D寬大致相當於2.5寬,還有E、2E、4E等選擇。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5、功能細節需要仔細瞭解

跑鞋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繚亂,對於跑鞋的核心技術還是有必要了解的。你可以和專業導購瞭解相關知識,並確認是否適合你。比較重要的大概有透氣性、鞋墊材質、是否具備支撐性、緩衝材質是結構緩衝還是材料緩衝?材料緩衝的話是氣墊還、硅膠、泡沫還是別的什麼?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點確定導購是否專業。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6、儘可能接納更多適合你的鞋子

買鞋當然要選騷的。

某種意義上確實如此,但是有時候可能會有一雙跑鞋,看著特別讓人心水,但是卻不合腳,怎麼辦?當然是不買了!誰買誰傻啊,除非你有錢任性,拿來只是走路,那麼也無所謂了。

很多時候我們要做多手準備,asics不行就brooks,burooks不行就saucony、saucony不行就李寧……

某種意義來說,你也需要嘗試不同風格來鍛鍊更多肌肉群。有時候理論合適的,可能因為你自身的細節,不得不調整。

以我為例,早年穿過一雙adizero temp,理論上來說暫時不適合我當時的那個階段,但是卻異常地讓我愉快,並且提速也好。正當我跑著高興適合,回家發現我腳太肥,而這雙鞋子內側鞋面的縫合卻略粗糙,鞋面把我的足弓附近磨破了。後來還曾幾次想嘗試,我磨出老繭來不行嗎?確實不行,後來就轉讓了。

反轉再發轉,總之你得多做準備。

PS:其實後來我又明白了,那雙鞋還是可以搶救一下的,方法是我上週說過的換鞋墊,換個足弓處往外延伸的寬鞋墊其實也可以解決。

當然,這是後話。一般跑友來說,還是現場多選擇精挑選好。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7、專業問題多問問

根本上來說,緩衝量的大小問題並不大,跑鞋選擇最重要的還是鞋型選擇,你是否內旋不足或者內旋過度,你跑步過程中跑鞋的內側柱是否需要支撐?這些如果專業導購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那是最好不過的。所以,作為消費者在商場可以不懂就問,可以拿來主義。

只是在網上,還是做個自我研究者比較好,伸手黨也怕遇到故意搗亂的或者半桶水瞎忽悠的。

對於一些容易受傷的人,其實可以嘗試一下極簡跑鞋,看看是否舒適,這根本上是從改變跑姿開始,倒不是說極簡跑鞋保護更好。當然嘗試極簡跑鞋也一定注意跑量問題,即便跑的舒服了,也要注意人體自身減震功能的耐受性,肌肉疲勞什麼的,引起傷病了,那更危險。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8、盤她!

新鞋往往會不夠舒適,或者說差那麼一點意思,這是正常的。就好像新車需要磨合、新琴需要養,同樣你需要“盤”你的跑鞋!以此增加舒適度,也避免跑步過程當中磨腳之類的問題。一般來說短距離跑跑或者穿上走一陣子,基本上跑鞋就會逐漸適應你!她順從了,你就可以JUST DO IT了!

當然,現在有些新鞋已經做的不錯了,不需要額外盤她,只是你別新鞋一上來就去跑馬拉松就好。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9、售後政策瞭解一下

天貓、京東什麼的都會有7天無理由退貨,實體店也有相應政策,作為一個消費者,你就需要了解這些東西。這也是對自己的權益保障!

三、購買後的保養事項

買都買了,這篇就不寫了,貪多嚼不爛!可以繼續關注,後續會有跑鞋的日常保養等文章!

如無意外,下週見!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注:本文采用兩篇英文原稿內容框架,半意譯半自由發揮。原文中有一些常識錯誤,如足弓對應之類已經修正。英文原稿為Tyler Courville撰寫的《How to Choose Running Shoes》以及roadrunnersports的《HOW TO CHOOSE RUNNING SHOES THAT ACTUALLY FIT》,圖片為原文配圖。

挑選跑鞋的14大要點!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