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有什么危害?

一冰李阳


关于早搏,也许很多人都有听说,也不是很陌生,它是关于心脏上的问题。但是你知道具体什么是早搏吗?它对人体又会有什么的危害呢?下面就跟随小康的脚步,一起来深入了解关于早搏这回事吧!

一、什么是早搏?

早搏其实是“过早搏动”的简称,也可以被称为期前收缩,主要说的是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造成出现最多的就是平时常见的心律失常。

关于早搏,可能会时不时发生或是经常发生,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它包括有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等。

早搏的主要表现可能会有心悸、心慌、乏力、头晕等,若本就心脏有问题者,还会有

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

二、那么早搏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心跳出现过早的情况,对心脏的健康确实会存在一定的威胁,而且这也可能是心脏出现病变信号,主要是因为早搏或许会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衰等危险,所以出现心脏出现早搏的现象,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如果是心脏病患者出现早搏的现象,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这有一定的危险性,要重视心脏早搏现象。

心脏出现早搏的现象的,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因此要注意预防心脏早搏现象。

早搏通常和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烟酒过度、饮用浓茶等因素有关,这类心脏早搏称为功能性心脏早搏,所以有这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人,就要及时改善了,有助于避免出现早搏的情况。

其实,发生早搏时太过于紧张和担心,只要及时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分析早搏的严重程度。倘若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若不能找到病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

而大多数的早搏病人愈后都是良好的,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排除这些病因的情况,如果是频发的,还是有必要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来根治的。

以上便是关于早搏的一些问题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火旺盛以及备孕、湿气重、肾虚、衰老、三高、肝病、皮肤病等等,应该怎样调理最有效?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掌上药店APP


早搏也叫期前收缩,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脏博动。按起源部位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三种。早搏也可以发生于正常人。由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饮酒或喝茶等都可引起发作,也可以在无明显诱因的时候发生。另外,洋地黄、拟交感神经类药物等毒性药物、缺钾及心脏手术或心脏导管检查都可引起早搏的发生。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常会引起期前收缩的发生。


1.房性期前收缩简称房早,是激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1-2个异位心房激动。正常成人在紧张、焦虑、或饮酒等行为之后,也可出现房早。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是房性期前收缩的常见原因,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和肺源性心脏病,此外,心脏之外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也可以引起房早。

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博停顿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不适,心脏听诊可闻及心律不齐,提前出现的心搏伴有第一心音增强,之后出现较长的间歇。

房早一般无需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因房早引起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该进行治疗。首先避免吸烟、饮酒与咖啡等诱发因素。治疗的药物包括普罗帕酮、莫雷西嗪或β-受体阻滞药。


2.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是早于基础窦性心律而提前出现的房室交界区的异位搏动。严重时会引起缺血性心肌病。交界性早搏较少见,多发生于心脏病患者,如缺血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洋地黄中毒、低血钾等。 主要表现为除原发病的相关表现外,交界性早搏一般无明显症状,偶尔有心悸不适。

交界性早搏通常无需治疗。治疗主要针对病因或诱因。对于期前收缩频发而且症状明显者,可口服β-受体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

3.室性期前收缩是早于基础窦性心律出现的室性冲动,室早是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扑动或颤动,容易引起严重后果。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都可发生室早。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和手术都会诱发室早。洋地黄、奎尼丁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有室早的出现。

低锁等)、精神不安和过量烟,有家早出现。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等)精神不安吸烟、酒、咖啡也能诱发室早。

主要表现为部分偶发性室早没有明显不适或仅有原发病的症状,频发室早有心悸、心搏停顿、咽喉牵拉不适等症状,长期频发室早会引起心脏增大和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室早会引起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室早的治疗首先应该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类型、症状及其原有心脏病变作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不同的临床状况决定是否给予治疗、采取何种方法治疗以及确定治疗的终点。

(1) 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如室早频繁发作,而且症状明显,可考虑口服普罗帕酮、美西律、β-受体阻滞药等治疗。

(2)同时存在心肌梗死后或心肌病的室性期前收缩。胺碘酮对这类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必须注意相关不良反应。长期使用β-受体阳滞药、ACEI或 ARB类药物,通过改善心功能而减少室早,可明显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3) 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容易发生恶性室早,不主张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该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如果在实施再灌注治疗前已发生频发、多源性室早,或在室颤之后仍然有频发室早,应该静脉注射胺碘酮,然后继续静脉点滴维持,效果不好可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同时注意补钾、补镁和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药。

(4)起源于特殊部位的室性早搏,如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窦部、左心室间隔部等,症状明显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者,可考虑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或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早,心源性猝死发生率高,应置入起搏器或实施有转复除颤功能的三腔起搏器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率。




小克大夫


早搏也叫期外收缩,正常人心跳是从窦房结发出,每分钟60~100次,心跳是整齐。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不从窦房结发出的心跳,提前出现,我们称早搏,许多年轻人甚至小孩也会有早搏,沒有症状可以不治疗。

许多器质性心脏病如病毒性心肌炎、甲亢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会伴有频发早博(房性或室性),这时除了治疗原发病外,也要治疗早搏,以减轻病人症状。


国华说健康


心脏正常的起搏点是窦房结,当窦房结功能失调或异位起搏点功能过强时就出现了早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课时正常情况下是班长喊起立,当某一个调皮的学生抢在班长前面喊起立,那么这种情况叫做早搏。班长代表窦房结,这个调皮的学生可能是心房、房室交界区或者心室,分别称之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区早搏和室性早搏,一般做心电图就可以查出来。

早搏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临床上以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为主。首先,房性早搏很常见,正常人也可发生,是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会有心悸、胸闷等不适,但房早一般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通常无需药物治疗;室早也是一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健康人和心脏病患者均可出现,但室早要比房早严重一些,因为频发室早可能诱发室速和室颤等更严重的心脏疾病。因为室早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性很大,并不主张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心率过快时可服用少量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来改善症状,平时应注意改善心肌缺血的治疗,避免诱发和加重疾病。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