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胃病 提防“癌變” 胃不好 牢記“4句話” 讓胃變好

人吃“五穀雜糧”有時候難免會讓“胃生病”。有句俗話說“十人九胃”,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患得胃病的人很多,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保護我們胃部的健康。

但有些人總認為患得了胃病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吃點胃藥挺一下就過去了。其實不然,如果患得了一些慢性的胃部疾病,平日不重視治療和養胃是很難治癒的,而且還有轉變為胃癌的可能。

患得以下3種胃部疾病,要提防“胃癌”

1.慢性萎縮性胃炎

3種胃病 提防“癌變” 胃不好 牢記“4句話” 讓胃變好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慢性的胃部疾病。患者時常會出現噯氣、上腹痛、飽脹等表現,有時甚至會出現貧血、消瘦等表現。此病的發生與胃黏膜出現炎症、腺體萎縮以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關。

據研究表明,大約有10%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易生“癌病”。另外沒有胃酸的胃炎患者比正常人患胃癌的發病率要高出4-5倍。

2.胃息肉

胃息肉是胃黏膜上皮細胞發生的一種病變,一般會引起患者出現上腹微痛、噁心、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表現。此病的發生與胃部炎症的病變等因素密切相關。

據研究表明,患得此病的男性明顯高於女性,尤其是50-70歲的人群,而且多發性息肉癌變的機率較高。據報告大約18%的胃息肉的患者有癌變可能。

3.胃潰瘍

胃潰瘍也是常見的胃部疾病之一。患者一般易出現有節律上腹痛,而且是在飯後半小時到2小時之間出現,而後慢慢消退。此病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藥、不良飲食、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

據研究表明,如果胃潰瘍經常反覆發作,且久治不愈的胃潰瘍,具有“癌變”的可能,尤其是50歲以上的患者癌變率要更高一些。

胃不好的人平日,要牢記“4句話”,讓胃慢慢變好

第一句話:粗細結合

3種胃病 提防“癌變” 胃不好 牢記“4句話” 讓胃變好

有些胃不好的人,常常喜歡長期吃精細的米麵,認為這樣吃更有利於胃的消化。其實不然,細糧雖易消化吸收,但它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與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很少,如果長期食用,易使人患得一些疾病,如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同時細糧是高熱量的食物,常食易引發癌症的發生,所以胃不好的人更要做到粗細搭配進食讓營養互補。

如:棒子麵

棒子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玉米麵。

棒子麵中含有硒元素,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

棒子麵中含有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

棒子麵中含有卵磷脂、亞油酸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起到保護血管,預防胃癌的作用。

紅薯

紅薯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紅薯中含有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利食物消化,幫助機體排毒。

紅薯中含有鉀元素,可維護鉀鈉平衡,起到降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建議:胃不好的人每週應吃3-4次粗糧更有益於健康。

第二句話:不甜不鹹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胃不好的人平日不要吃得過甜與過鹹。

胃不好的人過量食用甜食,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讓胃不舒服。而且胃不好的人吃多了甜食,會刺激胃液分泌過多,損傷胃黏膜,加重病情,尤其是有胃炎、胃潰瘍的患者,更要注意甜食的攝入,另外甜食吃多了易讓人發胖,不利於血管健康。

胃不好的人不要吃得過鹹,長期大量攝入鹽,會使胃液濃度增高,胃酸分泌減少,讓胃黏膜失去保護,甚至遭到破壞,使得患胃癌的機率大大增高。

建議:胃不好的人日攝入鹽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糖的日攝入量應控制在30克以內。

第三句話:多餐少吃

3種胃病 提防“癌變” 胃不好 牢記“4句話” 讓胃變好

胃不好的人,最好做到多餐少吃更有利於胃減負、易消化。

胃不好的人,一般消化都不太好,一次性吃得過多,易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的發生,反而不利於身體對營養的吸收。所以胃不好的人最好採用少食多餐的辦法來進食,這樣更有助於胃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增加身體的營養需求,以免營養不良。

建議:胃不好的人,可在早餐與午餐中間加一頓餐,但要少量,下午4、5點鐘再少吃一點,晚餐可吃得晚一點,但切莫過飽。

第四句話:常運動常按摩

胃不好的人,平日可採取運動、按摩療法來增強胃部健康。

按摩腹部

胃不好的人,每天在閒暇的時候,可仰臥用右手的掌心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做繞圈按摩,依次從上腹到下腹,緩緩按摩,每次3-5分鐘,每日按4-5次。這樣做有利促進胃腸蠕動和胃液的分泌,可助消化吸收。

慢走

胃不好的人,可經常散步慢走,尤其是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更為有利。因為散步慢走,可改善機體的血液循環,促進胃腸的蠕動,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可提高胃腸的功能,但切莫勞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