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種「癌變」信號!

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种“癌变”信号!

暑假又到了

進擊的熊孩子們

又能開始胡吃海喝啦!

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种“癌变”信号!

對於給一把勺子

能把世界都吃掉的吃貨來說

只有“能不能吃”

沒有“吃起來健不健康”

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种“癌变”信号!

其實,食物也可能產生“癌細胞”

這樣不僅會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

人吃後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這個時候

趕緊把食品健康知識惡補起來才是王道!

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种“癌变”信号!

發出的“癌變”信號!

食物可能“癌變”的5種信號

1.發黃發褐

常見食物:紅燒肉、烙餅等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經過120℃以上高溫烹製後,顏色會發黃發褐,同時釋放出誘人的香氣,叫做美拉德反應。

比如紅燒肉、烤鴨、烤麵包、烙餅、油炸食物等,各種烹調後顏色變深發褐的處理,幾乎都促進這種反應。

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种“癌变”信号!

國際公認的致癌物丙烯酰胺

是這個反應的一個產物。一般來說,食物加熱後顏色越深重,香味越濃郁,丙烯酰胺含量也會越高。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只要吃了就會得病。致病是一個複雜、綜合的過程,未必是單一因素導致的,拋開劑量談致癌,都是不科學的!儘量少吃就好了!

2.有哈喇味

常見食物:食用油、堅果等

在紫外線、氧氣和水分的影響下,食用油、堅果等食物中的脂肪會發生氧化,生成小分子的醛類、酮類等威脅身體健康的物質。

同時產生一股又苦又麻、刺鼻難聞的味道,俗稱“哈喇味”。

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种“癌变”信号!

吃了有哈喇味的食品,可能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長期食用還可能誘發癌症。容易發生此類變質的食物有點心、油炸食品等。

  • 油炸食品和含油多的食品最好密封低溫保存,並且避免存放時間過長。


  • 食用油應該裝進密閉的容器中,放在避光、陰涼的地方,新油和舊油儘量不要混在一起,因為油脂的氧化會“傳染”。

3.有氨水味

常見食物:醃肉、海米等

沒幹透的蝦皮、海米,因為蛋白質含量高,特別容易滋生細菌。

在儲存過程中,蛋白質經過微生物的作用,先變成肽和氨基酸,再分解成低級胺和氨氣,導致食物有氨水味。

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种“癌变”信号!

低級胺不僅有一定毒性,還非常容易和水產品中少量的亞硝酸鹽結合,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這類物質是促進食管癌和胃癌發病的重要化學因素。

醃魚、醃肉、魷魚絲、乾貝、魚乾等。蝦皮、海米等也是容易發生此類變質的食物,出現異味要堅決扔掉。

4.變焦

常見食物:炸魚、燒烤

魚、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加熱超過200℃後會產生致癌物——雜環胺。

一般來說,加熱溫度越高、時間越長、食物水分含量越少,產生的雜環胺越多。

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种“癌变”信号!

在外就餐,儘量少吃燒烤、炸魚等食物。

家庭中儘量避免油炸和燻烤,用炒菜、烤箱烤制、水煎等烹調方式來替代。

如果一定要吃燻烤和油炸食品,搭配綠葉菜和豆類、粗糧一起吃為佳。

5.發黴發苦

常見食物:花生、瓜子等

受黴菌汙染的食物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常會發黴變質,可能會產生某些毒素,比如黃麴黴毒素。(它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种“癌变”信号!

黃麴黴菌可能在果仁和含油的種子內生長,尤其在花生等堅果。此外,容易發黴的食物還有玉米、大米、大麥、小麥等糧食。

當發現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皺皮變色,穀物表面上長有黃綠色黴菌或破損、皺縮、變色時,應丟棄勿食

4種食物變質是假象

收藏丨舌尖上的暑假,小心食物的5种“癌变”信号!

表面有淡黃色水的酸奶

自制酸奶或者超市買的原味酸奶,在冰箱裡放一段時間,酸奶的凝凍會有點收縮,還冒出一些淡黃色的水。

其實,這些淡黃色的水是“乳清”,對健康無害。

乳清蛋白粉產品、高蛋白奶類產品、嬰兒奶粉等食品中所添加的乳清蛋白,就是從這些液體當中提取的。

當然,前提是這些酸奶在保質期!!!

凝成凍的小米粥

小米粥放到第二頓,會凝成凍。

這是因為小米中含有較多的直鏈澱粉,這類澱粉在涼了之後容易形成凝凍。

即便是較濃的大米粥,冷卻後也有可能形成凝凍。而用幾乎不含直鏈澱粉的糯米來煮粥,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了。

出現結晶的蜂蜜

蜂蜜被放在冰箱裡冷藏,幾個月後拿出來一看,原本質地均勻的蜂蜜已經發生沉澱。

這樣的蜂蜜並不是壞了。蜂蜜中的糖分濃度非常高,在低溫條件下,糖的溶解度下降,其中所含的葡萄糖和蔗糖就可能沉澱出來,形成結晶。但這完全不影響食品安全和營養價值。

褪色的紫米、黑豆

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米、紅皮花生等用水泡過會發生褪色。

這並不是染色或變質。這類食物本身含有植物天然色素———花青素,花青素易溶於水,從而造成褪色現象。

暑期專題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