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護佳節,“舌尖”保安全,春節飲食要注意的9大問題


每逢春節胖十斤,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成年人還適用於孩子。

春節美食琳琅滿目,除了烹煮好的食物外,

還有零食和飲料,這恰恰是小孩子們最愛的。說到這個問題,可以像過年吃一樣,說個沒完沒了。

食安護佳節,“舌尖”保安全。今天就基本的9大問題,吃與健康的我們也來個滿漢全席。

食安護佳節,“舌尖”保安全,春節飲食要注意的9大問題

【聊健康】

“每逢春節胖三斤”,這是時下很多人對春節的調侃。又要過年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少不了。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機構,根據國人在電商平臺上的食品消費大數據,發佈了精準的節日飲食建議。到底怎麼吃才更健康?這個建議有哪些要點?

食物的選擇,影響著每個人的健康。任何時候,我們都應倡導膳食多樣化、均衡搭配、三餐有度。針對2018春節食品消費,堅持食物多樣化仍然是實現平衡膳食的基本途徑。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我國居民應當每天至少食用12種食物,每週至少食用25種食物。節日期間,在飲食方面更應注意食物多樣和搭配均衡。不妨與家人互相數一數每日食物的種類,參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水產、蛋類,奶及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堅果等。食物種類越豐富,越要注意食量的把握,做到三餐有度,零食亦有度。

當然,飲食習慣不同,需要注意的重點也不一樣。

食安護佳節,“舌尖”保安全,春節飲食要注意的9大問題


根據大數據揭示的節日食品消費習慣,梳理了7類與公眾飲食健康相關的問題,並給出健康建議。

一、堅果好吃別過量,優選原味、易儲藏

大數據顯示,在食品類的年貨消費上,零食堅果消費量最大。專家提醒:堅果可作為佐餐或零食食用,是非常好的節日食品,但不宜超量食用。

1.堅果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E和B,適量食用有益健康;

2.同時,堅果屬於高能量食物。推薦每天攝入10克左右(果仁部分),如攝入超量,則應注意控制總能量攝入;

3.最好選用原味的堅果。因為加工過程中通常會帶入較多的鹽、糖和油脂,選購時應注意閱讀營養標籤;

4.可根據消費量選擇獨立小包裝堅果,便於儲存並控制每日攝入量,30克剛剛好。


每年,這樣的新聞都層出不窮:

食安護佳節,“舌尖”保安全,春節飲食要注意的9大問題

看到這些,妞們也和我一樣揪心吧……這一不小心,毀的可不僅僅是一個孩子,更是一個家庭啊。

所以咱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別讓悲劇重演。尤其是過年人多手雜的時候,我們更要看好孩子,不要讓他們自己誤食或是被別人餵食了不該吃的東西!

道理大家都懂,但有時遇到一些不懂事的大人,也真是防不勝防。有時就上個廁所的功夫,回來就看見有人逗弄孩子,拋個花生、瓜子的讓孩子張嘴接,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所以做好防範很重要,最好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再有,就是建議家長們都學一下海姆立克急救法,防患於未然,技多不壓身!

3歲以下孩子:

讓孩子趴在救護人膝蓋上,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另一隻手在孩子背上拍1~5次。


食安護佳節,“舌尖”保安全,春節飲食要注意的9大問題

成人:

一手握拳,拇指掌關節突出處頂住被救者肚臍上方2釐米。另一隻手抓牢握拳的手,向上向內快速衝擊腹部,反覆直到異物排出。

食安護佳節,“舌尖”保安全,春節飲食要注意的9大問題


二、選擇肉類有講究,魚蝦類>禽類>畜類

隨著網購便利化和冷鏈物流的完善程度日趨提高,生鮮類食品在大家食材採購中的佔比逐年提升。專家建議:選擇和食用肉類,應注意種類和食用量。目前我國多數居民攝入畜肉較多,禽和魚類較少,對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影響較大。

1.“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這句俗話是很有道理的。魚蝦類脂肪含量低,且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禽類脂肪含量也較低,其脂肪酸組成也優於畜類脂肪;其次是畜類瘦肉,脂肪含量低,鐵含量豐富;應控制肥肉攝入;

2.成人每日推薦攝入的畜禽肉和魚蝦均為40克至75克(一兩左右);

3.春節期間聚餐多,應注意葷素搭配。攝入過多肉類(蛋白質),易造成代謝負擔甚至導致高尿酸、痛風等症狀;

4.冷凍肉類、水產長期儲存會導致水分流失、口感變差,建議適量採購,不要囤積;

5.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

三、果蔬新鮮又多彩,半斤水果一斤菜

某電視平臺年貨節上最暢銷的10大類土特產:大米、海參、橙子、臘腸、燕窩、凍蝦、蘋果、蜂蜜、枸杞、車釐子,其中新鮮水果佔三席。愛吃水果,還要會吃水果。專家提醒,雖然蔬菜、水果是節日必備,但我國居民蔬菜攝入量逐年下降,水果攝入量仍處於較低水平,應注意調整膳食結構,增加這幾類蔬果的攝入:

1.成人每日攝入水果200克至350克(半斤左右),攝入蔬菜300克至500克(1斤左右),且建議種類多樣化;

2.蔬菜中一半是深色蔬菜(深綠、紅、橘紅、紫紅色等),如紅彩椒、紫甘藍、菠菜等;

3.喝果汁不如吃新鮮水果,果汁含糖量高,且丟失了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4.醃菜、醬菜不能替代新鮮蔬菜。從營養角度來看,醃菜和醬菜已經不屬於蔬菜類別,且含有大量鹽;

5.儘量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如需饋贈或儲存,應選擇易於長期保存的種類。

食安護佳節,“舌尖”保安全,春節飲食要注意的9大問題


四、穀物為主粗細配,雜豆、薯類不缺位

誰說現代人不愛吃主食?大數據顯示,米麵糧油等基礎食物消費,一直在食品類年貨消費中穩居第二,但消費者的選擇升級表現明顯,由過去的只認價格,到近兩年更多關注品質、口感,並開始為產品的品牌、產地買單。

特別提示:節日期間,應當注重穀類食物攝入,同時每天都攝入雜豆、薯類食物。

1.成人每日推薦攝入谷薯類食物250克至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克至150克,薯類50克至100克。

2.與精製穀物相比,全穀物含有穀物全部的天然營養成分,如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植物甾醇,以及植酸和酚類等植物化學物,對健康更為有利;

3.雜豆是指除大豆之外的紅豆、綠豆、花豆、芸豆、豌豆、蠶豆等。雜豆脂肪含量低,B族維生素含量比穀類高,富含鈣、磷、鐵、鉀、鎂等礦物質。同時,雜豆富含賴氨酸,與穀類食物搭配食用,可通過植物蛋白質互補作用,提高穀類營養價值;

4.薯類低脂、高鉀,富含纖維素和果膠等,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五、喝酒助興須適量,不勸酒、不拼酒

過春節,聚會多,大家都愛喝兩口。但酒能助興也能傷人,專家提醒:節日親朋相聚,飲酒還須適量。

1.高度白酒含能量高,而且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如要飲酒,應儘量飲用低度酒,並注意適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男性和女性成年人每日最大飲酒量不超過25克和15克(以酒精量計算);

2.孕婦、乳母、兒童少年、特定職業者、正在服藥人群、患病人群等不宜飲酒。

六、拒絕油膩重口味,飲食要控油、鹽、糖

地域不同,飲食口味差異很正常。但過度追求“重口味”,成了現在很多人刺激味蕾的饕餮依賴。同時,保質期的縮短也讓包含“甜味”“鹹味”等各種口味在內的短保食品(保質期7天至14天的食品)成為“網紅”,口味更好、保質期更新鮮的這類食品受到消費者極大關注。

專家建議:節日期間,你休息了,也要照顧一下自己的胃、腸、肝、膽、腎,儘量避免或控制高油、鹽、糖的“重口味”食物的選擇和攝入。

1.選擇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中油、鹽、糖的含量,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

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烹調油用量在25克到30克之間;添加糖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在25克以下。


食安護佳節,“舌尖”保安全,春節飲食要注意的9大問題


七、含有酒精、咖啡因的食品(×)

所有酒類

一過年,總有些叔叔伯伯逗孩子喝酒,還說什麼蘸一點沒事的、酒量要從娃娃抓起。我真是想罵人了,你們平時不看新聞的麼?多少小孩子因為酒精中毒造成腦損傷,智力倒退甚至死亡啊!請你們長點心吧!

八、臘肉、火腿、醃菜

有些老人愛吃這些,是因為曾經食物不好保存,只能醃製,他們也吃習慣了。但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吃上新鮮的肉類、果蔬了啊,而且醃製食品中還含有亞硝酸鹽,真的不要再給孩子吃啦!

食安護佳節,“舌尖”保安全,春節飲食要注意的9大問題


九、年貨食品怎麼儲藏

年貨食品採購較多,如儲藏不當,容易變質、長黴、腐爛,影響風味和營養價值。為了防範食物儲藏可能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提醒——

年貨食品應適量購買或製作,儘量減少囤積,提倡按需備餐、點餐。冷凍冷藏應生熟分開、葷素分開,儘量分隔或獨立包裝,避免交叉汙染。熟食和直接入口食物宜放在冰箱上層,生的食物宜放在下層,避免貼近冰箱內壁。

不同類別食物應根據自身特點採取不同的儲藏方式:

新鮮蔬果。綠葉蔬菜可用軟紙包後放入保鮮袋冷藏,一般應在3天內吃完。豆角、茄子、青椒、蘿蔔等可用軟紙包後放入保鮮袋,可以在冷涼處保存3天至5天。

柑橘類和香蕉、芒果等各種熱帶水果不宜冷藏,室內冷涼處存放即可。

草莓、藍莓、葡萄等漿果宜冷藏,最好24小時內食用完。

蘋果和梨既可以冷藏,也可以放在室內冷涼處。

儲藏過程中應注意檢查,發黴腐爛的要及時挑出,避免汙染擴大。

肉和水產類食品。生肉和魚如當天食用,可冷藏保存;如當天不能全部食用,建議按烹調需要分割後放入保鮮袋冷凍保存。烹調前,應提前放在冷藏室的下層緩慢化凍。魚乾、蝦皮、海米等水產乾製品應裝袋封口冷藏保存。

熟制主食和糕點。饅頭、燒餅、麵包等熟制主食可以冷藏保存,冷藏超過兩天的應分裝密封冷凍保存。柔軟糕點可冷藏,但最好兩天內吃完。純奶油蛋糕最好當日吃完。酥點和油炸類小食品最好一週內吃完。餅乾曲奇等宜放在室溫乾燥處保存。

飲料。未開封的飲料、果汁和啤酒冷涼處保存即可,但一旦開封就必須冷藏,並在兩天內喝完。葡萄酒開封后應塞上瓶塞並在一週內喝完。

此外,番茄醬、沙拉醬等一旦開封應冷藏保存,巧克力不宜長時間冷藏或冷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