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99坦克的故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 在當時的環境下,我國最先進且成熟可靠的坦克仍然為基本型59式,最廣泛列裝的坦克仍是蘇制T-34/85。在坦克發展這條路上,有著總結越戰經驗而得的小修小改(59-1式),也有著自主探索卻以失敗告終的嘗試。我國坦克工業仍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準。如何在短期內快速的把這十幾年欠下的課補上?技術交流是必不可少的。80年代初,著名L7炮的引進正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我國技術人員也前往歐洲各國參觀學習,曾引進過各路歐洲動力總成跑車亦或是研究;83年,從羅馬尼亞搞來的T-72Ural的剖析也處於進行時。那一時期,我國技術人員可謂大開眼界,在見識到各式各樣世界先進技術的同時,也嚴重認識到了自身技術的不足。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早年各式各樣的試驗樣車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完成了歷史使命的“蘇制64式坦克”便被擱置於此

為了推動我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中央軍委及國務院下達關於第三代主戰坦克的研發任務,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由上級部門直接下達陸軍重點裝備的研製任務。“明確要求設計定型時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和國外裝備的新型坦克相抗衡。”該項研製任務即為“123工程”

第一位數字1代表坦克,第二位的2則代表中型,在世界掀起主戰坦克的潮流後主戰坦克理所當然的繼承了中型坦克的位置,而第三位的3則代表這是第三代產品。未經正式批准定型的坦克是不能冠以“WZ”前綴的。由此可推,WZ123指的便是定型後的三代坦克即99式。

84年,三代坦克仍處於型號論證階段。三位著名總師根據當時世界主流發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在兩次會議關於行走機構的論證中,以韓雪海為代表的617所提出行走機構類似豹2的整體動力包/綜合液力傳動/自動變速箱方案;張銳生提出方案則為類似梅卡瓦的動力前置方案;祝榆生所提出的方案則為採用類似T-72的雙側行星變速箱/機械傳動方案。 火力方面上著名的120/125之爭也是老生常談,在當時國內一片西方先進的主流中,祝總師仍堅持使用125系統的成就於今天看來實屬功不可沒。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一般常談到的坦克三大項中,防護思路的設計也是重點討論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張銳生提出的三代前置方案中,炮塔裝甲也是極具梅卡瓦色彩的炮塔模塊裝甲。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之所以最後看到的99並沒有博採眾長,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當時工業水平所致。綜合論證結果為617所豹2方向過於先進,不適用於現有工業體系被否定;而201所類似T-72設計方向符合當時中國的工業水平,遂決定以201方案為基礎繼續發展。張銳生的三代前置方案比較特殊,但後來被否定而停止。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這張圖片攝於1986年,由祝榆生總師主持的進一步的論證會議上,一旁的123工程理論模型格外矚目。結合之前201所主導的以T-72為藍本的設計思路,我們不難看出此時該方案與T-72的相似度。圓腦袋,大直徑負重輪等明顯的72特徵,乍一看幾乎就是個翻版72。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但對該模型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即便是最早的三代坦克方案,也決定了需要進一步拉長車體,縱置更大馬力的發動機,同時炮塔掛甲提升防護等對原有設計的改進方案。而這些也足以證明三代坦克是結合一定考量的產物而並非簡單的國產化T-72。 在一系列綜合論證結束後,1989,三代坦克的研製工作正式啟動。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1991年,第一輛三代坦克樣車總裝完成。 生產出來的第一輛三代坦克就是方頭,而並非早期理論模型的圓腦袋掛甲,這點可以算是我國脫離72原有設計的一個重大突破點。至於為啥突然成了以焊接工藝為主體的方腦袋?80年代末,我國基於二代坦克平臺的實踐也就不得不提了。包括以85式坦克為代表的一系列試驗型號對焊接炮塔的研究及實驗證明了焊接炮塔在我國的可行性。即便是當時我國的工業基礎,仍然能夠製造出堪用的焊接炮塔。焊接炮塔的系列優點這裡不再多提,而三代坦克炮塔方案由鑄造更換為焊接為主顯然是受到了二代坦克成熟案例的影響。 三代坦克初樣車雖說炮用著85式湊合著,發動機也是早期產品,但畢竟是我國第一輛三代坦克成品,真正意義上的能跑能打,自然是受到了來自上面的重點關注。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剪彩儀式上,三代樣車與88式共同進行了打靶表演。採用125炮的三代坦克火力相較105炮的88式有著很大的提升。最早的99式與我們一般的認知相差還是略大,來自視覺上最直觀的異樣感還是要回到剛才所說的這個炮塔。同後期成熟型號相比,這個炮塔看起來…可以說是更加的“圓潤”,主裝甲模塊正面及側面並非直接一刀切的一個平面而在邊角上還略有圓滑的過渡。 這種炮塔在另外一輛常見的車型上被我們所熟知,那便是同樣處於早期型號的三代外貿項目90-II式。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試車工作結束後,祝總師在現場與試車員合影

為了進一步的研究試驗,1992年,與初樣車形態相同的第一批3輛樣車下線。廠區內並排同框的兩輛三代坦克樣車,不仔細看甚至會讓人以為這是90-II。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坦克作為陸軍的核心裝備,其攻堅的特性便要求了其能在各種複雜環境下工作。複雜環境下的可靠性這一指標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坦克火力防護這些紙面數據上的硬指標。三代坦克在立項之初便有了在我國境內各種環境下的可靠使用的要求。 但坦克在其他環境的具體表現究竟如何?光憑筆桿子是算不出來的,當然還得將車拉去極端環境下跑一跑,進行一系列實驗,這才能找出各種大小問題,找到對應的答案。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未知時間段的三代坦克在荒漠跑車,此時遙控高機已經被取消,底盤也加焊了防浪板組成大大的V字,右側防空燈換回了普通大燈,但此時初樣車的煙幕彈仍為上2下4式。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這是一個後期將初樣車炮塔扣在新底盤上的可能性。 初樣車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大抵於94年底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往後的各項試驗基本都是新批次樣車的表演場,關於這批車的去向現已無從考據,但無論如何,初樣車獨具特色的虎皮塗裝,曇花一現的遙控高機,稍顯“圓潤”的炮塔與唯一的上2下4佈局煙幕彈在99式的研發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三代坦克初樣車正面剪影

在初樣車有條不紊的進行各項試驗時,三代坦克的其他子系統也在推進其進程。 相較更早時期研製新坦克時要求跑得更快,防護更好,火力更猛等類似的簡單粗暴的指標,三代坦克還準備了一些新奇的玩意。其中比較特別的一項則是目前被我們所熟知的“激光壓制觀瞄系統”,這項或許是我國最早涉及主動防禦方向的產品,而該項產品目前在世界上實現量產並大規模裝備的也就我國獨一家。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以69式坦克為平臺的主動防禦子系統測試車

以69式坦克為平臺的主動防禦子系統測試車。外掛於圓腦殼側面及後方的主動防禦相關設備格外矚目。

1993年,出於適應未來戰場需求,三代坦克炮塔防護指標在原定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而這種指標的改進最直觀的體現則是在炮塔外觀上。 94年,一批更新的三代坦克樣車下線。相比初樣車那極具早期90-II氣質的“圓潤”炮塔,這批在新指標下的新炮塔顯然更加的“硬朗”,稜角分明的主裝甲模塊顯然更類似我們後期所熟知的99年閱兵版三代坦克。同年9月期間,三代坦克樣車於槐樹嶺進行了潛渡試驗。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關於這較新一批的樣車,其中有一輛較為特殊的樣車稍微有點意思,也更為人們所熟知。這輛樣車的套圖產出時間距離我們並不會太久,還是得感謝坦裝相關人員的付出使得這輛特殊的樣車於15年重見天日。在存放數十年後,該輛樣車居然還具備行動能力,且拉出來於試車廠內溜了兩圈成功證明了自己。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我們可以觀察到即便這輛樣車時間較早,但此時的“激光壓制觀瞄系統”已經整合上車。 出於未知原因,首上僅簡單焊上了兩道“V字”而並未進一步加焊水平方向的一排又一排邊條。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即便此時炮塔大體的形狀相比初樣車更加類似於99閱兵版三代坦克,但仔細觀察還是能夠發現,炮塔裝甲模塊的下沿於更晚的狀態還是有著微小的區別,左側裝甲模塊的外形依然存在區別。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當然,關於這輛車在三代坦克諸多樣車裡備受關注的原因那還是得關注其炮塔右側原本屬於置物架的位置。顯而易見的是,在炮塔右後側方向的置物架已被拆除,而騰出來的空間外掛了兩枚便攜式防空導彈。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只能是感嘆這種特殊的整合方案,是出於當時特殊時期下作出各種不得已的特殊對策了,相信我們所見也只是冰山一角,在當時其他的軍工行業也或多或少會留下屬於那個時期的影子。結合導彈的預期收益與實際效能,該項未能在量產版上實裝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

95年底一直到96年初,在那個冬天,三代坦克第一次前往塔河進行摸底性質的寒區試驗。首次前往寒區的結果並不理想,科研人員們曾對樣車信心滿滿,但真正當車拉過去後卻四處碰壁。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出於多種方面的原因,三代坦克此次所暴露出的問題在此次試驗期內依然沒能解決。時間不等人,符合測試的氣象條件馬上就要過去,那些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只能夠在餘下的極短時間內進行逐一的分析記錄而沒有條件再去慢慢解決了。作為第一次寒區試驗,相關科研人員早期的盲目自信與實際所受的挫折無疑給他們了一個嚴重而又深刻的教訓。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炮塔視角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激光壓制觀瞄系統近照。雖然早早的就上了原型車測試,但此時的形態依然與量產型存在差異。

96年年初,三代坦克型號辦召開了設計定型協調會,會議結果則是三代坦克的各項指標基本確立下來。三代坦克的研發進程則由研製階段正式進入了設計定型階段。 作為轉變階段的最直接成果則是又有一批全新的三代坦克樣車總裝下線,而這批坦克有了一個新名字——三代坦克正樣車。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相比之前我們所見的三代坦克樣車,這批正樣車的裝甲模塊又一次進行了修改,而此時的這一批坦克與最終定型的99式坦克已經相差無幾了。 這批車作為正樣車,上鏡率還是蠻高的,定型前的圖片及影像資料基本都是這一批車在各個時間地點留下來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在那個時候還有過帶金屬加強筋的加強裙板設計,但出於多種原因該項最終還是被更為便利的橡膠裙板所取代。然而在最近,這種帶金屬加強筋的裙板似乎在96B上有借屍還魂的傾向。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頭頂大紅花,披著紅絲帶等待交接的四輛三代坦克正樣車,在未來的日子裡這四輛可是又得跋山涉水,為他將來的五百位兄弟爬遍各種複雜環境,體驗各類極端情況。我們可以看出這四輛都採用之前所提的金屬裙板,但最近的這一輛炮塔仍為中期構型,煙幕彈,高機等附件在這輛車上也不見了蹤影。 12月,又是一輪冬天最冷的時期。完成了交接的試驗部隊顯然不能錯過這寶貴的時間,在迅速完成準備工作後,在12月餘下的時間內,再度將樣車送至塔河,針對前一年的問題繼續攻關。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儘管在塔河修建了維護用的庫房,但正如字面上的意思——維護用,日常車輛的存放依然是露天的。同時,車輛在各種環境下的露天存放也是實驗的一環。 第二次前往塔河共進行了為期將近兩個月的寒區試驗,4輛正樣車共計完成了將近20餘項實驗項目,對於前一年所暴露的問題得到了逐步的解決,但在新一輪的實驗中,又有部分新問題暴露出來,前年所積存的問題也仍存在尚未解決的部分。時間始終是最大的敵人,97年的2月,天氣逐漸回暖,當地氣溫條件已然不滿足寒區試驗條件。最終,本次寒區試驗取得一定階段性的成果,同時對尚未解決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後宣告結束。

作為正樣車交付部隊試車隊的這四輛坦克,將會面臨更加嚴苛的試驗。這些實驗便集中在97-98這兩年間。在這兩年裡,不只是塔河寒區,在其他的各個極端環境下,都能看見三代正樣車跑車的身影。 在這段時間裡,4輛正樣車得到了301-304的編號,而其中304車則是之前提到的仍採用第二批次樣車炮塔構型的光頭佬。之前所提到過的帶金屬加強筋的裙板在這個階段又換回了輕便的橡膠裙板。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正樣車正在吊裝動力包進行維護。相較於我國其他入役的坦克,三代坦克是第一個實現“動力包”概念的量產坦克,其在維護上確實比之前的坦克方便了許多。圖中可以明顯看到與發動機一同吊裝的散熱器及傳動箱。

98年對99式來說註定是意義非凡的一年。 我們之前說到了在97-98這段時間的寒區試驗終於在各方的妥協下完成測試任務。回頭往前看,不同階段的三代坦克樣車共歷經了94年南方的熱區試驗,95年開始直至98年結束的多輪寒區試驗,以及中途穿插著的數次荒漠環境中的試車,以整個三代坦克系統為單位的極端環境測試經歷了這幾年的艱苦攻關,終於從這一年開始暫且告一段落。 為什麼是暫且?嚴格來說,在我國第一次自主設計製造三代坦克的攻關中,結合當時的工業基礎,部分苛刻的指標屬實難以完成。此時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儘管距離那些部分苛刻的指標還有一定距離,但完成度也可以說是屬於“基本夠用”的情況,若是繼續攻關,研發週期可能進一步無限延長下去,此時投資的成本及收益顯然達不到預期(比如隔壁三哥的經典例子阿*),這也與祝總師“一路投資,一路收回”的理念相左,適當的妥協也便成了理所當然。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當然,我們所說98年的意義不只是系統試車的告一段落這麼簡單。在這一年裡,各個分系統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各項工作基本上都進入了收尾狀態。 說到坦克,其所攜帶的強大直射火力永遠是人們的第一印象。前面我們提到過最初的一批原理樣車曾經用過85式125炮“湊合”過,但此時“湊合”的火炮也在與105炮的對比中在軍委領導面前爭足了面子。從正樣車開始,樣機階段的98式125理所當然跟著一同上了車。經過持續數年臺架樣機與上車組成火力系統的各項試驗,在98年,一二三工程125毫米坦克炮通過了定型的鑑定審查,命名98式125毫米滑膛炮,代號ZPT98。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有炮,自然還要有彈。談及坦克火力似乎永遠都避不開所配的穿甲彈這一話題。DTW式穿甲彈——也就是通常所稱的“二期彈”,完成驗收定型也差不多是98年前後這幾年時間。當然這個“前後”其實是按照年份來算的,拉到98年來是我出於文章完整性強拉到一起來扯淡,事實上時間還要更早。作為生產最多的自用125mm穿甲彈,DTW式穿甲彈是我國長期以來的絕對主力,且至今仍裝備很大一部分數量,其相關研製工作早在上個世紀都已經基本完成。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不僅火力系統在98年完成預定任務,三代坦克的動力系統也同樣在今年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最主要的體現則是動力系統中的核心部分——發動機也同樣趕在了這一年通過了定型的鑑定審查。 這個階段的三代坦克所使用的150HB-1200發動機, 為12缸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輸出功率883KW(即1200馬力),是我國動力系統科研人員長期以來科研工作的結晶。從我國三代坦克動力的探索性研究算起,自1978年開始,經過概念研究、部件預研、部件性能樣機、初樣機研製,正樣機研製,直至最後150HB方案定型,共持續了20年整。在這20年裡我國發動機從537KW的二代坦克發動機還處於樣機階段發展到883KW的三代坦克發動機完成定型。其中無論是整個為三代坦克發動機作研究推動我國技術的整體發展還是150HB方案如何戰勝其他選型方案成為我國三代坦克發動機正統,都是值得去細細品味的故事。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150HB-1200發動機整機

不少人總認為把我國三代坦克發動機技術源自德國,其實這種說法並不能說得上嚴謹。初期三代坦克的確考慮過德國血統動力,但從8V165方案的終止,德國血統也就到此為止了。150HB是基於12150L,也就是老150系列發動機,再往前追溯還是蘇聯的V-2系列發動機,甚至說成毛子血統也不會有太大偏差。不過中間技術跨度太大,這個時候已經完全可以說150HB是一部我國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發動機了。

還是回到98年這個話題。在這一年裡,三代坦克被正式指定為國慶五十週年閱兵的重點車型,即參加“9910工程”。在該項任務中,三代坦克被要求在裝備方陣中領頭受閱。顯然,直接拉著樣車就上閱兵是不切實際的,生產全新的坦克便成了完成任務的唯一出路。

即便坦克還未完成定型,首批試量產工作也算正式開展。對於99式的整個生涯歷程來說,這的確稱得上是重大轉折的一年。 1999年,這一年裡的三代坦克基本都在準備參加閱兵的工作。研製單位繼續加緊對品控的攻關,絕力避免坦克在閱兵式上趴窩出醜,而工廠則加緊生產,成功在這一年裡完成了“9910工程”的生產任務——即10輛三代坦克與8輛96式坦克。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1999年10月1日,三軍列陣,鐵甲生輝。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完成閱兵後,祝總師與參加閱兵的C008號車合影留念

三代坦克的正式亮相,標誌著我國坦克工業從此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以往同外界坦克相差整整一代的情況從那一天開始宣告結束,中國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三代主戰坦克。

雄關漫道真如鐵  關於99坦克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