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戲曲圈內“大家”“大師”“泰斗”的名頭太“自由”現象

當下,縱觀不少節目對報道、典禮場合、演出現場,對部分戲曲演員的介紹動輒就是“藝術大家”,比如河北梆子某某大家、豫劇某某大家;要麼就是“大師”,河北梆子某某大師等;再不然就是“泰斗”,比如青衣泰斗、老生泰斗等等。

說說戲曲圈內“大家”“大師”“泰斗”的名頭太“自由”現象

戲曲

讓人聽了激情澎湃,但是仔細琢磨,這些稱謂名副其實嗎?

很多業內人士、戲曲觀眾等紛紛表示,當下對“大師”“泰斗”等稱謂運用的太“自由”,太“隨意”了。河北某檔節目介紹一位河北梆子演員時,就大張旗鼓地說:歡迎河北梆子某某藝術大家,某某劇種青衣泰斗某某。

這不僅貽笑大方,還有些降低的效果。

中央電視臺在這方面運用的比較好,對所有的從業者一律用演員的稱謂來介紹。這是比較恰當的。

關鍵是一些演員,僅僅演過幾出戏,得過梅花獎,或者省級戲曲獎,年紀六七十歲,便開始以“藝術家”“藝術大家”“泰斗”等標杆自我,還有演員創立戲曲流派。當然,符合創立戲曲流派的條件,具備藝術造詣,觀眾認可,流派藝術會更加開枝散葉,但是僅僅是年齡夠了,得了梅花獎了,演了幾齣戲,就創立流派,是在讓人難以信服。

更有年紀不過三十多或四十多一點,業績平平,也自稱藝術家。

說說戲曲圈內“大家”“大師”“泰斗”的名頭太“自由”現象

戲曲大師

有戲曲從業人士想問:作為職業演員,誰不演幾齣戲?誰不塑造幾個人物?這都是戲曲演員的基本功;創立流派的大師,他們的戲都是自己設計,唱腔自己設計,服裝自己設計,身段自己設計等等,創立的藝術形式和特點,都是此前沒有的,都是他們獨創的,創造的。試問,近幾年當代河北梆子界、豫劇界、評劇界等創立流派的演員,你的戲是自己獨創的,還在按照導演要求排演的。

獨創和排演,有根本區別。

排演,僅僅是演員去按照導演要求去演。

獨創,唱腔、劇本、舞美、服裝、造型等演員都要去創造,而不是繼承和複製。

最近幾年,新創立流派,受到公認的有豫劇演員李樹建,他的好多戲都是自己獨創的,自己編排的,唱腔也設計了很多。

說說戲曲圈內“大家”“大師”“泰斗”的名頭太“自由”現象

戲曲大師

說說戲曲圈內“大家”“大師”“泰斗”的名頭太“自由”現象

戲曲大師

我們想提幾個問題:如果按照當下小部分演員創立戲曲流派的標準,以下演員早就具備了標準,早就成為了了藝術大師,他們是河北梆子演員劉玉玲,河北梆子演員張四剛,河北梆子演員王洪玲、河北梆子演員張樹群,河北梆子演員陳春,河北梆子演員許荷英,河北梆子演員彭蕙蘅等等;再比如,豫劇演員李素芹、豫劇演員牛淑賢、再比如豫劇演員湯玉英、再比如豫劇演員汪荃珍等等。

他們為何不成立流派?對於那些自娛自樂成立流派的演員或許有自己的理由。

北京戲曲傳媒公司又一次拋出了熱點話題,歡迎大家討論。

我們要說真話,講真話,為推動戲曲行業正規發展努力奮鬥。

說說戲曲圈內“大家”“大師”“泰斗”的名頭太“自由”現象

戲曲大師

北京戲曲傳媒公司辦公室

北京文藝理論聯盟

北京戲劇文藝聯盟 聯合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